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涼意」來襲?十一黃金周同比去年下降23%!

2020-12-18 封面房產

國慶長假往往是踩盤、買房的火熱時期,但今年的黃金周,樓市卻有點兒「啞火」。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黃金周期間,全國多城樓市成交遇冷。其中,北京新房成交下降20%,深圳更是「腰斬」,三線城市新房成交同比下降51.5%,降幅最大的揚州跌幅超過90%。

根據四川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成都樓市整體平穩,市場逐漸出現了高位回落的現象。

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成都住宅認購套數2844套,較去年同期下降23%。

據中原數據統計:

國慶前後兩周(9.24-10.07),大成都住宅項目開盤22個,推售套數為8155,認購4123套,開盤去化率僅51%,市場大量推售並未有效拉動認購,樓市持續降溫。

圖源:中原地產

供應無新增

認購有所回升

十一黃金周期間,主城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0.00萬㎡ ,備案成交面積4.23萬㎡,備案均價16025元/㎡認購成交186套、合計2.35萬㎡。

供應方面:無新增供應;綠地新裡城集中備案,成交環比明顯上升,均價平穩運行。

認購:華宇旭輝錦繡廣場一項目集中認購,認購低位回升。

備案均價回升

認購成交明顯回升

據四川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成都近郊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0.00萬㎡,備案成交面積25.00萬㎡,備案均價11153元/㎡認購成交918套合計10.13萬㎡。

供應:近郊無新增項目拿取預售。

認購:碧桂園海德公園等項目集中認購,認購成交低位上升。

市場表現及預測

黃金周期間,供應暫緩,前期近郊供應突破百萬方,創年度新高。

預計後市近郊區域各項目開盤去化將迎來挑戰,各類物業均有新增,客戶分流情況將加劇。

其中雙流區域推售節奏較快,供應佔比較大,後期市場營銷活動或將有所增加。

遠郊供應斷檔

認購大幅上升

十一黃金周期間,遠郊區商品住宅新增供應0.00萬㎡,備案成交面積12.81萬㎡,備案均價7788元/㎡;認購成交1740套、合計18.78萬㎡。

供應:遠郊無住宅項目取得預售。

備案:備案成交量保持平穩,均價受龍光玖龍府項目影響有明顯上浮。

認購:金都華庭等多項目集中認購,整體認購量大幅上升。

市場預測

黃金周期間,遠郊無新增項目,此前市場持續快節奏供應,各開發商推盤意向積極。個別樓盤已出現促銷活動以加速去化。

隨後期大量累計項目開盤,市場競爭加劇客源持續分流。市場認購成交已出現回升現象,預計後期將持續保持上升趨勢

庫存平穩去化

去化周期10.1個月

據四川中原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0月上周,大成都商品住宅市場預售存量面積1749.98萬㎡,去化周期10.1月。

整體:截止上周市場預售存量1749.98萬㎡,以近半年的銷售估算,預售存量理論去化周期約為10.1個月。

遠郊:遠郊存量微縮,近期拿取預售項目較多,而認購率呈現下跌趨勢,預計遠郊市場存量將上升。

備案小幅下滑

認購小幅上漲

黃金周期間,主城區商鋪備案成交面積1.2萬㎡,近郊區備案成交面積1.32萬㎡。價格方面,主城區及近郊區成交均價分別為35080元/㎡、22838元/㎡

備案:主城區及近郊區均有小幅回落。

認購:主城區小幅回升、近郊區大幅回升。主城主力認購項目為樂活公社、綠地中心;近郊區主力認購項目為萬科城、一品雅君。

市場預測

商鋪市場主要以近郊拉動,後期預計認購有小幅回升。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雷朋

往期閱讀推薦

成都」神盤「:樓上倒水樓下滴 新房現3米長裂縫

樓市出現新信號,不合理的公攤面積會被取消嗎?

首付2.9萬買別墅,成都這些購房優惠你還記得嗎

首屆四川樓市「雙城記房交會」,210餘個樓盤任你挑

成都通報批評39個物業項目,你家「糟心」物業上榜沒?

數據告訴你:下半年成都最熱門買房區域在這裡

成都二手房半年報:一首「涼涼」送給主城區

成都二手房降價了,這可能只是第一波

中籤率14200%卻一套也沒賣,這個樓盤怎麼了?

杭州一人註冊3家公司搖號買房 成都可否這樣操作?

成都5.15房產新政匯總解讀,留言答疑

四川首個物業投訴專線028-96111開通

成都一小區建築垃圾堆成山 業主:物業一年不清理

成都積分入戶6月開始申請 一圖了解詳情

門前大草坪變商業配套?業主維權被打傷

親歷成都二環法拍房,一夜暴漲38.5萬

和我們分享你的買房故事

這裡是最好的傾訴平臺

掃碼加封面小編

拉你進粉絲交流群

華西都市報房產官方資訊

相關焦點

  • 國臺辦:201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同比大幅下降
    中新社記者:今年「十一」長假赴臺陸客人數是近11年來的新低,只有以往的1/3,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第二個問題,長假期間,有一名大陸遊客在臺灣屏東潛水時失聯,請介紹相關情況。第一個問題,根據統計,201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同比大幅下降。造成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下降的原因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不斷鼓譟「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惡化兩岸交流氣氛,傷害大陸同胞感情,不可能不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意願。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兩岸同胞親情是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原動力。
  • 這就是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你感受到了嗎?
    黃金周前四天全國共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同比增長8%。一批主旋律影片引發國慶觀影熱潮,全國電影票房總收入突破4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創「十一」黃金周票房紀錄。——生活必需品市場貨足價穩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
  • 2019「十一」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1.52萬億元 餐飲...
    據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消息,綜合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數據,經文化和旅遊部綜合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8.47%;國慶檔票房約42.15億元,較去年的19.08億元,同比增長120.9%。亮眼的消費數據,正是中國澎湃消費動力的生動註解。
  • 黃金周第五天中國各地遊客接待量開始下降
    黃金周第五天中國各地遊客接待量開始下降 」黃金周第五天,各地遊客接待量已從高峰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全國假日辦發布的黃金周旅遊信息通報顯示,在全國99個直報旅遊區(點)中,5日仍有23個超過了核定最佳日接待量,全天共接待遊客182.3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9%;當日門票收入6009.4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3%。在59個直報城市和旅遊區中,賓館飯店出租率達到或超過80%的還有17個,超過90%的有7個。
  • 「十一」黃金周經濟數據解讀:傳統消費亮點紛呈新興消費蓬勃發展
    從第一個國慶7天長假開始,「十一」假期已逐漸成為觀察消費的絕佳窗口,也是研究經濟潛力的重要指標。今年「十一」黃金周,假日經濟效應凸顯,帶動消費猛增。黃金周期間,重慶、青海、湖北、四川、江蘇等地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0%、16.3%、15.7%、14.0%和11.3%。體驗消費廣受歡迎。旅遊、觀影、看展、運動、讀書等過節方式受到越來越多民眾青睞。黃金周前四天全國共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同比增長8%。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十一"黃金周首日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接待12.7萬人
    專題:2008年十·一黃金周  在「十一」黃金周第一天,北京市各景區、景點秩序井然。假日旅遊工作一切正常,旅遊安全、市場秩序、食品衛生、旅遊交通、消防安全等均正常,未發生旅遊安全事故。   北京的21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3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5.6%。
  • 「十一」黃金周的指標性意義
    「十一」黃金周的火爆雖然發生在當下,但之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和整體經濟不斷向好已為其埋下伏筆,進入10月,節假日集中發力加速服務業復甦只是順理成章  剛剛過去的八天「雙節」長假,全球見證了中國復甦活力。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旅遊市場顯現濃濃暖意,消費市場也是購銷兩旺。這是中國經濟穩步回暖的重要指標,也是對中國防疫成果的最好肯定,並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信心和動能。
  • 大數據透視「十一」黃金周旅遊消費升級亮點
    新華社上海10月7日電題:大數據透視「十一」黃金周旅遊消費升級亮點新華社記者陳愛平隨著旅遊休閒成為我國居民「幸福必需品」,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一如既往迎來「人從眾」。從機票預訂數據看,國內目的地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杭州、重慶、西安等人氣最旺;境外目的地中,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最為熱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熱度持續升溫。攜程分析,今年黃金周機票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成為激勵遊客出行的原因之一。
  • 「十一」黃金周 我市商業銷售突破7500萬元
    8日,記者從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科獲悉,「十一」黃金周,我市節日消費市場繁榮活躍,貨源供應充足,價格運行平穩。據監測數據顯示,節日8天全市累計實現銷售7565.34萬元,同比增長31.4%,日平均銷售額達941.57萬元。
  • 十一黃金周 無錫旅遊交出完美答卷
    10月7日從市旅遊局獲悉,「十一」黃金周7天,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737.75萬人次,同比增長9.80%;旅遊總收入70.74億元,同比增長15.80%。   現代與傳統不同主題,火了夜間文化旅遊   盤點今年無錫「十一」黃金周假日旅遊,最大特色是各景區景點推出了豐富的夜間文化旅遊活動。
  • 十一黃金周煙臺新房成交555套創近3個月最低點
    原標題 :十一煙臺新房成交555套創新低 假摔還是遇冷?  據同策諮詢數據,十一黃金周煙臺新房成交量為555套,創下3個月來的最低點。
  • 攜程發布十一門票預訂報告:同比增長100% 上海北京人氣領先
    10月4日,攜程門票平臺發布「2020十一景區門票在線預訂報告」,同時公布了黃金周補貼大戰的戰績。假期前四天,攜程門票預訂量全面超過去年同期,同比增長達到100%創歷史新高,為目的地景區增加大量客流,景區票量最高增長3706%。
  • 陝西「十一」黃金周商品銷售實現333億元 同比增長12.7%
    10月7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商務廳了解到,陝西「十一」黃金周商品銷售實現333億元,同比增長12.7%。  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黃金周陝西商品市場貨源充足,供應穩定,運行平穩。監測匡算全省商品銷售實現333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商品零售額實現291.4億元,同比增長12.7%;餐飲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13.2%。  西安市商品銷售額實現197.66億元,同比增長13%。
  • 十一假期預定火爆:火車票「一票難求」
    基於同程旅行平臺的搜索及出行預訂數據,2020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鐵路出發及到達客流量較大的前十個城市為廣州、深圳、北京、上海、長沙、重慶、成都、西安、南昌、武漢。與去年「十一」相比,廣州有望取代北京成為進出港客流量最大的城市,而深圳、上海、重慶、成都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機票方面,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國慶假期機票預訂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的九成。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新華社記者  8日,寒露。8天超長假期收官。北京同和居月壇店餐飲部經理武根深說,國慶假期該店收入同比增長近20%,是疫情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這是好的勢頭,相信會越來越好」。  冷飲店的「熱」數據,老字號的「新」活力,都是這個假期消費旺、經濟暖的註腳。
  • 「十一」黃金周第一天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記者孝金波)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0月1日,全國鐵路迎來「十一」黃金周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750萬人次。鐵路部門增加運力投放,加開旅客列車1160列,共開行旅客列車10297列,創單日客運能力安排歷史新高。
  • 樓市暗淡,「金九銀十」不再!有人再等等,有人先上車
    十一長假成交縮水,一方面是慣例,不少客戶出去遊玩,對樓市的關注度下降,加上當前樓市穩定,買家沒有入市急迫感;另一方面,國慶前兩天天氣不佳,某種程度上也影響看房計劃,對成交有一定影響。此外,基於9月新盤供應量猛增,價格優勢也比較明顯,越是市中心區域,和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越明顯,分流客戶的同時也給區域內成交帶來壓力。
  • 「十一」黃金周 津城「成色十足」
    黃金周期間,全市各類商業體共推出150餘場活動,重點監測的28家購物中心共銷售5.39億元,同比增長2.4%。此外,品牌消費熱度不減,4家奧特萊斯實現銷售2.83億元,同比增長8.27%。海信、一商友誼等高端品牌店也分別增長32%和68%。中秋、國慶兩節疊加,探親訪友所需的月餅禮盒、乾貨禮品等成為熱銷商品。
  • 白城市2019年「十一」黃金周貨源充足物價基本穩定
    「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商務廳吉商運[2019]25號《關於做好2019年中秋國慶期間市場供應和消費促進工作的通知》和吉商運函[2019]298號文件精神,積極組織全市各大中型商貿企業開展計劃安排特色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