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這位詩人的創作的詩很有特點,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另一個號又叫做醉吟先生。在中學時期背的《琵琶行》、《長恨歌》都是他的代表的作品。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種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讓人一讀就能夠理解他講的是什麼。
江樓月
唐代: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白居易有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在唐代的時候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詩人,學問也非常高。他的祖籍是太原,去世以後被葬在香山這個地方。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借著月光來表示兩個人的思念之情,可以說很有特點。這首詩的意境創作上有著它獨特的成功之處,主要是詩中的情感和景色融為一體,睹物思情。
大家讀完了前四句的時候,會聯想到江樓,月圓的景象,詩人對著月亮一直在凝望著,好像已經思想不再身上了。也有可能是在對著月亮回憶與好友相處的日子的美好,景色與思想情感互相融合,讓景色也更加的豐富和動人。
這首詩創作於元和四年,春天,元稹以監察御史使東川,不得不離開京都,白居易就創作了這一首詩來思念好友。詩人一個人字啊嘉陵江岸驛樓中,獨自看見月圓明亮,波光蕩漾,於是詩人就浮想聯翩,創作了七律《江樓月》來寄白居易,表達深切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的全部都是表面上在寫月光,其實在寫一些對摯友的思念之情,對未來的一個恐懼。沒有好友的生活是無比的寂寞,無聊。月兒如此的園,人卻恰恰相反,一個人在嘉陵江岸,一個人字啊曲江池畔。相隔盛遠卻同時都是在思念對方,讓人不禁地佩服兩個人的默契。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這一句「一宵」和「相憶」時間之長;用「潛」表深思的神態。由於晚上不能夠入眠所以思緒就不由自主的產生,就是開始胡思亂想了。從人的悲歡離合又想到月的陰晴圓缺,嘉陵江岸與曲江池畔相距很遠,詩人不知道兩地是否都是這樣的「明月」之夜,這樣的詩句將離情別緒說得十分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