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8年7月31日晚,北京廣播電視臺多名員工證實,該臺新聞中心要聞部記者金蕾因為胃癌去世,年僅38歲。——來源於澎湃新聞
胃癌,真的正越來越喜歡年輕人,尤其是優秀的年輕人。根據調查顯示,我國胃癌患者發病年齡正在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而且青年患者確診時,基本上都屬於晚期。
胃癌為什麼越來越喜歡年輕人?
胃癌青睞年輕人,主要是因為胃腸消化器官的特殊性。人的胃腸功能,其實是情緒的晴雨表。當人的情緒緊張,壓力較大,長時間處於焦慮、抑鬱狀態的時候,胃腸的免疫力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在此基礎上,加上現代年輕人吃飯不規律、嗜好高鹽、燻烤和辛辣食物,這就讓胃腸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壓力。胃炎、胃潰瘍,尤其是萎縮性胃炎,在這個時候就特別容易向惡變的方向發展。可以說,當代年輕人所身負的壓力、社會角色、生活習慣,令他們的胃腸天然地處於薄弱、易受癌細胞攻擊的狀態。因此,他們也就成了胃癌的高發人群。
一旦出現下面六種情況,應該第一時間考慮是不是患上了胃癌,並及時到醫院排查。
一、腹部不適。上腹部不適,有飽脹感,常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飽脹感,尤其是在飯後飽脹感明顯,應該考慮是不是胃癌。
二、食慾減退。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有食慾減退的現象,尤其是厭惡油膩的現象比較明顯。
三、噁心、噯氣、反酸和嘔吐。胃癌病灶如果出現在幽門部位時,噁心會最明顯。如果胃出口被完全堵住,那麼就會噯氣,氣味酸臭,或者有明顯的臭雞蛋味。
四、腹痛。上腹部有明顯的痛感,早期的胃癌疼痛不定時,表現為持續性隱痛。
五、嘔血和黑便。黑便,其實也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現之一。這和癌腫破壞血管有關係。
六、體重減輕或者發生貧血。如果短期內出現嚴重的消瘦,或者發生嚴重的貧血,往往是胃癌引起患者消化吸收不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
養胃,除了以上的幾種症狀要警惕以外,還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1、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又是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它的主要轉播方式是「糞口傳播」、「口口傳播」,如果人們就餐時不注意衛生,不用公筷,互相夾菜,都是非常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預防胃病,一定要重視飲食上的衛生。
2、注意飲食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鹼性食物,鹼性食物可以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並且細胞喜歡在酸性體液中大量的增殖,多吃鹼性食物可以改變其酸鹼度,從而「餓」死癌細胞。
中醫養胃應用較多的有恰瑪古早餐粉,恰瑪古入胃、肝、腎三經,具有開胃消食、下氣寬中、溫補脾胃之功效,對治療寒積腹痛、食欲不振、食積不化等效果顯著。恰瑪古早餐粉由恰瑪古、猴頭菇、山藥、黑芝麻、糙米、小米等多種食材組成,養胃食材更為豐富,且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常吃可以改善胃部脆弱的狀況,達到養胃暖胃,對胃炎胃潰瘍等胃病有一定改善的效果。自己做的話原材料有些不太好收集,可以選擇類似配方的恰瑪古早餐粉,養胃效果也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
3、保持好心情
心情之所以會影響胃功能,主要是因為不良情緒會對胃部的流、胃酸的分泌產生影響,進而加重胃病。相對的,胃痛也會破壞人的情緒,從而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調節情緒,宣洩壓力也是緩解胃痛的主要方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