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餘傳媒 // 看看木心筆下的詩人面孔

2020-12-06 澎湃文化

1

詩總歸是詩,寫出來,也分不清到底什麼派——高蹈派的德·列爾(Leconte de Lisle)所寫,象徵派的魏爾倫(Paul Verlaine)所寫,我看看都差不多。論小說,浪漫主義、寫實主義,還分得清。詩、詩人,本來是糊塗的,若要把某詩人歸於某派,其實難。這也是詩的好處,詩人佔了便宜。上次講過畫小孩子最難,小孩通體不定型,不易著筆,詩人便是小孩,沒法歸類於派別。

2

我崇贊維尼的人品風範,一是敏於感受,二是堅強而上進。拉馬丁的悲哀是個人性的,維尼的悲哀是人類全體性的。他因此通向仁慈,境界開闊。他有一篇小說,可惜名字記不起了,寫一青年被人謀殺,情節奇妙而充滿詩意。我讀了大為感嘆,詩人該像維尼那樣,參透人情世故,依然天真純潔。

3

繆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十足巴黎風的法國才子,終生不做事,沉溺於醇酒婦人,消耗生命和感情。詩的調子是哀傷的,二十歲就發表作品。此後十年繼續寫詩、戲劇、小說,曾與喬治·桑戀愛,分離後很痛苦,為此寫了不少抒情詩。繆塞的抒情是狂熱的、豪放的,他很崇拜拜倫,論藝術上的精深,他勝拜倫一籌,當然,拜倫的光彩雄偉,無人能及。

4

我在三十歲之前與戈蒂埃好好打過一番交道:那時我要當個純粹的藝術家(現在不純粹了,關心政治、歷史,雜七雜八),戈蒂埃說他喜歡鮮花、黃金、大理石,他不在乎酒,而在乎酒瓶的形式,又說「耶穌並不是為我而來到世界」。單是這些,我就跟他合得來。讀他的《莫班小姐》(Mademoiselle de Maupin)、《琺瑯與螺鈿》(maux et Camées),附和福樓拜對他的嘲笑:「可憐的戈蒂埃,詩句寫得這樣好,就是寫不好一首詩。

5

西蒙不急於成功,寫了四十多年,幾乎每部小說都很成功。他怎麼活呢?莊子是要飯的,陶淵明借米,西蒙到底是法國人,他種葡萄,養寫作。這樣一來,我倒也替他放心了——陶潛要是不種菊花,種葡萄,多好!

6

讀巴爾扎克,讀左拉,要有耐力,要花工夫。一拿起都德的書,輕快,舒適,像赤了腳走在河灘的軟泥上,感覺好像早該這樣享受一下。都德,可說以心腸取勝。這個人一定好極了,可愛極了,模樣溫厚文靜,敏感,擅記印象,細膩靈動。偶現諷刺,也很精巧。其實內心熱烈,寫出來卻淡淡的,溫溫的,像在說「喏,不過是這樣囉」,其實大有深意——也可說沒有多大深意,所以很迷人。

7

蒙田為人平和,新教徒受舊教徒迫害,起來報復,他認為何必害來害去,既為新教徒辯護,也為舊教徒辯護。我總把他看成懷疑主義家譜裡的前輩。「將容忍和自尊保持得最好的人。」這是我對他的評價。容忍,最大度的容忍,自尊,最高度的自尊。我自勉,也共勉。但很難做到。我在獄中曾經想起蒙田的一句話,這句話,是他引自一位古代水手的:「哦,上帝,你要救我就救我,你要毀滅我就毀滅我,但我時時刻刻把持住我的舵。」國王對他說:「我喜歡你的書。」他馬上說:「那麼,你應該喜歡我的人。」可敬可愛!他憎惡狂熱的信仰,恐怖的行為,殘酷的刑罰。論及「人道主義」,不要忘了蒙田。

供稿:昕餘傳媒

相關焦點

  • 昕餘傳媒|讀書創造美!俳句之詩意生活!
    詩人陳黎,臺灣花蓮人,被視作「當今中文詩界最能創新且最令人驚喜的詩人之一」。12月10日晚7點,陳黎老師攜新書做客百草園書店南長店,與書友們共聚一堂,圍爐話詩。陳黎老師帶來百草園的,是他今年翻譯的三本俳句集——松尾芭蕉俳句300、小林一茶俳句300和與謝蕪村俳句300。
  • 昕餘傳媒:歌唱祖國,長安頌,故鄉情詩歌朗誦會
    參加本場活動的領導嘉賓有,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海、西安市雁塔區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柏小民,神舟酒店黨委書記書記、詩人張衛民、陝西知名愛心詩人孫香芹、西安終南山藕芳園書院院長張強、鹹陽作家協會主席董信義,西安楓藝術團讀書會會長宗楓,大唐文化藝術社副社長書法家王平,陝西大唐文化藝術社副社長、青年詩人許建章,陝西大唐文化藝術社秘書長宋小寧,傳統古樂演奏家深呼吸,知名焦墨山水畫家郭斌
  • 昕餘傳媒|陳嘉庚陳文確陳六使後裔 永遠無法忘卻的愛與深情!
    韓昕餘專訪//陳嘉庚和陳文確陳六使家族後裔為家鄉集美設立多項基金供稿:昕餘傳媒2019年11月19日至26日,著名僑領陳嘉庚和陳文確陳六使家族後裔24人分別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返鄉參加第十二屆集美海外華裔子女冬令營,先後進行了謁祖省親、參觀考察、訪問遊覽,組織頒發由陳文確陳六使家族後裔募集設立的集美區李厚公益基金
  • 昕餘傳媒//廈門之美:總理遺風 歸來堂
    供稿:昕餘傳媒
  • 昕餘傳媒:德國12月冠病死亡人數激增三倍,衛生部長表示「封城」延期
    (昕餘傳媒來自聯合早報訊)德國媒體星期六(1月2日)援引該國疾控機構數據顯示,德國去年12月2日至今年1月1日因感染冠病死亡的人數為1萬6718人,是去年11月的三倍左右。德國衛生部長施潘表示,考慮到當前每日新增確診數仍非常高,目前實施的「封城」措施有必要延長至1月10日後。
  • 昕餘傳媒:賭王駕鶴西去,緋聞天馬行空
    (昕餘傳媒綜合訊)何鴻燊迎娶四太梁安琪後揚言不再娶,但2001年曾傳他欲納鄺美云為「五太太」。據悉鄺美雲和賭王多年前在港姐比賽上認識,賭王是評委之一;鄺美雲的珠寶店於2000年開幕時,賭王也前去捧場,有傳賭王有意將她納入「後宮」,媒體更稱鄺美云為「五太太」。
  • 「韓昕餘專訪」新加坡著名詩人郭永秀《因為詩的緣故》
    [韓昕餘專訪]新加坡著名詩人郭永秀《因為詩的緣故》供稿:昕餘傳媒2019年8月4日下午,新加坡國家圖書館5樓,呈現了一場文學盛宴,赤道風文化協會舉行成立典禮,同時也是《赤道風》103期及著名詩人、作曲家、指揮,郭永秀先生詩集《因為風的緣故》發布會。
  • 木心:活在貴族裡的詩人
    「從前的日色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首歌火起來,也讓大眾更多的發現了一個活在貴族裡的詩人。知道木心是因為在2015年春晚劉歡唱了首《從前慢》,懷舊的歌詞悠揚的曲調,讓我好奇起作詞人木心。
  • 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在浙江烏鎮去世
    詩人、文學家、畫家,2011年12月21日在浙江烏鎮去世,84歲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時,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在故鄉浙江烏鎮逝世,享年84歲。「北京理想國」作為木心在國內的出版商,昨天發布了木心去世的消息。畫家陳丹青稱木心為「師尊」,也是在他的促成之下,木心作品於2006年起在大陸陸續出版。
  • 木心美術館,行了
    能擁有一個自己的美術館,是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晚年的心願。4年後的今天,陳丹青終於替已故恩師完成了這個夢想。圖書館東牆整壁是逾百格書架,配置六十二枚世界文豪肖像,並放置木心《文學回憶錄》說及的古今中外文學珍籍。我們拜訪木心美術館,不僅是看木心那些珍貴的畫作,參觀《文學回憶錄》中作家作品的各個版本,更是在尋訪木心的精神世界。這一精神世界何其廣大。要真正理解木心瑣碎的文學評語,則非得走進他閱讀的中西文學傳統,走進他所在的藝術傳統不可。
  • 解讀《壽衣》:木心筆下的「祥林嫂」
    木心的出現是突然的,因為他太特別,他的創作從民國到當下、從古典到現代,尤其是看他的《文學回憶錄》更是驚訝於他的觀點與創作。陳丹青曾說木心「可能是我們時代唯一一位完整銜接古典漢語傳統與五四傳統的文學作者」。無論陳丹青的讚美正確與否,但是木心的很多詩與小說確實是應該被重視。他的一些詩想要對齊魏晉的風度,清談之中格調很高。
  • 木心最美的一首詩,還被改編成了歌曲,太經典!
    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筆名木心。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畫家。1927年生於烏鎮,2011年12月21日3時逝世於故鄉烏鎮,享年84歲。木心的詩作是美的,是寧靜的,是清俊的。今天安久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木心最經典的一首詩,還被改編成了歌曲,相信大家一定聽過。
  • 木心的文學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最近,陳丹青和郭文景兩人的關係不很和諧,原因和木心有關。昨晚姜文的一篇文章,又提及此事,為的是勸架。而這場「架」,最終還會不會有後續,我們不得而已。但在這事兒之外,我想談談我對木心文學作品的感受。木心的作品以詩歌為主,目前市面上已出版的數量不算少,但由於文體緣故,字數上算不得多。但好在評價一位作家或詩人,字數不能代表什麼。若讓我來談木心,我會從《素履之往》開始。
  • 著名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先生昨在烏鎮隕落
    沒有等到一天後的冬至,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先生,因病在故鄉與人間匆匆而別,享年84歲。  木心一生,堪稱傳奇——從烏鎮到上海,從上海到紐約,再從紐約重回故鄉。84年,始終孑然一身,惟有文學與藝術相伴。  昨天下午,木心先生治喪委員會發表訃告,木心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4日在桐鄉殯儀館舉行。同日下午,烏鎮西柵昭明書院將舉行木心先生追思會。
  • 木心,在先秦諸子和周氏兄弟之間——學界論木心及其作品
    木心的散文詩作,可以毫無愧色地躋身於先秦諸子,並列於《詩經》、楚辭。木心是天生的詩人,寫詩對於木心來說,就像做愛一樣的天然,有如射精一般的快樂。木心的純真卻具有與生俱來般的沉思品質,並且有如少年人遺精一樣的自然而然。
  • 木心是不是大師?
    ​這個話題,我記得幾年前就頗熱鬧地議論過一陣,現在因郭教授「懟木心」一事,木心又成了被熱議的對象,媒體自然不能放過這樣的熱點,某報就刊發了一篇題為《木心算得上「大師」嗎?如何評價木心依舊是文藝界的懸案》的評論,微博、豆瓣、朋友圈上亦有不少人在發表意見,總之,「木心是不是大師」又成了一個熱鬧的話題。那末,我也來繼續湊下熱鬧。 先說結論,是。
  • 陳丹青:我要對木心「過河拆橋」了
    1992 年,時在紐約的陳丹青正憂心於未來沒有人會懂木心、沒有人會讀木心。2011 年,木心葬禮上,陳丹青看到了 100 多位陌生的面孔,他們是來自各地的木心的讀者,來與先生告別。許志強認為,木心是一個手法與題材都特別豐富的詩人,也是一個在漢語詩歌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詩人。
  • 讀木心的情詩
    我用手機拍了木心的《以云為名的孩子》,傳給三兩好友。木心晚年開始寫詩,驚世駭俗,其遣詞用字,實在不像一個老頭子,譬如「你嬲我一宵」、「若無其事地泥上來」,「嬲」和「泥」,都給人以新奇之感。木心不用手機不上網,他的讀者很多是年輕人,而他居然於2010年和2011年,在別人的協助下,與豆瓣「木心小站」的網友做了兩次對話。一位叫子衿的網友說:「先生,剛看了你《我紛紛的情慾》,不敢相信,你已是一位老人。保重。」木心回答:「我並不算是老人,只算是詩人。」
  • 李劼:木心,美在洞見
    為尊重《天涯》雜誌的上篇首發權,時至今日才與眾分享其中部分。  上篇全文請參閱五月一日出版的第三期《天涯》雜誌。上下全篇的出版事宜,正在與出版社接洽之中,謝謝關注。  木心講學,最得心應手的話題,無疑是文學,尤其詩歌。木心在詩歌上的童子功,與錢鍾書在學術上的自幼習練堪比伯仲。據木心回憶,杜詩由其母親所親授。
  • 木心:在自己身上,克服時代
    我一直關注關於木心先生的所有活動,這一次,我昨天和丹青也說了,我也是來看看你,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很久沒有見面了。當初書店與我聯繫的時候,問我今天活動談什麼?我想了想,那時正好在看上海一位先生寫的文章,臨時起了一個題目叫「木心去來」,同時也帶著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