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館"侵華日軍館"設計者是日本人

2020-12-21 四川新聞網

  昨天是抗日戰爭勝利64周年紀念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日本著名建築大師磯崎新來到建川博物館,為建川博物館「侵華日軍館」展館設計做最後修改,並希望展館能儘快建好,用實實在在的東西反映「日軍侵華」這一歷史事實,正視歷史。

範跑跑跑進798上「歷史課」 主辦方認為沒參賽資格
奧拓撞上騎車人 拖行數米致死
男子穿拖鞋開保時捷 遭頂格處罰 

自行車被盜 網友發帖通緝紅衣偷車賊
成都美女律師沒結婚 成辯論證據
模仿15巨星翻唱《獅子座》 自貢小夥紅遍網絡

更多四川新聞請點擊>>>        

  三度來蓉實地考察展館環境

  據介紹,磯崎新此番到成都已經是近幾年的第三次了。「一開始我們就決定邀請一名日本設計師擔綱『侵華日軍館』的展館設計,讓中國和日本民眾都能銘記那段歷史。」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說,他隨後認識了磯崎新,對方爽快答應了邀請。

  經過兩人多次商討,磯崎新在建川博物館建館之初就提交了自己精心設計的展館方案。去年汶川大地震後,對建築物等的設計、施工等都有了新規定,昨天,他再次專程到成都對設計方案做最後的修訂。「侵華日軍館」設計樸實簡單,館頂猶如一片弧形的葉子,材料主要採用傳統黑磚。磯崎新說,在設計中主要是考慮融入周邊環境,採用弧形屋頂能與周邊起伏的緩坡相得益彰。「博物館是陳述歷史真實的地方,館內的陳列更加重要,不希望建築造型搶了風頭。」

  擔綱設計遭遇日本國內反對聲音

  選擇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再次到成都,確定「侵華日軍館」展館最後的設計方案,磯崎新說實屬巧合,並沒刻意選擇日子。「我做設計項目是有選擇性的。」磯崎新說,樊建川找到他時,他也正打算要設計一座關於反戰題材的博物館。他本人是反戰主義者,這次設計也代表了他的心願:希望世人記住那場戰爭,祝願世界和平。

  在建築設計界與貝聿銘齊名的磯崎新,接受建川博物館「日軍侵華館」展館設計,坦承確實遭到了來自日本國內的一些反對聲。「可我認為,這(日軍侵華)畢竟是一件歷史事實。」磯崎新說,他自己及其父輩、祖輩都認為,這是一件真實的事實,應該正視歷史。「反映一個過去的事件很有必要,我們應當將真實還原給別人,而不是一味抹去。」

  據介紹,「侵華日軍館」將在兩年內建成。為了讓「侵華日軍館」能夠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樊建川還花了十多年時間四處尋找抗戰藏品,「不少藏品都是從日本收集回來的。」樊建川說,目前已收集到1.7萬件展品除了日軍當年使用的一些槍炮、手銬腳鐐、手雷等外,還有日軍家書和明信片等。成都商報記者 羅向明 報導

  磯崎新

  1931年出生,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築師。常將立方體和格子體融入現代時尚之中,其作品簡潔、粗獷卻不顯自大,圓拱狀的屋頂是他設計的主要特點。對光、格局、空間體積等的充分利用是磯崎新的建築備受人們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典作品:

  日本Kamioka市政廳

  Okanoyama美術館

  日本北九州會議中心

  美國佛羅裡達州迪斯尼大樓

  西班牙巴塞隆納體育館

  也曾參與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競標,是五個入圍方案之一

相關焦點

  • 設計建川"侵華日軍館" 日建築大師來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2009年8月15日,日本78歲高齡的著名建築大師磯崎新老人遠道來蓉,為設計建川博物館聚落的侵華日軍館第三度與館方商討細節。
  • 日本侵華罪行館建築師:我一直站在政府的另一邊
    日本侵華罪行館全景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在建川造了一座日本侵華罪行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的建川博物館聚落),這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對這位聲名在外的建築大師來說,紀念館的設計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約五六年前也已經竣工。
  • 專訪|日本侵華罪行館建築師:我一直站在政府的另一邊
    日本侵華罪行館全景       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在建川造了一座日本侵華罪行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的建川博物館聚落),這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對這位聲名在外的建築大師來說,紀念館的設計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約五六年前也已經竣工。
  • 成都建川博物館:為了和平,收藏戰爭
    這個小鎮上,聞名的有完好保留的著名的「南劉文彩,北黃世仁」中的劉文彩家庭曾經居住的莊園,還有一個巨大的博物館群落----建川博物館。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曾說:「建博物館、收藏文物是為了記錄和還原歷史,這不僅僅是為了紀念
  • 國人到此,低頭致敬,「穿越」成渝建川博物館聚落
    建川博物館到底講什麼,兩座博物館有何差異,明明在成都已經做得非常成功,樊建川為什麼還要在重慶再建一座?「大館奴」樊建川了解建川博物館,得先聽完館主樊建川的「情懷」,這些「情懷」裡解釋了他為什麼能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博物館。
  • 你不知道的建川博物館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來到「為了和平,收藏戰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為主題博物館:建川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現館藏珍貴文物超過800餘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329件,這在國內民營博物館中首屈一指哦!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由民營企業家樊建川創建,位於位於中國博物館小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
  • 日籍建築師磯崎新談日本侵華罪行館設計:展示真實歷史
    日籍建築師磯崎新談日本侵華罪行館設計:展示真實歷史 2014-09-17 21:56:2717日,日本建築設計大師磯崎新在四川成都的建川博物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希望通過其設計的日本侵華罪行館讓更多的日本民眾、中國民眾了解歷史。  當日,已83歲高齡的磯崎新受邀到訪建川博物館,對即將實施的日本侵華罪行館布展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議。磯崎新於1931年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反戰人士。
  • 1946年老兵佔領日本時刻水晶私章 成唯一見證文物
    「2015年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建川博物館將開放侵華日軍罪行館。目前,建川博物館已經徵集侵華日軍罪行證物2萬餘件。我們預售本館紀念門票10萬張,期許得到社會十萬義勇支持,共同完成侵華日軍罪行館。」——走進建川博物館聚落的侵華日軍罪行預展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侵華日軍罪行館『眾籌成館』活動」這張醒目的告示扯人眼球。
  • 重慶建川博物館:三件一級文物,為你講述抗戰時期的那些事兒
    提起博物館,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在鶴皋巖上的重慶建川博物館中,光是國家一級文物就達116件。其中不乏關於抗戰、兵工、民俗、紅色年代等近現代史料、物品,幾乎囊括從辛亥革命到改革開放百年間的中國歷史積澱。
  • 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六次來蓉 只為侵華日軍罪行館
    本報訊 (蔣嬌 記者 張良娟)3月19日,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磯崎新第六次來到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的建川博物館聚落。9月3日,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當天,由他設計的侵華日軍罪行館將正式對公眾開放。
  • 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擬在日本建受害中國勞工紀念碑
    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擬在日本建受害中國勞工紀念碑     圖為與會中日委員舉手表決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日本西松建設公司對二戰時期被強擄赴日在信濃川服苦役的183名受害中國勞工謝罪賠償而設立的專項基金——西松信濃川和平基金,21日在北京舉行該基金管理委員會第五次工作會議稱,將在信濃川故地建立受害中國勞工紀念碑,以緬懷和告慰183名受害中國勞工,並致力於推動日軍侵華戰爭期間被擄往日本中國勞工問題的全面解決
  • 日本設計大師磯崎新談日本侵華罪行館:南京大屠殺要講夠,重慶大...
    磯崎新(中)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陳明玥)建川博物館聚落內,由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大師磯崎新設計的侵華日軍罪行館擬將於2015年9月3日正式開館。 建議:從民眾角度來反映戰爭 侵華日軍罪行館建築面積約3500餘平方米,宛若波浪的設計的頂部,讓整個建築沉穩大氣。對於自己設計的建築作品,84歲的磯崎新希望建成後,來參觀博物館的人,可以走進建築慢慢感受。「我們儘量採用當地的磚和當地的材料,希望博物館本身能和展品本身一樣具有生命力。」
  • 設計侵華日軍罪行館 磯崎新:我只是展現事實
    9月17日,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磯崎新第六次來到成都市大邑縣安仁·中國博物館小鎮的建川博物館。這位83歲高齡的設計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931年到1945年期間所發生的戰爭,是一段不可抹殺的事實,自己作為一個建築師,只是冷靜、客觀地將其展示出來。「我是作為一個人,通過文化手段來展現這段事實。」
  • 一座美術館救了一座城,從日本大原美術館藏品質量看建川博物館的差距
    ▲ 建川博物館和大原美術館創建人大原孫三郎一樣,四川本土企業家樊建川初期同是作為企業家(開發商),在積累了一定資本後才轉向文化產業,創建了目前全川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建川博物館。▲ 建川博物館藏品▲ 大原美術館所藏  雷諾瓦《倚靠在泉水邊的女人》、高更《芬芳的大溪地》、勞特累克《貴婦人》(從左到右)據統計,建川博物館如今的藏品量達百萬餘件。
  • 揭開日本侵華「筆部隊」真相 川端康成簡歷資料介紹
    日前,青年軍旅作家王龍撰寫的長篇紀實作品《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侵華文學第一人」火野葦平、戰犯作家林房雄、「陸軍班頭號功臣」林芙美子等九名日本「筆部隊」骨幹作家「協力」侵華的歷史真相逐一展現在人們面前。荒謬的粉飾  「敵方確實頑強,槍聲始終不絕。
  • 還原歷史真相 西華大學整理翻譯侵華日軍3000多封家書和2500篇日記
    四川在線消息(王舒 記者 鍾帆)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1年後的今天,記者從西華大學獲悉,為還原歷史真相,該校自2015年起,整理翻譯了建川博物館珍藏的一批侵華日軍家書和日記。節目中,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提到,該館收藏了一批侵華日軍家書和日記,已交託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老師進行翻譯。據悉,西華大學於2013年11月與建川博物館籤訂了《四川省建川博物館與西華大學共建「西華大學教學與科研基地」的協議》,旨在開展多學科的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
  • 日本:喜多院和川越市立博物館
    人同樣對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產非常重視!日本 神話中主持人間福德的七位神。一般指大黑天、惠比壽、毗沙門天、辯財天、福祿壽、壽老人、 布袋 和尚七神!七福神據說起源於佛教的七難即滅、七福即生之觀念,自室町時代首先在 京都 開始流行,專門建有祭祀七福神的神社和寺廟。以後祭祀和參拜七福神的風習傳及日本 各地,並帶上了許多地方色彩。這7位神仙都可以在 川越市 內的景點找到哦!
  • 老人借錢購日軍侵華物證 建博物館引2萬人參觀
    博物館的一排藏品是哥哥許三林參加抗日戰爭的遺物80歲的許雙才穿著打了補丁的褲子,生活上異常節儉,但為了收集日軍侵華的物證,他卻十分慷慨,十幾年前借遍親朋湊齊8萬元,買回兩把日本軍刀多年來,許雙才建立的私人博物館參觀人數已達兩萬餘人。「這些藏品是日本侵華的有力證據,我們應該銘記那段歷史。」借錢搜集日軍侵華物證許雙才的博物館取名「芳菲園」,在河北省元氏縣東關村,由臨街一幢兩層樓房和後面一排瓦房組成。
  • 從僧人到侵華日軍再到日籍八路軍,一位日本和尚的傳奇一生
    在青島,小林寬澄很快就接受了侵華日軍老兵給他們灌輸的思想。在山東濰坊接受了六個月的軍事訓練後,小林寬澄成了侵華日軍的一名輕機槍手。 1941年6月的一天凌晨,八路軍在山東省牟平縣伏擊到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了兩個日本鬼子。其中一個就是小林寬澄。 小林說,剛被抓到時,想過多種方式逃跑。隨著與八路軍接觸,發現他們確實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