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思想周報|心急的沙特王儲;經濟學家為何需要託爾斯泰

2020-12-12 澎湃新聞

心急的沙特王儲

11月4日,沙特國王薩勒曼宣布成立以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主席的最高反腐委員會,當晚就有11名沙特王子、4名現任大臣(部長級)和11名前大臣因涉貪被捕。沙特政壇的這場反覆風暴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Project Syndicate近日以「沙烏地阿拉伯心急的年輕人(Saudi Arabia’s impatient young man)」為主題,陸續發布了一組專題文章,從不同角度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剖析。其中,曾任德國外交部長的約施卡·菲舍爾(Joschka Fischer)撰寫的「沙烏地阿拉伯來自上層的革命(Saudi Arabia’s revolution from above)」一文頗有見地。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菲舍爾指出,作為阿拉伯地區最大的國家之一的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帶來的巨大財富使其成為了西方尤其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這個夾在伊斯蘭中世紀和西方現代性之間的國家,存在極端化的矛盾。一方面,麥加和麥地那有著最先進的基礎設施和美國式的購物中心,另一方面,自1932年建國至今,沙烏地阿拉伯都是由一個家族統治的、絕對君主制的、反西方的部落社會,擁護極端保守的伊斯蘭教派——瓦哈比派。

菲舍爾認為,由於石油價格的長期下跌和為快速增長的年輕人群體提供教育和工作崗位的需要,國王薩勒曼和王儲穆罕默德顯然認為國家需要現代化。為了避免緩慢衰落乃至最終崩潰,他們開始在經濟、社會、文化方面採取開放措施。在掀起反腐風暴的不久前,沙烏地阿拉伯剛剛廢除了禁止女性開車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禁令。然而,上一次試圖繞過伊斯蘭教權階層在中東地區進行自上而下的革命的獨裁者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Mohammad Reza Pahlavi),他和他的「白色革命」最終被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掃蕩。菲舍爾寫道,我們只能寄望於穆罕默德王儲的這場革命進展順利,因為一旦失敗,極端原教旨主義的沙拉菲派將在利雅得奪取權力,而如果這座保守伊斯蘭的堡壘成功實現現代化,那麼伊斯蘭世界的其他國家也會效仿。

文章進一步指出,作為其議程的一部分,穆罕默德王儲還實行了更具侵略性的外交政策,尤其是針對伊朗。穆罕默德身邊的現代化主義者明白,這場革命想要取得勝利,需要打破瓦哈比主義的力量,用沙特國家主義取而代之,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敵人。與沙特爭奪地區霸權的什葉派伊朗無疑是最好的襯託者,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近幾個月來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截止到目前,兩國的地區霸權爭奪戰尚限制在敘利亞和葉門的代理人戰爭,帶來了災難性的人道主義後果。雙方都不希望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但鑑於近期的事態發展(沙特、伊朗雙方因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裡裡在4日訪問沙特期間突然辭職而爆發爭端),不能排除爆發戰爭的後果。在中東地區,冷戰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變成熱戰。

菲舍爾最後總結稱,沙烏地阿拉伯的這場革命是一次高風險的嘗試,如果失敗將帶來嚴重後果,而其成功也很可能伴隨地區張力的急劇上升和戰爭可能。

川普的女婿、白宮首席顧問庫什納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英國《觀察家報》的一則社論則將沙烏地阿拉伯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和美國的外交政策聯繫起來。該文認為,穆罕默德王儲的這些舉動和川普的女婿、白宮首席顧問庫什納(Jared Kushner)10月底對沙特的訪問和兩人之間的牢固友誼以及直至深夜的長談有關。當穆罕默德王儲以反腐的名義掀起針對王室競爭者的大清洗、發動黎巴嫩政變和對葉門港口實施援助封鎖時,白宮沒有做出任何批評,川普還在推特上對「反腐風暴」表示支持。

社論進一步指出,沙特王儲和庫什納的緊密聯繫讓美國的外交官和五角大樓深感擔憂,官員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是表示對兩人的談話不知情,而這樣的秘密行為正在成為常態,美國國防部只能根據他做了什麼、去了哪裡來猜測其他支持的立場。該文認為,美國魯莽、衝動、對抗性的行為正在使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更加不穩定,這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問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上周就黎巴嫩事件表示,該國不應成為「代理衝突的地點」。法國、德國也對該地區不穩定的加劇表達了相似的擔憂。

文章最後總結稱,沙特家族歷來被視為維持中東穩定的必要力量,然而穆罕默德王儲領導下的沙特正在成為一個不可預測的、無法控制、擅長開始或助推自己無力善後的衝突的危險因素。處在伊朗的野心、石油收入減少和改革訴求上升等多重壓力下的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而穆罕默德在其不可理解的白宮夥伴支持下剛愎自用的行為將一切都置於危險之中。

經濟學家為何需要託爾斯泰

近日,美國財經記者、《拯救華爾街》一書作者羅傑·洛溫斯坦在《華盛頓郵報》上為索爾·莫森(Gary Saul Morson)和莫頓·夏皮羅(Morton Schapiro)5月出版的新書《金錢與理智》(Cents and Sensibility)撰寫了一篇題為「經濟學家為何需要託爾斯泰」的書評,試圖說明經濟學應該從人文學科中汲取養分。

《金錢與理智》書封。莫森是西北大學語言文學教授,而夏皮羅的身份是西北大學校長、經濟學家。兩位作者認為,人文學科的倫理敏感性有助於改善公共政策。洛溫斯坦舉了數例子說明缺乏人文關懷的經濟學可能誕生出何種殘酷邏輯:很久以前,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薩默斯(Larry Summers)曾支持將高汙染行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以未實現的未來收益計算,這些地區失去的生命價值較低。一名巴西某部長對此評價稱,「合邏輯但蠢透了」。同樣地,世界銀行曾質疑一項在西非地區治癒失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項目是否值得。經濟學家認為,批准腎臟交易市場可以提高供給,從而有可能拯救更多生命,但一些人不得不衡量器官拍賣價高者得背後的道德意味。

洛溫斯坦指出,經濟學家往往有「智力帝國主義者」傾向,當讀到《未選擇的路》時,他們會哂笑弗羅斯特發現了機會成本,而很少思考可以從詩人身上學到什麼。經濟學家總是假設他人和他們自己一樣,無視其文化、階級和背景,認為其他人都會按照經濟學家視為理性的方式做出反應。而在兩位作者看來,未受文化影響的抽象「經濟人」是一種謬論,因為「人從一開始就是文化的,而不是先作為生物體被創造出來,然後在某種文化裡蘸了一蘸,就像阿喀琉斯在冥河裡那樣。」因此,透過文化的稜鏡,很多經濟學問題能夠被更好地理解,諸如為何有些地區生育率更高、為何一些國家發展更早、為什麼一些高中生不去申請他們能被錄取的最好的學校,等等。

兩位作者試圖打破經濟學一神論者的傲慢。他們批評諾貝爾獎得主蓋瑞·貝克(Gary Becker)關於人類的一切行為,從結婚、離婚到生育、交友,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經濟學可以作為「理解所有人類行為的寶貴統一框架」的假設。 在《國富論》之前寫了《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就已指出,人絕不僅僅是自私的,他們也會為他人著想,「就像進入他的身體,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同一個人」。兩位作者指出,這就是當你閱讀一部好小說時發生的事情——產生同理心。文學發展出一種經濟學模型無法做到的對人們將如何行動的感知,在理性人假設中,人的喜好是固定的,而在文學裡,我們知道人會隨著時間變化。

另一方面,兩位作者也對文學進行了解剖。他們指出,經濟學經受著物理羨妒( physics envy )的折磨,因其需要敘事支撐而無法躋身「硬科學」行列;與此同時,文學和歷史則陷入了「人文尷尬」之中,在史丹福大學,人文學科佔到了主要本科院系的45%,卻只招收到了15%的學生。

文章指出,人文學科的困窘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貶低的結果。今天的很多大學院系都宣稱偉大的小說不過是「紙上的文字」。影響力巨大的《諾頓文學理論與批評選集》中說:「文學文本,和其他藝術品一樣,並不比任何其他的文化產品和實踐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作者對此提出質疑,那麼為什麼還要閱讀莎士比亞?如何只是為了解構作者的「啟示(message)」,為什麼不直接教授那些啟示呢?這樣一來,《悲慘世界》可以被簡化為「幫助不幸的人」,《哈姆雷特》則是「別再消沉,做點兒什麼!」但事實上,我們閱讀文學作品是為了獲得文字所激發的體驗。歷史學也令人傷感地試圖模仿經濟學找到系統的、不變的定律,發現必須是科學的、普遍性的。偶然性和機遇,例如一場饑荒、一位天才或狂人的及時出現、一項科學發現,都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

在作者看來,理想狀態下的人文學科應當是和不確定性的角力,這是一個關注偶然真理和「整體性」的學科。書中還聚焦了多位絕對論者,希望以此提醒經濟學家們注意到經濟學中可疑的絕對論,因為和人文學科一樣,經濟學也是一門「整體性」的學問。經濟學的根本從來都不是數學計算,而是它所講述的關於我們的人生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沙特王儲:沙特將對所有宗教信仰開放,打造新一代全球性城市
    32歲的沙特王位繼承人當天是在該國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計劃(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會議期間發表上述言論的,這一會議是「石油王國」尋求全球投資者進入該國的一場國際盛會。「我們將回歸到從前的溫和伊斯蘭教,向世界開放,我們不會坐等30年,而是會立即對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進行打擊。」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言畢,獲得了全體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 沙特王儲上臺一年:維密開進首都 新生活成本不低
    90分鐘的比賽中,儘管沙特隊被對手連灌5球,坐在豪華包廂中的王儲卻顯得不甚在意,與身旁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相談甚歡,互動頻頻。這是上任將滿一年的年輕沙特王儲最近一次亮相國際場合,也是其經歷「遇刺疑雲」後首次出訪。
  • 川普見沙特王儲不吝溢美之詞,稱沙特採購至少創造百萬就業
    :澎湃新聞 6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大阪舉行了會談,其間川普對沙特王儲在國內進行的改革大加讚賞,稱其做了「了不起的工作」。
  • 逼卡達、立新王儲,沙特在下一盤大棋?
    【新聞事實】  現年81歲的沙特國王兼首相薩勒曼21日發布命令,免去侄子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的王儲、副首相和內政大臣職位,任命31歲的兒子、副王儲、第二副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王儲和副首相,並繼續擔任國防大臣一職。
  • 沙特「沙漠達沃斯」開幕在即,網站被黑:王儲成恐怖組織「劊子手」
    【文/觀察者網 徐蕾】 在記者死亡事件的陰影中,沙特原定於當地時間23日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峰會遭到多國人士抵制。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更讓沙特難堪的事發生了:這被稱為「沙漠達沃斯」的會議,它的網站被黑了,王儲成了「劊子手」。
  • 沙特外交大臣否認王儲與以色列官員會晤
    新華社利雅得11月23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23日否認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與以色列官員會晤。費薩爾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有媒體報導稱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沙特期間,王儲與以色列官員舉行了會晤」,「這樣的會晤沒有發生過,在場的僅有美國和沙特官員」。
  • 貝索斯手機被黑細節曝光,沙特王儲或是幕後推手
    除此之外,FTI 調查員還掌握了兩個細節,側面佐證沙特王儲薩勒曼的帳號使用者(不清楚是否是他本人)可能通過不為人知的渠道掌握了貝索斯的隱私情報。2019 年 2 月 16 日,在三個月沒有聯絡的情況下,薩勒曼又給貝索斯發了一條消息,讓他不要相信聽到的有關「沙特或自己(薩勒曼)正在對付你的假消息」。就在收到消息的兩天前,貝索斯剛剛通過電話參與了兩場內部簡報會議,會上他被告知「沙特政府正在通過網絡輿論手段攻擊自己」。這意味著沙特王儲可能監聽或竊取了這些情報。
  • 沙特王儲下令逮捕王叔和堂兄弟,指控對方圖謀政變推翻現任國王
    據媒體報導,被捕的穆罕默德·本·納耶夫和沙特現任王儲穆罕默德是堂兄弟關係,他原本是沙特王儲,直到2017年突然被廢黜。穆罕默德·本·納耶夫此前一直擔任沙特政府反恐部門的負責人。 沙特王儲 據《紐約時報》分析,這次逮捕行動的目的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了再次鞏固自己的權力
  • 沙特保守派副相有望任新王儲 常與國王政見相左
    10月25日,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王儲蘇爾坦·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的葬禮在首都利雅得舉行。王儲蘇爾坦去世,現年87歲的國王日前剛剛接受手術,理論上的王儲繼任者納伊夫現年78歲,種種現狀引發外界對這個石油和伊斯蘭教大國的王位繼承問題的廣泛關注。
  • 沙特王儲收購SNK|格鬥遊戲資訊一周回顧
    沙特王儲收購SNK 不管是對於粉絲還是同行廠商來說,SNK無疑是本周的話題之王。而該王儲也是《拳皇》系列的忠實粉絲,本次出手可謂為國著想和為愛發電兩開花。 在媒體GameIndustry的報導中提到,該基金會還會進一步收購17.7%的股份,最終將持股51%成為SNK最大的股東。基金會和EGDC也在此前組織過沙特青年訪問日本。看來本次收購是有備而來的。
  • 美國版數字報-記者被殺案不會影響沙特改革進程
    輿論認為,王儲承諾走溫和伊斯蘭路線,但仍對異議採取「零容忍」態度;鼓勵女性創業,卻不取消男性對女性的監護制度;解禁女性駕駛,卻逮捕爭取女性合法權益者。這其實也反映出沙特這個傳統保守型國家向現代轉型的難度,王儲雖被寄予厚望,畢竟缺乏經驗,且過於自信,也未能完全擺脫傳統保守思想的影響和保守勢力的鉗制。卡舒吉事件則更是個不小的打擊。
  • 想不到吧,沙特王儲玩一次拳皇就收購了SNK?花了2100億韓元
    而沙特人是怎麼玩拳皇的呢?可能一次性投個上億人民幣,成為遊戲商最大股東都有可能。近日SNK宣布已經與沙烏地阿拉伯一家名為EGDC的遊戲公司籤署股權轉讓協議。而該公司的沙烏地阿拉伯王薩特以2100億韓元收購了SNK。據悉,所有收購程序預計將於明年1月完成,此次收購讓EGDC以33.3%的股權成為SNK的最大股東。
  • 薩勒曼王儲懸了!沙特特種兵司令被免職,指揮葉門戰役失利闖大禍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日的報導稱,沙特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FahdbinTurkibinAbdulaziz遭到免職並被逮捕。這位沙特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曾經指揮過葉門焦夫省的作戰,由於他一直參與沙特在葉門境內與胡塞武裝的戰鬥,所以他這次遭到解職並被逮捕,很可能是因為作戰不利或者是貪汙導致的。有分析人士認為,FahdbinTurkibinAbdulaziz一直為薩勒曼王儲保駕護航,如今他遭到逮捕,薩勒曼王儲的位置有些懸了。
  • 沙特王儲和內塔尼亞胡到底見沒見面?背後還有美國撮合與布局
    當地時間23日,多家外媒報導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2日與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摩薩德)局長尤西·科恩一起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並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以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會晤。若消息屬實,這是迄今為止沙以雙方已知的首次高級別會議。
  • 達文西畫作《救世主》竟存放在沙特王儲遊艇上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藝術門戶網站Artnet援引參與達文西畫作《救世主》交易的消息人士的話稱,這幅名畫目前存放在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遊艇上。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救世主》已失去蹤跡。報導稱,《救世主》被送到了沙特王儲的"Serene"號遊艇上,並將一直保存在那裡,直到沙特建成大型文化中心為止。法國達文西畫作專家雅克·弗蘭克早些時候接受採訪時指出:"這幅畫早在賣出之前就到處被傳可能不是達文西的真跡,賣出後懷疑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 卡達半島電視臺宣稱死對頭沙特被小薩勒曼王儲一手摧毀即將崩潰
    半島電視臺是卡達直擊沙特要害的一把利劍,經常在新聞節目裡揭沙特的短,抹沙特的黑,造沙特的謠,唱沙特的衰,極力削弱沙特王室的統治力、影響力與合法性,是小國卡達對抗大塊頭沙特的新戰線作為弱勢一方的卡達,不僅寸步不讓,還經常利用半島電視臺這個殺手鐧攻擊沙特,讓沙特吃了不少虧。
  • 揭秘沙特王室:數千王子坐擁萬億財產(圖)
    大量沙特民眾前往麥加聖城致哀之際,世界各國的政要也紛紛來到沙特利雅得,送老國王一程。  阿卜杜拉逝世為何在國際社會受到如此關注?  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解讀稱,各國領導人齊聚利雅得,這是由沙特的地位決定。沙特可以說是伊斯蘭世界的盟主。而且,沙特是最大的石油產油國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
  • 沙特王儲:我不想賣石油了
    沙特是中東的土豪國家,「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將我送到沙特撿垃圾」,這句話曾是多少人的QQ籤名。沙特的豪,來自於它地裡流的油,但現在,沙特卻不想要這個印鈔機了。2015年4月,30歲的穆罕默德·薩勒曼成為沙特副王儲,我們就叫他小薩勒曼,在逐漸掌握權力之後,這位王儲雄心勃勃地點燃一場沙特轉型戰。
  • 沙特王儲為巴基斯坦帶來210億美元大禮包
    【環球時報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丁雪真】「投資巴基斯坦210億美元,沙特王儲開啟亞洲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17日開始訪問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國三國,引起西方媒體高度關注。法新社18日稱,穆罕默德此行意在「尋求投資合同和政治盟友」。
  • 新浪:北京時間1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
    新浪:北京時間1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就延長石油減產協議達成一致。我們已經就延長我們的協議達成一致,」普京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告訴記者。「關於數量沒有最終決定,但我們將與沙特一起行動。無論根據這項聯合決定的產量是多少,我們一致認為我們將監控市場情況並迅速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