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長楊曉波: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 建設鄂東特大城市

2020-12-13 荊楚網

全國網絡媒體湖北行黃石媒體見面會現場(記者鄭一鳴攝)

黃石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曉波向全國網絡媒體推介黃石 (記者鄭一鳴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沈素芬、見習記者鄭青)「黃石正變得更綠、更乾淨、更有魅力,希望全國網絡媒體的記者編輯們,為260萬黃石人民建設鄂東特大城市的夢想助威吶喊!」

  10月28日下午,「第五屆全國網絡媒體湖北行」採訪團走進黃石,黃石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曉波專程從北京趕回黃石參加記者見面會,並向採訪團介紹了黃石的人文歷史,以及近年來黃石市遵循「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理念,努力打造鄂東特大城市的相關情況。

  「作為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黃石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也是我國中部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沿江開放城市、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是黃石的四張名片。」楊曉波說。

  長期以來,鋼鐵、水泥、煤炭、各種有色金屬是黃石經濟發展的「擎天柱」。 黃石人發展的腳步一直沿襲著一個簡單的循環:挖礦石、煉鋼鐵、賣粗銅,再挖再煉再來賣。

  「然而,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幾年前,黃石亮起了紅燈:資源已經探底,生態環境也變得脆弱。」楊曉波介紹。

  「八九十年代,人們常用這樣一句話形容黃石當時的工業發展:人到黃石港,一片機器響。」楊曉波說,十幾年前的黃石是一片「光灰」城市,很多外地人談「黃」色變,黃石的發展聲譽也因生態環境的破壞而大打折扣。

  多年來的礦冶名城,以後的出路在哪裡?

  黃石領導人和黃石人民開始意識到,黃石的未來發展必須從地下轉向地面。綠色發展已經刻不容緩。

  2013年9月, 「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戰略部署正式在中共黃石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通過。這項戰略,將生態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引領著黃石這座老工業之城,走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謀發展,更謀持續發展;要增長,更要綠色增長。

  「黃石尋求長遠和綠色發展有著天然的優勢:目前大冶湖有60多平方公裡的水面,磁湖有8.9平方公裡的水面,這些都是黃石生態立市的重要保障。」楊曉波說。

  打開黃石地圖,大冶與黃石市區間,橫亙著綿延20餘公裡的黃荊山脈;陽新與黃石市區間,隔著煙波浩渺的大冶湖。

  大冶湖生態新區北面黃荊山核心區,西穿大冶城關和大箕鋪鎮濱湖地區,南接陽新大王鎮、太子鎮、金海開發區,面積約400平方公裡,涉及人口60多萬。黃石初步敲定大冶湖生態新區「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模」的要求,推進2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建設;第二步,在東到長江,西抵大冶城區,北起黃荊山麓,南至父子山麓的大冶湖區域建設一座現代化生態新城;第三步,以大冶湖生態新區為龍頭,帶動大冶、陽新等組團及重點鎮發展,最終實現全市的同城化。

  「歷史的欠帳帶給我們切膚之痛,我們將努力把大冶湖恢復到75平方公裡的面積,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大冶湖。同時努力還清對這座城市環境的歷史舊債。」楊曉波說。

  目前,黃石正全力衝刺爭創國家衛生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城市,積極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奪取中國人居環境獎。

  為此,黃石人調結構,治汙染,修生態,毅然捨棄了產出達40億元的化工項目,只因為它不符合「生態立市」的理念;從第一鍬土開始,就拒絕生態破壞,只為了破解多年來的資源詛咒。

  與此相呼應,近年來,黃石市的生態建設已經初顯成果:戴了近半個世紀「光灰城市」的帽子被成功摘除,先後捧得「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去年,黃石市中心城區空氣品質良好天數已達到346天。

  「我們將努力做到,到「十二五」末期,黃石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讓一個宜居宜業的新黃石屹立在湖北東部!」楊曉波說。

  此次全國網絡媒體湖北行黃石站,記者們將走進黃石東貝集團,探訪黃石光伏發電基地,聚焦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和新冶鋼集團等,通過鏡頭和文字展現黃石悠久的礦冶文化和近年來在「生態立市、產業強市」戰略引領下,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最新成就。

相關焦點

  • 國開湖北分行與黃石加快融資對接
    春節假期結束後,國家開發銀行湖北分行林放行長一行赴黃石市,為黃石市「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發展目標送去開發性金融的理念與服務。 在黃石市楊曉波市長、周蔚芬副市長的陪同下,省開行一行實地走訪了黃石工礦集團胡家灣煤礦棚戶區,了解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實際困難以及迫切改善居住條件的民意心聲。
  • [2015湖北網絡行]黃石追夢2049 建設鄂東特大城
    未來10年,大冶湖生態新區將引領黃石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打好基礎、謀劃長遠、保持定力,爭取到2049年基本建成鄂東特大城市。"   建鄂東特大城市是歷史的選擇   "黃石建設鄂東特大城市,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呼喚,更是人民的期盼。"
  • 黃石「8+4」組團衝刺鄂東特大城市
    原標題:黃石「8+4」組團衝刺鄂東特大城市 昨獲悉,《黃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2013修改)》公示方案出臺。未來黃石城市功能布局將形成「8+4」組團格局,2020年黃石市區常住人口達到105萬人,基本形成具有影響力的鄂東特大城市。
  • 環大冶湖三地同城 黃石將建鄂東特大城市
    長江商報消息 今年元月,黃石市委書記周先旺立下「軍令狀」,兩個月讓黃石市投資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連日來,記者在黃石市採訪了解到,4個月來,黃石市77名幹部因違紀違規受到不同程度處分。改善投資環境,是黃石市為第三次「蛻變」做的鋪墊,黃石市中心將由「環磁湖」變成「環大冶湖」,最終建成鄂東地區特大城市。
  • 深入推進開放強市產業立市 在建設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上走在前列
    圍繞全會提出的「全面貫徹落實『三高四新』戰略」「深入推進開放強市產業立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建設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上走在前列」等內容,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催人奮進,常德未來可期。
  • 常德市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流動現場會召開 幹出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更強的定力推進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為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良好開局貢獻更大力量。市委副書記、市長鄒文輝作開放強市產業立市工作報告。
  • 黃石2049系列報導第二章 湖篇——環湖開發 大城有象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超前謀劃「黃石2049」,爭取到2049年基本建成鄂東特大城市。  環大冶湖時代版圖,正是為34年後的黃石畫像。連日來,本報記者採訪規劃部門多位專家,為您解讀城中湖的變遷,折射鄂東特大城市的成長路線。面向未來的2049,黃石該如何謀劃和作為?
  • 全力推進沿江沿湖沿山大開發 西塞山爭創黃石特大城市主力城區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董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富強和美」西塞山,爭創黃石特大城市主力城區、全省同類第一實力城區……西塞山區最新出爐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闡明了全區「十三五」發展戰略意圖和宏偉藍圖。
  • 周先旺赴鄂東醫療集團調研時強調 建設具有國際品質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 記者 侯娜)    21日,市委書記周先旺赴鄂東醫療集團調研改革發展相關情況,並召開專題辦公會。周先旺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支持鄂東醫療集團加快發展,將其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品質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 常德市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流動現場會繼續進行
    常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中),市委副書記、市長曹立軍(右一)等全體在家市領導、各區縣(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相關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在安鄉漢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漢創結構板材生產項目裴維維/攝紅網時刻11月21日綜合(常德日報記者 葛輝文 焦陽 裴維維 李龍 王明睿 馮順前)11月20日上午,常德市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流動現場會繼續進行。
  • 壯闊沅澧潮—— 常德開放強市產業立市這三年
    ;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擴能項目建設現場,一座世界一流的綠色、生態、人文、智能的現代化客車工廠即將成為常德經開區產業「新地標」。    2017年9月1日,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吹響了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進軍號。精心培育主導產業,用心布局開放發展,成為常德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    數據佐證,常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澎湃: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實施三年來,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30個,其中10億元以上42個;新投產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24個,其中10億元以上21個。
  • 關於黃石未來發展,他們這樣說
    重點完善提升樞紐功能,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抓緊對接國家、省級發展規劃,最大限度爭取政策支持,繼續強功能、抓基建、引產業、優生態,加快推進綜保區建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補齊沿江生態環境短板。
  • 黃岡市政府副市長陳少敏帶隊赴黃石市鄂東職業教育集團考察學習
    為科學謀劃湖北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辦學發展,7月17日下午,市政府副市長陳少敏帶隊赴黃石市鄂東職業教育集團考察學習,市政府副秘書長查文勝,市教育局局長王銀芬、副局長丁意輝,市委編辦副主任賈新三,市中職集團黨委書記陳紅、校長鄒功平等一行人員參加。
  • 黃石動態|「黃石設計創意產業聯盟」在黃石光谷聯合科技城正式啟動
    他指出,設計是發展之基,開發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的設計作引,設計行業對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此次高峰論壇的召開,就是開發區·鐵山區同國內外優勢資源平臺合作,搭建共享行業平臺,構築設計創意產業新生態,是加快打造黃石創意城市和華中設計之都的有利舉措。
  • 2020常德市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流動現場會走進津市
    12月7日下午,2020常德市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流動現場會走進津市,常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等全體在家市領導、各區縣(市)黨政主要負責人、相關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實地視察我市高新區項目建設情況。
  • 廊坊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強市建設
    【十九大精神在河北】廊坊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強市建設全力打好協同發展、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攻堅戰廊坊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強市建設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說,必須堅持與京津一體化發展的基本方向,深入推進協同發展、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等重點工作,以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經濟強市、美麗廊坊新局面。數九寒天,香河縣省道唐通線安運橋下,總投資38.84億元的北運河香河段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
  • 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鄂東醫療集團市中心醫院中心院區建院60周年
    兩年後的2015年3月,黃石市醫療衛生事業深化改革的春雷再次炸響,以市中心醫院為「航母」,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整建制加入的鄂東醫療集團正式成立,一個生機勃勃的「航母戰鬥群」向著實現黃石人民健康夢、打造鄂東區域醫療中心的目標起航。  礦冶精純、醫修精誠,身為集團「旗艦」的中心院區開始強內涵、鑄品質。
  • 聚力開放強市 加快推進襄常高鐵和益常高速複線建設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曹立軍講話。代表們表示,通過實地調研,他們看到了常德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新變化、新成效,感受到了常德即將邁入高鐵時代,成為高鐵新貴的熱切期盼,更感受到一個奔騰的常德正駛向一個更開放、更美好的未來。代表們圍繞專題調研主題紛紛建言獻策,並表示將為常德對外通道瓶頸的破解積極呼籲、全力支持。周德睿首先向全國、省人大代表對常德的關心、支持和提出的寶貴建議表示感謝。
  • 回眸開放強市產業立市「起步年」| 戰略篇:大道至簡 行穩致遠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產業立則市立,產業強則市強。一年來,常德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新發展理念,強力推進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發展戰略,全市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發展的後勁更足、來勢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