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怎麼來的嗎,關於端午節你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2020-12-05 百曉生曉天機

2020年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怎麼來的嗎,端午節小知識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但是,你知道第一個粽子是怎麼來的嗎?

據記載,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包黍米,做成牛角狀,稱為「角黍」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粽子。

菰葉

後來人們用箬竹葉代替菰葉包粽子,現在大部分粽子葉用的是這個。

至於吃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有多種說法,流傳最廣泛的是記念楚大夫屈原,曉生覺得這也不太成立,因為端午節食粽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而屈原是戰國時期人,其間相差了400年。應該是後人附會上去了。

至於粽子的形狀也是五花八門,我們常見的是牛角形的,除些還有長的、方的、橢圓的等,在這就不細說了,只是放幾張圖,下面主要說下關於端午節的一些小知識

一、端午節是首批進入國家非遺名錄的項目。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日還不到20年。

2008年,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我國的法定假日共有七個,放假時間如下:

(一)元旦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三、端午節是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四、端午節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

分別是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午節、重五節、當五汛、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午日節、地臘節、躲午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女兒節、正陽節、解粽節、粽子節等。

五、端午節最著名的一首詩出自一位無名詩人之手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自古以來,寫端午的詩詞特別多,其中不乏名家、大家,如杜甫、李白、蘇東坡等,但曉生覺得寫得最好的還屬文秀的這首《端午》,不僅名字切題,寫出端午節的由來,更是寫出了忠臣死於諫的悲憤和悽涼。

六、屈原並不姓「屈」

屈原姓羋(mi 三聲),屈氏,名平,字原,自名正則。「屈」字並不是他的姓,而是氏。姓是族號,而氏則是姓的分支。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叫他叫屈原,而不叫羋原。

同樣與屈原同姓不同氏的歷史名人還有「西楚霸王」項羽,他也是姓羋。就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關係,是不是一家人。

七、雄黃酒是不能喝的

民間認為端午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雄黃作為一種中藥藥材,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如果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

但現代科學證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特別是入酒再加熱之後,更容易生成三硫化二砷,就是我們說的砒霜。所以,喝雄黃酒其實等於吃砒霜,一杯酒下去,修煉千年的白蛇都能現了原形,可知它的威力有多大了。

八、端午節並不是一個好節日

五月被稱為毒月,端午節被稱為「五毒日」,顧名思義,在一年之中這一天的毒性最大。

中國傳統的觀念,把男女分歸為陽、陰,男歸陽,女歸陰。男女交合方可繁衍後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然而,男女交合必以時,才能達到陰陽調和,否則,陰陽不調,不但不能有利於後代的繁衍,還會生出許多禍患來。《素女經》中提到的「合陰陽」、「避九殃」。

大家還知道關於端午節的什麼小知識嗎,歡迎評論區補充。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這些你都知道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這些你都知道嗎 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 端五, 重午, 午日和夏節。雖然名字不同,但各地人民的習俗都一樣。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的一個古老習俗。
  •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時間:2020-06-25 1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端午節的這些冷知識你造嗎?
  • 端午節,你不知道的冷知識大盤點
    在2008年前,端午節並不是法定節假日。2008年起,經國務院規定,每年清明、端午和中秋各放假一天,在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即將來臨,我們也將迎來今年盛夏裡的第一個小長假。除了吃粽子,還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呢?據說這八個冷知識很少人知道。
  • 名單公布丨這些關於端午節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請注意不要修改客戶端暱稱,不然美少女會找不到你的帳戶信息喲,更多問題也可以添加美少女微信號(zjnewssos)進行諮詢。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2.屈原姓屈嗎?屈原其實姓羋(mi三聲),司馬遷曾在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而楚的國姓就是羋,屈是屈原的氏,當時姓與氏分開。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
  • 關於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你知道幾個?
    端午到來,少不了吃粽子、掛艾葉、飲雄黃酒等傳統習俗,這其中,也蘊含了許多養生之道。今天將帶大家一起了解端午節的健康知識,以及在假期出遊時的一些防控小貼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粽子美味但熱量高 進食需注重搭配《本草經疏》就有記載:「糯米補脾胃,益肺氣之谷。脾胃得補,則中自溫,大便亦堅實。溫能養氣,氣充則身自多熱。」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也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
  •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秦攻破楚都郢楚大夫屈原不願苟且偷生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這種為國家興亡挺身而出堅貞求索、不屈不撓的品質是我們對端午節最廣泛的精神寄託也繪成了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底色而在不同地方也有著關於端午節的更多傳說
  • 關於端午節你不知道的知識~~
    關於端午節你不知道的知識~~ 2020-06-26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的童話: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與粽子的故事
    端午節到了,女孩們請控制住對粽子的狂熱喜愛,因為一大波粽子正向你們襲來。這個故事送給愛吃的你。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白雪公主每天都會提著籃子外出採摘蘑菇和野菜,然後做好晚餐等七個小矮人回來。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來了,知道甜粽子與鹹粽子的起源嗎?你喜歡吃哪一種
    這個節日便漸漸有了豐富的強烈愛國主義色彩,成為了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節俗內容豐富的節日,其中賽龍舟與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吃粽子。其實說粽子很早就有了,根據文獻記載,粽子最早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人們用茭白的葉子將黍米包成牛角的形狀,製成「角黍」。還有一些人把黍米裝入竹筒之中,放在火上蒸烤,製成「筒粽」。此時的粽子也是形態各異,多用紅棗來包,因為「粽」諧音「宗」,代表傳宗接代,「棗」又代表早生子女,與傳宗接代也差不多,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候的粽子大部分都是甜甜的。
  • 關於端午節的趣聞你知道多少?
    每年的這個節日,祭祖、賽龍舟、吃粽子,更重要的還會有三天假期,對於平時忙於工作、學習的人來說有三天的休息時間實在是很讓人心情愉悅。那麼關於端午節的趣聞你知道多少呢?就讓小諾帶你來聊一聊。屈原其實不姓屈?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端午節到了,你都了解關於這個節日的哪些知識呢?1、端午節名稱與由來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叫法最多的一個,粗略數了一下,有多達二十多個。但是你知道端午節這個名稱的由來嗎?「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
  • 端午節,還有另外5個名字,你知道嗎?
    親愛的朋友,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這個端午假期,我貓在書店,讀了一些有關端午節的國學知識,覺得不錯,下面與大家分享分享。首先,我們來聊聊端午節的另外5個名字!有人可能會問:端午節,不就叫端午節嘛,怎麼還會有另外的名字呢?其實,端午節這個叫法,是比較正兒八經的叫法,事實上,在各地,端午節還有不同的名字,不信,一起來看看。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他們就說好,只要在牆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屬於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所有。於是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著浪頭來。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家的屋簷下,水怪發現有人住的屋簷下都掛著一束像寶鏡。
  •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還要做兩樣,你知道是什麼嗎?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端午節也是法定假,連上周六日,又是三天小長假。由於疫情的原因,還是不要走太遠的比較好。在家裡包粽子吃,煮雞蛋吃,一樣有過節的氣氛, 我們這邊還有系五彩繩,吃鹹鴨蛋,插艾蒿的習俗,地域不同,各地的風俗習慣也不太相同。南方地區還有賽龍舟等。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這熱鬧的端午節吧!
  • 端午節吃甜粽還是鹹粽?不,我的家鄉不吃粽子!你知道是哪裡嗎?
    說到端午節,你會想到什麼呢?很多人都會想到粽子、龍舟或者放假吧。而網上有一個很熱門的討論:端午節到底是吃甜粽還是鹹粽?都說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南方人喜歡吃鹹粽子,而我,在大學之前幾乎沒有吃過粽子。但我從小就不愛吃黍米,對於「斛包」也沒有太多期待。相比於「斛包」,作為小女生的我,更喜歡漂亮的五彩繩。02.
  • 端午只知道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說起端午的習俗,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帶五色繩、喝雄黃酒等習俗!那慢著!現在這些冷知識可能會嚇你一跳!
  • 你真的了解粽子嗎,你知道全國粽子的起源嗎?到這裡你就明白了
    粽行天下,說到端午大家肯定會想粽子,說到粽子大家肯定會想到嘉興,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今古不變。我問女兒,你知道端午要做什麼,她馬上回答我三個字「吃粽子」,是的,黃口小兒的最深刻記憶就是吃,也是靠這兒時的最初印象把我們的粽子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中國的,嘉興的粽子文化是怎麼傳承的,這裡有中國唯一的粽子文化博物館,她坐落在美麗的月河。
  • 端午節,粽子香,然而你知道端午節由來嗎?端午節紀念又是誰?
    因為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就有了這個說法。但也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說端午節的另一個說法叫做天中節,在《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記載到:「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
  •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幾個?快來一起長知識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鹿鹿灰,明天就是端午節,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端午節的一些事,在這裡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可是就端午節的來歷竟然有三種說法。早在那個醫療不發達的年代,中藥是人們治病的主要藥材。當時流傳端午這一天是草藥藥性最強的一天,當天的藥材治病效果最好,所以在民間便有了在這一天草藥水沐浴的習俗,便是浴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