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有五虎,關張趙馬黃。
兩將精刀術,三將善長槍。
槍舞梨花雪,蛇矛丈八長。
翼德橫天下,孟起孰可當。
常山趙子龍,英勇更無雙。
當年猛將陣前搏高下,今人紙上論弱強,何須定要爭短長?君不見,多少英雄,已如大江東去浪滔盡,人間幾度是滄桑!
大家都知道,蜀漢五虎將中,關羽、黃忠是使大刀的,掄砍式面殺傷型兵器。而張飛使丈八蛇矛,趙雲和馬超都使槍,他們三個都用的是刺擊式點殺傷型兵器,同一類型。張飛、趙雲、馬超三人都躋身於「
超級猛將
」的行列,在疆場上所向披靡,威名赫赫,那麼他們之間比較起來,誰的武力又孰高孰低呢?
大家其實心裡清楚,如果通過演義的設定,他們三人武力值相當,在同一水平線上,差距甚微,若彼此之間在戰場上相遇,相互拼鬥廝殺,那必然是一場激烈的持久戰,數百合難分勝負,誰也奈何不得誰。
那麼,又如何評判三人之間的高下呢?
咱們就根據他們各自的戰場表現,從各方各面來做一次比較。
一、對戰實力高一階的敵將
張飛、趙雲和馬超就已經是「
」了,世間罕有人能與之匹敵,而在整個三國時代,武力值確定能夠超過他們三個的,很明顯只有一個人,就是天下無敵的呂布。
呂布能夠以一己之力獨抗兩名「
」的聯手夾攻而不落敗(
虎牢關前戰關、張,濮陽城外鬥典、許
),在三國中唯有他一人具備這樣的實力,其他人都不行。
趙雲和馬超都沒有與呂布交過手,但張飛可曾經與呂布陸陸續續對戰了四次:虎牢關之戰,張飛酣戰呂布,「
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徐州夜襲戰,張飛酒醉,「
不能力戰
」,在十八騎燕將的保護下殺出重圍,呂布因「
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
」,任由其突圍而去;張飛劫馬,呂布問罪,小沛城外兩人第三次交手,「
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最後一戰,呂布與高順輪戰張飛,遙見敵軍主力殺到,呂布「
料難抵敵,引軍東走
」。
四場對戰,張飛一次比一次表現好,他是三國時代唯一一個正面對抗中在單挑狀態下擊退過呂布的猛人。
從呂布的表現來看,他這輩子除了張飛以外再沒有忌憚過別人,包括關羽在內。呂布依附袁紹時,目中無人,「
傲慢袁紹手下將士
」,看來他也沒把「
河北四庭柱
」這些猛將放在眼裡。以此看來,呂布也不會忌憚趙雲、馬超。他們倆的戰鬥風格不像張飛那麼兇悍,勇於玩命相搏。
二、對陣武力值相當的敵將
在三國時代,呂布武力值獨居一檔,屹立巔峰,他屬於是「
無敵猛將
」。除此之外,蜀漢五虎、顏良、文丑、典韋、許褚這九位處於同一層次,比其他武將要高出一階,都屬於「
」。通常情況下,這九位猛將之間相鬥,多是不分勝負的結局:典韋戰許褚、關羽戰黃忠、張飛戰馬超、趙雲戰文丑、馬超戰許褚等。
但是,我們也發現,由於戰場形勢、戰鬥風格等原因,他們彼此之間也存在著勝負關係。張飛的戰鬥生涯中,與兩個同級別敵將打鬥過:三次戰許褚全部取勝,一次戰馬超是平手。而趙雲也與兩個同級別敵將廝殺過:磐河戰文丑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穰山戰許褚三十合不分勝負。馬超與兩個同級別敵將廝殺的結果是:渭水河畔戰許褚二百餘合不分勝負,葭萌關戰張飛也是百餘合旗鼓相當。
所以,面對同級別敵將時,張飛的戰績相對要更加出色。
三、對戰武力值低一階層敵將
張飛、趙雲、馬超對陣低一級別的武將的表現都比較好,比關羽、黃忠的表現要好。張飛對戰過的低一級別武將有:夏侯淵、徐晃、張遼、張郃等,基本上都能取勝。張飛一向的戰鬥風格是「
獅子搏象,全力以戰;獅子搏兔,亦盡全力
」,總是全力以赴發揮戰力。趙雲對戰過的低一層次敵將有麴義、張郃、徐晃、夏侯惇、高覽等,也是呈現出碾壓狀態;馬超對戰過的實力低一階敵將有:張郃、曹洪、夏侯淵、曹洪等。
三人比較戰鬥效果,我們就不難發現,雖然都是完勝,但趙雲對付低一階層敵將有過斬獲的:磐河之戰,「
戰不數合
」刺死麴義;穰山之戰,匹馬衝陣,只一合槍挑高覽。而張飛和馬超都只是擊敗對手,但沒有過斬將紀錄。
以此看來,對付實力低一階的敵將,趙雲的戰鬥效果要略高一籌。
四、戰場殺傷力
討論武將的殺傷力,參考的指標有兩個:一個是斬將率,一個是生擒率。
張飛的戰鬥生涯中,死在張飛手中的敵將有:鄧茂、高升、曹豹、紀靈、陳禮、呂翔、夏侯蘭、夏侯傑、周善。總共有9人。而張飛還有過3個生擒記錄:郝萌、劉岱、嚴顏
趙雲的戰績就比較恐怖了,斬殺敵將數目居然高達24人(
不一一列舉了
),這還不包括在長坂坡突圍戰中斬殺的40餘無名無姓的曹將。此外,趙括還有過4個生擒記錄:陳應、吳懿、孟尤、韓琪。同時還有他箭下留情的徐盛、丁奉,故意放水縱走的萬政,趙雲若取他們的性命簡直是易如反掌。
馬超戎馬一生的斬將記錄有:王方、李通、馬玩、梁興,此外還在亂戰中槍挑楊阜族兄弟7人。馬超只有一個生擒戰績:李蒙。
如果僅論有名有姓的斬將和擒將的戰鬥紀錄,趙雲遠勝張飛,張飛又遠勝馬超;如果還包括無名之將的話,趙雲最強,斬將擒將約七十餘人,而張飛次之,斬9擒3,馬超次之,共斬將11名,擒將1人。
五、戰鬥力持久度
作為在戰場上刀頭舐血的武將,僅僅風光一時、曇花一現那肯定是不行的,戰鬥力維持的時間越長,戰績就越好,作用就更大。
從桃園結義到徐州期間是張飛的成長期,在這段時間張飛體現出了出眾的實力。丟失徐州是張飛一生最耿耿於懷的奇恥大辱,強烈的刺激下他發憤努力,刻苦訓練,終於在下邳之戰中堂堂正正地擊退了呂布,出了一口惡氣,也突破瓶頸,進入了自己的巔峰期。赤壁之戰後,張飛武力值開始衰退,再無斬獲,葭萌關戰馬超是他最後的夕陽返照。漢中之戰打響,張飛雖然三次擊敗張郃,但武藝表現差強人意,在戰場優勢下居然還和張郃打了「
三五十合
」。褒斜道上,武力值衰落到谷底的張飛最後一戰重創了許褚,拉著許褚一同退出了「
」的行列。
趙雲的武力值維持得特別好,從少年出道以來,直到「
年已七旬
」,任何時候都保持著強悍的戰鬥力。所以趙雲的戰績特別好,三國時代無人能出其右。
馬超的武力值強悍的時間比較短。長安之戰時年方十七,就能夠槍挑王方,生擒李蒙,表現出超群的潛力。但隨後就遠離了戰事紛紜的中原地區,回到西涼,直到馬騰被殺後他發兵攻打曹操,才再次展示風採。但歸附劉備後,馬超再無戰績,虛度華年。下辨之戰,他曾經的手下敗將曹洪率兵而來,一刀斬殺了馬超的部將,馬超居然閉關不出,拒守不戰,喪失了當年的耿耿血性。
六、戰場適用性
通過以上三位猛將各位的戰鬥記錄,我們不難發現三人不同的戰鬥風格:張飛屬於悍勇型,趙雲屬於全面型,而馬超則屬於技術型。
張飛善於打啃骨頭的惡仗。堤壩有多高,浪潮反而會更高。敵人越強,張飛就越容易發揮出色。而他主動進攻,悍不畏死的戰鬥作風也令所有敵將心悸膽寒。
馬超善於打吃肉的仗。戰場形勢順風順水的時候,馬超的發揮就比較出色,但若戰場形態處於劣勢之時,一遇逆境,馬超就發揮不理想了。看來,馬超的戰鬥心理素質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趙雲技術比較全面,攻防兩端平衡,他適合任意一種戰場形勢。打順風仗時能保持清醒,打逆風仗時又善於力挽狂瀾,打攻堅戰不屈不撓,打防禦戰時又有勇有謀,打突圍戰時能把握住時機,做救援時還能抓住關鍵。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給張飛、馬超、趙雲做個合理調配:張飛就像個班裡面的搗蛋鬼,但能力出眾,破壞力強,若在戰場上遇到了武力值超群的勁敵,那就讓張飛上,往往能夠超水平發揮,取得令人驚喜的戰績;馬超就像個學霸,搞個科目競賽比較容易掙回面子來,堂堂正正的戰場單挑就派他上,往往載譽而歸;趙雲則象是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責任心強的模範生,放到哪裡都令人放心,適用於任何戰場形勢。
總結一下:若論武力值,張飛最強;若論適應性,還是趙雲最實用;而馬超是個掙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