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紅船精神」即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是我黨的寶貴精神資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高校弘揚「紅船精神」,要聚焦立德樹人這一主題,把「紅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弘揚「紅船精神」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內涵及重大意義

紅船是指1921年浙江嘉興南湖上召開中共一大、承載中華民族命運的一條小船。「紅船精神」是凝結在這條小船上的精神力量。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題為《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首提「紅船精神」,將其內涵概括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與革命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它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從這個源頭上延展出來的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經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再次闡明「紅船精神」,並強調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新時代在全黨弘揚「紅船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黨員幹部始終銘記歷史,正確看待歷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到愛黨擁黨護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我們黨保持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使我們黨保持純潔性,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使我們黨保持戰鬥性,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勇往直前,奮發有為。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激發黨員幹部帶領人民群眾不斷開創未來,不忘初心和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不竭動力。

新時代在青年學生中弘揚「紅船精神」尤為重要。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在高校傳承紅色基因。理想信念在人們行動過程中具有導向、激勵和凝聚功能。堅定理想信念是「紅船精神」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代表了共產黨人恆久不變的初心。「紅船精神」所凝結的以理想信念為重要元素的紅色基因,為高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培養信念堅定的時代新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通過「紅船精神」的引領,能夠使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增強「四個自信」,使高校始終成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堅強陣地,讓馬克思主義始終成為高校的鮮亮底色。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增強青年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使命意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紅船精神」中所蘊含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弘揚「紅船精神」,能夠使青年學生牢固樹立「紮根人民學本領,學好本領為人民」的服務理念,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引導青年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家國夢想結合起來,主動融入偉大復興的時代潮流。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激勵青年學生迸發創造偉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夢想需要一大批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就是高校的使命。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是青年學生創新能力形成的精神動力。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能夠在尊重和發揮青年學生創新精神過程中,激勵他們迸發創造偉力,通過自己的創新創造實現人生價值。

弘揚「紅船精神」要緊緊把握立德樹人這一主題

弘揚「紅船精神」與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密切相關。「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提供了精神指引,豐富了立德樹人的時代內容。 「紅船精神」與立德樹人共同聚焦「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根本問題,也有力地回答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問題。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時曾寄語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薪火相傳的精神源泉,也是支撐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不變底色。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充分挖掘「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學生,教育引導青年學生以黨的政治綱領為奮鬥目標,以黨的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以黨的中心任務為光榮使命,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引導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國民教育之魂。「紅船精神」蘊含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實幹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所在。在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將其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與塑造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勤學的表率、修德的表率、明辨的表率、篤實的表率。

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青年學生是這個時代最有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群體。堅持和弘揚「紅船精神」,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時代之需,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發展之要。因為,青年成長的黃金期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周期高度吻合,青年學生將親身參與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在高校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培養青年學生的擔當精神和「身在校園,心繫天下,走出校園,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弘揚「紅船精神」要注重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大力弘揚以「紅船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紅船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和各環節,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傳承「紅船精神」,放飛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

把「紅船精神」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優秀代表,在大學教育階段,如何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顯得尤為重要。「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正是青年學生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高校應根據青年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特點,一以貫之地推進「紅船精神」的養成教育,使之融入大學四年,貫通本科、碩士、博士教育,貫穿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使「紅船精神」真正成為青年學生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把「紅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渠道,同樣是弘揚「紅船精神」的主渠道。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積極推進「紅船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教材改革,編寫「紅船精神」系列教材和讀本,開設選修課,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講好紅船故事,解讀好「紅船精神」,讓學生在生動鮮活的事例中感受紅色文化的生命力,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專業課程也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充分發掘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課程育人資源,將「紅船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之中,為青年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等問題,真正實現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發揮協同育人效應。

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全領域。大力弘揚「紅船精神」,不僅要藉助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充分挖掘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把「紅船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全領域。高校應拓寬第二課堂育人平臺,通過組織青年學生參觀改革發展偉大成就展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和國家公祭儀式,參加社會調研、志願服務、扶貧救助、藝術惠民等活動,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砥礪意志品質,引導青年學生立志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奉獻青春。高校可以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中突出「紅船精神」,藉助各類講座、論壇、報告會等,邀請專家為學生解讀「紅船精神」,支持學生理論社團開展「紅船精神」研究及宣講,舉辦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紅船精神」涵養大學文化。同時,應注重把弘揚「紅船精神」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強學業就業指導,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用青年學生喜歡的網絡語言開展「紅船精神」養成教育,引導其在「紅船精神」的感召下,自覺將個人成長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從而達到育人目的。總之,要將「紅船精神」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推進高校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作者系遼寧大學黨委書記)

相關焦點

  • 主題教育思想匯丨把握「紅船精神」的三個關鍵詞
    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黨員幹部領會精神、深入學習,「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聯合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等媒體,推出「主題教育思想匯:聽馬院院長說」活動,邀請浙江紅船幹部學院以及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1個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們,結合本次主題教育精神和要求,對「讀懂紅船精神」、「感悟浙江精神」和「再學八八戰略」等專題進行再闡釋、再解讀。
  •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vid=40004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作總結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張高麗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教育強則國家強。
  • 劉建平 莫丹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鬥爭精神
    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正由於此,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砥礪奮進新徵程,我們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揚鬥爭精神,讓鬥爭精神照進青年學子心中,造就民族復興的堅定力量。因事而化,認識鬥爭精神的生命力。敢於鬥爭和善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
  •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原標題: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以思政課建設為引擎,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   北京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著眼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指導地位
  • 王兆鵬:準確把握「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
    「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準確把握「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需要結合新的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培育理想信念的豐厚沃土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是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團結奮鬥的精神旗幟。
  • 習總書記談高校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 從文化自覺角度把握「紅船精神」的內在邏輯
    「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之源民族文化自覺:「紅船精神」形成的歷史邏輯「紅船精神」的形成離不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  一般而言,政黨都會通過章程和儀式以及經常性的教育活動,促進政黨成員認同並支持其思想理論、政治主張和文化價值。此外,政黨還通過輿論宣傳和各種政治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自己的主張,以獲得廣泛的認同和支持,這是政治社會化的過程。「紅船精神」的概括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完成的。
  •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這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都應貫穿於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二者相互融合、整體推進,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也是促進高職院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黨委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
    2016年12月12日下午3:00,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章、黨規。學院全體黨委委員、辦公會成員、師生黨支部書記出席會議。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汲傳波主持。
  • 以「三進」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發揮思政課程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靈魂課,也是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渠道,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負責人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
    二是把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引向深入的需要。一年來,各有關部門、各地各高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當標杆,在強化落實、落地見效上下功夫,召開專門會議部署,出臺了實施方案和配套文件,加強工作指導和督查。
  • 沂蒙精神融入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維進路
    這一要求指明了新時代沂蒙精神的發展方向。沂蒙精神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傳承和傳播,作為沂蒙精神傳播主力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務實創新的作風推進沂蒙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實現沂蒙精神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創新,引導人們逐步實現對沂蒙精神的認知、認同和踐行。
  • 加強高校理想信念教育 守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
    理想信念教育是世界觀和政治信仰在人們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養大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政治信仰。其次,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色彩和政治價值導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無產階級合格接班人,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又不能自發產生,只能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才能實現。
  • 包頭市召開宣傳思想文化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3月31日下午,包頭市召開宣傳思想文化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和全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分析形勢、研究問題,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包頭市宣傳思想文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不斷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開創全區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自治區領導乃依木·亞森、孫金龍、肖開提·依明、李學軍、艾爾肯·吐尼亞孜、馬學軍等出席會議。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教育工委書記李鵬新作總結講話。
  •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登
    二、推動「六有」要求在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中強起來、落到實處將「六有」要求和「紅專並進」的校訓精神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一是融入教書育人。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環節實行「一票否決」。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六個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強化問題導向,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 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 中國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含有系統而獨具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它重視倫理價值取向,強調德智統一,以德統智。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應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