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湖南選手在雅加達亞運會賽場集體爆發,一舉收穫女子水球、女子跆拳道57公斤以下級、女子摔跤76公斤級3項冠軍。雅加達也迎來屬於湖南的「金牌時刻」。
湘伴君看了下,在當天下午稍早進行的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決賽中,今年20歲的衡陽妹子駱宗詩以6-5險勝韓國選手李愛倫奪冠,為湘軍取得開門紅。這是中國跆拳道隊在雅加達亞運會上獲得的首枚金牌。同時,也是該級別,中國跆拳道隊史上首枚亞運金牌!
出生於1998年的衡陽妹子駱宗詩為中國跆拳道隊奪得首金
就在湘軍收穫首金後幾分鐘後,中國女子水球隊以16比3的大比分擊敗中國香港隊,從而以五戰全勝積10分的佳績勇奪冠軍,實現該項目上的「三連冠」。此次,中國隊派出13名隊員的出徵陣容。其中湖南選手4人,分別是彭林、熊敦瀚兩名徵戰過裡約奧運會的老將和郭寧、翟穎兩位新秀,此外主教練為湘籍教練龔大立。其中,嶽陽妹子熊敦瀚發揮穩定,共打進4球,成為此役中國隊得分最高的選手。
擁有4名湘籍運動員的中國隊16比3勝中國香港隊實現三連冠
當晚進行的女子摔跤76公斤級比賽中,汨羅姑娘周倩,以8比0完勝日本選手皆川博惠奪魁,為亞運湘軍再添一金。
汨羅姑娘周倩為亞運湘軍再添一金
從首次參加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開始,湖南運動員為中國軍團在亞運會賽場上奪了諸多榮譽。跟著湘伴君一起,來看看那些為國爭金奪銀的湖南亞運健兒們吧。
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
1974年9月,第7屆亞洲運動會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中國恢復了在亞運會聯合會的合法席位,在時隔20年後派出一支由269人組成的代表團首次參加了亞運會,並參加其中14個項目的比賽。湖南運動員參加亞運會比賽,也自本屆開始。
湖南體育健兒7人加入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田徑(何順霞)、遊泳(謝慶新)、舉重(袁家幟)、體操(王學軍)、羽毛球(梁秋霞)、水球(林立)、籃球(張建設)7項比賽。其中6人共奪得單項或團體名次10個,包括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1枚。
1978年曼谷亞運會
4年後,原主辦國巴基斯坦放棄主辦權,泰國接辦。1978年12月,第8屆亞洲運動會在泰國曼谷舉行。在此次賽事上,中國隊共獲得51枚金牌,54枚銀牌,46枚銅牌,名列獎牌榜第二位。
湖南有6名運動員和射擊教練鄒發祥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射擊(嶽明)、遊泳(鍾歸如)、跳水(彭園春)、體操(彭亞平)、羽毛球(梁秋霞、李方)5項比賽。共獲得單項或團體名次9個,包括金牌3枚、銀牌4枚、銅牌2枚。
說到這,湘伴君想著介紹一位湖南體育功勳:鄒發祥。這位1941年出生的衡陽人17歲開始射擊訓練,曾3次被借國家集訓隊任教。1978年,時任中國射擊隊教練的鄒發祥帶隊參加曼谷亞運會,並取得不俗成績。同時,他也是中國雙向飛碟和女子飛碟射擊項目的創始人之一。曾經培養出尹衛萍、朱美、崔恆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飛碟射擊運動員。獲得過9個世界冠軍,10多個亞運會或亞洲冠軍,40多個全國冠軍。
1982年新德裡亞運會
1982年,第9屆亞運會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這也是自從第一屆1951年新德裡亞運會以來,31年後,亞運會再度回到新德裡。在此次賽事上,中國隊共獲得61枚金牌,51枚銀牌,41枚銅牌,登頂獎牌榜。
湖南有運動員嶽明(射擊)、趙璧龍(水球)和水球教練員林立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射擊和水球比賽。趙璧龍獲水球比賽團體第1名,嶽明獲男子雙向飛碟團體第1名和男子雙向飛碟第2名。
1986年漢城亞運會
1986年,第10屆亞洲運動會在韓國漢城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以94金高居金牌榜第一。湖南有8名運動員和田徑教練阮元華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射擊(張秋萍、嶽明、文芝芳)、田徑(劉國華)、體操(陳翠婷、馬英)、水球(趙壁龍、唐小榆)4項比賽。共獲單項和團體名次18個,其中金牌11枚,銀牌3枚,2個第4名,2個第5名,按金牌數排列,湖南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第9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屆亞運會上,年僅14歲,長沙姑娘陳翠婷猶如一隻小燕子,以其精妙絕倫的表演傾倒了觀眾,徵服了裁判。最終,她為祖國贏得了女子團體、女子自由體操、女子全能共3塊金牌和1塊跳馬銀牌。而在四年後的北京亞運會上,陳翠婷忍著傷痛,不負眾望,一口氣連拿三個10分,再次獲得了3金1銀的好成績,成為湖南人的驕傲。
1990年北京亞運會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這也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在北京亞運會上中國隊以金牌183枚,銀牌107枚,銅牌51枚高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從而確立了亞洲體壇霸主的地位。
湖南共有運動員22人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體操(李敬、陳翠婷)、射擊(張秋萍、尹衛萍)、田徑(鄒四新、羅彬、周青、李文紅、周朝輝)、羽毛球(唐九紅)、網球(唐敏、李芳、陳莉)、摔跤(楊志中)、皮划艇(王新強、寧夢華、文豔芳)、賽艇(姚立平)、跳水(熊倪)、水球(龔大立、謝斌)、壘球(陳闐)11項比賽。共奪得名次39個,其中金牌23枚、銀牌8枚、銅牌5枚、2個第4名、1個第5名。按金牌數排名,湖南居全國各省市區第7位。
1990年,只有16歲的跳水名將熊倪在隊中被人親切地稱呼為「小熊」或「小倪」。北京亞運會是他唯一參加的一屆亞運會。最終,熊倪如願以償地拿到了冠軍。
1994年廣島亞運會
1994年10月,第12屆亞運會在日本廣島舉行,廣島因此成為首個承辦亞運會的非首都城市。這屆亞運會上,中國隊再度稱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男足首次闖進決賽,雖然決賽2:4不敵烏茲別克斯坦隊,但整體表現令人滿意。
邵陽人張連標以83米38的成績奪得廣島亞運會標槍冠軍
湖南有15名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本屆亞運會田徑(張連標、鄒四新)、體操(李敬、劉璇)、網球(李芳、陳莉)、舉重(彭頌、張友誼)、射擊(張秋萍、劉英姿)、賽艇(龔旭紅)、水球(趙璧龍、龔大立)、羽毛球(唐九紅)、摔跤(胡必強)等項目的比賽。共取得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6枚、2個第5名、1個第8名,金牌數在全國各省市區中名列第11位。
1998年曼谷亞運會
1998年12月,第13屆亞運會在泰國曼谷舉行。曼谷繼1966年、1970年及1978年之後第4次成為亞運會舉辦城市。中國奪走了129枚金牌、77枚銀牌和68枚銅牌,繼續在金牌榜呈一騎絕塵之勢。
湖南有體操(李小鵬、劉璇、凌潔)、舉重(樂茂盛、楊霞)、田徑(張連標)、皮划艇(王海)、賽艇(劉澤武)、藝術體操(董偉華)、網球(李芳、陳莉)、柔道(肖德強)、羽毛球(龔智超、羅毅剛)、水球(周浩、白俊)10個項目的16名運動員和5名教練員(謝智敏、張文秋、李建平、夏燕飛、黃勝雄)、3名裁判員(燕呢喃、劉煥新、蔣世平)、1名官員參加。共獲得金牌13枚、銀牌6枚、銅牌6枚,3次打破2項世界紀錄,金牌數在全國各省市區中列第9位。
這屆亞運會上,李小鵬與隊友合作,以230.200分的成績獲男子團體冠軍,並以9.700分的成績獲男子雙槓冠軍。4年後,他在體操世錦賽跳馬比賽中,出色地完成了被總教練稱之為「極其漂亮」的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直體前空翻轉體900度(後來被命名為了「李小鵬跳」)
曼谷亞運會上,湖南籍體操名將劉璇一舉取得了團體、全能和平衡木3枚金牌。
2002年釜山亞運會
2002年,第14屆亞運會在韓國釜山舉行。湖南有包括李小鵬、樂茂盛等10名選手參加了6個項目的比賽。最終取得了7金3銀3銅的成績。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贏得了男子團體、跳馬、雙槓3項冠軍。來自永州的24歲的舉重選手樂茂盛打破世界紀錄。
樂茂盛
2006年多哈亞運會
2006年,第15屆亞運會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本屆亞運會上,代表湖南出戰的10名運動員在整個比賽中共獲得11金4銀,超過賽前制定的奪取8枚金牌的目標,也超過了上屆釜山亞運會7枚金牌的成績。湖南的「精品工程」項目優勢明顯,其中在羽毛球項目上獲得了5金,舉重和水球各2金,射擊和體操各1金。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籍羽毛球名將鮑春來當選為亞運會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的入場旗手。
2010年廣州亞運會
2010年,亞運會重回中國舉辦。在廣州舉辦的第16屆亞運會上,代表湖南出徵的15名體育健兒共收穫了12金5銀3銅,超越了多哈亞運會11枚金牌,創造了當時湖南在亞運會歷史上的第三好成績。湘軍健將們幾乎實現了人人都有獎牌的傲人成就。
永州選手王明娟在女子舉重48公斤比賽中,以破亞運會紀錄的210公斤總成績獲得冠軍,為湘軍贏得首金。
2014年仁川亞運會
2016年,第17屆亞運會在韓國仁川舉行。這屆亞運會,共有21名湖南運動健兒出戰。最終,他們取得了16金9銀5銅的成績的驕人成績。創下參加境外亞運會的最好戰績。在歷屆亞運會上,本次湘籍運動員16枚金牌的成績也僅次於1990年北京亞運會。1990年,21名湘籍運動員參賽,最終勇奪23枚金牌。
湖南男子水球名將譚飛虎,在與韓國隊的比賽中獨進5球,最終幫中國男子水球隊奪得一枚銅牌。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
日前,第18屆亞運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行。我省有黃瑰芬、周倩、周玉、張亮等共計24名「老將新兵」入選運動員代表團,他們將參加12個大項、26個小項的比賽。此外,還有3名湘籍教練入選,分別是龔大立(水球)、賀向陽(羽毛球)、趙文進(跳水)。
21日,一舉收穫女子水球、女子跆拳道57公斤以下級、女子摔跤76公斤級3項冠軍。雅加達迎來屬於湖南的「金牌時刻」,期待本屆亞運會湖南健兒再創佳績。
—END—
資料來源:湖南省體育局《湖南體育現象的主要特徵》、相關公開報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