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庭院,
古樸之中釋放出時間的味道,
不管是白牆青瓦,
還是石板、青苔,
都是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它沒有明豔的色彩,
黑白灰三色構成了它的底色。
它沒有過多的植物,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
是它的氣節之所在。
······
中式庭院,
是自然與匠人之心的完美結合。
中式庭院特別之處在於,不僅看著漂亮,住著舒服,更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讓人久居其中心境平和的魅力。
下面小編就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究竟什麼才是中式庭院的精髓?什麼才是我們骨子裡最愛的東西?大家如果大家對中式庭院還有什麼記憶,歡迎於文末留言分享哦。
構圖,以追求山水意境為切入點
空間序列,注重起、承、轉、合。空間對比,通過「主與次」、「小中見大」、「欲揚先抑」的手法來組織空間序列。內向與外向,集中庭院空間,強調中心景觀。觀景與景觀,注重視線的通透。主從與重點,呈現不規則的形態,但可以通過嘗試通過其他方面分清主從關係。
引導與暗示,通過遊廊、園路,烘託重要節點。起伏與層次,用景深層次前中背景營造節奏與韻律。虛與實。疏與密。藏與露。
黑白灰,中國人骨子裡的色彩哲學
關鍵詞:大面積留白,與黑白形成鮮明對比
在中式庭院的硬裝中,黑白灰的運用可謂出神入化,它將水墨中國畫的精髓充分的融入庭院設計中,詩情畫意在這這三種色彩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氣韻天成。
中式庭院之美在於意境之美,書畫裡有一種境界叫"墨分五彩,計白當黑"。淡墨寫意的山水畫裡,運用黑和白就能表達出,非常高級而生動的意象。
所以中式庭院色彩搭配常採用黑白灰色調,採用大面積留白,與強烈的黑灰產生對比,然後點綴些許的綠植,產生視覺焦點帶給人給人獨特的視覺享受,讓環境的一切融入自然景物之中,給人帶來一種悄然平靜的心緒。
而中式庭院的配色技巧在新中式中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現代中式庭院,在傳承東方文化的同時,融入現代設計手法,是歷史與現代的碰撞融合,撇棄多餘的裝飾造型,簡潔卻不簡單。
淡雅的黑白色調,簡單利落的線條,沉穩中帶有幾分靈動,很好地詮釋了東方水墨之雅韻。
大面積的牆面留白和大自然的綠植、藍天相呼應,不僅拓寬空間的層次布局還營造了一個獨具東方特色的精神家園。
這正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天人合一、渾然一體」之意。
這六個經典元素,不可替代的存在
01、水
在我國古典園林設計中,水是庭院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精靈。一般說來,水景可製造成元寶形狀的雙疊水效果,也可模仿山泉小溪,用中國式的景觀石、山石搭成假山造景。
水,富有生氣和靈性,在庭院造景中,具有「點睛」之妙用。庭院中建造水池,還能增加庭院溼度,利於周圍植物的生長;在酷熱炎夏,還能給人帶來清新涼爽。
02、園路小經
中國自古對庭院小路就很講究,《園冶》中「花環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須用磚」一句,說的便是鋪裝材料選擇要根據不同的環境而定。
一般說來,中式庭院的路以曲折形態為多,路面可做成小鵝卵石或花式路面等。如果是比較前衛的現代風格宅院,就要在點和線、色調和造型上做文章。
03、假山疊水
甄選中國三大名石:太湖石、英石、靈璧石,匠心獨運於園中,為庭院增色添彩。或疊山,或獨自分布成景,有疏有密、左右呼應,綴以花草竹木、布於流水間。
尤其讓人嘆為觀止的是,由「千古名石」——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與流水相映,妙趣橫生,正應了「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之意。
04、亭臺水榭
亭臺樓閣、軒館齋榭等都是古典建築藝術品。不同形式的「亭、臺、樓、榭、閣、橋植入院中,達到一院一景。
並採用「對比」、「呼應」、「映襯」、「虛實」等一系列藝術手法締造充滿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使人們居內可觀景,觀之能入畫。
05、石獅子
獅子是猛獸的代表,自古流傳,它具有降妖鎮魔的本領,能衝煞一切惡氣和邪氣。
中式庭院在設計入戶門時,往往會把它安置在大門口,將門口的不良之氣拒之門外,在風水上是非常吉祥的象徵,更是中式設計中的一大亮點。
06、花窗
中國古典園林不只有粉牆黛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還有各色各樣的花窗。計成《園冶》中說:「凡有觀眺處築斯,似避外隱內之義」來強調花窗借景之妙。
在空間上,花窗起到阻隔而不間斷的作用。在視覺上,透過花窗可以借遠處、近處、鄰處之景,把院外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引到室內,意境頗為深遠。
植物,多被賦予美好韻味
傳統中式庭院,特別重視寓意於物,以物比德。人們總喜歡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種象徵,因此中式園林在植物選擇上,比較偏愛被賦予象徵意義的植物。
除了傳統的梅蘭竹菊,還有這些色彩與寓意絕美的植物:
玉蘭、芭蕉、海棠、牡丹、南天竹、棣棠,羅漢松、石榴、橘樹、棗樹。
案例分享
看過上面的這些還不夠過癮?不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個近年來國內出現的比較不錯的中式庭院案例,讓大家好好的過一把眼癮。
01、蘇康花園
主案設計師:沈華
面積:700平
設計/施工:蘇州裕成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從門廳進入前庭,
我們用磚細漏窗和景門作了隔斷,
南牆大型磚雕畫「山青水秀圖」,
由香山工匠之手打造,
雕刻細緻精美,大氣恢弘。
中式庭院的諸多細節,
也是文化傳承的體現。
穿過小飛虹,
沿爬山廊到山頂清風亭,
俯瞰滿院景致。
在中庭主景區,
「玉如意」狀的水池、
太湖石假山瀑布、錦鱗嬉戲,
構圖精美。
02、河南中式古典花園
主案設計師:範紅軍
助理設計師:劉海燕
設計/施工單位:重慶和匯瀾庭
整個設計施工團隊為了這個項目,幾番到蘇州園林實地考察與學習。
庭院整體仿蘇州園林修建,力求在中原腹地打造一座婉約秀美的江南水鄉式庭院,其道路、建築、景觀、綠植,皆圍繞這個主題。
庭院以水為主線,富於變化的水系貫穿整個庭院,將分成兩個不同區域的前庭與後院聯繫在一起。
自側門入前庭,前庭開敞,植物繁茂,草木間有曲徑通幽。
林中有涼亭臨水,水上有拱橋,水盡處是迴廊,若覓源頭,需推門而入,門後亭廊水榭、綠樹紅花,又是另一番風景。
03、桃李春風盧府
主案設計師:張明智
項目面積:260㎡
設計師充分結合別墅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建築的整體風格,加上自己對於中式園林的一些認知,提出了三進院的設計構想。
一進前院,取名為「賞月庭」。打開古樸的大門,緩緩走進花園,粉牆黛瓦,青青的綠竹,古樸的水缸,盆景羅漢松,造型獨特的太湖石,條石座椅一一映入眼帘。
二進院為類似天井的一處空間,在功能上主要是通行、小孩玩耍、大型聚會功能,主要以簡潔、沉穩的手法,配備老件、名貴樁景來提升貴氣。
三進院為後花園,設計師利用功能分區的方式將花園進行劃分,主要包括茶亭、花圃菜園、草坪三個區域。
04、蘇州昕園
花園名稱:蘇州昕園
主案設計師:沈華
設計/施工單位:蘇州裕成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庭院整體設計以水池為中心,周圍繞以廳堂、水榭,亭、廊等建築。
「徑緣池轉,廊引入隨」,置身其中,移步換景。
運用景牆和景窗的漏景或透景等手法,將整個庭院巧妙的分割成幾個小空間,景致豐富而多層次。
局部處理手法細膩,比例與尺度適宜,山石、花木布置少而精,給人一種精緻玲瓏的印象。
中式庭院
總是在詩情畫意之餘
將我們的帶回從前,
帶回那個魂牽夢繞的詩意棲居地。
也許,
這才是我們內心深處,
那方最美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