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縣一中85屆校友感恩母校撰文出書 恩師李真微老師熱心作序

2020-12-19 百家號

沐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們的母校誕生了,至今走過了40年曆程,迎來了「不惑」的華誕。路漫漫其修遠,這創業的40年,在將來回眸只能是校史的上遊。像種子落地生根,根正了,樹木必擎天,鬱鬱蔥蔥,巍然挺立。像小溪潺潺行遠,奔騰著,必將匯入江海,浩浩蕩蕩,洶湧澎湃。我們以無限的熱情,祝福母校萬古長青。

為此,我們85屆全體同學響應母校40周年徵文,踴躍撰稿集成一冊,付梓面世,以感激母校深恩。

我們在校的三年是1982—1985年,是改革開放揭幕不久的3年。3年,只是歷史的一個橫斷面,然而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我們是母校送給祖國人民檢閱的第七個方陣,陣容嚴整,意氣風發,無愧於時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是歷史河床的一段,是時代鏈條的一環,而這一環不可或缺,這一段不可替代,這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自信。

我們感恩母校,母校的深恩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誠然,在大家就讀時那艱苦的歲月,母校沒有以衣暖我,沒有以食飽我,日後就業於社會也沒有幫助舉薦我。她給大家的都那麼潛在,那麼無形。也許大家在日後的創造中運用了當年學過的定理,在精彩的演講中運用了當年學過的金句。在母校習得的淳樸勤奮融入了我們堅強的性格,領悟的正義真理鑄就了我們忠誠的靈魂。是母校給我們奠定了登上文化殿堂的基礎,鋪設了人生光輝之旅的坦途。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階梯就沒有頂峰,沒有三年就沒有今天。

大家都是農村子弟,都有艱苦的童年,更有像陳美中那樣父母早故,以稚嫩的肩膀扛起那命運的重壓,開創自己人生的典型。艱辛,也許是上蒼的恩賜,經磨歷劫,可以視苦難為等閒,「冬南海」補益人生的鈣質。陳榮輝說得好,「所有的苦不管你曾經是否能夠覺察,是否能夠承受,一切都可以輕描淡寫了,仿佛一瞬間那份沉重和艱辛變得輕盈和美好起來。」

在校3年,大家收穫了誠摯的友情,同窗共讀,抵足而眠,同學情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沒有血緣關係,可謂無宗;沒有權位高低,可謂無畏;沒有金錢羈絆,可謂無利;沒有裙帶牽扯,可謂無求;沒有性別區分,可謂無邪,一片真誠可以袒露肝膽,縱有齟齬一併付諸笑談。難怪丁必權寫畢業之夜,幾個女孩在樓頂露天而眠那樣寧靜含著憂傷,難分難捨,纏綿悱惻。有了這份真情,人生便不寂寞。

大家的文章寫親愛的老師用盡了溢美之辭。老師一顆真心為大家好,就像對自己的兒女,工作上也確是殫精竭慮。今天能見到你們這麼多贊語,當然倍感高興和欣慰。但辯證地看,老師也不可能完美,有困惑,也有失誤,還有時粗糙,傷害過你們的感情,留給過你們陰影,但你們都諒解了,或者秉著為尊者諱的儒家意識寬容了,用敬愛修改了灰色的記憶,用情感拂去了那一縷纖塵。但是,例如我作為你們當年的老師,回憶起往事則少有成功的自豪和驕傲,最多的是對你們做得不好的遺憾和歉意。如果時間可以逆轉,能讓我重來,覺得應該會做得更好一些。

在校3年,你們畢業了,畢業是一個終點,但每個終點又是叧一個起點。母校以拳拳之心育你,以殷殷之情送你,你們走上了時代的康莊大道,開創了一番事業,成就了無悔人生,為母校增添了光彩。

這個冊子能夠印成,除了大家的努力,還要特別感謝幾個人。李卡良,龍光榮兩位當年是你們的任課老師,後來舉起聖火領著學校跑了一程,給學校留下光熖,這次他們帶頭撰文是對大家的引導和召喚。任森大力宣傳積極組織,喚起了大家記憶的甦醒,王瑩為大家做了許多文字工作,隋三焱熱情鼓動,都應特別表彰。眾志成書,謹以這青春彩色的回憶獻給母校大慶典禮。

▲《崢嶸歲月》書籍封面

序文作者:李真微老師,於80歲,仲秋。

▲李真微老師(資料圖)

▲嶽陽縣一中85屆33班畢業合影

▲那一年謝福保校友的準考證

▲那一年謝福保校友保存的試卷

▲那一年毛小梅校友的畢業證書

▲李真微老師在85屆校友畢業30年聚會上

▲85屆校友畢業30年與李真微老師合影

▲85屆徐綱要校友與李真微老師

附錄一首85屆校友的詩:

《那時候》

——嶽陽縣一中高33班班長 餘衛勇

1982-1985年,

那是我們在一中最美好的時光。

那時候我們思想單純,

班會的主題常常是「五講四美」;

那時候沒有田徑場,

我們就圍著小山包跑1500米;

那時候沒有電腦和多媒體;

我們就用鋼筆記錄老師的授課精彩;

那時候沒有手機和微信,

我們步行幾十裡去見老娘。

那時候沒有零花錢買小吃,

我們就共享從家裡帶來的炒米糕、炸茴皮;

那時候八個人一桌,

早晨黴豆腐、海帶湯;

中午煮黃豆、冬瓜片;

晚上黃芽白、長豆角,

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感覺飯菜特別可口香甜。

那時候我們挖魚塘、填操場,

新牆河邊談理想,

天鵝影院品《人生》,

為了觀看亞洲杯,

藝高膽大翻圍牆,

偷偷遞個紙條表心跡,

為了心儀的那個「小芳」。

那時候,

簡單樸實卻又豐富多彩;

那時候,

苦澀艱辛卻又其樂無窮。

那時候的一切,

猶如昨日,

歷歷在目;

有如佳釀,

歷久彌醇。

那是我們的《匆匆那年》,

那是我們上演的《致青春》。

那時候的同學之情「真」,

沒有爾虞我詐,

也無絲毫虛偽做作;

那時候的同學之情「純」,

不見了相互利用,

容不下功利目的;

那時候的同學之情「久」,

不在乎朝朝暮暮,

也不必甜甜膩膩。

那時候的我們,

多年以後依然手握在一起,

擁抱著對方。

彼此的心跳依然如昨,

那是因為母校給了我們力量。

我們是一中人,

一中給了我們無限榮光。

我們是一中人,

永遠會給母校添彩增光。

相關焦點

  • 安慶一中1958屆校友李盈安贈書母校
    近日,安慶一中陳文貞校長收到一位八十三歲老人自北京寄給學校的禮物。打開包裹,才知道這份禮物原來是安慶一中1958屆校友李盈安先生編著的核科技讀物《核科技發現與發明縱橫談》! 李盈安校友筆名茅舍,1938年生於安徽省桐城縣。
  • 風華卌載 逐夢未來|記嶽陽縣一中四十周年校慶
    2018年11月17日,在這個秋意仍意猶未盡,初冬乍寒還暖的時節,嶽陽縣一中迎來了四十周年校慶。所有的一中人都沉浸在濃濃的喜慶中,學校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為學校四十周年獻禮!清晨,縣委、縣政府、教育局領導和郭校長早早地身著正裝,披著紅圍巾,滿臉笑容地迎候在學校大門口,讓校友們切身感受到了來自母校的溫暖和關懷。
  • 衡水中學1998屆校友高中畢業20周年重聚母校
    7月7日上午,衡水中學1998屆校友共一百多人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母校,與恩師和同窗再敘深情。我校副校長王建勇應邀參加了此次活動。當年的部分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張鎖佔、孫榮起、葛春香、吳佔業、王玉滿、王寶樹、董華東等也應邀參加了活動。
  • 今天,珠海一中60歲生日!現場讓人淚目……
    自發起成立基金會,在短短的數月內,珠海一中校友積極響應,回饋母校,許多熱心教育的企業、社會賢達、熱心人士也慷慨捐助,目前基金會已經募得1212萬元的捐款。一中的校友代表們,在臺上向老師們獻上鮮花,對恩師表達感激之情。1994屆校友、建校以來第一位廣東省高考總分第一名周奕奕為珠海一中原校長鍾以俊獻花,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 03屆校友吳朱寶、李土棠、李真棠捐款300萬為茂名一中60華誕慶生
    他回憶創業經歷,感慨地說:2003年星火教育(曉教育集團前身)起源於一中,三位創始人的情誼緣於一中,一中就是精神家園,我們對母校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感恩母校的培養。我們願意盡力為母校60周年校慶做貢獻,希望帶動更多校友助力母校更好發展。
  • 貴陽一中優秀校友代表向「校友助學金」捐資26萬餘元
    8月31日,貴陽一中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暨校友助學基金會成立15周年活動舉行,優秀校友代表向該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捐資「校友助學金」263337元。活動現場據介紹,15年來,「貴陽一中校友基金」共募集資金約350餘萬元,參與捐助的校友有200多名,捐助人次達1000多,幫助1000多名優秀學子點燃人生夢想。
  • 歷史文化學院85級校友榮歸母校
    近日,歷史文化學院85級校友畢業三十年座談會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舉行,近70位校友從國內外雲集母校,話友誼、謝師恩,共同追憶青春歲月,分享祝福母校發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君健,歷史文化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及時任授課教師代表應邀參會。座談會由校友馬佩英主持。
  • 永春一中校友們,母校@你了
    親愛的校董、校友: 時光匆匆,一別又一年。菁菁校園,可曾令您夢縈魂牽?昔日恩師,可曾讓您時常憶起?同窗摯友,您可曾惦記何時再聚?無論您畢業多久,離校多遠,母校永遠是您溫暖的家。 2020年正月初三,永春一中校董、校友返校日一如既往,讓我們相聚母校,走一走梅峰校園,看一看梅峰書院,會一會同窗摯友,追憶菁菁校園,暢敘師生桃李情,同憶好友同窗事,共敘永中情懷!
  • 滄州一中校友回鄉捐贈母校並成立教育基金
    劉明輝先生認真聽取了工作人員講解,追憶起父母在一中工作和自己在母校讀書期間的美好時光,感慨萬千。9點10分,捐贈儀式拉開帷幕。中燃集團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執行主席、董事總經理、總裁劉明輝向母校捐贈500萬港幣,滄州市第一中學校長於秀娥接贈。
  • 【上海熱線】華理校友雲端為母校慶生 共念往昔青蔥歲月
    上海熱線訊,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這也是畢業20、30周年的華理校友一年一度秩年返校的溫馨時刻。10月24日,在華東理工大學校慶日的前一天,華東理工大學校友會特別邀請了兩屆校友代表來到華理校友驛站-長寧區貓悅上城,參加畢業20、30周年返校大會,憶母校、敘友情、話成長,共念往昔青蔥歲月,同賀母校68周歲華誕。
  • 瑞泉中學81屆5班校友聚會母校
    6月2日,瑞泉中學81屆5班20餘名校友從五湖四海回到闊別近40年的母校,共話母校情、師生誼、同窗緣。校長邢唯遠、黨總支書記雷龍、副校長王日強等領導接待陪同。座談會上,邢唯遠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對校友們返校聚會表示熱烈歡迎,對他們多年來對母校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 濟寧一中老校友喬羽先生回鄉 重溫母校記憶
    13日上午,84歲高齡的著名詞作家、濟寧一中老校友喬羽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回到了他的母校——濟寧一中太白校區。這次重遊故裡,喬羽先後前往南池公園、濟寧一中北湖校區等地訪問,並就喬羽藝術館的建設情況給予了一些建議。
  • 桃李春風母校情——記範縣一中校友陳家重
    走進範縣一中的大門,左面就是校友陳家重捐建的桃李園。桃李園佔地16畝,設計精巧,風格獨特。徜徉在桃李園內,長廊蜿蜒,曲徑通幽,花草繁茂,綠樹遍布,聖人雕塑莊嚴肅穆,名人石刻點綴其間,優雅秀美,如詩如畫。桃李園建成以來,這裡成為全體師生怡神娛心調節張馳的絕佳之地。
  • 情系母校,愛心馳援!我校2019屆校友羅鞘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3月31日,我校2019屆計算機專業校友、翼俠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鞘向母校捐贈一批醫用口罩,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羅鞘校友表示,畢業以後一直不忘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一心記著感恩母校、回饋母校。聞聽母校防控物資緊缺,他連忙通過各種渠道購買10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希望在母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學校向羅鞘校友表示感謝,並表示一定用足用好這批口罩,確保發揮防控物資最大效益。
  • 許昌市三高傑出校友李朝感恩母校培養.令人敬佩
    「作為許昌市三高培養的學生,我一直關注著母校的發展,而且心裡總有種強烈的責任感,促使我回到這裡,向學校和老師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2020年12月8日上午,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關愛教育捐贈儀式,該校傑出校友李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母校捐贈100萬元,作為資助母校建設辦學與優秀學子獎勵基金。李朝是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2015屆優秀畢業生,班主任是陳豔群老師、王曉萌老師。李朝是擁有1300多萬「粉絲」的抖音博主「小李朝ye」——「大網紅」。
  • 寧波鎮海中學校友兩項基金反哺母校
    「梓蔭·築夢」基金是由鎮海中學00屆校友張文淵積極牽線北京築夢基金和梓蔭會,連續第二年向母校鎮海中學捐贈100萬元的反哺基金,用於貧困學子的助學、年輕教師的培養和在職優秀教師的激勵。本次主要嘉獎對象是上一學期堅持每周5個晚自習都在校陪伴、助力學生共同成長的優秀鎮中教師。
  • 西京學院校友為母校捐贈防控物資
    3月26日上午,西京學院校友西京校友企業家聯合會籌委會發起人西安每一天連鎖店創始人張培彥、楊國升為母校捐贈價值十萬元抗疫愛心物資助力學校疫情防控和復學準備工作西京校友企業家聯合會籌委會秘書長王鑑陪同參加捐贈儀式。
  • 陽江一中這個活動可真來了不少人,你聽說了嗎?
    本次校慶慶典大會,聚焦「感恩奮進 再創輝煌」的主旨,總結辦學經驗和教學成果,展示了陽江一中人在前行的道路上始終心懷感恩、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譜寫了一篇篇立德樹人的新篇章。廣大校友飲水思源,感恩母校,關心支持母校的建設和發展,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資助了一批批貧困學子,使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想;全體教職員工舍小家顧大家,一身撲在事業上,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學校的發展壯大,不辭勞苦,任勞任怨。他代表學校,向所有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上級領導、校友、社會各屆以及全體師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 為母校捐贈658臺空調,義烏中學這位校友的義舉引發「刷屏」
    這張照片引爆朋友圈近日,浙江省義烏中學87屆高三(1)班劉健校友向母校捐贈658臺空調的義舉,在義中校園內引起廣大師生熱議,並在朋友圈迅速「刷屏」。據悉,劉健校友本次向母校捐贈空調658臺,其中558臺(1.5匹)用於更新所有學生寢室的舊空調,此外,食堂新增空調62臺(5匹)、體育館新增空調28臺(5匹)、校史館也新增了空調10臺(5匹)。這批空調將極大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師生營造更加優良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
  • [原創]桃李芬芳滿天下 南寧一中今日喜慶90華誕
    記者陳創明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8日訊(記者陳創明)金秋十月,南寧一中迎來90華誕。今天上午8時左右,南寧一中的校門口已聚集了眾多校友,有舉牌尋找同學的,也有尋找自己恩師,而畢業於70年代的同學打著「感謝恩師」橫幅集體走進學校,拉開了南寧一中90華誕慶典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