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在我國傳承千年,流傳至今仍在使用!據史料所載,在戰國中後期出現了「氏」,也就是將「氏」和「姓」合在一起,之前的時候都是分開的,直到漢朝時,才出現「姓氏」一詞。
圖片:姓氏資料截圖
如今,姓氏成為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名片,在社交中大家都會介紹自己的姓氏。最早的時候,姓氏只是用來區分人與人稱呼上的不同,如今姓氏還成為了社交的符號,這就是姓氏的魅力!
談到姓氏,就必須要提到《百家姓》,小時候相信大家都有背過,《百家姓》人口排在前兩名的姓氏,加起來已經突破2億,一起來看看你的姓氏排在第幾吧?圖片:《百家姓》書籍資料截圖
一、《百家姓》的故事
北宋初年,吳越人錢鏐編寫出姓氏巨作——《百家姓》,從此開始,《百家姓》便傳遍於後世。眾所周知,書中排位在第一的姓氏為「趙姓」,這是為什麼呢?明明這部書的作者是錢鏐,按理說應該把錢姓排在第一位啊。
其實,錢鏐也想這麼做,只不過他不敢啊!雖說他是作者,但在那個封建時代,帝王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宋朝的皇帝姓趙,那麼《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的自然是趙姓了。如果錢鏐不這麼排列,不僅自己的嘔心之作無法順利出版,可能連性命也危在旦夕。
當時在編排姓氏排位時,並非是按照人口的數量對姓氏進行排列的,而是按照姓氏背後的權勢來排列。不過,顯然在人人平等的今天已經過時了!
圖片:趙姓排在首位資料截圖
二、更新後的《百家姓》
「趙錢孫李」已經是過去式了,成為了許多人的記憶。以後佔據《百家姓》前四的姓氏就不再是「趙錢孫李」了。在2019年時,統計人員利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調查了我國人口的姓氏情況,並且進行了分析。
原本排在第一位的趙姓,如今已經被王姓取代,原本排在第二位的錢姓則跌到了倒數第八的位置,排在了第九十四位,而現在佔據第二名的是李姓。也就是說,原本排在第四的李姓逆襲了。
原本排在第三位的孫姓則跌出前十,排到了第十二位,現在排名第三位的是張姓,排名第四的則是劉姓。王姓和李姓人口已經分別超過一億人,以後提起人口大姓,我們就要背「王李張劉」了,雖然不是很順口。圖片來源於網絡:2019年百家姓排行
三、為什麼王姓發展得那麼快?
在歷史上,一般出過帝王姓氏的人口都會比較多,例如劉姓,建立了漢朝。又如李姓,曾建立了大唐王朝。所以,李姓和劉姓的人口數量多,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王姓沒出過皇帝,人口數量也發展得這麼快呢?
雖然皇帝只有一個,但是大臣可以有無數個啊!王姓走的就是這條路,雖然王姓沒出過皇帝,但是出了不少重臣和皇后。
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姓
據粗略統計,歷史上出過的王姓宰相大約有八十八位,例如大家熟知的王安石,便是宋朝時著名宰相。而王氏出過的皇后也非常多,約有四十五位,正是靠著這條路子,王姓的人口數量才發展得如此迅速。
還有張姓也沒出過什么正統皇帝,同樣也是靠宰相和皇后這類位高權重的姓氏來繁衍的。據統計,歷史上的張姓宰相共有六十三位,而皇后則出了二十四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張姓
四、總結
雖然姓氏各有不同,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這一點是永恆不變的。各個姓氏、各個民族的人團結到一起,才能創建出一個無人敢欺的國家!
當然了,一個姓氏的人口數量少,並不意味這個姓氏不好,沒這種說法。不管是人口大姓還是人口少的姓氏,都擁有著同樣的權力!
古代的《百家姓》是一部姓氏勢力大小的排行,而如今更新的《百家姓》則是人口數量的排行,兩者的區別在於廢除了「封建等級」制,這是邁向文明社會至關重要的一步。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