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上市後當日就破發了

2020-12-13 答案

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多次衝擊IPO遇挫,隨著此次嘉楠耘智的成功上市,國內礦機企業之中終於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美國東部時間11月20日上午9點30分,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的最終控股公司嘉楠科技(Canaan Inc.)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AN」,發行價為每股ADS(美國存託股)$9美元。首日開盤價為每股ADS $12.6美元,較其$9美元/ADS的發行價上漲40%,最高觸及13美元。

之後經歷短暫停牌後價格急跌,並且於北京時間11月22日凌晨12點07份跌破發行價 。截至收盤,最低觸及$8.21美元/ADS,暫報$8.99美元/ADS,較發行價下跌0.11%,目前總市值為14.22億美元。

若不計算超額發售部分,此次嘉楠科技美股上市總計正式發行1000萬股ADS,與此前招股書公布的1000萬股ADS(註:每ADS=15股A類普通股)的募資規模一致,發行價最終鎖定在此前招股書公布的每股ADS報價區間(即$9美元—$11美元)的最低價格,以$9美元的發行價計算,總計此次IPO募資金額為9000萬美元。

多次衝擊IPO無果,幾經挫折終獲美股成功上市,嘉楠楠耘智此輪申請美股上市的過程可畏是尤為高調。

自去年11月嘉楠耘智赴港IPO申請因未獲審批而過期「失效」之後,早在今年1月就已有消息傳出嘉楠耘智將赴美再申請IPO上市。

今年7月底公眾號「IPO早知道」爆出「嘉楠耘智已向SEC秘密遞交上市申請」的消息。

10月底,嘉楠耘智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F-1招股文件。在招股書公布之後,不斷有消息人士反覆驗證「11月20日前後」將會是嘉楠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最終日期。

從嘉楠耘智此輪上市的背景來看,比起之前申請港股IPO,嘉楠在上一輪市場寒冬中的營收和利潤方面遭遇了大幅縮水。雖然隨著二季度市場行情轉暖,嘉楠耘智的整體營收情況也隨之有所好轉,而這也被認為是讓礦機廠商重燃IPO希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若結合風險因素來看,嘉楠耘智此輪美股上市並不比上一次申請港股IPO更具優勢。

隨著納斯達克鐘聲敲響,嘉楠耘智的IPO徵途塵埃落定,但是嘉楠依然要面臨募資額下調、開盤走高后卻急跌破發……等種種問題,「礦商第一股」又給行業留下多少參考價值?

上市前下調募資額,路演效果受質疑

在嘉楠科技11月13日的初級招股書文件中,首次公布計劃發行數量及定價範圍,總計募資金額在9000萬美元至1.1億美元之間,擬定最高募資總額4億美元不變。之後,11月18日和11月20日嘉楠耘智又更新過兩版招股書文件,將其擬定最高募資總額4億美元變更為1.265億美元。正式的募資金額9000萬美元較市場預期有所下調,與其招股書中的最初擬定的最高募資總額4億美元存在一定差距。

此前11月14日,財經網·鏈上財經曾報導,關於募資金額較市場預期有所下調的原因,有接近嘉楠耘智的消息人士對財經網·鏈上財經表示,募資金額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美國當地時間11月12日的路演情況可能不如他們的預期,現場反響不是很好。

而火星財經11月15日報導中則表示,接近嘉楠耘智投行的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首日路演情況超預期,超額認購近3倍,投資人表現積極。

事後,財經網記者曾就「募資金額下調的原因」對嘉楠耘智進行過求證,嘉楠耘智方面當時回應稱:「目前對於外界的各種有關嘉楠的信息報導,我們不予置評」。

另有還觀點認為,此前嘉楠科技頭兩版初級招股書中一直位於在承銷商首位的瑞信(Credit Suisse)退出承銷商行列,是造成募資金額下調的原因之一。

路演效果究竟如何?導致募資金額下調的原因又何在?這一系列問題尚且存疑。

就上市之前下調募資金額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通常這樣兩種可能:

其一,新股上市一般都是對原來股東股份的稀釋,公司可能覺得目前不需要募資那麼多錢,賣掉那麼多的股份。對於目前的嘉楠來說,或許上市獲得的「名氣」比獲得「錢」更為重要;

其二,則很可能是上市路演的效果低於預期,導致公司對上市的信心不足。僅就「礦機生產商」來說,行業上限並不高,嘉楠耘智的業務結構依舊極大依賴比特幣礦機的銷售,可能有些外部投資者對此並不是特別看好。而嘉楠本身也在努力通過轉型「研發生產AI晶片的半導體公司」或是「超級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來升級自身的定位。

礦商「主營業務單一」通病未影響上市進程

嘉楠科技的收入結構中包括了產品收入、礦機租賃收入和服務收入三個部分,但最主要的是產品收入部分,產品收入主要分為區塊鏈產品和AI產品這兩部分,而區塊鏈收入則佔到了產品收入的絕大部分。

區塊鏈產品收入主要指的是比特幣礦機以及礦機其他零件和配件的銷售。從招股書信息顯示,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比特幣礦機在總收入的佔比分別是99.6%,99.7%和98.3%。近三年的收入數據中明顯體現,礦機收入一直佔有絕對比重,而主營業務單一這被認為是礦機廠商此前多次衝擊IPO無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上市,除了標榜「全球區塊鏈第一股」之外,嘉楠還將自身定位為「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AI晶片第一股」,但是較為高調的AI業務卻依舊成績平平,與主營的礦機業務存在較大差距。嘉楠耘智從2016年開始開發用於AI應用程式的ASIC,2018年6月完成了AI晶片的流片,2018年9月發布了第一代AI晶片Kendryte K210,也就是說直到2018年下半年AI業務才開始產生營收。截至2019年9月30日,嘉楠已出售超過53,000臺的K210晶片和開發套件,大多數訂單來自海外。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AI收入僅佔總營收的0.1%。

而業務單一的後果直接反應在營收數據上。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截至9月30日的前9個月中,嘉楠耘智售出了294,523臺、559,137臺和410,346臺比特幣礦機,提供了2,114,637 Th / s、7,158,666 Th / s和7,597,925 Th / s的算力,區塊鏈產品產生了13.03億人民幣、26.986億人民幣(約合3.775億美元)和9.446億人民幣(約合1.322億美元)的收入。

2018年底比特幣價格暴跌導致礦機銷量和機平均售價大幅下降,直接對嘉楠耘智對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據此前今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個月的收入為2.888億元人民幣(約合4210萬美元),比之前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6個月總收入19.471億人民幣(約合2.787億美元)下降了85.2%。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營收已達到28.5億美元,嘉楠同期營收僅佔比特大陸的9.8%,不到10%。且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個月,嘉楠科技的淨虧損為3.309億元人民幣(約合4820萬美元)。

今年第二季度幣價行情回暖,加之豐水期期間礦機供不應求,從第三季度開始,營收情況確實較今年前兩個季度有了明顯回暖。但是這一變化並未立即體現在營收數據上。據此前北大區塊鏈俱樂部秘書長、比特藍鯨創始人陳雷接受財經網·鏈上財經採訪時所表示,礦機當前產能一般是三至六個月前廠商晶片下單時已經確定的,廠商產能的反應一般是滯後的。並且由於比特幣價格僅在2019年第二季度才開始恢復,嘉楠公司的營收增速總體上落後於比特幣價格的上漲的速度。

所以,雖然第三季度總營收超出今年前兩個季度營收綜合的兩倍多,但是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個月的嘉楠總營收9.594億人民幣(約合1.342億美元),相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9個月總收入24.276億人民幣(約合3.395億美元),還是下降了約60.5%。

AI業務部分,2018年下半年AI產品的收入為30萬元,2019年上半年僅盈利50萬元,今年第三季度營收達到90萬元,截至今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AI收入為140萬人民幣,僅佔總營收的0.1%。

另外,截至今年9月30日的9個月,礦機租賃收入為1330萬人民幣,營收佔比為1.4%;服務收入較去年有所縮減,佔比為0.1%;其他收入佔比0.1%。

股東成分調整:張楠賡享有實際控制權

在此次完成首次公開發行後,嘉楠科技的股東結構也有所調整。此前招股書信息顯示,在IPO之前,公司管理層中,李佳軒持有16.2%的股份,張楠賡持股16%,孔劍平持股12.1%,孫奇鋒的股份為5.8%,其他7位管理層人員合計持有0.7%的股份,管理層共計持有50.8%的股份。

另外,股東列表中還包括了Ouroboros Ltd、Flueqel Ltd等公司和個人在內的7家主要投資人。其中,劉向富通過自己的全資公司Urknall Ltd.持有10.2%的股份,與其此前申請港股 IPO 期間佔比17.61%相比,劉向富已不再是嘉楠最大的股東。2019年6月,Urknall Ltd.公司共計出售165,335,556股普通股,包括向Wlyl Ltd.公司出售54,446,667股普通股和向Root Grace Ltd.公司出售16,666,667股普通股。而孔劍平為Wlyl Ltd.公司受益人,該公司從其他股東處購買了總計103,440,000股普通股。

截至2019年11月13日招股說明書公布當日,嘉楠科技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總數為2,222,222,222股,其中包括52,027,157股限制性股票。而在本次IPO完成之後,嘉楠科技總計發行1.5億股A類普通股,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包括2,015,597,778股A類普通股和356,624,444股B類普通股。

李佳軒持有的股份降至15.2%,享有4.9%投票權;張楠賡的股份調整為15%,享有72.6%投票權;孔劍平持股11.3%,享有3.6%投票權;孫奇鋒持股5.5%,享有1.8%的投票權。管理層將持有771,780,464股A類普通股和356,624,444股B類普通股(並且在不實施超配情況下,張楠賡擁有全部的B類普通股),共計持有47.6%的股份以及享有83.1%的投票權。

根據招股書說明,在需要股東進行投票的事項中,每股A類普通股將有1票投票權,而每股B類普通股將獲得15票的投票權。每股B類普通股可由其持有人隨時轉換為A類普通股,但A類普通股不可轉換為B類普通股。

由於在不實施超配情況下,張楠賡持有的是全部的B類普通股,在完成IPO之後,張楠賡以其72.6%投票權對嘉楠科技享有實際控制權。

嘉楠美股上市啟示錄

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烽律師此前接受財經網·鏈上財經採訪時曾分析認為,美國IPO屬於註冊制,基本原則是重在監督信息披露的充分真實性,不能誘導、欺騙和欺詐投資者。而礦機生產商上市並不存在實質上的障礙,並沒有法律將礦機生產商定性為非法。

「 雖然美國SEC在評估礦商上市申請時,也會考慮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對礦機商的業務利潤的影響,但SEC的關注點可能更偏重於公司如何準確地向投資者描述信息,具體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把握,」他表示,「嘉楠耘智赴美上市的難點在於,他們是否能準確評估業務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以及風險。」

實現上市僅僅只是開始,從上市之後的行情表現來看,造成嘉楠開盤首日破發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業內人士認為,美股市場行情或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嘉楠。據騰訊證券11月21日消息,美股周四高開,因國際形勢迎來「樂觀」信號,但隨後全線走低,到收盤時三大基準股指齊齊下挫,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均迎來三連跌。同時,市場還在消化美聯儲會議紀要和經濟數據。

其次,從其自身風險因素來看,一直以來礦機生產商與傳統企業相比,其增長情況沒有規律且增長體系較為脆弱,更容易受到政策性因素、大環境、市場對區塊鏈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技術本身的成熟度、監管政策和業務場景落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嘉楠科技的招股書「風險因素」部分可以看出,目前嘉楠耘智的盈利能力依然極大程度地受到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比特幣網絡交易費用波動、比特幣開採的成本、比特幣挖礦的獎勵下降等與比特幣挖礦的預期經濟回報緊密相關的因素影響。

嘉楠正式上市之前,在Primitive Ventures創始合伙人萬卉11月21日發微博表示,嘉楠股票$CAN的表現對很多想要入場比特幣的美國機構投資人很重要,很多無法直接購入比特幣或者認為Greyscale成本太高(或者其他任何原因)的機構投資人會把這個作為比特幣的Proxy(代替品),或者說是一隻有現金流的比特幣productive asset(生產性資產)。比特大陸上市估計遙遙無期,在未來很長時間這個都是唯一的選擇。另外一方面,如果這隻「比特藍籌股」的表現平平或者一塌塗地,也會影響到機構投資人對這個行業的整體信心。希望CAN能是一隻強心劑。

比特幣價格經過了近兩日在8000—8300美元區間內震蕩整理後,於昨日下午16點40分失守8000美元整數關口,昨日晚間10點58分,正在嘉楠還沉浸在剛剛登陸納斯達克的喜悅之時,比特幣價格直線下跌近4.5%,短時跌破7500美元,最低觸及7490美元之後反彈至7600美元以上,截至發稿,暫報$7660美元。

作為「區塊鏈第一股」的嘉楠此輪實現上市之後,來自數字貨幣市場的高風險或也將隨之滲透到美國資本市場之中。

第三,就盈利模式來看,在營收結構上的問題較為明顯,除了佔極大比重的主營業務受風險因素影響極大,這造成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受限。而另一方面,重點發力的AI業務也不被市場看好,雖然今年第三季度,嘉楠耘智的AI產品營收創其歷史新高,但是總體而言,AI業務營收佔比過小,營收能力不足。相反地,業內人士提出,以AI業務作為新的盈利增長點或者優勢來申請上市,可能助益不大,一旦這個業務沒做好,未來還可能會帶來有意誇大或者信息不實的風險。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礦機廠商拓展AI業務所能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想像空間。

作為國內礦機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嘉楠耘智此次美股IPO備受關注。然而市場信心的建立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其後續市場表現也將影響著其他礦機企業上市之路的走向,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

稿源:財經網鏈上財經

相關焦點

  • ...這家礦機企業欲衝刺美股上市,刻意淡化比特幣相關業務,怎麼回事?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全球第二大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申請。據悉,該公司將IPO規模定為4億美元。嘉楠耘智此前衝擊A股、港股均宣告失敗,此次尋求赴美上市如果成功,嘉楠耘智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礦機企業,同時也是首個真正意義的中概區塊鏈概念股。
  • 礦機廠商嘉楠科技登陸納斯達克 上市首日破發
    鳳凰網科技訊 11月22日消息,北京時間21日晚間,區塊鏈礦機和AI晶片製造商嘉楠科技(以下簡稱「嘉楠」)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代碼為CAN,擬融資額度為9000萬美元。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嘉楠總營收2.9億元,淨虧損3.3億元。相比之下,2018年全年,嘉楠的營收為27.1億元,淨利潤為1.2億。不過,嘉楠在2018年下半年便開始虧損。2018年下半年,嘉楠的營收為7.6億元,淨虧損9440萬元。合併計算2018年下半年與2019年上半年,嘉楠在最近一年的淨虧損高達4.2億元。
  • 管理層內鬥、股價跌八成,嘉楠科技轉型AI晶片
    近日,正在向人工智慧晶片轉型的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因股東換血成為了輿論關注焦點。據悉,該公司日前宣布董事孔劍平和孫奇峰的任期,及另外三名獨立董事的任期均已到期,至此,嘉楠科技原董事會成員只剩下張楠庚和李佳軒兩人。
  • 嘉楠科技高層大換血 成表現最差獨角獸之一
    8月3日,嘉楠科技公告稱,其兩名董事孔劍平和孫奇鋒的任期,於7月31日屆滿;三名獨立董事則於8月到期。新的董事會獨立董事為杜紅超、舒知堂、張文軍和張雅萍。任命後,董事會將由六名成員組成。「區塊鏈+AI」綁定前行嘉楠科技成立於2013年,擁有全球比特幣礦機第二大生產商的頭銜,之前的主營業務為比特幣礦機及銷售,近兩年來也一直在嘗試轉型,試圖「區塊鏈+AI」兩條腿走路。王娟認為,礦機企業本來就有GPU的技術,也是晶片的應用場景。
  • 嘉楠科技單季虧8600萬 張楠賡與「杭州幫」內鬥惹的禍?
    來源:雷達財經作者:梁春富11月30日,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NASDAQ:CAN)發布2020年未經審計的三季報。第三季度,嘉楠科技淨收入為1.63億,同比下降75.7%,環比下降8.5%;淨虧損錄得8640萬,去年同期為淨利潤9460萬,同比由盈轉虧。
  • 比特幣價格創歷史新高,挖礦業務有望成嘉楠科技(CAN.US)新增長點
    事實上,早在發布第二季度業績時,嘉楠科技「礦機業務回暖,AI商業化加速」的趨勢便已十分明顯,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成為了其估值回歸的催化劑。而在11月30日發布的第三季度報中,嘉楠科技礦機業務的高景氣周期再次確立。據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嘉楠科技的預收款項為1114萬美元,較二季度末增加了1098萬美元。
  • 張楠賡獨掌大權半年後 嘉楠科技交低分「成績單」 AI戰略短板明顯
    此外,在營收結構單一的情況下,如何尋找到新的增長點,這也是嘉楠科技不得不面對棘手問題。  比特幣價格持續高漲下 嘉楠科技難逃市值縮水「怪圈」  據統計,10月下旬以來,比特幣價格從11000美元開始不斷飆升,在接連突破價格關卡後一度接近1.9萬美元大關,截至發稿時,比特幣市值已高達3409.17億美元。
  • 嘉楠科技被華爾街看空:關聯交易、訴訟纏身、客戶涉及重大商業詐騙
    文 | 深潮DeepFlow,原文作者|Marcus Aurelius作為第一家登陸證券市場的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的頭頂從來少不了爭議和質疑。自2016年以來三度未能在亞洲交易所上市後,嘉楠科技充分利用這些泡沫洶湧的市場,於2019年11月完成了納斯達克的首次公開募股。上周的一個交易日中,股價飆升了80%以上,吸引了數千名毫無戒心的散戶投資者參與投機炒作。
  • 轉道赴美IPO 礦機廠商億邦國際急什麼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孟凡霞 劉四紅兩度折戟港交所後,比特幣礦機商億邦國際欲轉道赴美IPO。4月24日,億邦國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但招股書披露,億邦國際2019年淨虧損4107萬美元、負債5704萬美元,且身陷訴訟風波。
  • 美股新股前瞻︱雲想衣裳花想容,嘉楠耘智資本夢
    即便被A股、新三板、港股先後拒之門外,嘉楠耘智也不曾放棄上市的夢想。7月31日,有消息稱,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募資金額達到2億美元。嘉楠耘智或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正式赴美IPO的「礦機巨頭」。
  • 嘉楠科技18個月虧11億,副總裁也離職了
    根據計算,嘉楠科技近一年半合計虧損達11億元。在嘉楠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楠賡看來,2020年5月,比特幣平穩完成了減半,比特幣價格也逐漸緩慢上漲,由此促進嘉楠科技售出的比特幣礦機數量以及對應的售出的算力總額均大幅上漲。
  • 虛擬幣挖礦被移出「淘汰清單」 礦機商機會來了?
    理論上,任何一臺電腦在安裝了挖礦軟體後都可以進行挖礦,但因為目前比特幣價格較高,有專業化的礦機可以進行更高效的運算,以及礦池和礦場的建立,比特幣網絡算力非常大,個人購置少量礦機也已經很難挖出區塊。很多礦工加入礦池一起挖礦,礦場只負責計算,礦池負責信息打包。比特幣挖礦已經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鏈。
  • 礦機商...
    理論上,任何一臺電腦在安裝了挖礦軟體後都可以進行挖礦,但因為目前比特幣價格較高,有專業化的礦機可以進行更高效的運算,以及礦池和礦場的建立,比特幣網絡算力非常大,個人購置少量礦機也已經很難挖出區塊。很多礦工加入礦池一起挖礦,礦場只負責計算,礦池負責信息打包。比特幣挖礦已經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鏈。
  • 嘉楠科技聯席董事長孔劍平:礦機是矽基文明奠基者
    12月18日,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19創業邦年會在北京四季酒店舉行,嘉楠科技聯席董事長孔劍平發表了「區塊鏈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演講。礦機本質上是計算機。之前大家可以用筆記本電腦去挖礦,去計算獲得比特幣,後來就變成了GPU。到了ASIC時代,一臺機器可能幾千塊錢,他的算力等於4萬多臺價值一萬塊錢的蘋果電腦的算力。還有一個重要的定律是摩爾定律,每18-24個月計算性能各方面都會提升,功耗會降低。大家看到手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在迭代,所有的硬體在未來5-10年還是繞不開摩爾定律。
  • 秒懂,主流礦機與IPFS礦機參數、收益詳解
    1、什麼叫挖礦簡單來說就是購買或組裝一臺礦機(計算機)後,連接指定的礦池,根據特定的算法。開始滿負荷運算,完成一個計算周期即可獲得「一枚」虛擬貨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數字貨幣礦機生產商分別為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科技,囊括了全球絕部分的市場份額,以下是他們目前主要產品的詳情。
  • 最前線 | 傳嘉楠科技管理層內鬥升級,官方稱張楠賡擁有絕對控制權
    嘉楠科技管理層內鬥不斷?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嘉楠科技(CAN.US,下稱「嘉楠」)境內運營主體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董事孔劍平、孫奇峰、李佳軒,監事屠松華從主要人員中退出,新增孟璐為監事。同時,張楠賡仍為法定代表人,職位由原來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變成了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 億邦國際IPO申請失效 三大礦機生產商上市之路均告失敗
    2019年6月21日財經網消息:據港交所官網顯示,國內三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之一,億邦國際於2018年12月20日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後沒有後續進展,目前顯示為失效狀態。招股書披露,收益大幅增長主要由於市場對比特幣挖礦專用的BPU需求不斷攀升,帶動區塊鏈業務急速增長。但2018年第三季度,其比特幣採礦機的月平均銷售訂單明顯下降。據悉,杭州億邦聚盛科技有限公司為億邦系在中國大陸運營礦機業務的公司主體,通過股權穿透可發現其疑似實際控制人為胡東,由香港億邦技術有限公司出資11177.1萬人民幣,對億邦聚盛100%控股。
  • 礦機十年生死風雲錄:是「造富神話」,還是「欲望深淵」?
    所以,礦機生產商若不想被淘汰,必須投入更多資金用於晶片研發。但晶片研發投入動輒上百億元,對於三大礦機生產商而言,礦機晶片研發的投入將面臨龐大的資金缺口。於是,2018年,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這三家礦機製造商均向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試圖通過登陸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但由於涉及虛擬貨幣等原因,最後IPO都以失敗告終。
  • 加密礦機供不應求,比特大陸礦機挖礦價格最低只需5000美元/BTC
    本報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ASIC礦機廠商均有各自的招牌礦機,憑藉成熟的技術以及算力優勢,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系列佔據大部分主流礦機市場份額,另外礦機市場上其他份額幾乎被嘉楠耘智的招牌礦機阿瓦隆礦機、億邦國際的翼比特礦機、比特微的神馬礦機與芯動科技的芯動礦機以不同份額佔據。除了專業礦場外,當下雲算力也成為大多數散戶參與加密礦業的渠道,行情同樣十分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