2020-12-16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歷經幾日的大風雨雪,
昨日起,
久違的陽光,
再次為江城帶來陣陣暖意。
清晨,
感嘆窗外燦爛陽光的同時,
是不是有人和小編一樣,
又有了新的煩惱
然而上周六,
這地卻以13°C的高溫,
舉行了一場千人旗袍秀,
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
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
12月12日,
首屆「亞泰杯」千人旗袍秀總決賽
暨最美家庭、
最美繡娘頒獎典禮在孝感大悟舉行。
當日,來自大悟各城區、
鄉鎮的兩百餘位繡娘,
身姿綽約,步伐旖旎,盛裝而來。
鉤花華美,盤扣錯落,
婉轉樂聲中,
延續千年的漢繡,
宛若穿越時空的年輪,
翩然再現觀眾眼前。
傳承漢繡,巧手脫貧。
歷經近2個月的海選及線上投票,12月12日,孝感市大悟縣首屆「亞泰杯」千人旗袍秀總決賽暨最美家庭、最美繡娘頒獎典禮在湖北大悟亞泰·銀河灣正式啟動。
「藍色裙子,白色月牙,四季一年年變化。」活動開場,10位繡娘手拿摺扇,身著紅、藍、黃、黑等各色旗袍,輕踩《新女人花》的悠長鼓點,款款走入舞臺中央。
正紅旗袍佐以潔白油紙傘;藍色旗袍配清一色精緻綰髮,黑色花鳥旗袍點綴團扇開合,桃色旗袍配合碧綠花繃……伴隨著韻味十足的古樂,晉級總決賽的10支旗袍隊伍依次上臺,進行終場演出。
現場表演圖
「這是從前期海選、線上投票選拔中脫穎而出的10支隊伍,代表著大悟繡娘的最美風採。」大悟縣婦聯主席曾彩霞介紹,10月開始初選以來,組委會攜拍攝團隊先後奔赴大悟四姑鎮、新城鎮、宣化店鎮、三裡城鎮和城區等地,從報名的近千名繡娘中,挑選組成的幾十支旗袍隊現場考核,並在全縣17個鄉鎮、縣直三區進行20場初賽和網絡展示,通過線上線下的發動宣傳,全方位地展示了大悟風景之美、人文之美。
左右滑動查看繡娘風採
最終,16支旗袍隊從海選中脫穎而出,繼續參與培訓,全力備戰決賽。
「我們隊裡的成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旗袍表演對體態要求高,我們從疫情之後就開始控制飲食,減少米飯攝入,儘量吃胡蘿蔔、黃瓜等低膽固醇的食物。」說起參賽的經歷,63歲的趙文英感慨連連,作為映山紅舞蹈隊的領隊,她帶著13名隊員一路「闖關」,作為當天第9個登場的隊伍,她們手持花繃,以一套象徵繡娘繡花的《漢繡》,驚豔全場,並以99.0的高分榮獲一等獎。
一等獎映山紅舞蹈隊 作品《漢繡)
當日,組委會為前期選拔產生的10位最美繡娘,10位最美家庭代表頒發綬帶證書。為大悟漢繡基地10位公益推廣大使、16位首屆「亞泰杯」愛心推廣大使頒發聘書。
旗袍背後:
專業團隊讓古老紋樣「煥活新生」
「今天繡娘們展示的旗袍既有衍生於明代『文官禽武官獸』的官補子系列,有採用鼻祖針法鎖繡繡制的楚墓出土的楚文化系列,也有大悟紋樣徵集的本土系列。」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工藝美術大師楊小婷介紹。
華美的旗袍背後,是漫長的設計、剪裁、繡制過程。兩年時間,通過漢繡技能培訓、漢繡紋樣徵集及創作、舉辦千人旗袍秀和非遺文化座談會等方式,大悟漢繡產業從無到有、從零散狀、碎片化到開始逐漸朝著成鏈條、體系化的發展轉變。
漢繡大師楊小婷、湖北工業大學王欣院長徵集紋樣
「任何文化都有其個體基因,每一個紋樣的存在亦有自己的使命。」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王欣告訴記者,前期,研究生團隊深入大悟各鄉鎮,深入繡娘家中,耗時數月,採集到600餘份本土紋樣,之後通過數位化整理、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再造,最終設計為符合當下審美的紋樣。這些紋樣經繡娘們的一針一線,成為我們今日所看到的旗袍、香囊以及文創產品。
左右滑動查看漢繡文創圖樣
作為大悟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政府、愛心企業、媒體等各界力量的推動下,目前大悟漢繡基地已培訓繡娘2200餘人,其中貧困婦女400餘人,建立漢繡大師工作室一個,展銷中心一個,漢繡工坊3個,家庭繡坊18個,穩定參加定單繡制的繡娘月收入1500元以上。
大悟漢繡的品牌影響力也藉由「繡·悟2020」活動顯著提升,去年7月17日,湖北網際網路獨角獸鬥魚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EO陳少傑向納斯達克參與此次上市儀式的負責人贈送的紀念禮物,便是出自大悟漢繡基地繡娘之手的一幅漢繡作品。
鬥魚上市繡樣圖
THE END
本文來源:楚天都市報記者 馬清妮 杜彬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太美了!千人旗袍秀,頭一次看見這麼多旗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