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敢死拼命精神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方新生
黨的十九大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必須堅決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明確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工作機制、重點任務和總體目標,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禮縣是全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精準脫貧重要戰略思想,把脫貧攻堅作為「天大的事」,使出「天大的力」,盡到「天大的責」,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聚焦「一號工程」目標任務,著力靠實脫貧工作責任。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禮縣作為全省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份,我們必須把脫貧攻堅作為今後三年的首要目標、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集中精力、集中兵力、集中火力、精準發力、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打好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嚴格落實責任清單,促使各級幹部以必勝的信心,以敢死拼命的精神衝鋒在前,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度貧困鄉村脫貧攻堅,著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二、聚焦脫貧政策對接落地,著力用好各項扶貧資金。中央、省、市不斷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投入支持力度,構建起適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的支撐保障體系。我們要用好用活用足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加快「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繼續設立精準扶貧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財政專項投入力度,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金投入扶貧開發,引導群眾積極自籌,全力加快全縣脫貧攻堅步伐。堅持精準扶貧到村到戶與特困片區脫貧攻堅「雙輪驅動」,加快融資項目建設進度,統籌推進整流域、整片區貧困村與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同時要嚴格落實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各項制度,確保高效、精準、均衡、規範使用扶貧資金。
三、聚焦幫扶措施精準實施,著力補齊各類短板弱項。設立教育扶貧資助基金、健康扶貧救助基金,著力解決因學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加強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擴大有組織輸轉規模,大力發展訂單勞務,切實增加農民收入。落實特殊困難群體政府兜底政策,全面完成9240戶農村C級危房改造、1168戶5227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易地扶貧搬遷任務。開發農村保潔、綠化、護路等扶貧公益崗位626個,選聘林緣區內有勞動能力的1320名貧困人員為生態護林員。落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招錄新職工獎補政策,動員貧困群眾異地就業脫貧。推進「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對農村一、二類低保對象和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進一步加強精神扶貧,堅持宣傳引導扶志,強化教育扶智,弘揚傳統美德,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
四、聚焦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著力培育多元富民產業。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嚴格實行一個產業、一名縣級領導主抓、一個領導小組、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的產業包抓工作責任制,推進產業扶貧與「三變」改革融合發展。要嚴格落實產業扶貧、土地流轉、畜牧養殖等各類扶持政策,通過扶持獎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能人大戶,與貧困戶建立帶貧脫貧機制,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堅持長短結合和遠近結合,立足貧困鄉村資源稟賦,發展蔬菜、中蜂養殖、蠶豆等短平快的脫貧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選優品種、提高品質、打造品牌上下功夫;以建設全省牛羊產業大縣為契機,大力發展畜牧養殖;以擴大全國優秀勞務品牌效應,全面提升勞務產業效益;利用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推進電商扶貧與貧困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產業扶貧和勞務輸轉,帶動貧困人口持續增收實現穩定脫貧。
五、聚焦保障措施落實到位,著力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發揮好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作用,著力構建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高度融合、互促互進、相得益彰的工作格局。要嚴格落實「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評比、一年一總結」的「四個一」工作推進機制,促進工作有效落實。要加大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力度,堅持對扶貧領域存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零容忍」,下決心向不敢擔當、不願作為、不負責任、推天度日、平庸推諉、敷衍塞責等行為開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要突出抓好督查考核,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嚴格執行問責制度,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效落實,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作者系隴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禮縣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