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雖輕,功甚重」:毛筆究竟起源何時?如何選擇一支好的毛筆?

2020-09-05 用心傾聽歷史

引言

毛筆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書寫工具,它由來已久。傳說中毛筆的出現和蒙恬有很大的關係,但實際上毛筆早在先秦時期便已經出現了。

毛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古老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

進入近代之後毛筆逐漸的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的書寫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毛筆開始被邊緣化。

但隨著國學不斷的復甦,毛筆書寫仍然具有著一定的特殊優勢,當下練習毛筆字的人群越來越多,毛筆有著廣闊的前景。

毛筆本身有著久遠的歷史,在國內傳承數千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毛筆雖然不再是主流的書寫工具,但是仍然有著不少的群體使用,中國傳統的書法也需要毛筆來傳承。

一、毛筆的起源

  • 1、蒙恬造筆傳說

毛筆作為一種古老的書寫工具,在中國流行了很久,相傳毛筆是由蒙恬製造的。

在戰國的末期秦國派大將蒙恬領兵在外作戰,而部隊需要定期的向政府匯報工作。

但是當時人們的書寫工具要麼是用刀刻,或者是用小竹籤進行書寫,這兩者都非常的不方便,書寫起來非常的麻煩。

蒙恬再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從捕獲的獵物身上得到了靈感,將兔子身上的毛取下捆在竹管中然後沾上墨汁進行書寫,但是因為動物的毛髮有油而未經處理,很難吸墨進行書寫因此蒙恬的想法便失敗了。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兔毛經過了石灰水的浸泡,蒙恬發現上面的油都被去掉了,在嘗試書寫便非常的好用,這樣毛筆便出現了。

還有一種傳說是蒙恬和他的夫人製造,蒙恬先是用羊毛製作出筆,秦朝末年二世篡位矯詔逼迫蒙恬自殺,在蒙恬死後他的夫人卜香蓮帶著家人回到家鄉隱居起來,又對毛筆進行了改進,這也便是湖筆的由來。

  • 2、先秦時便已出現

實際上毛筆的起源非常早,在新石器時代便發現了筆的蹤跡。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中發現的墓葬中,發現了石制的硯臺、硯杵等工具。在一些彩陶的紋飾上可以看出有些是有手工描畫的痕跡,這似乎證明了在新石器時期便已經出現類似毛筆的書寫工具。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出現了象徵著筆的文字。最有力的實物證明便是在河南、湖南等地發現的戰國楚墓中出現了毛筆,筆頭上為兔毛長2.5釐米,筆桿部分長18.5釐米,這時的毛筆是筆端開裂然後將毛塞進去,周圍在捆上一圈,戰國時期毛筆應該是被廣泛的應用,但此時並沒有毛筆這樣的稱呼,各地的叫法不一。

楚國稱之為「聿」、吳國稱為「不聿」、燕國稱為「拂」等。

  • 3、毛筆的發展

進入漢朝之後毛筆便開始迅速的發展起來,開始出現了在筆桿上刻字的現象並且對筆身進行鑲嵌裝飾。在東漢的墓穴中出土了這樣的毛筆。

這時也出現了專門記述製作毛筆的書籍,東漢蔡邕寫了《筆賦》,這是一部專門敘述筆的著作。

在這時還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形式,一些官員常常為了方便會將筆的尾部削尖,然後隨手插在頭髮裡或者是帽子中,方便隨時用。甚至有時在祭祀的時候也有在頭上插筆的現象,是為了表達一種敬意。

晉朝時出現了「紫毫筆」,宣城此地生產毛筆尤其是用兔毛做的筆,非常的受當時文人們的歡迎。

宣城在唐朝時仍然是毛筆的生產中心,生產出的筆被稱作「宣筆」

後來因為書寫高度出現了變化,兔毛做的筆書寫起來不再舒適,便出現了新的改革。

元、明時期湖筆風行天下,在江蘇湖州地區出現了很多制筆的巧匠,以羊毛為原料製作出羊毫筆非常的受歡迎。

湖州此時也成為了一個制筆的中心,由「兔毛短毫筆」發展成為「羊毛長毫筆」

清朝時湖州依然是全國的制筆中心,但是同時其它各地方也出現了很多的名筆,上海、安徽都有很不錯的毛筆品牌出現。

這時的毛筆不僅僅有著書寫的作用,還多了收藏、觀賞的功能,毛筆的製作更加考究很多的毛筆用料價值很高,如用象牙、金、琉璃、玳瑁等製作,在進行雕刻、鑲嵌成為了一件非常完美的藝術品。

邁入當代社會,毛筆的產地遍及全國各地,江西、北京、山海、湖南、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毛筆都在大量產出,其品種越來越細。

在日本、東南亞等地,毛筆發展的勢頭也有著一定的規模。

毛筆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在漫長的時間中毛筆由一種書寫工具向一種工藝品過渡,製作的流程更加複雜,用料更加精細。

筆管的材料出現了很多種變化如金、銀、玳瑁、琺瑯、琉璃等,然後再經過雕刻。隨著時代的進步毛筆的製作技術也在不斷的改良出現了吸入式的毛筆。

二、毛筆的製作

  • 1、筆頭選材

筆頭的原料有多種選擇,如兔毛、羊毛、黃鼠狼毛、石獾毛等,同時馬尾、牛尾、雞毛等也有被使用的。臨泉太公筆則創新使用貂毛製作。

  • 2、筆桿選材

大部分的毛筆選用的都是竹子製作筆桿。如青竹、紫竹、羅漢竹、斑竹等,但是也有用其它材料做的如紅木、象牙、玉石等製作,這是為了突出華貴感。

  • 3、製作流程

毛筆的製作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首先要在水中操作,然後在進行裝配、晾乾。

其中前期在水中的操作流程對於毛筆的質量非常重要。筆頭需要達到尖、齊、圓、健這幾個標準,筆鋒需要呈現出錐形,利於書寫.

在書寫的過程中筆頭要平齊,書寫均勻,筆頭要一種飽滿的狀態使得書寫順暢,有彈性,這樣才是一支合格的毛筆。

毛筆在製作完成後還要對其進行裝飾,有在筆桿刻字、刻畫、鑲嵌、掛飾等等流程,這樣毛筆在經過包裝後會顯得高貴、優雅,這些附加的東西還可以起到一種固定的作用。

  • 4、分類

紫毫,取用野兔背部的毛為原料,顏色黑紫。因為兔毛在南北地區的柔韌程度不一樣,因此南北地區的紫毫筆並不一樣。北方的毫長銳,被書法家們所喜歡,但是因為只有野兔北部的毛可用,價格比較貴。而南方的兔毛彈性更好,更加鋒利尖銳。

羊毫,以青羊或者是黃羊的尾毛和須為材料。羊毫很柔軟,並且一次性吸墨量大,比狼毫更加的耐用,價格不貴較為便宜,以湖筆居多。如聯鋒、屏鋒、頂鋒、玉筍等。

貂毫,選用貂背部和尾部的毛製作。同時擁有軟、硬兩種特優點,吸水性比較好,筆鋒堅挺,而且各種筆型都有,乃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

狼毫,其原料不是用狼的毛製作,而且選用的黃鼠狼尾部的毛,但是在以前確實使用狼毛。狼毫堅韌強與羊毫,適合書寫作畫,但是不耐用。

  • 5、毛筆的選擇

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選擇毛筆應該選取軟硬適中的,可以兼書寫和繪畫。其中羊毫的彈性小,可書寫隸書、篆書,畫山水。狼毫則是適合行書、小楷、草書等。

選擇毛筆時應該根據書寫字體的大小選取,同時注意毛筆的基本狀態。要具備尖、齊、圓、健這幾個標準,這樣的毛筆才方便書寫。

新買的毛筆應該提前用溫水浸泡,將其泡開,將筆懸置在水中防止筆頭發生變形。將毛筆泡開後用紙將水吸收乾淨,然後在使用。在吸墨時一定要筆頭挺直,適當的吸墨。在書寫完畢之後放在流水處慢慢的將筆頭的墨擠出,也可對筆頭進行梳理使其暢通。在平時收藏毛筆時也要注意防止被蟲蛀,不要太幹,這樣會使得毛筆很容斷掉。

  • 6、毛筆的「未來」

毛筆從一種記錄書寫工具變為現代的具有藝術、觀賞價值的工具。並且毛筆的功能仍然在不斷的延伸中。

在現代的發展中毛筆受到了其他鋼筆、籤字筆的衝擊,並且相程度上受到了這些筆的替代,但是毛筆本身也在不斷的發展中有著更加多的功能。

而且如今隨著國學熱潮的復興,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的弘揚,毛筆在未來階段仍然將會是人們的一種書寫工具,並且會不斷的更新進步以滿足人們對其的需求,不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消失。

結語

毛筆在進入現代以來不斷的受到中性筆、鋼筆的衝擊,使得其逐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現在人們日常的主要書寫工具為碳素筆,但是因為傳統書法的存在毛筆是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的。

目前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傳統文化的不斷復興毛筆的前景將更加光明。毛筆在我國有著長遠的歷史,作為一種古老的書寫工具存在了上千年,如今毛筆不僅僅是一種書寫工具,更加代表著一種中國的傳統文化,代表著古代文化的一種智慧結晶。


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

[2] 《筆賦》

[3] 《中華古今注》

相關焦點

  • 湖州丨湖筆傳承人馬志良:毫雖輕,功甚重
    當地有筆祖蒙恬廟,相傳秦始皇的大將蒙恬「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發明了毛筆。 馬國良的童年就是在善璉湖筆廠中度過,「我從小開始接觸湖筆,我的父親馬步青也是善璉湖筆廠的創始人,父母都在湖筆廠,我每天放學也都會到這裡。」
  • 初學書法應該如何選筆?看看古代書法名家是如何選擇毛筆的
    對於書法來說,毛筆無疑是最重要的書寫工具了。如果毛筆選擇的不恰當,那麼書法就很不容易寫好。現在的毛筆種類繁多,根據質地的不同有羊毫、狼毫、兼毫還有兔毫等;根據書體的不同也有著長峰、中鋒和短鋒等不同尺寸的毛筆;根據生產的的不同,也有著諸如湖筆、宣筆、川筆一些的分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毛筆呢?
  • 「文房四寶」之筆:毛筆起源於何時?如何選購1支好的毛筆?
    毛筆毛筆與中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謂「筆墨紙硯」,毛筆被列為「文房四寶」第1位。本文就簡單談談毛筆的起源以及如何選購毛筆吧。毛筆一毛筆起源於何時呢?筆為書寫文字或繪畫之物,起源極早,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平字。
  • 怎樣選擇一支合適的毛筆?
    對於初學者來說,毛筆的選擇對於書寫的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我們現在能夠買到的毛筆除了有大小之分,在材質上還有羊毫、狼毫、兼毫的區別,不同的毛筆書寫出來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選擇合適的毛筆就很重要了,那麼怎樣選擇一支合適的毛筆呢1、一支合適的毛筆要和你要書寫的字體相符合,比如寫小楷就要用小楷筆,寫篆書、隸書最好要用羊毫筆,羊毫筆蓄墨量比較大寫出來的線條更加厚重,寫行書用狼毫筆比較好,狼毫筆比較硬,能夠寫出很細緻的筆鋒,寫楷書儘量用兼毫筆,既有彈性,蓄墨量也比較大。
  • 學書法,怎樣選好一支毛筆
    那如何選擇一支比較好的毛筆呢?要想寫好字,肯定要選一支好毛筆,選毛筆也是有學問的,下面談一談選好毛筆的重要性。毛筆「四德」毛就是毛筆,是用動物的毛製成的。毛筆有「四德」之說,明朝屠隆《考盤餘事》中說:「制筆之法,以齊、尖、圓、健為四德。」
  • 一支毛筆一粒種子
    去年3月,韓國國立全北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金炳基應邀來中國參加在鄭州舉辦的首屆跨文化漢字國際研討會,獲贈一套毛筆。回國後,這套用起來得心應手的毛筆,也深受身邊書友喜歡,於是,金炳基教授就打電話到中國,並將大家試用過的毛筆寄來,作為樣品訂製20支。
  • 教你如何為自己挑選一支好毛筆!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兔、羊、鼬、狼、雞、鼠、石獾、香狸、豬棕、馬尾、牛尾、鼠須、胎髮、鬍鬚等都可以製作毛筆。
  • 書法中毛筆的知識和選擇
    大家估計會以為毛筆只屬於文人雅士,那就錯了,他是武將發明的哦。它是由秦國大將蒙恬發明的。相傳他在打獵途中,把沾有血的兔子的毛髮拔出來插在竹管裡,發現很適合寫字。這就是起源。至於鼠須筆,究竟可以有其他毛筆可以代替嗎,其實是可以的,比如獾毫,狼毫。這些筆叫做硬毫筆,毫毛比較有彈性,優點在於能夠寫一些鋒利的線條,跳躍性的線條,這類毛筆運用廣泛,適合書寫二王,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等帖子。
  • 好的毛筆如何選擇,怎樣的毛筆又算的上優質毛筆?
    那麼什麼樣的毛筆才能算得上是優質的毛筆呢?又該如何斷定毛筆的好壞呢?毛筆的彈性非常重要不論是羊毫和兼毫都是要加「健」的,您肯定見過羊毛,試想一下,一小捆羊毛捆在一起能寫字嗎?顯然沒有彈性是不能寫字的。,因為毛筆在塑型的時候做筆的老師傅肯定會用手把它做成筆肚渾圓和筆尖鋒銳的樣子,即使毛筆不渾圓,也可以用膠黏劑把它填充渾圓。
  • 筆頭好壞,決定毛筆成敗
    萬毫聚力,一支毛筆成就只在一顆筆頭上。一支毛筆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筆頭,筆頭決定著毛筆是否能流利方便的使用,可以說是毛筆的靈魂。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功名充歲貢紫毫三兩」以作筆。因為兔肥毫長,因此兔毫特別適合制筆,而據說以宣州溧水縣東南十五裡的中山的兔毫製成的筆最為精妙。然而據《雲仙雜記》說:「白樂天作《紫毫筆》雲『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予守宣時,問筆工:『毫用何處兔?』答云:『陳、毫、宿數州客所販。
  • 國學智慧|毛筆的起源
    關於毛筆的起源,有「秦將蒙恬造筆」的說法。相傳,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徵戰,要及時記錄戰事,以便向秦始皇匯報戰況。當時,人們是用竹籤寫字的。雖然竹籤筆的筆尖尖銳,但是蘸了墨水寫不了幾個筆畫,就沒墨了,還要重新蘸,非常不方便。
  • 南昌文港鎮,一支毛筆揚天下,名副其實的毛筆製作生產基地
    毛筆文化在中國起源較早,在人類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彩陶罐上,有些專家推測,上面的紋飾比劃的痕跡疑是毛筆使用的痕跡。經過古代文獻考證,對於毛筆的淵源有大致兩種說法,一種是「文祖倉頡造筆」說,一種是廣為流傳的秦國「蒙恬造筆」說。不論是彩陶器物上的劃痕,還是古文獻記載,事實上都缺乏毛筆的實物進行考證。
  • 如何正確的選擇毛筆
    古人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寫書法的人來說,毛筆是我們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有些書友練習了很多年書法,卻並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毛筆,眾多成功的書法家對毛筆的選擇是很認真的,毛筆沒有選對會直接影響寫字的效果,現在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毛筆對於我們學習書法的人該如何選擇呢?
  • 寫小楷選筆很重要,又該如何選擇好的毛筆?
    寫小楷書法是以筆、墨、紙為依託,對於初學者來講,沒有一支合適的毛筆是寫不出好字的!同樣對於高手來說更是如此了,要求會更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趙孟寫字就很挑筆,北宋陳槱認為,不擇筆就能寫好字的,並非理所當然,擇不擇筆要論條件。
  • 使用一隻好的毛筆,能夠寫好書法字,你選擇對了嗎
    怎麼選擇一隻好的毛筆呢?我們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是喜歡寫毛筆字的,有時候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不錯的休閒方式,但是當你拿起一支毛筆的時候,會不會想到怎麼選擇一隻良好的毛筆而煩惱呢?現在小編帶大家來學習如何選擇一隻良好的毛筆寫字吧!
  • 如何選擇一隻好的書法毛筆?
    先介紹一下選毛筆的基礎知識:1.毛筆按筆毫分為硬毫、軟毫、兼毫硬毫分狼毫(黃鼠狼毛)、紫毫(野兔毛)等,以硬獸毛製作。顏色棕黃,彈性好。軟毫即羊毫。根據楷、隸、草、行及字的大小等選擇毛筆的筆毫筆鋒大小。從網上看到選毛筆的一些經驗,還請自己斟酌。
  • 絳州毛筆:傳承兩千年,凋零誰之痛
    學做毛筆是一件苦差事,製作工藝分水活和幹活。水活,顧名思義離不開水,主要是毛筆的前期工藝,從選原料到筆頭做成,要學四到五年方能出徒。而幹活則是粘筆、修筆、攏筆、定型等工藝,學下來也得兩到三年。  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筆」和「毫雖輕,功甚重」描述過制筆之繁複。大多學徒學了水活,不學幹活,學幹活後就不做水活。
  • 練書法如何選購和使用毛筆?
    在小明上了第一節書法公共課後,老師要求所有同學,必須自己準備好筆、墨、紙、硯等基本書寫材料。於是小明就到網上去查找有關毛筆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說明。一下子也算開了眼界。原來文房四寶書寫材料,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和門道。比如說毛筆吧,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唐代的毛筆視其功能而制,又因產地不同,用的材料各異
    唐代的毛筆視其功能而制,又因產地不同,用的材料各異筆、墨、紙、硯宋人稱為文房四寶。文房是讀書人書室的別稱。士人著書立說、吟詩作文、書法繪畫均須臾離不開它們。社會文化的發展也與它們有著分不開、割不斷的聯繫,它們彼此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眾籌丨一支中國人造的自來水毛筆,讓毛筆真正進入2.0時代
    近幾年國內也湧現出各種國產自來水毛筆,但多數僅是對日本產品的簡單模仿。在筆墨方團隊看來,無論日本筆還是國產筆,它們更像是一支裝了軟筆頭的鋼筆——而不是為正統毛筆書法而生。但自來水毛筆,可不是讓毛筆多一顆鋼筆的墨管就可以了。其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想像:小尺寸筆頭結構如何設計以滿足專業書寫?如何保證書寫所需的墨水充足順暢又不至於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