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又一個倒在親美之路上的可憐蟲

2020-11-28 騰訊網

(亞美尼亞如今的慘敗,2018年顏色革命已經埋下伏筆)

亞阿之間持續43天的戰爭近日正式落下帷幕,在亞美尼亞擁有駐軍、一度被亞美尼亞寄予厚望的俄羅斯,並未向亞美尼亞提供幫助。最新的亞阿和平協議,幾乎完全傾向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被拋棄,基本丟失了納卡地區。

可是,拋棄亞美尼亞的是俄羅斯嗎?顯然不是,是美國和西方。

關於這件事,還要從2018年說起。

(2018年亞美尼亞爆發顏色革命,亞美尼亞現任總統和總理就是當時"革命"的領袖,此二人中心路線就是,棄俄親美)

棄俄親美上臺的現任亞美尼亞政府

亞美尼亞是外高加索國家,曾經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和俄羅斯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傳統友誼,實際上,整個外高加索地區、三個國家,都是如此,此處也一直被視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但是西方的顏色革命改變了一切,2018年亞美尼亞爆發顏色革命,主張棄俄親美的現任總統和總理上臺。帕西尼揚就是亞美尼亞現任總理,就是近日成為眾矢之的、籤署"喪權辱國"和平協議那位。

(2018年顏色革命期間亞美尼亞人手持涉俄標語)

在2018年,帕西尼揚還是反對派領袖,顏色革命的領頭羊。在"革命"期間,帕西尼揚就毫不掩飾自己的反俄親美立場,號召斷絕和俄羅斯的關係,退出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並要求俄羅斯撤出在亞美尼亞的軍事基地。

帕西尼揚的盟友、亞美尼亞現任總統薩爾基相也秉持完全相同的立場,此人還極力反對土耳其。在2018年3月初,薩爾基相領導的亞美尼亞國家安全委員會就公開宣布,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籤署的有關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議定書,被正式廢除。

(亞美尼亞現任總統和總理,和當年的薩卡什維利一樣,都認為只要親美什麼都沒問題,完全不懼怕任何對手,結果,俄羅斯將喬治亞打回原形,現如今,土耳其又將亞美尼亞打回原形)

而作為亞美尼亞顏色革命的始作俑者,帕西尼揚和薩爾基相上臺後,美國自然格外看重。在當時兩人"革命成功"、薩爾基相的就職典禮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信誓旦旦的宣稱,"美國人民永遠和亞美尼亞人民站在一起,並肩戰鬥"。

可是,亞阿戰爭爆發後,美國和蓬佩奧卻不見了蹤影。眼見到美國不願意過多捲入亞阿戰爭,就連喬治亞前總統、亞美尼亞"革命"的推動者薩卡什維利都開始拋棄亞美尼亞。薩卡什維利近期在社交媒體平臺公開表示,"納卡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主權領土"。

亞美尼亞國立大學一怒之下取消了薩卡什維利的名譽博士稱號,但也僅此而已,亞美尼亞還是被其嚮往的盟友們,無情拋棄。

(亞美尼亞現任總統"革命"上臺後,就職典禮上,蓬佩奧就信誓旦旦的宣稱,"美國人民永遠和亞美尼亞人民站在一起,並肩戰鬥")

想回頭已經來不及了

在被自己的西方盟友拋棄之後,亞美尼亞終於又想到了俄羅斯,一天前,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揚表示,"俄羅斯正在提供亞美尼亞所指望的支持,毫無疑問,莫斯科將履行其所有盟約義務"。而且,在幾天前,帕西尼揚還宣稱,不排除俄羅斯會在歐安組織和明斯克框架內、派遣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地區。但是當時俄羅斯就澆了亞美尼亞一盆冷水,表示,"只有在亞阿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俄羅斯才會這麼做"。

根據俄羅斯一個愛國網站近期做的調查,在回答"在你看來納卡戰爭在道義上哪一方是正義的"問題時,選擇亞美尼亞的俄羅斯人只有30.06%,選擇亞塞拜然的卻高達48.12%。

2018年一來亞美尼亞對俄羅斯的所作所為,對俄羅斯的影響,可見一斑。

(對俄羅斯玩"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那一套,亞美尼亞真是找死)

由以上就可以看出,亞美尼亞近期在納卡問題上的慘敗,完全是咎由自取。亞美尼亞只不過是又一個倒在親美、親西方道路上的可憐蟲罷了,栽倒在這條路上的國家已經有很多,比如亞美尼亞的鄰居喬治亞,烏克蘭,不缺亞美尼亞一個。

相關焦點

  • 這就是親美的後果!亞美尼亞士兵被燒成灰碳,照片流出畫面慘烈
    同在11月16日,《海外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未經國際讓認可的納卡領導人阿拉伊克·阿魯秋尼揚透露,亞美尼亞從納卡重要重拾舒沙地區運出150具亞美尼亞士兵屍體,戰場上仍有數百具屍體沒有運出。並在社交軟體"臉書"上寫著:"我們遭受了很大的損失,這些天陸續從舒沙地區運走150名亞美尼亞士兵遺骸,而且,還有數百屍體沒有運出。"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納卡戰鬥的慘烈。
  • 俄羅斯出兵毫不領情,亞美尼亞深夜兵變,親美派:簡直喪權辱國
    為此亞美尼亞多次向外尋求支援,這才是當務之急,而亞美尼亞向來就與西方交好,現在就是考驗友情的時候了,一直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歐美等國家的援助上,但是卻一直沒有傳來好消息,就這麼石沉大海了。,恐怕亞美尼亞這次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 亞塞拜然士兵包圍俄軍,亞美尼亞親美首腦幸災樂禍,攛掇俄阿開打
    據外媒本月17日報導,亞美尼亞首腦帕希尼揚在接受亞美尼亞媒體採訪時承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哈德魯特地區Khtsaberd和Khin Taher村莊附近爆發衝突,有30多名亞美尼亞士兵被亞塞拜然俘虜。
  • 亞美尼亞終於認錯,親美反俄險些誤國,關鍵時刻只有俄羅斯靠的住
    實際上,早在此之前,俄軍的第15摩步旅和31空中突擊旅的精銳部隊,便已經在亞,阿兩國的納卡分界線上建立了25個哨所和檢查站,並徹底控制了納卡地區的局勢。而與普通民眾不同,處於高位的亞美尼亞政府對如今的納卡局勢倒是看得十分清楚,其深知,的虧自己及時止損,在加上有俄羅斯的及時介入。其才逃過了被亞塞拜然所滅國的風險,故而,與發誓奮戰到底的亞美尼亞民眾不同,如今的亞美尼亞政府,在對外態度上,與開戰初期相比,簡直是出現了180度轉變。
  • 亞美尼亞公開羞辱普京左膀右臂,親美首腦令俄方噁心:就不該救他
    據俄羅斯媒體本月23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防長紹伊古率領的跨部門代表團抵達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進行訪問。表面上,亞美尼亞首腦帕希尼揚第一時間進行了接待,但他的一些小動作讓俄羅斯感到非常噁心——在會談時沒有準備任何一面俄羅斯旗幟。
  • 亞美尼亞親美首腦被逼宮,火速召見美大使商討對策,會後臉色鐵青
    據外媒本月9日報導,連日來,亞美尼亞爆發了一波又一波抗議活動,逼迫親美首腦帕希尼揚主動辭職。反對派之前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但是帕希尼揚拒絕辭職,因此,反對派決定採取更加激進的措施,誓要將帕希尼揚趕下臺。
  •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亞美尼亞終於嘗到親美苦果!
    編輯丨青蓮近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表示,土耳其的野心日益膨脹,其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對當前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能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從土耳其近幾年的表現來看,它先是在敘利亞地區攪起渾水,如今又開始在高加索地區插一槓子,可謂是野心勃勃。
  • 別怪俄羅斯不仁義,這就是親美國的下場,亞美尼亞苦求普京被拒
    別怪俄羅斯見死不救,這就是親美的下場 亞美尼亞從10月12日到14也別怪俄羅斯不仁義,這就是親美的下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小國,開始並不受到關注。如今,兩國已經開戰,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實際上,亞美尼亞和俄羅斯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自從現任總理上臺之後,就開始親美,奉行美國政策,讓俄羅斯很不高興。自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爆發後,西方國家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在這種情況下,亞美尼亞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俄羅斯了。
  • 親美的代價!亞美尼亞人攻入總統府暴打賣國賊,亞塞拜然舉國同慶
    在回過神後,憤怒的亞美尼亞人攻入總統府想要抓捕帕希尼揚,結果只逮到了他的小弟,議會議長,人們將怨氣發洩在他的身上,扒光了暴揍。與此同時,亞塞拜然國內卻在舉國同慶,拿下一半的納卡土地確實值得開心,而帕希尼揚也為自己的親美舉動付出了代價。
  • 亞美尼亞嘗到親美苦果:以前跟俄羅斯混,從來都是我們打亞塞拜然
    如果屬實,納卡衝突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納卡交戰雙方都是小國,軍力非常有限,固定翼戰機這種武器,已經算得上是壓箱底的寶貝了,雙方擁有的數量基本上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當這種壓箱底的武器都用上了的時候,意味著局勢出現了進一步的惡化。 納卡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出乎預料,納卡衝突已經持續幾十年了,但從來沒有鬧到過現在這種程度。
  • 親悅讀|從一本紐伯瑞銀獎小說,看亞美尼亞的「苦難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長假剛過,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閱讀。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已造成數百軍人和平民傷亡,兩國都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甚至互相威脅要炸掉對方的水壩和核電站。
  • 親俄民兵警告土耳其聯軍:隨時出擊亞美尼亞,收復解放君士坦丁堡
    「華格納」僱傭兵與敘利亞政府軍 來自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參加在頓巴斯和敘利亞敵對行動的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戰鬥人員準備前往亞美尼亞一側的卡拉巴赫地區進行戰爭,其中一位俄羅斯
  • 面對喪權失地的尷尬結局亞美尼亞該如何收場?
    然而,即便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提槍上陣,亞美尼亞也難逃兵敗如山倒的尷尬局面。而後經過俄羅斯鍥而不捨的三次斡旋,勢不兩立的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終於同意放下武器,握手言和。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亞美尼亞可謂真正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屋漏偏逢連夜雨,但從亞美尼亞近年來的種種表現來看,這卻也是亞美尼亞咎由自取的結果。可以說,今日亞美尼亞的喪權失地,根本原因在於亞美尼亞的作死。
  • 亞美尼亞親美嘗到苦果,抱怨俄見死不救
    近日,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表示,希望德國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如果國際社會對局勢判斷錯誤,那麼歐洲更應該期待土耳其靠近維也納,南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是土耳其向北和東及東南方向擴張的最後障礙,土耳其野心非常大,旨在恢復奧斯曼帝國。
  • 親美自食惡果,亞美尼亞求助俄羅斯,俄方愛答不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為應對土耳其意圖不斷擴張的野心,此前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曾明確呼籲德國立刻表明立場,如若不能對國際形勢作出正確判斷,那麼亞美尼亞極可能忽視土耳其的擴張野心,所以已經感受到軍事威脅的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希望德國儘早表明立場。其實帕希尼揚的意圖就是,希望德國向整個西方世界明確表態,如今應該緊盯的問題是土耳其要擴張。而帕希尼揚期待德國表明的立場,也不是在納卡爭端中究竟站在誰旁邊,而是德國可以伸手管管土耳其,若任由土耳其如此瘋狂下去,那麼歐美各國的利益,都將受到嚴重損害。
  • 亞美尼亞為什麼要割地求和呢?
    那是因為亞美尼亞的軍隊敗了,軍隊死傷慘重,無力扭轉戰局,打不贏,在納卡地區剩餘3萬軍隊可能全部被圍殲。戰爭歷來都是殘酷的,失敗了,不是過家家,後果非常嚴重,付出慘重代價,割地賠款是免不了。亞美尼亞戰局不可扭轉敗局,以防戰爭燃燒到亞美尼亞本土。亞美尼亞高層被迫求和,籤訂納卡停火協議,成了城下之盟,籤訂了不平等條約。
  • 亞美尼亞:歷史上首個基督教國家,為何命途多舛?
    而亞美尼亞在提格蘭二世統治下,於公元前95年至65年之間,國力亦曾盛極一時,版圖復蓋現今土耳其東部大片土地。這是亞美尼亞人至今仍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每個大城市都有一條提格蘭大道,以緬懷昔日的光輝歲月。亞美尼亞最古老的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公元301年,波斯第三帝國崛起,亞美尼亞國王梯裡達底三世受基督教教士啟發,加上不想國民受伊朗拜火教影響,決定將基督教定為國教,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
  • 亞美尼亞選擇叛俄親美,那一刻敗局已定
    隨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真正進入全面停火得階段,俄羅斯維和部隊包圍了這片被火藥燒的滾燙的戰場,納卡戰爭終於算是告一段落,整整持續了45天的血戰,我們在各種自媒體上看到了很多關於這場戰爭的勝負盤點。但是又有幾個人清楚,亞美尼亞根本不是被亞塞拜然或者說,有土耳其支持的亞塞拜然打敗的!
  • 亞美尼亞前總理:我們軍隊80%的人員都不見了,這是潰敗!
    現任亞美尼亞Azatutyun黨黨魁的巴格拉季揚說:「我們軍隊80%的人員不見了(指逃兵多)。軍隊被擊敗了。這已不是秘密。亞塞拜然人計算過其領土上還有多少輛坦克、多少門大炮和其他裝備。」 巴格拉季揚指出導致這一結果的幾個原因。
  • 150多土耳其人上街頭,用尖刀、鐵錘報復亞美尼亞人,一女子被斬首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0月30日報導,法國當地時間28日,裡昂街頭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喧譁聲,"亞美尼亞人在哪?"數百名土耳其人揮舞著國旗湧上街區,手持尖刀、鐵錘、斧子等兇器,四處尋找著亞美尼亞人想要發洩自己的怒火,他們襲擊了亞美尼亞人,導致十多人受傷,一名女子被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