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心—《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2020-12-21 陳來意文選

徐錚電影《我不是藥神》,男一號程勇,因為掙不到錢墮落,貧窮和氣急敗壞到妻離子散,而通過賣有療效的假藥違法掙了錢金盆洗手,改行做了合法生意,最終還是被人性洗禮,再度不掙錢甚至虧錢賣假藥,最後坐了牢,國家體制因此也做了優化變革。男一號從一個市井生意人蛻變為一個企業家。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個事件只有那些患者及家屬才能深刻體會到,作為旁觀者,我看到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犧牲掉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是人類靈魂深處的敬畏心。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化,但一定不能沒有對文化的敬畏心。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只要能掙錢,讀什麼書不重要。影片中,有個「正兒八經」賣假藥的張院長,有組織有計劃,但趁著「商機」從生命邊緣的患者手裡掙錢,最後走上了逃亡之路,記得他對男一號說了一句話「窮病你治不了,別傻了!」這話其實說得挺客觀,可就是覺得這話太氣人,窮人的覺醒,確實需要時間。只有那些有錢人(尤其以前的暴發戶)才有可能會告訴窮人說,你們讀書人有啥用?還不是要為我打工?而實際這些暴發戶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到教育環境最好的地方去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男一號的兒子最後被送去國外與母親和後爸生活,在機場,孩子的警察舅舅對男一號說:「送出去也許是對的,會比我們更有出息!」

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歷,但更應該是學會敬畏,如果家長懂得對文化的敬畏,那麼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就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二胎放開了,甚至計劃生育這個基本國策可能會廢除(廢除這個國策,不是因為國家對人口不控制了,而是因為國家有信心放開了依然能夠控制人口),但教育可能成為大問題,很多人會因為給孩子找一個好學校而費盡周折,還有更多人其實抱著不樂觀的態度,但我認為,國家在進步,如果一個民族的進步要依靠先制定法令後逐步完善的形式,那一定強不到哪裡去。例如垃圾分類,不是多了幾個垃圾分類垃圾桶就能解決的,而應該是每個人對環境保護的敬畏心,對地球母親的敬畏心,才能夠真正做到愛護環境。

看著男一號抹去眼淚,轉身走出機場的背影,我也感動落淚,原來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愛不捨得,不放手,而此刻的他因為知道他有更大的責任要去履行。人類這個族群就是很奇怪,當一個人掌握了可以改變別人或者說拯救別人生命的時候,就會放下個人得失,一路向西。這就是人類靈魂深處的敬畏心,這就是一個文化人的蛻變。

我認為這是徐錚導演的一次蛻變,同時也是中國文化體制的一次蛻變,試想,這個帶有批判深意的題材,在10年前,電影審核部門是不可能通過,並能實現熱映的。作為普通中國公民,我們應該要覺醒,應該要對公平正義持有一顆敬畏心。在不公平不正義的環境面前,人人都應該站出來,去改變,去優化,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快走向真正的繁榮富強。

看到很多平臺對這部電影的評分非常高,出奇的高,說明中國需要好電影,中國需要敬畏心。

相關焦點

  • 羅大佑加盟《我不是藥神》走心獻作音樂觀後感《夜是秋月明》
    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寧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主演更囊括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實力主創。2018年7月5日已全面公映,並以IMAX、中國巨幕等多種制式同步上映。由羅大佑特別創作的音樂觀後感歌曲《夜是秋月明》今日全網上線。
  • 《我不是藥神》熱映溫暖千萬人 羅大佑譜寫「音樂觀後感」
    7月9日,由文牧野導演、寧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曝光一首「音樂觀後感」《夜是秋月明》,知名音樂人羅大佑為電影傾情創作。羅大佑譜寫「音樂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點亮希望之光 7月9日,電影《我不是藥神》曝光一首「音樂觀後感」《夜是秋月明》,知名音樂人羅大佑為電影傾情創作,親自譜寫詞曲,並包辦演唱製作,將他對電影的感悟和喜愛都熔鑄在音樂當中。從情感細膩的「玉砌雕欄」、「西樓東風」到豪邁的「大道,如春花來」,隨著歌曲緩緩推進,節奏亦變得更加激昂。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昨晚,看到騰訊新聞推送消息《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經突破28億,這部走心的現實主義國產大片成功俘獲了國人的心。一部作品能如此倍受歡迎,必有其獨到之處,影片背後的故事久久質問著人心,讓人深思,振聾發聵。電影上映三天後,在朋友圈的極力推薦下,懷著好奇,帶著想像走進影院來了一場《我不是藥神》之旅。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說的是主公翁程勇,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印度仿製抗癌藥的中國區代理,通過買仿製藥發家致富,最後正版藥公司的述求下他退出了,可後來發現,曾經在他這裡買藥的患者陷入了困境,因為缺藥而死,心有愧疚的程勇決定為了患者鋌而走險,再一次以成本價向患者出售正版上萬元的仿製藥,最終因為「走私假藥」而被捕。最諷刺的最心酸,最荒誕的最現實。
  • 為什麼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口碑票房能夠爆棚?
    《我不是藥神》點映日就破億,最終以總票房30.7億的成績位列2018年年度電影票房榜第三名。而在豆瓣上,它的評分卻遠超票房排名第一的《紅海行動》和排名第二的《唐人街探案2》,可謂是收穫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 從市井小民蛻變成救世主——《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從市井小民蛻變成救世主——《我不是藥神》觀後感一、黃毛這個人黃毛是一個脾氣倔強、不計後果的人,黃毛也善良,但他容易衝動。電影中的公安局長不是反派,而是保守派,他沒想過阻止程勇救人,而是反對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不得不承認,印度藥確實是仿造藥,所以程勇確實有犯罪行為。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00字 直擊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影片結束,大燈亮起,把我從電影的世界拉回現實,周圍的觀眾也一反常態的沒有立即起身離去,都在那面目低垂的坐著,我坐在角落裡心情也久久不能釋懷,周圍時不時的哭泣聲勾起了複雜的思緒,一時忍不住眼淚也從臉上滑落。影片一開始就以簡單的一些片段介紹了主人公程勇的生活背景以及矛盾的人物性格。
  • 《我不是藥神》裡的《只要平凡》這首歌有毒,網友:聽到就想哭
    《我不是藥神》片尾曲《只要平凡》旋律響起,網友:再次淚目今年七月份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到目前已經告一段落了。但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它的意義在於推動社會體系的完善發展。劇情還是那個劇情,觀影心態卻早已不同了這部電影小編也連續刷了好多遍,每到片尾音樂聲只要想起,眼淚便止不住的奪眶而出,我想這部電影一定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啊張碧晨的聲音像清涼的水穿過張杰低音的滄桑感。
  • 我不是藥神,誰是藥神?
    當「藥俠」的傳奇被改編成現在的「藥神」公映,我相信也是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的結果。《我不是藥神》的主人公程勇(徐崢飾),他最開始答應走私藥品,完全是受金錢的驅使,當仿製藥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有點像是一個典型的暴發戶。在夜總會裡甩出一沓鈔票擠兌經理的時候,與其說他是想保護思慧(譚卓飾),不如說他更想炫耀。
  • 《我不是藥神》:十年最好國產電影,真實的揭露了癌症患者的痛苦
    但凡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多少對生命和對生活,都隱藏著敬畏之心。這一次,國產片終於將「醫療」「疾病」「走私」「貧窮」這樣敏感的詞彙,搬上了大熒幕,還未正式上映全國影院的《我不是藥神》,就已經有了9分的高分評價,許多人說,這是近年來的國產片最佳,沒有之一。
  • 《我不是藥神》—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這是《我不是藥神》播映後網上的一段話。文中列舉了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的一段經歷,2013年其母親中風送進ICU,每天以幾千元的速度劃帳單。想到父母,想到自己將來的養老,經濟上強烈的不安全感驟然襲來,迫使他開始頻繁地「出去掙點錢」——做評委、主持節目等。那段時間,竇文濤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這人生的艱難啊,你是很難想像的」。
  • 曹偉義:傾力出演《我不是藥神》
    近日,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播, 4天13億的票房刷屏了各大網絡。輝煌的背後離不開所有演職人員的辛勤付出。曹偉義,出生於江蘇南通的一位青年演員,受邀出演電影《我不是藥神》,日前,他接受了媒體的採訪,談到出演《我不是藥神》的時候,他動情地說道:從南京1912酒吧連續拍攝2天沒睡覺,到南京警官學院。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我不是藥神的三大反轉,你看懂了嗎?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我不是藥神》封神!電影還沒上映,光點映就有2億票房,17萬的觀眾打分給出了9.5的高分,正式上映首日拿下3億票房,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我不是藥神》讓中國電影有了一部可以拿得出手,說得出口的自己的電影。上映檔期跟《我不是藥神》衝突,是一種無名的悲哀,就像學校裡的學生,本來學習挺好,考試成績還不錯,沒成想忽然殺出一個學霸,各科成績都是滿分。在《我不是藥神》的對比之下,遍地都是爛片。官媒,自媒體,都在討論《我不是藥神》,大多數都是自來水,都是觀影過後的有感而發。
  • 《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觀後感:生命需要敬畏感
    《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觀後感:生命需要敬畏感。我認為這樣的人生轉折再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東西會永久的被掩藏下去,是金子總會發光,我認為是巴爾蒂尼將他帶進了他喜歡的領域,給了他最接近夢想的機會。我認為這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結局,然而並不是。
  • 徐崢《我不是藥神》壁畫海報"繞佛入世"
    此前,主演徐崢曾公開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演員生涯迄今為止最滿意的表演作品。」加之實力派演技班底,令人愈發期待影片品質。作為「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又一力作,除了寧浩徐崢招牌式的黑色幽默,電影《我不是藥神》更將突破國產影片類型,展現因「藥」而展開的小人物成長為平民英雄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讓愛傳遞,每一個人都是藥神
    仁心妙手普眾生徒留人間萬古名——《我不是藥神》最近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被稱為「年度最佳」。可是這一年都還沒過去,或許接下來會出現更好的電影,怎麼就成了「年度最佳」呢?因為它很好的抓住了社會的「痛點」。
  • 基層的勝利,人民電影,電影《我不是藥神》要理解
    後,中國電影百花齊放,曾經轟動一時的「大IP+小鮮肉+續集」模式逐漸式微,現實主義題材不斷湧現,為觀眾打造了「驚喜」,的《我不是藥神》電影是編者帶給您的,是國內電影界真實題材素材的巔峰之作。與徐崢的尷尬系列相比,《我不是藥神》由新任導演文木葉執導,徐崢主演,這個故事延續了徐崢電影通常的表達方式。誇張黑色幽默是最荒謬和有趣的事情。可以說,電影開頭的主角設置源於逆襲之旅,由徐崢和程勇扮演,即「藥神」,他選擇去印度買藥,成為印度藥的中國代理人。人為財富而死,鳥為食物而死。他們將討論「人性」這個詞。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教育版的《我不是藥神》,教育的藥在哪裡?
    看到這個電影,我突然也想寫一部電影文本,叫《我不是教神》。1.像徐崢飾演程勇式的老師:《我不是教神》-從《我不是藥神》看教育程勇,一個困頓的中年男性保健品商販,經營慘澹,生活艱難,家庭破裂,連兒子的撫養權差點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