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教堂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紅色磚牆,它就是徐家匯天主堂

2020-12-04 合合愛旅遊

上海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這裡的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上海這座城市深受中外遊客的歡迎,上海有很多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徐家匯天主堂。

徐家匯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由法國耶穌會建造,在老上海被譽為第一建築。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紅色磚牆、高聳入雲的鐘樓,使這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建築格外惹眼。

徐家匯天主堂外部的景色是非常的漂亮的,很多的影視劇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徐家匯天主堂古樸的外部造型與華美的內部裝飾承載著濃厚的宗教氛圍,你還可在此感受都市裡難得的靜謐。

宗教氛圍濃厚,巨大的空間可容納近三千人同時做彌撒,如今每天都有眾多信徒來此做彌撒和禱告,徐家匯天主堂進去觀看是免費的,但是要提前過去等待工作人員發放免費門票,才能進去,有次序的聽解他講關於教堂的故事。

也會有很多的人在徐家匯天主教堂的外面拍攝婚紗照,徐家匯天主堂是非常恢宏壯闊的,精緻的歐式教堂,非常精美的彩色玻璃和彩繪。裡面有虔誠的教徒在講課。氣氛非常好。座位邊還有新鮮的花,香水百合。

這個教堂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紅色磚牆,它就是徐家匯天主堂,徐家匯天主堂是上海的一個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一個旅遊勝地,這裡每年都會吸引很多的遊客前來參觀,如果來上海旅遊的話,千萬不要錯過徐家匯天主堂,

相關焦點

  • 百歲上海徐家匯天主堂漏雨鬧白蟻 啟動20多年來首次大修
    徐家匯天主堂為中世紀哥德式建築。 徐曉林 實習生 陳榮輝 澎湃資料圖  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座堂——徐家匯天主堂——正在大規模修繕。  這座具有115年歷史的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已建成115年的徐家匯天主堂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有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和青灰色的石板瓦頂。現存的整幢天主堂建築高五層,坐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整個教堂寬28米,最闊處34米,堂脊高26米,鐘樓塔高56米,南北對峙。徐家匯天主堂可容納3000餘人,曾有「遠東第一大堂」之美稱。
  • 百歲上海徐家匯天主堂漏雨鬧白蟻,啟動20多年來首次大修
    19世紀末,徐家匯開始籌建天主堂,於1896年起蓋工棚,1904年動工,1910年9月落成,是年10月23日舉行開堂典禮。已建成115年的徐家匯天主堂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有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和青灰色的石板瓦頂。現存的整幢天主堂建築高五層,坐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整個教堂寬28米,最闊處34米,堂脊高26米,鐘樓塔高56米,南北對峙。
  • 百年哥德式風貌重塑 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新開放
    原標題:百年哥德式風貌重塑 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新開放  經過兩年多的封閉修繕,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終於要重新開放了。大量歷史文獻的考證、修舊如舊的工藝重塑了大教堂哥德式的歷史風貌,再現了這座保護建築的壯美。
  • 【中國十大教堂】徐家匯天主堂
    道光二十年(1840年)傳教士在江南教友多次的請願後,派遣耶穌會傳教士重回江南,至鹹豐七年(1848年),附近教友日漸增多,僅能容納200餘人的老堂已不敷使用,耶穌會南格祿會長決定在徐家匯創辦一所住院,提供給神父們每年前來避靜及歇夏。徐家匯天主堂由建築師陶特凡(W. M. Dowdall)設計,法國上海建築公司先期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
  • 博雅娜評建築丨徐家匯天主教堂
    徐家匯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座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匯天主教堂被稱為上海的「梵蒂岡」。哥德式建築(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
  • 遠觀徐家匯天主教堂
    遠觀徐家匯天主教堂管天瑞 文/攝上海是中國近代史的見證。縱觀整個上海會發現,這裡留下了太多的大大小小的教堂,其數量是國內另外城市所不能及的,而這些西方文化在上海這座遠東城市的遺珠中,最璀璨奪目的一顆毫無疑問是徐家匯天主教堂,正式的名稱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最近,有消息說徐家匯天主教堂結束了長達兩年多的封閉維修,將正式對外開放。聽到這個消息,我自然是興衝衝地乘地鐵去「軋鬧猛」。
  • 百年徐家匯天主堂大修 9個月後哥德式風貌復現
    曾被稱為「遠東第一大教堂」的徐家匯天主堂,近日正式啟動修繕項目。這是20多年來徐家匯天主堂首次大修,預計9個月後將重現中世紀哥德式教堂風貌。此外,教堂外廣場作為本市首批城市更新案例也正醞釀「變臉」,讓周邊景觀更協調,並豐富歷史街區的文化內涵。
  • 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欣賞中世紀哥德式建築和內部精美的裝飾
    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徐家匯天主教堂毗鄰繁華的徐家匯商業區,紅色磚牆、兩座高聳入雲的鐘樓,使這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中世紀哥德式建築格外惹眼。
  • 歷經4年半修繕 「遠東第一大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重新開堂
    歷經4年半修繕 「遠東第一大教堂 12月16日,民眾走進了重新開堂的徐家匯天主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徐家匯天主教堂耗時四年半時間修繕竣工,今日重新開堂,並向民眾開放,無需預約。今年是上海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1周年。徐家匯天主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曾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教堂」。在漫漫百年曆程中,徐家匯天主堂部分建築被拆毀,彩色玻璃窗出現破損,原唱經樓上一臺世界著名的管風琴也有損壞。
  •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1910年徐家匯天主堂落成,它是中國第一座按西方建築方式建造的教堂,落成之日即成為當時的「上海第一建築」,「遠東第一大教堂」。17世紀初,西方傳教士就開始在上海地區活動。
  • 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開!4年半大工程修舊如舊
    這次修繕歷時兩年,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考證,再結合修舊如舊的工藝,重塑了這座文物保護建築的歷史風貌。  徐家匯天主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座西朝東,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是一座新古典主義時期法國哥特復興風格的教堂,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匯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
  • 徐家匯天主堂完成四年半修繕 重現哥德式建築原貌
    原標題:四年半修繕,重現哥德式建築原貌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家匯天主堂完成了歷時四年半的修繕,日前重現哥德式建築原貌。  蒲西路158號,一幢法國哥特復興風格的建築靜靜地佇立在此。這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平面上呈拉丁十字形,長83.3米,兩翼最寬處34米,有大小石柱64根,規模宏大,裝飾華麗。1989年9月,該建築被公布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建築由英國著名建築師道達爾設計,1906年開工建設,1910年10月落成。
  • 上海第一大教堂,就在繁華的徐家匯商圈,很多遊客都沒注意到
    上海除了著名的景點以外,這個城市還蘊藏著太多太多與歷史文化有關的元素,潛藏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也許是一棟建築,一個後花園,一座電影院。外灘的萬國建築群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靈魂和寫照,承載了百年來的歷史和鎏金歲月。在上海還有一座座充滿異域風情的教堂,向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信仰。想去體驗異域風情,感受不一樣的建築風情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上海鬧市區,繁華而又低調的教堂。
  • 尋訪上海徐家匯天主堂
    聽人說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值得一觀,便在十月三號的下午去了一趟。不巧的是,工作人員說除了來做禮拜的信徒之外,遊客一概不接待。又發現牆上貼了張告示:因國慶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徐家匯天主堂暫不對外開放。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了。
  • 新哥德式教堂不是教堂建築的唯一樣式
    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基督徒都願意奉獻出最有創意的教堂,都願意奉獻出最能代表他們的智慧和新的神學思考的「神的居所」。  新哥德式教堂代表著19世紀教堂建築的輝煌創造,但它代表的只是一百多年前乃至中世紀的人類才智,而決不是教堂建築的唯一樣式。它的存在畢竟只屬於過去歷史的輝煌,而決不屬於現代,不屬於歷史已發生巨變的當代人類的智慧成果,不屬於當代教會對「神的居所」的富有創意的奉獻。
  • 歷經4年半修繕 徐家匯天主教堂12月16日對市民開放
    百年教堂恢復歷史原貌  徐家匯天主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座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是上海天主教發源地,其正式名稱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府所在地。
  • 上海百年天主教堂鬧白蟻 為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徐家匯天主堂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徐家匯天主堂的修繕工期從2015年11月16日至2016年8月17日,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 上海那些古老而美麗的教堂
    158號,為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稱為"聖依納爵堂",堂側有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府,修女院,建築風格為中世紀哥德式。整幢建築高五層,磚木結構。法國中世紀樣式。大堂頂部兩側是哥德式鐘樓,尖頂。高50米。大堂內聖母抱小耶穌像立祭臺之巔,俯視全堂,為整座教堂之中心。教堂佔地面積267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0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人。
  • 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身臨其境感受哥德式建築的獨特魅力
    徐家匯天主堂位於徐匯區蒲西路158號,是一座哥德式的雙塔建築,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又稱「聖依納爵堂」,曾為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次去錯過了開放時間,這次總算親眼目睹,非常震撼。教堂主樓為石柱型磚木結,呈十字型,尖頂紅磚格外氣派,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達57米,直入雲端,非常壯觀,也是徐家匯地區比較有特色的景觀之一。內部比想像中的大,穹頂特別漂亮,感覺很神聖。一路走進,兩側布滿鮮花。1904年,由英國建築師道達爾設計,1906年,由法商上海建築公司動工建造,1910年10月22日落成,是上海地區最大的天主教堂。
  • 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今天起重新向市民開放
    經過四年半精心修繕,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今天重新向市民開放。  徐家匯天主堂始建於1906年,漫漫百年曆程中,徐家匯天主堂部分建築被拆毀,彩色玻璃窗出現破損,原唱經樓上一臺世界著名的管風琴也有損壞。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該建築曾進行過兩次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