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文【全文字數1804, 圖片21張】
父女畫家都是博士,畫人體,父親不敢畫?女兒卻畫出了風情萬種!
▲畫家劉瑤。
這對父女是中國畫壇的佳話,不僅因為他們都是美術藝術的博士,而且都是有名的畫家,在畫壇上獨樹一幟。
▲劉瑤人體畫《脂》(局部)。
先說這位父親,他叫劉新華,他的工筆畫在中國工筆重彩領域無人能及,可謂畫壇的一枝奇葩。
▲劉新華。
他於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於天津的書香門第,資性聰穎,勤勉自學,後隨姜毅然、田世光老先生學習傳統花鳥畫。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局部)。
20歲便在天津乃至全國畫壇嶄露頭角,早年他畢業於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後赴日本京都藝術大學大學院深造,先後獲文學碩士、美術碩士、美學博士學位。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在日本留學期間,曾受教於松尾敏男、加山又造先生,京都藝術大學副校長上村淳之先生等日本畫名家,吸收日本畫的技法,和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蘊結合,獨創一派,形成了一種超塵脫俗的清氣與典雅,其色彩淳厚豐富,蘊藏著深湛的傳統底蘊。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他的作品淡雅靜逸,意境優美,兼收並蓄,氣象萬千,從而使作品煥發出蓬勃的新意,體現了對傳統的繼承和對現實自然的熱愛與領悟。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同時,於平凡之中,寄寓了作者慧心獨具的審美情思,所流溢出的情懷高遠,語境燦爛,滿幅都是詩情畫意,表現了無盡深遠的意境和難以言說的神秘感。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尤其他的工筆花鳥畫描繪動之以情,令花草充滿生命的靈動,無不令觀者動容。給中國工筆重彩藝術增添了新內容,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畫風,開闢了當代工筆花鳥畫藝術的一方清靜世界。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難怪有人說觀劉先生畫面,總讓人聯想起宋代詩人白玉蟾的詩句:"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連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潘潔茲先生生前也說:「看他的畫如同吟誦一首抒情詩,使人進入很深的餘韻和悠然的境地。」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儘管劉新華在工筆花鳥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人體畫上,似乎是他的一個弱項,至今都未曾有作品公之於眾。
▲劉新華工筆花鳥畫。
按理,畫家畫人體這是最正常不過的,尤其寫實的工筆畫,無論畫花鳥還是其他,畫人體也是一堂必修課。學過而不敢畫?在這方面與他的女兒相比,同樣是畫工筆,她不但花鳥畫得好,毫不遜色於他的父親,而且人體畫也畫出了風情萬種。
▲李貴君人體畫《真愛》(局部)。
劉新華的女兒劉瑤,是位80後的美女畫家。都說虎父無犬子,劉家父女也不例外。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劉瑤從小就跟父親學畫,所走的繪畫道路也是追隨其父,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都學的是中國畫工筆花鳥,博士主攻方向是工筆人物畫。
▲劉瑤工筆人物畫。
劉瑤的中國畫不僅繼承了國畫的優良傳統和素養,而且在技法、色彩等方面初具個性鮮明的時代特色,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要求。擅長工筆花鳥和人物,尤其是她筆下的女性工筆人體畫最為出彩。
▲劉瑤工筆人物畫(局部)。
看她的作品,不論畫的是人體的正面、側臉,還是背影,只要細看一眼,它就會給你一種洗滌心靈的美感。
▲劉瑤工筆人物畫《遊夢》。
畫面美而不妖,安靜純粹,超凡脫俗,一塵不染,不僅體現了女性特有的美和高貴,而且也是對轉瞬即逝的青春之美的感傷,對美好人生與人性的詠嘆,真切而又委婉,精微而又深刻。
▲劉瑤工筆人物畫。
在體態的造型上,她不限於表面的形態,善於從人的局部動態描繪出生動的一面,比如人物眼神與眉毛之間遊走的微妙律動、頸部和肩頭傾斜角度於方寸之間的巧妙安排、手臂彎曲走向和腰線形成的動態關係,沒有絲毫世俗味。
▲劉瑤超寫實人體畫(局部放大)。
同時,善於用言簡意賅的精煉筆墨表現人物形象,豐潤飽滿的肩頸,光潔的背脊與順滑的腰線,依靠不同的弧度形成節奏來詮釋美感,優雅的體態之美呼之欲出,趣味品格躍然於畫面。
▲劉瑤工筆人物畫(局部)。
劉瑤最拿手的是用更多層次的暈染,把原本清晰細膩的寫實人體,附上了一種朦朧感,亦真亦幻,在微妙的變化中來營造詩一般的意境,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寫實題材與撲朔迷離的意境風貌進行了結合。
▲劉瑤人體畫《聆聽》(局部)。
比如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工筆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何家英,對劉瑤的作品評價就很高: 「洋溢著清新、純真、出塵、高雅的格調,並具有其獨特的個人氣質。」
▲劉瑤超工筆人體畫(局部)。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