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高校行繼首站走進中南民族大學後,11月27日走進湖北美術學院,與該校師生進行了一場尋找「楚文化物之美」的美學之旅,受到師生們歡迎。
參與此次活動的是來自該校美術學系美術史論、設計史論、藝術管理等專業的80餘位師生。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黃翀宇積極與學校教學融合,以「楚文化物之美」為題,依託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尤其是20件候選「鎮館之寶」,從青銅器、絲織品、漆木器、玉器4個方面,介紹了受楚文化影響的曾侯乙透空蟠虺紋尊盤、錯銀鳳紋銅樽、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漆奩、彩繪木雕小座屏等精美館藏文物,通過色彩、裝飾紋樣規律、製作工藝及技術等,展現出一個恢詭譎怪、驚採絕豔的楚文化世界。此次與「湖美」師生穿越時空的美學之旅,得到了師生們的讚賞和好評。
湖北省博物館社教部講解員溫靜介紹了本次「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的背景和意義,並詳細介紹了20件候選「鎮館之寶」,師生們聽後紛紛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上自己的一票。在互動交流環節,師生參與互動積極,現場氣氛熱烈,表達了對即將出爐的十大「鎮館之寶」的期待,並結合所學專業,圍繞湖北省博物館展陳及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推出後如何更好發揮美學價值、為公眾更好地開展美學教育進行了討論。
湖北美術學院教師洪玲稱,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校園行,通過專題講座、現場講述等形式拉近了博物館與高校學子之間的距離,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博物館和所學專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