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晚年這首詞哀怨至極,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2021-01-07 網易

2021-01-02 05:38:54 來源: 小意講娛樂

舉報

  古代有很多的亡國之君,大多都下場極為悲慘,另外名聲也不太好,但是李煜卻是一個另類,雖然後世的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不高,可是在對於文學家來說,對於李煜卻是極為推崇,稱他為「詞中之帝」。其實李煜做一位純粹的文人更加合適,只是無奈命運弄人,讓他成為了南唐最後一位皇帝,以至於人們在評論李煜時,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一方面他的確不合適當皇帝,偏偏在文學上的成就,卻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最優秀的詞人。

  

  宋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李煜的影響,後來大名鼎鼎的蘇軾、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姜夔等人,那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李後主的影響。作為一位帝王,李煜顯然不夠合格,可是作為文人,李煜卻擁有無數的粉絲。他的詞水平極高,每一首都是精品,特別是後期的作品,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李煜由於成為了俘虜,被關押在北宋都城,那段時間他心灰意冷,寫下了很多的作品,以此來表達人生的困境,還有一種孤獨的心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被稱為絕命詞,通篇句句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另外還有這首《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同樣感人肺腑,也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被稱為李後主第二首絕命詞。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李煜作為一位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最後卻淪為階下囚,失去了自由,還生命都受到威脅,所以他終日裡以淚洗面,過著極為悲苦的生活,無論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還是這首《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思鄉之苦,還有對於現實的無奈,所以短短的幾句,便把那種悲痛之苦描寫得感人至深。

  

  上片還是比較老套的寫法,先是由景入情,然後再很細膩地描寫當時的心境,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方式,也令整個上片有著一種孤獨;春天來了,還伴隨著春風,吹綠了庭院裡的小草,看上去鬱鬱蔥蔥。柳樹也重新生長出了嫩芽,一年又一年帶來了春意。我一個人獨自依靠在欄杆,默默無一言,只是望著遠方。雖然竹聲和新月還一如往昔,可我沒有心情賞月,如今我非常的憂愁,每天都活得很痛苦。

  

  下片則是更為細膩地描寫了生活中的常態,以一種更為悲情的口吻娓娓道來;唱歌的人還在繼續唱,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每個人都很快樂。池塘裡的水面結成了冰,還沒有完全融化。夜深人靜之時,華麗而精美的房間裡變得很幽暗。我早已老得不成樣子了,不僅頭髮和兩斑都花白了,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這是由於我過度悲痛的原因,每天都處於悲痛之中,讓我已經難以承受。

  

  李煜在這首詞中寫得很傷感,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那份孤獨之感也是呼之欲出,正是由於失去了自由,每天都思念著故鄉,想著要回到故鄉;其實像他那麼聰明的人自然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他依舊還是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回去。所以在這首詞中,他通過對於春色美景的描寫,以此來突出骨子裡的感傷之懷,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寫得也就很感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李煜生命最後的絕唱,寫盡了一生的委屈,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剛剛繼位時李煜也是大力改革,勵精圖治,希望可以力挽狂瀾,但是整個帝國早已走到了盡頭,無論李煜如何努力,那也是無濟於事。再加上當時的北宋正在快速崛起,最終還是在公元796年(開寶五年),李煜成為了俘虜,被押解到北宋都城,失去了自由,生命也受到了威脅。
  • 李煜一首經典詞作,適合深夜失眠時品讀,寥寥數語,道盡人生百味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李煜的經典詞作《相見歡》,適合深夜失眠時品讀,寥寥數語,道盡人生百味。深夜失眠時,你不妨讀讀它。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一首經典詞,寥寥數語訴盡人生悽涼與悲慘,及哀入骨髓的絕望
    李煜一首經典詞,寥寥數語訴盡人生悽涼與悲慘,及哀入骨髓的絕望也只有在夢裡,才能享受片刻的歡愉。這人生竟是如此地諷刺與悲哀!李煜沒有帝王的霸氣與謀略,沒有帝王的叱吒風雲和膽識。他只適合吟詩作賦,吹拉彈唱,談情說愛。這樣的風流天子,沒有錚錚鐵骨,只有風花雪月,所以,命中注定會國破家亡,受人凌辱的囚徒。
  • 李煜的這首詞,寫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字裡行間流露著無盡的痛苦
    詞也正是到了李煜的手上才開始大發異彩,雖然在唐朝時期李白、韋莊、溫庭筠等等一些詩人,也都創作過詞,但是總體上來說,詞真正形成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學形式,還是在李煜手中,以及後世的宋朝,所以說李煜猶如一位開宗立派的宗師,是他使得詞成為了另一種偉大的文學題材,同樣的對於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 蘇軾送別老友,用深情寫下一首千古名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至理
    因為所有的情都被唐人寫絕了,寫盡了,當宋人重拾筆墨,想要繼續詩歌創作時,只有轉向自己的內心了。所以在宋詩中,關於人生至理的詩句真是數之不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問渠哪得清如許?這是他送別老友,用深情寫下的一首千古名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至理。
  • 白居易晚年寫下的這首詞,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白居易晚年從江州回到洛陽,此時詩人已經是垂垂老矣,曾經的朋友也早已作古,這讓他感慨萬千,寫下過很多的感傷之作。一個人老人之後,往往是會回想過去,而對於白居易來說,他的一生也是極為悲苦,儘管早年間他一度春風得意,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可是由於捲入了當時的派系的鬥爭,於是被貶到偏遠的江州,雖然江南的美景如詩如畫,可是對於白居易來說,他始終是很悲苦,生活陷入了困境,日子過得很艱難。
  • 這是李煜的絕筆詩之一,全詩寥寥數語悲涼無比,第二句最被人稱讚
    很多人認為,《虞美人》只有一首,那便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實,《虞美人》一共有兩首,另一首便是小佛今天要給大家說的《虞美人·春怨》: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 夢裡不知身是客,人生就像是一場夢,李煜這首詞通篇寫得感人肺腑
    少年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是長大後一切都覺得不復從前,這也正是人生所帶給我們最深刻的感悟。一個人跌跌撞撞遭受了無數的挫折和磨難,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長大了,所以有的時候成長也是要付出代價。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理解,也正是與苦難掛鈎,要是你明白了人生,也就意味著真正的長大了。
  • 兩首《西江月》,寥寥數語,道盡人間滄桑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話雖如此,但問世間又有幾人能夠真正做到寵辱不驚,笑看世事變遷?西江月是最為著名的詞牌名之一,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兩首,也是屈指可數的名篇,品品這兩首《西江月》,寥寥數語,道盡人間滄桑。
  • 李煜寫下一首《相見歡》,無人能超越,只有納蘭性德這首勉強可比
    李煜後來成為了階下囚,被關押在北宋都城,這個時候可謂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學上又是大放異彩,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詞作,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奈,還有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不過筆者今天要推薦他另一首,也就是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這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李煜流傳最廣的五首詞,每首都是詞中經典,寫盡亡國之君的哀愁
    在此期間,將他的文藝範發揮到了極致,話說,李煜最有名的五首詞,每首都是詞中經典,寫盡亡國之君的哀愁。李煜的詞叫人驚豔,驚心,只是也太讓人漫生愁態,於那冉冉碧雲,於那輕悄歲月裡,留下一聲無奈的嘆息。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一首《相見歡》,太美,像一個走進雨巷的那個愁怨的姑娘,林花已是繁華,謝了,便生傷感,匆匆,便是嘆惋,無奈是心情,朝來寒雨晚來風,又寫時事。這風雨裡的生長,這無奈的離別,還有那不經意的感傷。
  • 納蘭性德夜半睡不著,寫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多少人生惆悵!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因為納蘭性德,這個末世王朝在走向歷史的塵煙中時,留給人們的依舊是風華絕代。這首詞是納蘭性德深夜睡不著寫下的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多少人生惆悵。其中「我是人間惆悵客」,「斷腸聲裡憶平生」最是驚豔。全詞如下: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 李煜在這首詞中為自己一生做了總結,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南唐後主李煜儘管不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但是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很多作品,往往可能只有寥寥數語,但是同樣的描繪的很是感人,也非常的深刻,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那更是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描繪的淋漓盡致;由於這個時期的詞人,整個南唐被北宋滅亡,詞人也成為了階下囚,
  • 李煜這首《浪淘沙》,寫盡哀愁,悽婉至極,令後人感嘆
    今天我們帶您體會他的一首傷心之詞,這首詞是他在宋汴京被幽禁時寫下的詞,充滿了哀愁和寂寞之情。《浪淘沙·往事只堪哀》,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後期的作品,據史料記載,他降宋到汴京後,他居住的地方被安排了一個老兵守門,不讓他與外人有接觸。
  • 《虞美人》之後,世間再無李煜,他的詞道盡了人間滄桑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文人,他才華橫溢,作為皇帝,他不理朝政,甚至是不務正業,是一位不合格的皇帝。雖不乏愛民之心,卻沒有能力保護臣民,守住自己的國家。不想被一國之主的責任所牽絆,卻貪戀奢侈的生活,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也算是奇葩一朵。
  • 李煜這首詞,全詞不見一個愁字,卻道盡了哀愁,讀完令人感傷
    首先就是大江大河的阻隔,古代可沒有像今天一樣眾多的隧道、橋梁等,想要越過一座大山,只有直接翻越,或者繞道而行,這樣以來其中花費的時間也是不止兩三倍之多這麼簡單了。而解決交通問題也是歷代政府一直頭疼的事情,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馳道,保證交通出行。
  • 《紅樓夢》裡一首經典的詞,道盡了心酸和無奈,真可謂是人生如夢
    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尤其是一部《紅樓夢》更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繁華與落寞,令無數讀者為之傾倒,這部小說也是四大名著裡知名度最高,文學性和思想性最強的一部,名列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一個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創作完成,整部小說洋洋灑灑,長百一百多萬言,而且裡面一百多個人物,那也是栩栩如生。
  • 李煜的一首悲傷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李煜本就對當皇帝沒有興趣,更沒有什麼治國之才,所以很快北宋入侵了南唐,李煜就成為亡國之君被北宋皇帝軟禁了起來,忽然之間從皇帝變成了階下囚巨大的落差讓李煜整天以淚洗面,悲痛欲絕。這首《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在亡國後被軟禁在他鄉的時候創作的思鄉悲傷的詞作,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 李後主的無奈,盡在這首詞中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古人歷來便有傷春的情懷。李清照有「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和如今身為階下囚的李煜的象徵,他已國破家亡,風雨飄搖,風吹他去那裡,他便去那裡。這淚,是飄落遍地的紅花,被雨水淋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著淚水流淌。也是李煜眼中之淚,更是李煜心中之淚。
  • 李煜夜裡做了一個夢,醒來後感慨萬千,寫下一首詞每一句都很感人
    古人常說人生如夢,人生就像是一場夢一樣,短短的幾十載,轉瞬即逝,記得年少時常常和大人說:「我的人生像一場夢。」為此沒少被人嘲笑。長大了之後對於夢,對於人生,則是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人生就是一場夢。以至於每次讀那些感傷之作,往往淚流滿面,這也是與人生的經歷有關,對於快樂的人來說,那是不可能感受到孤獨,也不會懂得什麼是憂愁,這些都屬於不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