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在孩子進入小學後,紛紛開始擔憂起孩子的語文,這種現象大概是許多家長始料未及的狀況,原因在於絕大多數家長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別人家的孩子都已經在學齡前就開始學習英語abc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在這樣的趨勢下,形成了一種共識,就是孩子一定在學習非母語類的語言會更為困難,而一旦學成,那優勢又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這種想法最終帶來的不良反應,就是我們的孩子開始不會說「中國話」了,缺乏了傳統國學底蘊基礎的培養,進入小學階段的兒童開始出現他們的「水土不服」。

典型症狀莫過於這些孩子在課文閱讀上呈現出薄弱的狀態,在背誦課文上更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低落情緒會影響孩子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那如何提高學習效果,如何快速記憶,這也是有步驟可尋的,我們就按照下列步驟一步步來實現吧!

第一步: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保護他們的天性!

這第一步是相當重要的一步,而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會優先關注這一點,因為兒童處於發展階段,心智還在形成階段,需要花更多的方法和時間來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被迫學習逐漸找到學習的樂趣,所以語文課本的選材也是非常用心的,增強趣味性,調動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而家長們也需要換位思考,從大人世界中跳脫出來,和孩子一起尋找童趣感,其實這並不難,像我們熟悉的 「小蝌蚪找媽媽」,它的童趣是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可以體會到的,抓住這種透過文字和圖案表現出來的童趣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持續下去。
第二步: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升閱讀理解!

針對一篇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家長可以和孩子分角色朗讀,期間可藉助一些道具(玩具)來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孩子能在情境中產生一種濃烈的代入感,孩子在扮演過程中,要讀出句子的不同語氣,要用自己的理解來朗讀,比如:關注句子中的重音、情感變化、語氣語調,這種大聲朗讀的方式可以加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第三步:默讀階段的強化,提升分段記憶循環法,起到快速「背」的效果!

進入這個步驟需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包括孩子能安靜地坐著,沉下心來進行默讀。很多初入小學的家長紛紛表示,孩子這種安靜學習的狀態實在太難了,其實這裡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家長首先要做到「減少幹擾」,家長要保持自我安靜,不要打斷孩子的學習,特別是有些家長在需要孩子獨自完成作業的時候在旁給與指導,這其實是不好的習慣,容易間隙性的打斷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只需要在孩子進入默讀階段前,告訴孩子方法,人的記憶是由點到面的聯結,因此最好的默讀方式是在心裡讀,不要讀出聲,而且不要用指讀的方式(手指點讀),默讀完一段進行一次背誦,如此循環反覆幾次,記憶點會得到提升,然後再進入下一段的默讀和背誦!家長們需要在這個步驟留給孩子空間,培養他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可能這個過程起步會比較艱苦,但是堅持並且堅信孩子們一定會很好的掌握這種方法!
第四步:一起來總結!

孩子們在完成朗讀和背誦後,往往總結這個步驟是很多家長容易忽視的環節,很多家長比較注重作業完成的過程,比如作業的正確錯誤率,難易程度等,而遺漏了對每一次作業完成結果的總結反饋,而總結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只有總結,才有助於孩子下一次的改進和進步。當然總結也不是簡單的進行一些表揚或者批評,是需要孩子自己來分析今天的作業,由孩子來給自己的總體表現打分,讓孩子能自主意識到作業是幫助他更好地掌握知識,溫故而知新,這個「新」不一定是新知識,也可以是新的感悟和認知!
其實簡單的四步,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核心在於切莫情緒著急,更忌諱一味的「死記硬背」,家長最終是要讓孩子摸索到學習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後,獨立完成也就水到渠成!希望每一位孩子和家長都能輕鬆度過語文閱讀這個坎哦!
更多學習方法,更多學習認知,記得關注「小習老師」!(點擊上方的加關注哦,並且把您覺得有效的知識分享出去吧,讓大家少走彎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