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這是古代的真實寫照,在古代有很多高官或大將都是窮苦出身,甚至還出現過「草根皇帝」。
然而,放眼現代,有句俗語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父輩奠定基礎,那麼自己的事業就會容易很多。
娛樂圈中更是如此,父母在前鋪路,星二代在後乘涼,侯耀文就是其中一個。他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第三個兒子。
侯耀文可以說既是中國傳統相聲的繼承人,又是中國新相聲的開拓者,侯耀文為中國相聲的振興和發展開闢了道路。
01
出生在北京的侯耀文,12歲就登上了舞臺,他第一次表演的節目就是父親侯寶林的《醉酒》。
不管是從小耳濡目染,還是有著天賦的侯耀文,對於第一次演出,他是成功的。
但侯寶林是反對侯耀文從事相聲行業的,就像郭德綱一樣,他深知這個行業的艱辛和不易,所以不願讓自己的兒子再次踏上自己艱辛的「旅程」。
然而,侯耀文是喜歡相聲的,所以面對父親侯寶林的反對,侯耀文以小名「小阿弟」作為自己的藝名,在相聲的舞臺上度過了最初幾年的時光。
1965年,剛初中畢業的侯耀文考上了中國鐵路文工團,這是國家級大型綜合文藝團體,而侯耀文在這裡認識了石富寬 ,並與他一起搭檔說起了相聲。
真正讓侯耀文和石富寬被觀眾熟知的,是在文革結束之後,他們相繼推出了《財迷丈人》、《見義勇為》、《戲曲漫談》等作品。
看到兒子侯耀文在相聲的道路上付出的努力,父親侯寶林也是盡心盡力為他鋪路,這才讓侯耀文成為了相聲界的大師。
02
侯耀文的一生一共有過兩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個圈外人,和妻子結婚12年,但最終卻以離婚收場。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韋唯,但離婚之後,侯耀文並沒有和韋唯走到一起,而是根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又吸引了一位比他小20歲的女演員,名叫袁茵。
袁茵是一位地道的東北姑娘,從北電畢業之後,直接就被分配到了北影廠。
1990年,侯耀文主演了《特行警察》,也因為這部戲,侯耀文才認識了袁茵。在之後相處的日子裡,袁茵和侯耀文逐漸產生感情。
但被袁茵的父母知道後,父母卻極力反對,他們認為兩人的年齡相差太大,但袁茵卻堅信自己的抉擇。
三年後,袁茵和侯耀文在北京低調的結了婚。婚後,袁茵為侯耀文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他們為女兒取名為「妞妞」。
03
本是該令人羨慕的老少戀,卻因為侯耀文忙於事業,忽略了袁茵。為了能讓袁茵生活方便一些,為此,侯耀文還專門拜託了戴志誠代為照顧。
說起這個戴志誠,他曾與馬三立、郭榮啟、白全福學習相聲,後拜相聲名家李伯祥為師。眾所周知,相聲界是講究輩分的,所以從輩分上來講,戴志誠算得上是侯耀文的侄子。
自此之後,戴志誠和袁茵之間的往來便多了起來,值得一提的是,袁茵和戴志誠的妻子相處的很好,甚至有時候侯耀文常年忙於演出,妻子袁茵還會住在戴志誠的家中,而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七年之久。
04
2007年,年僅59歲的侯耀文因心臟病去世。追悼會以及遺體告別儀式將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別室舉行。
他的親屬,弟子和曲藝界,戲曲界、影視界等友人紛紛趕來弔唁。上萬名群眾從凌晨起便聚集於此,排隊等候與侯耀文見上最後一面。
就連71歲的鐵路老職工崔桂祿,帶著來自保定、石家莊、天津、滄州等13個地區鐵路職工聯名的悼文,前來為侯先生送行。
他曾說:
「侯先生在世的時候,只要鐵路沿線有新站啟動,侯先生總會趕去演出,給鐵路職工們服務了那麼多年。如今這些老鐵路人製作了三個大海報來緬懷侯先生 。"
一位來自西安的"蘋果大王"一早趕到北京,帶著自己種的蘋果來為侯耀文送別。他說:
"我是代表10億農民來的,他是老百姓心中最喜愛的藝術家,我要把我種的水果送給他 。"
從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侯耀文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
有人說,袁茵和戴志誠在婚內偷偷相戀,也有人說是侯耀文去世之後,袁茵才嫁給了戴志誠,但不管怎樣,侯耀文去世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戴志誠就和袁茵結了婚。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誰又能想到,一生輝煌的侯耀文,竟能在感情經歷上遭遇這樣的事情呢?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