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6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開始了一輪快速升值,並且已經持續了6個月。可以說,現在的人民幣換美元是一天一個價,6個月前1美元還能兌換7.1元人民幣,如今只能兌換6.5元人民幣了,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8%。即便是從今年年初算起,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也超過了6%。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買美國貨變得更便宜了呢?
人民升值會讓我們買美國貨更便宜?
從理論上說,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之後,我們買美國貨應該是變得更便宜了,不僅買美國貨,而且買其他國家的東西也應該更便宜。
因為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後,我們用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換到更多的美元,然後就能買到更多的美國商品了。或者說,買同樣多的美國商品,我們可以少花錢。不過這僅僅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卻不一定是這樣。
首先,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主要還是因為美元的貶值造成的,而美元貶值,可能就會讓美國國內的物價出現上漲。如果美國物價的漲幅跟美元貶值的幅度差不多,那我們去買美國貨也就不比之前便宜。
比如今年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中的食品和非酒飲料今年就漲了近4%左右,接近美元貶值的幅度。也不排除有其他一些商品的價格漲幅比美元的貶值幅度還大,如果我們去買這些美國商品,自然不會比人民幣對美元沒升值前便宜。
其次,就算我們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美國貨,但因為一些其他原因,當把這些美國貨運到我國時,可能一樣也不便宜了。
比如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導致海上貨櫃的運力比較緊張,運輸價格可能會上漲,而運費肯定也是要算進商品的成本中去的。又比如某種商品在人民幣升值後被加增了關稅,等商品進入我國時同樣可能不比之前便宜,甚至可能還更貴。
所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僅僅是決定美國或其他外國商品是否更便宜的其中一個因素。至於最終是不是會更便宜,還要看其他的因素。
從我國今年與美國的貿易情況上看,在人民幣開始對美元升值後,我國買的美國商品或許是便宜了一些。
因為從5月份之後,我國從美國的進口額就出現了明顯增加,5月份還只有600多億,到6月份就上升到了700多億,10月份更是達到了800多億。畢竟如果我國從美國買東西變得更便宜的話,肯定是會多買一點的。
當然,僅僅靠這一點還不足以證明我們買的美國貨是不是更便宜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自己買的美國貨便宜了呢?
本文由財雲社作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