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市文明辦著眼文明城市創建,緊緊把握工作的目標、思路、方法、內容和標準,把握創城工作的著力點、關鍵點、切入點,不斷提高創城工作的針對性、持續性和有效性,全力推進創城工作。
一、找準著力點,提高創城工作針對性
做好創城工作,必須結合實際,抓住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為此,要緊緊扭住工作的著力點,不斷提升創城實效。
一是以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政務環境為著力點。針對窗口行業單位的服務水平和黨政機關的執法和管理水平,是城市聚焦點的現實,在全市窗口行業開展文明形象指數測評和文明優質服務競賽活動。按照操作性強、便於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在全市的窗口行業設立示範窗口。採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設立投訴電話與發放徵求意見表相結合、群眾代表監督與群眾舉報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行風測評工作,加強服務型、法制型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群眾對政府行政效能的滿意度。
二是以改善市容市貌為著力點。集中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活動,重點抓棄管小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等衛生死角區的治理;強力整治個別小區的亂搭亂建亂堆放、老舊小區樓道內環境髒亂、張貼噴塗野廣告等問題;突出抓好市政設施的維護改造和市容環境整潔優美。嚴格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把集中整治和強化管理相結合,向常態管理要效果,向強力整治要成效。加強集貿市場、旅遊景點、廣場公園、交通幹道等公共場所的環境整治。積極動員小區居民參加環保工作,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三是以強化城市管理為著力點。加大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推進「文明交通行動」, 加大教育宣傳力度,抓好日常管理,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識,倡導依紅綠燈過馬路、文明旅遊;強化交通協管員隊伍建設,使其成為文明的示範員、宣傳員和勸導員,著力解決車輛亂停亂放、違規行駛等問題。堅持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以有序的日常管理取代臨時的突擊管理,以剛性的制度管理取代彈性的人治管理,以有序的動態管理取代被動的靜態管理,推動城市公共秩序管理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四是以營造誠信體系為著力點。培育現代公民,強化公民意識。把誠信建設作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的突破口,在融入和結合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抓。大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深化誠信宣傳教育,建立社會徵信系統,整治誠信缺失行為,開展誠信創建活動,提高全社會的誠實守信意識和誠信服務水平,積極構建文明委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共同發力的誠信建設格局。
五是以健康人文環境為著力點。針對交通違規、亂扔垃圾、大聲喧譁、爭搶座位等不文明行為,加強正面引導,加強規範管理,積極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大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等貫穿到公益廣告宣傳全過程,推動公益廣告在視頻、平面、城鄉空間等多方面深入拓展。反覆叫響「24」字,使之家喻戶曉、入腦入心。紮實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以社區為重點的志願服務活動,推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活動落細、落小、落實。加強「吉林好人」等道德典型培樹,以學習、宣傳、關愛道德典型為重點,教育引導市民重禮尚德、以德立身,提高文明修養,展示城市形象。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未成年人講德、守信、尊禮,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二、找準關鍵點,提高創城工作持續性
創城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把握關鍵,帶動一般,形成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地工作局面。
一是以健全體制為關鍵點。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確保創城各項任務落實。各縣(市)區、各部門成立相應工作機構,按照《責任分工》的部署和要求,落實目標責任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標準、完成時限、具體措施和有關責任人,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對各自承擔的創城任務,一項項地落實,一個個環節地抓實,每個月、每個季度幹什麼,有明確細緻安排。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保證創城工作責任和任務落實。
二是以問題整治為關鍵點。針對市容環境、公共秩序、文化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各自結合實際,逐條逐項仔細研究解讀《測評體系》,認真查找差距和不足,把解決疑難點問題作為工作的關鍵點,及時制定問題整治措施。克服畏難情緒和厭戰情緒,對能立即整改的問題要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問題,要明確整改時限。對需要多部門合力攻艱的問題,要主動加強溝通協調,相互之間不推諉搪塞,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計提高達標率,儘量減少考評失分,把創城工作做深、做實、做細。
三是以完善制度為關鍵點。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把完成創城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明確我市36個主要創城責任部門承擔的任務指標、責任分工、工作措施等內容,由創城指揮部統一協調、指導;建立跟蹤督導機制,對重點工作,進行跟蹤督查。對平常工作,全線督導調度,查漏補缺;建立長效獎懲機制,對創建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並及時推廣其先進經驗。對組織不力、工作被動的單位,督促整改。影響創城工作的部門和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在關鍵環節、重點工作、重要階段出現重大失誤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四是以做好「七個突出」為關鍵點。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突出抓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突出抓好誠信建設制度化。突出抓好志願服務制度化。突出抓好提升公民旅遊文明素質教育。突出抓好勤儉節約宣傳教育。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三、找準切入點,提高創城工作有效性
創城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為此,必須多傾聽群眾呼聲、多貼近群眾開展工作。
一是以改善民生、惠民利民工作為切入點。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抓起,把創建文明城市與維護市民利益、滿足市民合理訴求相結合,推動市政公共設施完善。努力分析總結和探尋把握創城工作的規律,形成規律性認識,對工作載體及時總結,及時調整,始終圍繞民生問題做工作,凝聚起人們的意志和力量,吸引人們投身創城工作之中。
二是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切入點。把創城工作作為提高城市建設質量的載體,著力解決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的價值觀問題,提高整合全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絕大部分指標都關係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居住環境等民生問題,通過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建設良好的社風、民風,營造安全文明的秩序,提供方便優質的服務和鑄就清正廉明的社會風氣,讓老百姓過得舒心、幸福,充分享受發展成果。
三是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切入點。針對多元經濟催生的多元多樣的思想價值,把創城落腳點始終放在提高人的素質上。抓住一些社會矛盾和觀念衝突,開展有的放矢的工作,用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規範道德行為、深化道德典型選樹、營造新風正氣。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提高人的素質,塑造和展現吉林市人的新風採、新形象,真正把我市打造成文明之城、禮儀之城。(吉林市文明辦 於佔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