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2020-06-30 初衣勝雪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叫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做水晶。「楊萬裡《荷池小立》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荷花是六月花神,這是指的農曆6月,實在農曆的暮夏。雖然正值酷暑,但是季節已經近秋,所以荷花在詩詞中不僅是夏花,亦是秋花。

荷花出水為蓮,未出水為藕,夏有蓮米荷葉,可供食用,有花開可消夏煩,冬天有藕根可食用。生在淤泥,卻自有獨特的自潔功能,大氣而奉獻,不勞農人過多的田園照顧,生生不息,有千年的蓮子仍舊可以開花結果。荷花看起來如此普遍,卻細想,卻又是如此不凡。

它的確是自然送給人類的禮物,是一個無窮的寶藏。

用荷花比做人,當然是對人的讚美。比如紅樓夢說林黛玉是秋江芙蓉,打動了多少人的審美和追慕。又比如形容君子,荷花高潔,形容美女,出水芙蓉。周敦頤有《愛蓮說》,更是升華了蓮花的君子形象,成為千古名篇,影響了後世無數的知識分子,尋求自身的理想與自信,不斷的在人生中提升自己。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但是我今天要談的是楊萬裡,如果大家是後天學蓮,楊萬裡可謂天生荷花,一個人天生的喜歡是掩飾不住的。他是我看到寫荷花詩最多的詩人,至少流傳下來的就有100多首。當然不是為寫而寫。他的荷花詩首首都是人間生動的氣息,是天然歡喜。是問一個人不真愛荷花,何以有說不完的話,寫不盡的詩?在這點上,周敦頤只是描繪了荷花所謂的精神上的崇高地位,而楊萬裡,無需自我拔高,他,就是荷花。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朝楊萬裡《小池》

這詩如此的清新活潑,是他50歲在常州就任寫下的。不同的人,讀到這首詩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年輕人讀到的是嶄露頭角,中年人讀到的卻是愛惜人才,畫家則會嘆服這樣的詩,畫面均衡,細節深厚,卻又清新驚豔。一種向上的氣息,仿佛楊萬裡永遠28歲,誰能知道他已經半百?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楊萬裡寫西湖荷花的名句。要知道,杭州當時是南宋的皇都。西湖的面積比現在大,而酷愛荷花的楊萬裡並不是刻意要渲染皇都的繁華。他本身就愛著荷花,而這首詩是送給朋友林子方的,是暗示他你不要離天子太遠,京城才是你發揮自己才幹的最好地方。

但這首詩無疑成了杭州西湖最好的廣告詞。雖然後世的西湖,不復南宋的光景。但誰能不愛那接天蓮葉,麗日荷花的盛景?

有人會問了,這和楊萬裡是荷花有什麼關係?難不成寫過詩,就無限給他光環,那李白也寫過,蘇東坡也寫過,李白還號青蓮居士呢!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簡單的說一下楊萬裡的家鄉和生平。

他生在江西省吉水縣,他的門楣不高。他的父親酷愛《易經》,喜歡讀書,但是家裡並沒有多少錢。而楊萬裡8歲的時候,母親就死了。這位父親沒有再娶,他將所有的錢用來買書和培養楊萬裡。但是這肯定不是一個虎父,精通易經的父親更教會他如何觀察生活和如何在讀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他的父親,要不就是家裡有田,而江西水田多,荷花茂盛,要不就是替人做小幕僚外加算命。

楊萬裡在父親那裡學到的是堅韌樂觀。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錐便得傲蓑衣?」我不相信他一生沒有做過農活,但是他的父親肯定不會讓他浪費光陰。晚年的楊萬裡說自己指頭沒有沾過泥巴,難道用毛筆寫字的人就該鄙視農民農夫嗎?他對農民土地荷花的熱愛來自於哪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艱苦的童年和少年,還有父親清貧卻達觀的思想和行為。《易經》帶給人的是對苦難的隱忍和天道輪迴萬物消長的大眼光。

我相信楊萬裡對荷花的熱愛,來自於童年,少年和青年漫長的觀察,也包括了他對人生的思索。他和周敦頤不一樣的是,周敦頤著重強調了荷花的高潔,但是楊萬裡卻看到了荷花的奉獻,是在無限的利他和有為中獲得生命的意義。

對於楊萬裡而言,能夠做出更大的成就固然好,如果不能,也最大能力的燃燒自己,比如父親。這是荷花和楊萬裡的關係。他來自於土地和江湖,他就是荷花。他比很多人都紮實。

27歲的楊萬裡進士及地。但是他已經很成熟了。他不是富家子弟。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我簡單的用百十個字拉一下他的仕途歷史。

29歲,他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南宋偏安,金國成為巨大的邊患。32歲,他堅定抗金愛國的信念。40歲,上表政論,提出了振興國家的系統方略。43歲,治理奉新縣策略得當,深入細微,頗有政績。44歲開始起,在朝中擔任中高職位,也會外放,歷經四朝。72歲退休,80歲逝世。追封廬陵侯。

有人會說這一路青雲呀!和荷花什麼關係?

這個高官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楊萬裡一生敢於直言,也就是說他想好了的事情,不怕得罪人。沒到一個地方或者一個職務做官,他就準備了回鄉的盤纏,不讓家裡人添置用品。要知道南宋之繁華杭州是當時世界級的都市,你能想像這樣一個人維持著農民一樣的本色?他在地方上面頗有政績,積累了無數的財富,但是他全部放在官庫裡。

退休之後回鄉,他只是住在自己老家的一角,僅能夠遮蔽風雨。有人說他清貧得水一樣,只有官帶子是金的。

但這樣的一個人,卻一生到哪裡都喜歡看荷花。他到浙江臨平看到農民和漁民們在水蕩上種荷花,並且養魚,感到無限欣喜,這是他願望國泰民安的「荷花世界柳絲鄉「,而且他並非浮光掠影,只有小時候體會過漁民的生活,才將漁網,茅舍寫得如此生動。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那留下的一百多首荷花詩裡,是接地氣的和荷花說話跳舞:「荷花正鬧蓮蓬嫩」「只揀荷花鬧處行」,「更把綠荷包熱飯」「胡床四面是荷花」,可是這些荷花都不是他的私家園林,但是他只要一看到荷花,荷花和他都無界限。「為愛荷池處處來。」那裡有他27歲前荷鄉歲月的無盡情懷,哪怕他在異鄉,哪怕是別家庭院。

在做官遊西湖的時候,他寫下: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這又成了西湖荷花的好詩。這已經是他在當官了,他卻自然的順手摘荷花,要的就是這露的新鮮風味,有人以為雅,我卻看到了這就是他從前的生活。

最能表達他內心思想的是老年的時候寫的一首詩《食老菱有感》

「幸自江湖可避人,懷珠韞玉冷無塵。

何須抵死露頭角,荇葉荷花老此身。」

他老了,一生的奮鬥,有悔更有不悔。菱角一生無需像荷花一樣尖新出釆,但自有自己的才華和自在。他說的是菱角,實際也是回顧自己荷花的一生。因為正是有荷花的光彩,難免也會承受不一樣的風雨。但現在七十多歲了,他也不再有能力和從前一樣綻放,但是荷葉水鄉,終於可以讓他平靜謝幕。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說一個人一時像荷花很容易,比如林妹妹的高潔不染,但說一個人一生像荷花,實在是不容易,因為容易不均衡。

楊萬裡一生並沒有被特別重用,因為他的才華若放在重要的崗位上會有更大的作為。但是他不止有荷花的高潔,更有荷花的奉獻和接地氣,在仕途的起伏中還真的是無怨無悔。

從荷花故鄉中來,回到荷花故鄉中去。他有荷花的那種熱鬧,不止是精神上的,他文風的俊爽大氣,他為人的清廉利他,無需要自我標榜,他只是看到荷花,就心生歡喜,那是他的一生。

他就是荷花。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荷花一生楊萬裡: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雖然正值酷暑,但是季節已經近秋,所以荷花在詩詞中不僅是夏花,亦是秋花。 荷花出水為蓮,未出水為藕,夏有蓮米荷葉,可供食用,有花開可消夏煩,冬天有藕根可食用。生在淤泥,卻自有獨特的自潔功能,大氣而奉獻,不勞農人過多的田園照顧,生生不息,有千年的蓮子仍舊可以開花結果。荷花看起來如此普遍,卻細想,卻又是如此不凡。
  •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蘇軾4首唯美荷花詞,明媚一夏
    自古以來,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就非常的多。漢代的《涉江採芙蓉》想採了荷花送給自己的心上人「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荷花寄託了相思之情。漢樂府中的《西洲曲》,女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更是用蓮花來比喻自己的嬌豔,用蓮子的諧音「憐子」來訴說自己的衷情。
  • 楊萬裡的荷花從不悲傷,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落是小船走遍水中天
    相傳他一生,有詩兩萬餘首,傳世的作品就有4200首,人生不滿百,這幾乎是天天有詩。我記得皇帝乾隆也愛寫詩,說實話,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至少楊萬裡的詩,首首精品,乾隆農家樂式的創作委實是上不了臺面。他一生酷愛荷花,這種酷愛並不單純是精神上的,在他生活的水鄉,荷花帶給人真實的饋贈,夏有實,冬有藕,提供著農民和漁民的生存,而荷花一年四季生生不息,花可賞,葉可用,楊萬裡比普通文人更在意荷花的實用奉獻價值。所以他的荷花詩有氣度,也真實,不是單純依紅疊翠,談些婀娜風情。
  • 雨中荷花,驚豔了誰的時光
    那一個細雨濛濛的清晨,漫步在山間的小路上,遇見一塘的綠雲綿延,一朵朵盛開的荷花挺然其間。我一時為之驚愕駐足,那樣欲語不語,待香未香的一池娉婷的雨荷掛滿晶瑩的露珠。突然感覺自己邂逅了一個個嫋娜的美女,她們纖纖巧巧、撐一把綠色的油紙傘佇立在河塘中隨風輕揚;在輕訴屬於她們自己的荷的心情~喜歡在雨天站在荷塘邊安靜的看荷,那些雨中的荷花,是靈動而有生命的。雨點打在荷葉上,在葉子凹下的窩裡一掬滾動的水珠,猶如一隻翡翠的玉器裡盛著一顆珍珠。雨絲如織,淋溼的蜻蜓,翅膀上掛滿水珠,緊緊的停靠在葉梗上。
  • 荷花詩詞千千萬,唯有蘇軾解花語,4首蘇軾唯美的荷花古詩詞
    漢樂府中的《西洲曲》,女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更是用蓮花來比喻自己的嬌豔,用蓮子的諧音「憐子」來訴說自己的衷情。今天我們從眾多的古詩詞當中,選了4首宋代詩人蘇軾帶有荷花的古詩詞,從「蓮葉如小錢」到荷花開敗,結為蓮蓬都寫到了。
  • 關於荷花的詩句25首
    《荷花》 宋代:王安石 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玉井亭觀荷花》 宋代:楊萬裡 蕖僊初出波,照月稚猶怯。 密排碧羅蓋,低護紅玉頰。 館之水精宮,環以琉璃堞。
  • 楊萬裡這四首詩,寫出荷花的一生
    如果不知道這芙蓉花就是荷花,那麼怎麼讀懂曹雪芹這個名著呢。宋朝詩人楊萬裡大家都知道,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的還有四千二百首。他描寫自然風光的詩清新淺近,被稱為「誠齋體」。他用四首詩就寫出了荷花的一生,值得品味。
  • 精選經典描寫荷花詩一百二十句
    《小池》 宋·楊萬裡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裡13、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秋涼晚步》 宋·楊萬裡14、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又溪山堂次韻四首其一》 宋·韓元吉70、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 楊萬裡《小池》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到底指荷葉還是荷花?
    楊萬裡勤於寫詩,據傳共作詩二萬多首,現存四千二百多首。其詩風獨特,自成一體,《滄浪詩話》稱之曰「誠齋體」。他熱愛自然,善於觀察自然,以一雙慧眼將日月星辰、山川風物等皆攝入詩中,姜夔在《送朝天續集歸誠齋時在金陵》中稱楊萬裡「年年花月無閒日,處處山川怕見君」;同時,他還擅長抓住自然景物瞬息萬變的動態,以景物瞬時之「活」與「美」表現意趣之「活」與「美」。
  • 蓮子和蓮花,同蓮不同命
    凡是出去找蓮花的,不管找到沒找到,回來都捎帶著奚落一下蓮子。比如辛棄疾他們出去找蓮花,沒找到,回來了把蓮子批評了一番,說「蓮花不可見,蓮子心獨苦」,各位看官評評理,蓮花過時不候,蓮子默默守候,怎麼蓮子還錯了呢?
  • 楊萬裡端午《過臨平蓮蕩四首》:荷花世界柳絲鄉
    「人家星散水中央,十裡芹羹菰飯香。想得薰風端午後,荷花世界柳絲鄉。」「人家星散水中央「,那水面飄蕩的是這個季節的水鄉飯菜的香氣,而荷花不斷的壯大覆蓋水面,不幾日,就是荷花的世界。荷花不僅提供的是視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重要的食材和經濟作物啊。蓮藕是夏天必備的消暑食品,城裡的人喜歡冰糖雪藕,都是從這裡來。還有蓮蓬,蓮子,蓮心是藥材,連荷葉都是古代最環保的包裝材料。
  • 盛夏七月,荷花嬌欲語,看荷花從含苞待放走到了蓮子青青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初生的荷花苞裡,裝著著一個美麗的姑娘。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荷花打了個哈欠,懶懶地跟隔壁小妹妹打了聲招呼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含苞半放的荷花被綠荷層層護衛著,伸了個懶腰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清晨,荷花在露珠中沐浴著,對著陽光笑了笑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 荷花說:「天氣太熱了,快被烤焦啦!」 風聽到後,輕柔地吹過來,「沒事兒,你開花,我幫你散熱。」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還生渺渺愁。
  • 荷花,千年神韻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記得以前詩詞裡面蓮花有愛情的傳遞者。無端隔水拋蓮子,搖被人知半日羞。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從這兩首摘取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女子那種像荷花含羞待放的表情展現在我們面前。
  • 小池荷花滿院香
    攝影:木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裡《小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 炎夏荷花正盛開,關於荷花的古詩文,說說古人眼中的荷花寓意
    每年的6月到8月,是荷花盛開的時節。荷花,以它獨特的生存環境和花葉之美,獲得了諸多人的喜愛。人們愛它的清美,更愛它的精神。夏日荷塘邊,總少不了賞荷之人。坐在岸邊寫生的,舉著相機拍照的,一時間,盛況堪比賞牡丹。
  • 魯君隨筆丨荷花豈只愛蓮說
    來到荷塘看到荷花,宋朝詩人楊萬裡《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絕句就脫口而出了。為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的荷花,其文章莫過於國人耳熟能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周敦頤《愛蓮說》了。朱文唯美繪景小資情調濃厚,我卻喜歡《愛蓮說》文如荷花的清香,更喜愛荷花美食。
  • 學生收藏版:描寫荷花的詩句,太美了!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裡《小池》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17、手捻香箋憶小蓮。 —— 晏幾道《鷓鴣天·手捻香箋憶小蓮》18、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 杜甫《為農》19、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