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都知道,大乘佛教之中,覺悟之人所證的智慧有三種,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是針對證悟阿羅漢、菩薩、佛這三種果位的覺悟者而設的,也就是說,證到不同果位的覺悟者,會獲得不同層次的智慧。
那麼,證悟到阿羅漢境界,所獲得的智慧是什麼?如何理解?
其實阿羅漢所證悟到的就是第一種智慧:「一切智」,也稱「涅槃智」,這種智慧是覺悟者最初證到的智慧,它具有一切法共有的體性,也就是佛教中常說的「緣起無自性」,佛經上稱為「見道」,通過這種智慧,可以使煩惱斷盡,生死解脫,佛教把這種境界,稱為涅槃。
但是這種智慧又分為兩種,即小羅漢智慧和大羅漢智慧,小羅漢智慧指的是能夠體驗到的涅槃時間很短,短到幾秒或幾個小時都有,然而,無論時間長短他們是確實體驗到了,從斷煩惱的角度講,相當於小乘的初果覺悟,但對於修行者而言,這樣的境界確實是一種非常奇特而且非常深刻的經驗,這種經驗即使一次也足以改變這個人的世界觀,給他深刻的影響。至少他不再對佛法心生懷疑,而是確信涅槃這個事確實是真的,不再佛法心生任何懷疑。
這種智慧後來也成為了佛教區分凡聖的標誌,只有證到「一切智」,才有資格被稱為聖者,沒有體證到這種智慧的眾生,即使福報再大,禪定功夫再高,也只能是凡夫,所以佛教是以智慧來區別凡聖的,即佛教所說的聖者,至少是證悟到了小羅漢的境界。
第二種就是見道之後,繼續修習,當修到可以隨時隨地都能體驗到涅槃的狀態的境界,把煩惱從根上完全斷滅,轉換成完全沒有煩惱的內心結構,具有這樣清淨的內心結構的人,佛教稱之為大阿羅漢,大阿羅漢煩惱斷盡,破除了人我執,自然生死也就解脫了。
這種聖者無論經歷和遭遇什麼樣的困境,任何時候,內心都是無限的放鬆和歡喜,沒有一點煩惱。阿羅漢在梵語中就是「無生」的意思,也就是把生死問題徹底解決,從此再也不會生,再也不會死。證得」一切智「這種智慧,所獲得的法身並不是一種具體形式的身體,是以法界為身,以法性為身,以永恆不滅的法界體性為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當然是永恆不滅的,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超越一切條件,即使天地崩塌,宇宙毀滅,也不受任何影響。
因此,阿羅漢所證到「一切智」,破除人我執,僅證到法界體性,而法界並不是只有一個體性,還有相和用,不能究竟相和用,也不能究竟法界的體性,因為法界是體、相、用一體。所以,智者大師把證得「一切智」所證之涅槃叫做「小涅槃」,而佛證得的涅槃,叫做「大涅槃」,又叫「大般涅槃」。大涅槃和小涅槃有共同的地方,但是又很不一樣,在證得法界體性這點上是一樣的,大乘和密乘所證的法界體性和阿羅漢都一樣。
但佛之涅槃所證到「一切種智」,將更加徹底,徹底到人法二我執俱破,法界的體、相、用全都證到,所獲得的安樂不單是內心幸福的體驗,也包括了永恆的生命,無所不知的智慧,絕對的自由,也就是佛法所謂的「得大自在」。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