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紅船精神」即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是我黨的寶貴精神資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高校弘揚「紅船精神」,要聚焦立德樹人這一主題,把「紅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弘揚「紅船精神」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內涵及重大意義
紅船是指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上召開中共一大、承載中華民族命運的一條小船。「紅船精神」是凝結在這條小船上的精神力量。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題為《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首提「紅船精神」,將其內涵概括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與革命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它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從這個源頭上延展出來的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經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再次闡明「紅船精神」,並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新時代在全黨弘揚「紅船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黨員幹部始終銘記歷史,正確看待歷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到愛黨擁黨護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我們黨保持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使我們黨保持純潔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使我們黨保持戰鬥性,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勇往直前,奮發有為。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激發黨員幹部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未來,不忘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不竭動力。
新時代在青年學生中弘揚「紅船精神」尤為重要。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在高校傳承紅色基因。理想信念在人們行動過程中具有導向、激勵和凝聚功能。堅定理想信念是「紅船精神」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代表了共產黨人恆久不變的初心。「紅船精神」所凝結的以理想信念為重要元素的紅色基因,為高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培養信念堅定的時代新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通過「紅船精神」的引領,能夠使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增強「四個自信」,使高校始終成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堅強陣地,讓馬克思主義始終成為高校的鮮亮底色。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增強青年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使命意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紅船精神」中所蘊含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紮根人民學本領,學好本領為人民」的服務理念,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引導青年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家國夢想結合起來,主動融入偉大復興的時代潮流。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激勵青年學生迸發創造偉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夢想需要一大批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就是高校的使命。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是青年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精神動力。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在尊重和發揮青年學生創新精神過程中,激勵他們迸發創造偉力,通過自己的創新創造實現人生價值。
弘揚「紅船精神」要緊緊把握立德樹人這一主題
弘揚「紅船精神」與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密切相關。「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了精神指引,豐富了立德樹人的時代內容。 「紅船精神」與立德樹人共同聚焦「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根本問題,也有力地回答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問題。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時曾寄語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的精神源泉,也是支撐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不變底色。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充分挖掘「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學生,教育引導青年學生以黨的政治綱領為奮鬥目標,以黨的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以黨的中心任務為光榮使命,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引導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國民教育之魂。「紅船精神」蘊含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實幹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所在。在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將其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與塑造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勤學的表率、修德的表率、明辨的表率、篤實的表率。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學生是這個時代最有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群體。堅持和弘揚「紅船精神」,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時代之需,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發展之要。因為,青年成長的黃金期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周期高度吻合,青年學生將親身參與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在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培養青年學生的擔當精神和「身在校園,心繫天下,走出校園,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弘揚「紅船精神」要注重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大力弘揚以「紅船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紅船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和各環節,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傳承「紅船精神」,放飛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
把「紅船精神」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優秀代表,在大學教育階段,如何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顯得尤為重要。「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正是青年學生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高校應根據青年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特點,一以貫之地推進「紅船精神」的養成教育,使之融入大學四年,貫通本科、碩士、博士教育,貫穿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使「紅船精神」真正成為青年學生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把「紅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渠道,同樣是弘揚「紅船精神」的主渠道。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積極推進「紅船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教材改革,編寫「紅船精神」系列教材和讀本,開設選修課,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講好紅船故事,解讀好「紅船精神」,讓學生在生動鮮活的事例中感受紅色文化的生命力,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專業課程也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充分發掘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課程育人資源,將「紅船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之中,為青年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等問題,真正實現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發揮協同育人效應。
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全領域。大力弘揚「紅船精神」,不僅要藉助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充分挖掘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全領域。高校應拓寬第二課堂育人平臺,通過組織青年學生參觀改革發展偉大成就展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和國家公祭儀式,參加社會調研、志願服務、扶貧救助、藝術惠民等活動,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砥礪意志品質,引導青年學生立志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奉獻青春。高校可以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中突出「紅船精神」,藉助各類講座、論壇、報告會等,邀請專家為學生解讀「紅船精神」,支持學生理論社團開展「紅船精神」研究及宣講,舉辦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紅船精神」涵養大學文化。同時,應注重把弘揚「紅船精神」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強學業就業指導,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用青年學生喜歡的網絡語言開展「紅船精神」養成教育,引導其在「紅船精神」的感召下,自覺將個人成長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從而達到育人目的。總之,要將「紅船精神」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推進高校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作者系遼寧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