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kān)瀑布掛前川

2020-11-23 搜狐網

原標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kān)瀑布掛前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kān)瀑布掛前川。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詩詞中很多字的古代讀音,跟現在所讀的聲音已經不完全一樣了。

只有按照詩歌的格律來背誦、吟唱,才能夠真正掌握詩歌的情意,伴隨的聲音,結合出來的那一份感動。

來測測看,這些美了三千年的詩詞,你都把字認全了嗎?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這首詩裡有些字要注意:「陰山下」的「下」,在這裡不念xià,念上聲,xiǎ,是詩韻裡的馬韻。

「籠蓋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聲馬韻。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念xiàn。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念cuī。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車馬」, 要念「jū馬」。古人沒有「車」(chē)的讀音,古人的「車」字只有兩個讀音:一個是jū,押魚韻;另一個是chā,在詩裡押麻韻。

「飛鳥相與還」的「還」,念xuán。中國字有時候不止一個讀音,不同的讀音有不同的意思。還,念huán 時是「還家」的意思,念xuán 時是在空中飛翔的樣子,所以這裡應該念xuán。

「欲辯已忘言」的「忘」,這裡不念第四聲wàng,而是平聲的讀音,當做動詞,念wáng。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遙看瀑布掛前川」的「看」念kān。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綠樹村邊合」的「合」字、「還來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聲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韻。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裡可橫行。

——杜甫《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的「宛」一般念wǎn ,這裡作為國名念yuān。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的「車」,念jū。「大漠孤煙直」的「直」是入聲字。

「蕭關逢候騎」的「騎」,做動詞時念qí,如「騎(qí)馬」;這裡是名詞,指一個騎馬的人,「候騎」就是在前面防衛、打聽消息的騎馬的人,所以念jì。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岑參《逢入京使》

「參」有兩個讀音:曾參、人參的「參」都念shēn ;但岑參的「參」應該念cān,同參加的「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聲,念mán。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絕勝煙柳滿皇都」的「勝」念平聲,shēng,超過的意思。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的「長」不念cháng,念zhǎng。中國古人的排行中,年歲長的,稱為「長卿」,年歲小的,稱為「少卿」。

「荷笠帶夕陽」的「荷」念hè,作動詞,背的意思。作名詞時念hé,同荷花的「荷」。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

——劉皂《渡桑乾》

「舍」「十」兩字是入聲字,「客舍并州已十霜」的「並」在這裡念平聲bīng,并州是地名,在今天山西太原一帶。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李商隱《無題》

「銀甲不曾卸」的「卸」念xià。

橫風吹雨入樓斜,

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

電光時掣紫金蛇。

——蘇軾《望湖樓晚景》

「壯觀應須好句誇」的「觀」讀guàn,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作動詞時念guān,作名詞時念去聲,「壯觀」是壯麗的風景,「觀」作名詞。

「橫風吹雨入樓斜」的「斜」押麻韻,念xiá;「電光時掣紫金蛇」的「蛇」押麻韻,念shá。

散發披襟處,浮瓜沈李杯。

涓涓流水細侵階。

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

畫棟頻搖動,紅葵盡倒開。

鬥勻紅粉照香腮。

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辛棄疾《南歌子》

「涓涓流水細侵階」的「階」有一個讀音,念gāi。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李清照《南歌子》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的「其」念jī,是語助詞。「翠貼蓮蓬小」的「貼」是入聲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的情懷是旅遊薰陶出來的
    廬山0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相信很多人都記得這首《望廬山瀑布》,廬山是非常美,非常容易讓人引起感嘆的。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共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摘自百度
  • 咱們來趣寫詩人,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他的大概譯文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而後段的意思是: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但我們今天是趣寫詩人,讓我們進入現代文化來趣寫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意思。
  •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香爐究竟是什麼?是一個圍繞這中國很多小孩子的一個問題。初學之時,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在廬山上會有一個大香爐呢?其實,這香爐並不是真正的香爐,而是廬山上一座被叫做香爐的山峰。樂史《太平寰宇記》上記載「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
  • 幽默笑話: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有一天,樓下的在陽臺上抽菸,燻得樓上的透不過氣來,樓上的罵了樓下一句,樓下沒臉沒皮的笑著說:日照香爐生紫煙。樓上很生氣,便拿了一盆洗腳水向下潑去,說 :遙看瀑布掛前川!2、家人催婚,無奈讓男同事冒充一下,進門後妹妹呆住了…妹妹偷偷把我拉到臥室跟我說:你們不合適。雖然我冒充的男朋友,但是還是疑惑的問:為啥啊?妹妹臉色一變:反正不能在一起,別問為什麼!
  • 幽默段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有一天,樓下的在陽臺上抽菸,燻得樓上的透不過氣來,樓上的罵了樓下一句,樓下沒臉沒皮的笑著說:日照香爐生紫煙。樓上很生氣,便拿了一盆洗腳水向下潑去,說 :遙看瀑布掛前川!2、晚上,回到家,老爸喊我過去陪他看電視。結果他打開了葫蘆娃看,我說現在看沒意思了,睡去了。他瞪了我一眼,說,坐著看!當看到七個葫蘆同時喊爺爺爺爺。。爺爺。。
  • 「日照香爐生紫煙」耳熟能詳,香爐與紫煙是什麼?很多人理解錯了
    望廬山瀑布,李白有感而發據記載這是李白當年去廬山巡遊時看到廬山瀑布時有感而發。這首詩將廬山瀑布的盛景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出來。先來欣賞下原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本詩利用了大量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繪廬山瀑布的宏偉壯觀,遠遠看去,瀑布就像是掛在山峰之上。山峰高聳,「三千尺」泛指誇張的手法將瀑布飛流而下的感覺描繪出來。
  • 「日照香爐怎麼會生紫煙呢」,于謙電影中的調侃,很多人回答不了
    于謙在電影中,說的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有多經典,想來也不用筆者多說了。遙看瀑布掛前川:瀑布是水啊,怎麼掛上去的呢?是誰把瀑布掛上去的呢?飛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誰過去量了嗎?沒人量,他怎麼就知道是三千尺呢?為何不是四千尺?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照在香爐上,怎麼會冒出紫煙來呢?為何不是白煙?
  • 廬山《香爐峰》和《李白(黃巖)瀑布》!
    《香爐峰》《黃巖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焑,遙看「瀑布」掛前川。原來,「香爐峰」和「李白瀑布!」「香爐峰」在南,「瀑布」在北。而它們的位置都是「座西朝東」。(上圖):位於「香爐峰」和「李白(黃巖)瀑布」,對面的一座山峰。
  • 「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當年描述的竟然不是「廬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一首《望廬山瀑布》讓我們知道了廬山這個地方,我們也自然是小時候天天念叨這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你只知道李白當年想要讚揚廬山,但是你知道李白真正說的這「香爐」是什麼嗎? 其實李白說的這「香爐」是香爐峰,作為廬山的一部分,要想完整的了解它,首先我們還得看看它的本體廬山。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其中,較為緊要的是「掛長川」「掛前川」之異和偽作之爭。大量的文獻顯示該詩的早期版本均為「掛長川」,而偽作之說卻沒有任何的實據支撐。就詩作本身的藝術性而論,「掛長川」也明顯優於「掛前川」。關鍵詞:大數據 李白 望廬山瀑布 異文掛前川 掛長川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關鍵詞:大數據 李白 望廬山瀑布 異文 掛前川 掛長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此詩的異文,「日照」有作「日暮」,「遙看」有作「遙望」,「長川」有作「前川」,「三千尺」有作「三千丈」,「九天」有作「半天」,前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有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 中華經典資源庫: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詞句注釋 「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鬥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
  • 別再痴迷「日照香爐生紫煙」了,李白另一首《望廬山瀑布》更絕妙
    詩仙以《望廬山瀑布》為題寫了兩首詩,知名度卻相差很大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其一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創造了與七言不同的絕勝意境五言詩的開篇四句就是七言絕句的另一種寫法,「西登香爐峰」對應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南見瀑布水」對應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對應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對應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
  • 女面試官:日照香爐生紫煙的下一句是啥?小夥機智回答,被錄用!
    女面試官:日照香爐生紫煙的下一句是啥?小夥機智回答,被錄用!又到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了。許多的畢業生都開始出來找工作。優秀的畢業生非常多。高學歷,高顏值,高素質。但如此多的人才。公司怎麼挑選呢。了解完基本情況後,面試官出了一道題考他們:日照香爐生紫煙的下一句是啥?
  • 詩詞大會考兩次「日照香爐生紫煙」,多人答錯,康震:別小看李白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首作品,來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若是小學時咱們不會背,鐵定是要被老師好好訓一頓的。第一道問的是「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香爐」是什麼,當時百人團共有20人答錯。
  • 阿皮讀古詩猜謎語: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1.香爐:指香爐峰。2.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是什麼?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次出錯的詩句,竟然是我們在小學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望廬山瀑布》。詩詞大會當時考察的題目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香爐」指的是?B香爐峰,但是當時現場百人團卻有20位詩詞高手答錯。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何意?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次出錯的詩句,竟然是我們在小學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望廬山瀑布》。詩詞大會當時考察的題目如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香爐」指的是?」二字的意思,而是在後面緊接著的「生紫煙」。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8首:李白《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 【唐】李 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詩作前兩句,寫詩人初見瀑布時的浪漫情懷。在中國古代詩人眼中,詩常常是人與自然對話的結晶,天縱奇才的李太白有著一雙發現的慧眼,詩作第一句猶如電影的大全景,詩人以審美的眼光,從整體上觀照香爐峰的神奇壯美,在一輪紅日的映照下,香爐峰上紫色的雲霞繚繞,朦朧、飄渺、恍如幻境。
  • 這3位詩人無人聽說,但沒有他們,李白可能寫不出《望廬山瀑布》
    一提起廬山,就會想到「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不過,許多人都不會想到,從嚴苛意義上來講,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並不絕對是李白的首發原創,其中四句詩歌中,有三句都是化用了前人的創意。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