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銘記 傳承不息——序《緣》憶鄧老

2021-01-10 騰訊網

【紀念鄧鐵濤教授逝世周年】

永遠銘記 傳承不息——序《緣》憶鄧老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我們尊稱為鄧老,他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位老黨員,是傑出中醫一院人。第一附屬醫院創建於1964年,鄧老1966年就在醫院任內科主任,他親歷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風雨歷程,為醫院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大貢獻,是第一附屬醫院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座豐碑。

鄧老96歲生日前後,鄧老二兒媳陳安琳女士牽頭邀稿了一組文章,並彙編為《我與鄧老緣》。這是《緣——我與國醫大師鄧鐵濤》一書創作的緣起。陳安琳女士於2003年開始成為鄧老的工作秘書、生活秘書,承擔鄧老文獻資料收錄、分類存檔、整理彙編工作。鄧老2014年曾親自為其頒發了榮譽證書。安琳諸君,從當年撰文為鄧老生日祝壽,到如今因鄧老故去,結集以寄託緬懷與追思,不忘感恩初心,難能可貴,邀我作序,欣然應命。

「五十年救死扶傷育英才」——鄧老為一附院50周年院慶的題詞,這既是鄧老對醫院發展歷史的高度評價,也是第一附屬醫院與鄧老情緣的寫照。鄧老在第一附屬醫院工作、生活了55年,因「仁心仁術」結下了許多醫患情緣,也培育了眾多學生弟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師生之緣、師徒之緣,實非一冊圖書所能窮盡!

仍記得,2013年鄧老敦促第一附屬醫院總結抗擊非典成功經驗並出版論著,他帶頭親筆撰寫了序言。尤難忘,我為了第一附屬醫院「鐵濤班」培養方案反覆到家中諮詢鄧老,百歲老人堅定的目光、清晰的思路、親切的笑容、幽默的言談,還有每次溫暖而有力的握手。一進門握手,我們就能感受到鄧老對後學的熱情,一開口談話,我們就能感受到鄧老對中醫的拳拳之心,感受到鄧老的文化自信,每次都讓人備受鼓舞,深受啟迪。生命中能遇到鄧老,誠非緣也?

2018年11月的生日會上,踏入人生104歲旅程的鄧老仍心系醫院發展,他將一套內容尚未公開的保健操視頻光碟贈送給了醫院。視頻錄製於2011年,當年95歲的鄧老全程親身示範,並取名曰《自己按摩保健康》。《緣》書中有文章記述這個錄製經過。我們不負鄧老囑託,對視頻加以文字註解,在2019年11月8日醫院55周年院慶日,已將鄧老的保健操公之於眾人,傳播鄧老養生保健之道,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獲益,更多人與鄧老結緣。

《緣——我與國醫大師鄧鐵濤》中有和諧感人的醫患緣,有情深動人的親友緣,有催人奮進的師徒緣,有引人入勝的戰友緣……每一段緣都是鄧老留給我們的彌足珍貴的美好回憶,是我們弘揚鄧老仁心仁術的情感動力。鄧老對人民大眾疾苦的恫瘝在抱,對嶺南醫學研究的開創弘揚,對中醫學術傳承的矢志不渝,對中醫藥發展道路的高瞻遠矚,對祖國醫學事業的終身熱愛,都將激勵我們以此為榜樣,繼往開來,傳承不息。

斯人雖逝,精神永存!

鄧老和第一附屬醫院的緣分,也是醫院的精神財富,將代代相傳、綿延不息!

【小編按】本文節選自《緣——我與國醫大師鄧鐵濤 · 序》(鄧中光,陳安琳主編.花城出版社,2019.11.) 原文作者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執行所長冼紹祥。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傳承鄧老火種 廣東積極行動
    昨日下午,剛剛送別中醫泰鬥、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遵照鄧老遺願,廣東省中醫藥界就在珠島賓館舉行鄧鐵濤教授追思與學術傳承座談會,鄧老家人、生前好友、學生弟子等500多人寄託哀思,決心更好地弘揚和傳承鄧老寶貴的精神財富、人生智慧、中醫藥學術思想和經驗。「鄧老,您一路走好,我們一定努力!」他們說出共同心聲。
  • 骨瓷餐具定製品牌【松發】:讓您銘記心中永遠的美好
    骨瓷餐具定製品牌【松發】:讓您銘記心中永遠的美好2016-5-30 12:15:56  出處:其他  作者:佚名    時間無情,流轉不息。  我們雖然留不住時間,  卻能留住記憶。   以獨有的個性定製服務,  銘記您心中永遠的美好。  自此,  時光,如初見。  自此,  記憶,永留存。  家庭定製  每個人身上,都有家庭的印記,瓷器亦然。  瓷器是餐具,是收藏,也是家族記憶與傳承的載體。
  • 丹東軍地傳承抗美援朝精神:鴨綠江畔,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
    丹東軍地傳承抗美援朝精神:鴨綠江畔,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範奇飛 崔鵬 鮑明建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1-04 08:53 鴨綠江畔,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
  • 鄧老藥業:在戰疫中彰顯中醫藥企業的責任擔當
    例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引起了鄧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梓寧的關注。 疫情期間,僅重災區黃岡市黃州區,鄧老藥業集團就捐贈了數十萬份的「鄧老清冠飲」中藥濃縮膏方和鄧老涼茶顆粒衝劑,提供給當地近10萬社區居民服用……真正做到了把抗疫物資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 鄧老藥業捐贈超6000萬助力抗疫
    鄧老藥業的一切行動,正是其履行作為一家中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把抗疫物資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是他們心懷大愛,懸壺濟世的使命使然。"愛"播四方,鄧老藥業全力支援全球抗疫抗疫沒有國界,鄧老藥業對責任和"愛"的理解也沒有國界。隨著境外疫情的持續升級,鄧老藥業還持續捐贈鄧老清冠飲和鄧老涼茶顆粒衝劑至海外。
  • 國醫大師鄧老遺體告別儀式廣州舉行,患者特意來「見最後一面」
    南都記者 衛迎 攝這位已走過1個世紀的老者正如輓聯所描述的一樣,為中醫的發展和傳承貢獻自己的一生。南都記者 張志韜 攝他曾成功研製「冠心丸」、「五靈止痛散」等中成藥。他捍衛中醫如生命,曾多次在擯棄的呼聲中堅守中醫的發展和傳承,被稱為「鐵桿中醫」。
  • 鄧鐵濤:鄧老涼茶託起13億中國人的健康夢
    非典期間,鄧鐵濤為現代人脆弱的抗病能力深感痛心,在傳承中醫經典理論方藥的基礎上,結合七十多年臨床經驗及豐富專業的中醫養生精髓,針對現代人體質研發出養生防病的涼茶——鄧老涼茶,讓大眾可以共享他近百年的養生秘方,體驗中醫藥的神奇。■棄商學醫救急扶危■臨危受命抗擊非典1916年農曆十月,鄧鐵濤生於廣東開平一個名醫世家,祖父給他起名「錫才」。
  • 鴨綠江畔,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
    崔鵬攝奔流不息的鴨綠江水,氤氳著兩岸的風景。斷壁殘垣的鴨綠江斷橋,記錄著昔日的滄桑。提起遼寧省丹東市(原安東市),人們自然會想起抗美援朝那場偉大的戰爭。這座經歷戰火洗禮的城市,是抗美援朝堅強的大後方。為傳承紅色基因,丹東市委宣傳部、丹東軍分區、丹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發起「英雄城市尋英雄,英雄城市學英雄」系列活動。丹東市委宣傳部組織廣播電視臺、抗美援朝紀念館和社會力量聯合出動,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史《銘記》。
  • 傳承不息——宣州區家族企業沙龍圓滿落幕
    東方潮 傳承不息進取不止薪火相傳自古便是徽商傳統,數百年的傳承與發揚,湧現出了以胡雪巖為代表的一大批商界翹楚,跟隨時代向新發展。江山代有才人出,徽商文化傳承至今,熠熠生輝、歷久而彌新。本次會議之所以擇址桃花源,即是因為桃花源凝聚匠心的中式傳承,宣城人居生活改善的標杆理念。
  • 「緣定海師 銘記一生」首屆校友集體婚禮浪漫舉行
    11月8日下午,在海南師範大學71周年華誕之日,伴隨著浪漫的琴聲、歌聲和喝彩聲,「緣定海師 銘記一生」海南師範大學首屆校友集體婚禮在桂林洋校區圖書館前隆重舉行。李紅梅作為證婚人,對在場的新人們說:「希望你們把母校當作心靈的家園,緣定海師,銘記一生,傳承海師精神,常回家看看。」一句「常回家看看」,感動了現場所有人。林強向在場的新人及其家屬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祝福,希望各位新人學習「椰樹精神」,可以一直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 鄧老藥業獲「抗擊新冠疫情突出貢獻獎」,彰顯中醫藥企業責任擔當
    車上滿載著由鄧老藥業聯合新南方集團兄弟單位捐贈的6.2萬份中藥濃縮浸膏、1萬盒鄧老涼茶顆粒衝劑,用於湖北一線醫護人員防疫。  鄧老藥業的一切行動,正是其履行作為一家中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把抗疫物資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是他們心懷大愛,懸壺濟世的使命使然。  「愛」播四方,鄧老藥業全力支援全球抗疫  抗疫沒有國界,鄧老藥業對責任和「愛」的理解也沒有國界。隨著境外疫情的持續升級,鄧老藥業還持續捐贈鄧老清冠飲和鄧老涼茶顆粒衝劑至海外。
  • ...歷史憶初心 傳承精神擔使命 ——準格爾旗人民法院院史館正式開館
    【文化建設】重溫歷史憶初心 傳承精神擔使命 ——準格爾旗人民法院院史館正式開館 2020-09-09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網評:永遠銘記那場偉大的勝利
    在戰爭中浴血奮戰、英勇無畏的英雄們,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後人將永遠傳頌。  70年後,我們隆重紀念那場正義之戰,在銘記偉大勝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在舉辦的「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文物,以及大量視頻、實物場景等,全面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生動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重點展示志願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優勢,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愛國情懷,彰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
  • 銘記歷史 傳承民族精神
    銘記歷史,並非是牢記仇恨,而是要用實力來捍衛和平。歷史蘊含著盛衰興亡的深刻哲理。東莞虎門沙角和武山上那一座座古炮臺遺址;東莞虎門威遠炮臺景區內的斑駁炮牆;東莞虎門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陳列展示的那一門門大清鐵炮文物……它們均記錄下了一個個令中國人感慨萬千的歷史瞬間。
  • 呂文·於序·霍跋 文緣·書緣·情緣
    當其友人吳君家元發願重印《呻吟語》時,問序於先生,先生親筆寫下了一篇序文。序中稱頌呂坤為人剛介峭直,每與國家大議,持正不阿;以其疏陳天下安危,切中肯綮,語多鋒利,疏入不報,稱疾乞休,家居四十年,以正心誠意慎思明辯為依歸,蓋以身經憂患不敢任情,故從心頭檢點,始成此書,其博大精深不僅為性命修養之學,殆亦為經世致用之篇也。
  • 看圖寫詩詞——憶江南·母子緣
    所以今天又依歐陽修體《憶江南》為樣板,作下小令一篇,全文如下:憶江南·母子緣母子緣,甘乳妹兄安。慈手風霜培茁繭,心河柔指撫龍肝。恩澤大過天。童夢燦,稚氣惹閒煩。追打嬉喧過膝間,更為饑渴耍刁蠻。應是有媽憐。
  • 你的忠魂,我們永遠銘記
    「你的忠魂,我們永遠銘記!」這些年,官兵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上等兵張鎮強曾抱著「鍛鍊鍛鍊」的想法參軍入伍,新訓結束,當軍車駛進荒涼的大山,他的心情更加煩悶,此後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帶勁。然而第一次參加祭奠活動,看著墓碑上烈士們的生平,那一刻,他讀懂了「綠色青春」的含義。那一天回到連隊,張鎮強仿佛變了一個人,幹啥都衝在前,做啥都不叫苦。
  • 弘揚仁心仁術傳承大醫精誠
    南方日報訊(記者/黃錦輝通訊員/李雪)16日,國醫大師鄧鐵濤遺體告別會後,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舉行鄧鐵濤追思會與學術傳承座談會,計劃籌備建設鄧鐵濤學術傳承與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