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載春秋,80度風雨,對於江西省最大的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來說,80年如彈指一揮間,又如一首輕音樂悠揚舒緩。說其短暫,是縱觀歷史,80年如同剎那;說其悠長,是在醫院的發展歷程中,80年裡融入上萬人的辛勞和付出,一輩又一輩的一附院人克服了種種問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引子
豫章故郡,醫者華光
南昌,作為王勃筆下的豫章故郡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這裡坐落著江西省最大的公立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掠影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戰火從北向南推進。而當時的江西因戰爭而導致物資匱乏,醫院數量極少,需求和供給失衡。醫療界愛國人士倡議要辦一所醫院支援抗日事業,與西方醫院匹敵,醫院水平定位南方協和,地點便定在南昌。
在各方努力下,「中正醫學院」正式成立,這便是現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前身。但由於當時正處在抗戰時期,醫學院師生很難固定在南昌一地開展工作,他們只能在多地輾轉。
1939年9月,中正醫學院與上海幾家醫療機構攜手合作,在輾轉地昆明市內和上海醫學院合設門診處,並和紅十字會及上海醫學院在白龍潭共建昆明郊外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雛形自此誕生。中正醫學院於1943年在永新籌建附屬醫院。之後,醫學院在兜兜轉轉間又重新回到南昌,1949年8月,解放軍接管中正醫學院,附屬醫院改名為南昌醫學院附屬醫院;1949年10月,醫院由解放軍四野部隊分管;同年,南昌醫學院和附屬醫院與四野醫科學校合併改名為華中醫學院教學醫院。自此之後更名了多次,直到2005年9月,江西醫學院併入南昌大學,醫院由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更名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並沿用至今。
1958年6月,解放軍總後勤部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指示將軍校移交給地方。從此,醫院正式從部隊管轄的範圍內剝離出來。
每一次劃歸都肩負著新使命,每一次更名都面臨著新徵程。但無論怎樣的滄海桑田,80年來一附院人始終秉承著醫者榮耀,不忘初心,為革命老區贛鄱大地的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群賢畢至,普渡一方
翻閱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發展史,就是在梳理這80年來為我國醫院建設獻出青春和才華的賢才史。
第一個要講的便是醫院首任院長王子玕。他早年赴美留學,後獲聖路易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3年,王子玕歸國。時值抗戰,日機飛臨南昌晝夜轟炸。八年抗戰間,王子玕率全院師生攜設備先後輾轉七次搬遷,最終保住了醫院的原始班底和基本的醫療服務力量。
隨著時代變遷醫院不斷進行調整,在此期間,又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才加入促進了醫院的發展,如著名植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江西新建人胡先驌在1940年擔任國立中正大學(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演進的一部分)校長,為醫院未來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
歷數醫院發展史,其培養的醫學人才如同繁星般閃耀在祖國各地。這些人才最初在醫學院或任教、或就讀、或畢業後走向全國各地,為我國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著名的有:黎介壽、黎磊石、黃志強、葛寶豐、陳灝珠、程天民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高原醫學創建者米景賢、心電圖學開拓者王肇勳、放射診斷學開拓人之一蔣士燾、中國臨床細胞學奠基人楊大望、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家程懋坪、解放軍301醫院一級教授凌惠揚,還有國內外知名專家譚士傑、劉南山、黃克綱、周大同、文士彧、胡錫獻、符式珪、黃玉蘭、徐日興、劉為紋、賀憲武、段如麟、傅濱、張肇祥、經劼人、許秀青、聞人堅、季長宜.....
馬蘇震、梁凱軒、馬隄、關中精、常銘綱、唐玉芳均擔任過一附院領導。泌外科奠基人胡錫猷,歷任第三、第八軍醫學校教授、江西傳染病專業開拓者陳大謨,醫院腫瘤科創始人於世珍,醫院眼科創始人之一謝天華……這些老專家承上啟下,擔負起共建一附院的美好未來的重任,在一附院的成長過程中奉獻了自己的才華。
如今,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名譽院長樊代明,黨委書記舒明,院長張偉,黨委副書記李敏華,副院長陳志平、邱嘉旋、曹力、曾元臨、金國強,紀委書記胡勃,副院長洪濤、樂愛平、高戈,總會計師張志紅等新一班院領導的帶領下,匯聚了強大的人才隊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領導合影
目前,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3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級人選26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3人,井岡學者1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3人,江西省「雙千計劃」引進人才2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3名,全省衛生系統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11名(全省共20名),江西省高校學科帶頭人41人,江西省高校骨幹教師20人。在職職工中正高職稱284人,博士330人。正是這些南醫人的兢兢業業,實現了醫院在江西地區的普渡一方。
區域龍頭,引領健康
發展是時代永恆的話題。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成長史,便是一部時代變遷史的縮影。80年發展,讓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業內取得頗多建樹:醫院連續五年進入香港艾力彼「中國頂級醫院100強」排行榜;連續四年進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連續兩年進入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綜合排行榜百強;2017-2018年分別榮登自然指數中國醫療機構百強榜……
除此之外,醫院還是國家衛生健康委批准的江西開展人體器官移植、試管嬰兒技術的指定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路徑試點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重點聯繫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腦防委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江西省一級創傷急救中心,江西省一級卒中中心。成為江西一省醫學領域的區域代表。在長達80年的發展中,伴隨著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是不斷的成長:
80年間,她從一個輾轉各地的初創小規模醫學院,發展成為佔地面積將近40萬平方米的醫院;從一個僅百餘名學生的醫學院成長為擁有6000多人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省直綜合性醫院及全國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從只有幾十張床位發展到擁有6500多張床位。
80年間,她從門診量微小、手術量有限,發展為年門診量278萬人次,手術量6.9萬臺次(含介入手術);從科室單一化的醫院發展成為擁有34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的多科室醫院;同時,她利用科技手段助力醫院管理和服務,2018年完成達芬機器人手術1038臺,連續三年達文西機器人單機手術量名列全國前三。
80年間,她從缺乏科研中心到擁有41個科研平臺,包括7個省級研究所,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醫院。
80年間,她從只關心醫學到關心交叉學科,再從關心醫學和交叉學科到關心整個大健康;當5G時代來臨,她積極打造「智慧醫院5G聯合實驗室」。在省內率先開通5G基站,以打造「智慧病房」為開端,積極探索5G技術在院前急救、遠程會診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在2018年度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等級測評中,她獲得了全國最高等次的五級乙等授牌。通過科技的力量全面服務院前、院中、院後各環節的健康需求……
2019年9月,時值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院80周年之際,「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院80周年學術研討會」將於9月19~20日在前湖迎賓館召開,論壇將就大健康領域的前瞻性發展及醫院管理兩大話題展開高峰對話。論壇期間,大健康領域中的人文醫學回歸問題也將列入討論範疇。屆時,與會者將通過會議內容領略新時代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本次論壇幾大亮點值得業界關注:
1、權威專家深入解析與實踐分享:多位院士級別專家現場分享,內容更為權威與聚焦,體驗行業最頂級最尖端思想引領;
2、更具針對性的大健康前瞻內容:多位跨界專家多角度、深層次解析大健康產業與醫院管理內容,全面、詳盡、科學地透視熱點、問診痛點,把握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
3、 更具人文情懷的論壇氛圍:論壇匯聚江西省內及全國醫院精英管理者,共同交流提升、學術探討之餘亦追憶初心,聆聽醫學人文魅力。同時,更有健康公益系列活動帶來更多溫暖、感動與活力。
在關注大健康領域話題的同時,一起來品讀具有80年建院歷史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濃濃歷史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