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為何能與三坊七巷媲美,兩者現在成為最能代表福州的網紅點

2020-12-06 旅行的信仰

如果說杭州的西湖山水是一位柔美玲瓏,娟秀裡透著嫻靜,溫婉裡透著優雅的大家閨秀。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

我無數次地走過江南的雨巷,悠長,綿綿的愁蔓延開來,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的花來。而在初午後的陽光裡,燦爛,甚至還有點炙熱。當你徜徉在位於福州鬧市區一隅的三坊七巷,直面給你的卻是一份歷史的寧靜和淡遠。

雙杭其實可以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媲美,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若時光倒流百年,在福州上下杭看到的應是滿目繁華。而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也將重新煥發她的魅力。

相比安泰河旁繁華熱鬧的三坊七巷,位於臺江的上下杭更多了一份寧靜,適合漫步,探尋隱藏著的老城記憶。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從南到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宮巷,黃巷,安民巷,吉疵巷。

走入其中,但見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亭閣相間。唐宋坊巷格局,福州民居特色濃縮於此。林則徐,沈葆幀,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鬱達夫。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實地向我們走來,令人感受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含義。

有人寫過這樣一首詩:走在這石板砌成的小路如同翻展著一張張黑白照片它陳舊卻不失風採我注視著腳下的石頭它沉默無語,它昂首挺胸石上有舊時光老故事巷裡有新朝霞新樂章小橋風光美流水話語多夢喚上下杭,花開是時節夢醒上下杭,月光在滴水

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菸袋斜街,山西祁縣晉商老街,被譽為三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百年古街,千年巷陌,古風遺韻。歷史,在這裡濃縮和訴說,仿佛有了歷史的穿越感,更感到守望的艱巨與意義。

古時閩江水繞過大廟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頭。這片曾經以商業的繁華而聞名的古老街區,一直以來是民俗、史學專家們研究福州商業發展歷程的重要地方。

福州的三坊七巷被專家學者稱為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始於唐末五代,歷經千年,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並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漸完善的。

沿河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靜靜矗立漫長歲月的三通橋。舊時這裡水運發達, 百舸爭流,是交通要道,兩岸的人們建造了這座石橋,便於南來北往的商旅往返。漫步橋上,聽著河水流淌,偶爾瞥見水中的小魚泛起漣漪,伴著清風徐徐,好不愜意。

三坊七巷始於唐末五代,歷經千年,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並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漸完善的。

三坊七巷的形制,有人將其比喻為魚骨與魚刺,有人則形容為菩提樹葉,或直呼為「非」字形。筆者覺得,它倒更像一片優美的棕櫚樹枝葉,南后街似葉片的主脈,向西伸出的三條支脈為三坊,向東生出的七條細脈是七巷。

如果以單體建築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築也許並不起眼。論規模,它不如執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築;論體量,它不如山西晉商大院,更無法與江南世家大族的府邸相較;但它有它的優勢、它的神韻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環境和文化的產物,也是福州地域歷史文脈傳承不絕的標誌性象徵物。

只要你細細品味,上下杭那種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永不褪色的記憶,時時會讓你回眸在這片老福州十裡洋場的商幫聚集地,舊時商販們熱情的叫賣聲仿佛迴蕩在耳邊,你或許還能細數曾經那些鼎鼎有名的商鋪。

從建築的平面布局來看,坊巷內的數百座明清古建築多是數座毗鄰,每座又是多進院落。其基本形態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

北宋元祐年間,上下杭和蒼霞地區為閩江水域。明末,福州地區自然寄泊港南移,上下杭地區因水路交通便利開始崛起,至清代發展到鼎盛。

隨著舊城改造的步伐,老福州那些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老街區,上下杭、學生街、老車站慢慢消逝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可是老福州人那種恬淡自如、與世無爭的生活一直都在繼續。

我最喜歡留戀於那一座座名人古居。黃花崗72烈士中的林覺民,他的與妻決別書可謂是千古佳話。

三坊七巷古建築的外部特徵也有獨到之處。江南古建築中,絕大多數是呈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山牆,唯獨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花鳥魚蟲及人物風景,具有濃鬱的閩地特色。

漫步在三捷河邊,輕輕摩挲古老的磚瓦古牆,仔細聆聽這裡的草木屋宇與你進行心的對話。

舊時風光無限的雙杭老街區一度深寂斑駁,繁華不再,幸而如今又煥發新生,與現代氣息奇妙融合。河邊的各個小樓裡已有不同趣味的主人,等待人們的探尋。

青磚古厝、雕梁畫棟,福州上下杭的街頭巷尾保存著老福州人割捨不掉的記憶。曾有人說,風味美食在上杭,古美建築在下杭。

眼前街景實難與千百年來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聯繫在一起。令人驚異的是它那科舉神話以及由這神話所編織出的一個個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謂三不朽的創世人傑。三坊七巷的科舉神話並非一日寫就,它是千百年來世家大族文化接力的產物。

走進雙杭路,這裡有了新變化。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工程啟動,上杭路依稀可見修復後的模樣,重現過往的氣息。日月交疊的輪換,春來秋往的滌蕩,這裡依然有人往來其間,雖多只是過路,或形色匆忙,或駐足留影,或遇故攀談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氣。在三坊七巷居住過的人,不論是什麼年代,不論在什麼地方,總是會用文章、詩詞、曲賦、楹聯乃至譯作等精彩紛呈的文學形式,營造三坊七巷鬱鬱蔥蔥的文氣。

這樣的小巷子,極其溫暖安靜,站在牆根兒底下,想要喧囂都不可能。老人們拿著蒲團看著小貓小狗打架,更顯清靜。

上杭路更多的是破敗,房子歪歪斜斜的,有門的就大門緊鎖,沒門的乾脆就用紅磚封堵起來了。門牌是新的,天還是藍的。

走著走著,時光仿佛凝固,一股濃濃的民國風撲面而來,此刻心是平靜的,靜靜接受著老城的洗禮。

來這裡遊逛,看不到古代文治武功的輝煌遺蹟,也沒有歷代古都滄海桑田的命運歷程,更沒有金戈鐵馬的浩然傳奇。從如今保留的三坊七巷中,你看到和感受到的卻是歷史的悄然演繹與無意的變化,平靜有序,和諧相安。

最喜歡這裡的馬鞍牆,線條極其流暢優美。江南建築中,絕大多數馬鞍牆是呈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的山牆,唯獨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

漫步三坊七巷,仿佛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古建築,古民居,還有代代傳承的那鄉音古韻,行攝中陶然忘憂。

有個著名的景點——水榭戲臺。在清澈的池水上,閩戲在這兒盡情地載歌載舞,演繹著人間才子佳人、帝王將相的風情。回眸三坊七巷,行走在深深的庭院裡,我仿佛聞到古代書香門第飄溢出的書香墨味。

不遠的將來,再走上下杭,但願可以品嘗舌尖上的閩菜,可以聆聽戲臺中的鄉音,可以觸摸記憶中的童年,可以牽手行走間的先賢,可以在門掩黃昏的不經意間,看到城市天邊的流霞餘暉,可以沿著古街通幽曲徑,抵達心靈的原鄉。

友人感悟生活似乎也是這樣:惟有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你才能在日常的單調循環與無盡喧囂之外,看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彷徨——像是展開了一幅曲折悲喜的地圖,告訴你在那觸不可及的明天,自己終歸何處。

行人是渺小的,千年的絡繹不絕,匆匆腳步,帶不走幾粒砂子;自由的行走可通天下,可閱覽風塵無數,卻動搖不了這厚重的歷史。豪無疑問,對於三坊七巷,我也只是個過客。

遠方的遊子在不經意間隨便推開哪一扇深宅大院吱吱嘎嘎的大門,都會看到老人和舊物安詳地融為一體,靜聽斑駁的古牆上老木鐘不慌不忙的敲擊聲,恰與遠處喧鬧的市井之聲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福州是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城市,他像一位白髮蒼蒼而又充滿活力的老人,向我們訴說著這座古城的故事。福州最有名的景點就要數「三坊七巷」了。踏著「三坊七巷」的長條石,讓我想起了外婆家那凹凸不平的石頭路。那是我夢裡經常出現的地方,是那麼的親切又是那麼的令人懷念。

三坊七巷的美,美於粉牆黛瓦,亭臺軒榭。美於青石小徑,幽深巷陌。美於窈窕淑女,才子佳人。

三坊七巷的歷史如今已翻開新的一頁。傳統與現代,樸素與華麗,靜謐與喧囂,巧妙地融合在三坊七巷這一個時空之下,其典型的代表要數南后街了。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旅遊見聞
    新華社福州10月6日電 題:閩都文化在活態傳承——福州三坊七巷旅遊見聞新華社記者 董建國彩繪油紙傘、軟木畫製作體驗、聽閩劇吃魚丸……中秋國慶長假期間,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點
  • 揭秘「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躋身擬申遺項目背後的...
    市民在冶山春秋園觀看福州文化遺產展板。記者 吳暉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昨日下午,市名城委在冶山春秋園開展了「國際古蹟遺址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我市「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擬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引發市民關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緣何躋身福州擬聯合申遺項目之列、其申報評估情況如何?  昨日下午,記者採訪了市名城委主任楊勇,聽其講述福州擬申遺項目背後的故事。
  • 三坊七巷 賡續福州千年文脈
    市委、市政府傳承習總書記的歷史文化保護思想,一以貫之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科學保護、合理利用三坊七巷,讓三坊七巷在賡續福州千年文脈、展示文化名城風採、彰顯人文魅力、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 三坊七巷:福州的名片,閩都文化的格調
    「三坊七巷」之於福州,好比宮城、紫禁城之於京師,外灘之於上海灘,其文化地位和代表的是明清以來福州當地上層社會的格調和情調。「三坊七巷」作為舊福州與平民社會隔離的上層生活區,其建築規格、商業形式都與城內其他街區和城外(如上下杭、煙臺山)相差很大。
  • 福州代表景點:三坊七巷,體驗完你就是半個福州人
    在福建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本身名氣並不大,旅遊景點也不是很多,但每一個意外進入的朋友都會認為那裡是一個好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州。論名氣來說,福州肯定沒有廈門大的,但是從歷史方面來說,福州的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更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那麼福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呢?
  • 翼天文旅集團 | 成都太古裡,福州三坊七巷,上高大觀天地
    翼天文旅集團| 成都太古裡,福州三坊七巷,上高大觀天地對於愛旅遊一族,時刻都按捺不住一顆想旅遊的心!旅遊的目的地,來到成都,一定選擇太古裡,到了福州,一定會去三坊七巷。那麼這些歷史文化街區,為何會成為城市代言的新名片,他們有何魅力?
  • 他是「小福州」,比三坊七巷更能代表福州
    福州,一個獨具臨江面海、碧水入廓、古城擁翠的山水園林城市。城市的更新升級慢慢淹沒老城的痕跡,如果說福州還有哪些地方還保有這座老城的記憶。除了大家熟知的三坊七巷,螺洲古鎮就是福州的另一個城市表情。風水福邸佑望族世家素有「小福州」之稱的螺洲所具備的千年文脈,與三坊七巷不相上下。地處南臺島東南部,東有護城河,南臨烏龍江,不動聲色的保存了福州的歷史文化風貌。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
    「網紅小金魚」打卡牆  福建日報記者樹紅霞 攝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昨日落戶福州三坊七巷。這裡既能親近非遺項目「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又能領略福州金魚文化和飽含福州元素的金魚文創產品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樹紅霞)坊裡流金巷是銀。福州三坊七巷的明清古建築,都是活著的歷史。如今,這裡又多了一處古厝活化利用的網紅打卡點。
  • 福州三坊七巷:鬧市中的「裡坊化石」
    「體驗人文,消費文化」,通過恢復坊巷格局重現歷史風貌、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文化產業資源,實現了文物的「動態保護」。福建福州市楊橋東路與達明路路口,往東人聲鼎沸,福州最著名商業街區之一的東街口坐落於此;往西遊客絡繹,優美景色中是被譽為「福建園林明珠」的西湖公園;往北食客不絕,數十家餐館讓這條長不過幾百米的小街成為福州市民心中的美食聖地。
  • 烏牆黛瓦的三坊七巷
    最廣為人知的徽派建築,「白牆灰瓦馬頭牆」歸納了它的外部特徵。黑瓦白牆,色彩典雅大方,在江南也廣泛採用,有「黑瓦白牆素江南」之說。但是在福州,特別是三坊七巷,烏牆黛瓦才是建築外牆的主色調。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城區中心,自晉、唐形成起,就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
  • 福州上下杭:夜色經濟蓬勃發展
    位於福州臺江區的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是臺江商貿最初的發源地,見證了閩商的繁榮發展。近兩年,經過修繕和升級,街區將夜景、夜食、夜娛、夜購、夜宿等元素融入到改造中的各個環節,使臺江的夜間經濟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活的博物館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這個從唐末五代開始形成的古老街區,就嵌在福州市最繁華的市中心,一千多年過去了,這裡儼然成為中國現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南后街是最熱鬧的一條街,百年老店同利肉燕、永和魚丸、木金肉丸等都在這條街,愛好美食的人們可千萬不能錯過。老街的古建築保留得很好,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要慢悠悠地在小巷子裡閒蕩穿梭一下,會時不時得有驚喜發現。
  • 福州剪紙達人紅紙上「剪」出三坊七巷和烏塔白塔
    原標題:福州剪紙達人紅紙上「剪」出三坊七巷和烏塔白塔   這不,家住福州鼓樓區鼓西路臥湖新苑小區的宋麗欽女士,就被她的鄰居們推為小區裡的剪紙「達人」。在她的剪刀下,三坊七巷、烏塔、白塔等福州著名景點躍然紅紙上,還有林則徐事跡等本土歷史故事也被她剪得栩栩如生。
  • 三坊七巷與日月潭分列榕臺第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5日福州消息(記者 羅鎮)9月5日晚,第八屆海峽青年節文旅專場活動之點亮「海峽青年嚮往的旅遊風光」揭榜儀式在福州泰禾廣場舉行。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獲得兩岸青年62%的支持率,位列福州榜單第一,日月潭風景區則以68%的支持率位列臺灣景區榜首。
  • 福州油紙傘:三坊七巷穿越千年的浪漫
    現在除了在古裝影視劇中還能看到它的身影,身邊幾乎已經消失了,生在北方的我一次都沒有親眼見過這種江南韻調的油紙傘。然而在朦朧煙雨裡穿梭而過的油紙傘,卻是福州街巷裡深情的符號之一。曾幾何時,撐著油紙傘,在雨巷深處徘徊的情景還俯拾可見。在很久以前,古老的坊巷、輕盈的紙傘,就伴隨著福州城的煙雨,浪漫了無數的歲月。我的人生第一遇見這種傳統的油紙傘就是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裡。
  • 中國城市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是這三坊
    三坊七巷,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保護面積達四十公頃,位於福州市老城中心,是福州老城區經歷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極為珍貴,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福州三坊七巷具體指哪些?你都能記下來嗎?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它是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譽,當然,還是國家著名的5A級旅遊景區。遊覽三坊七巷,我們首先就要先來了解三坊、七巷各是什麼嗎?據說,這個坊巷格局早在閩王王審知那時候就已經定格下來了。
  • 福州新增一家輕奢智慧型酒店 可俯瞰三坊七巷全景
    該酒店是福州唯一一家位於5A級旅遊景區三坊七巷內,具有福州歷史文化特色綜合性酒店;也是目前福州唯一 一家,可俯瞰三坊七巷宏偉全景的酒店。走進酒店大堂,代表福州文化的「三坊七巷」古韻彰顯酒店的華美;而花藝盆栽、軟木畫、壽山石工藝品擺件,則散發著濃濃的地域特色;酒店還細節裝飾了不少,以和為貴的圓形圖騰,寓意「幸福圓滿」。
  • 中國現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裡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三坊七巷
    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故事就是街頭裡坊花邊緋聞,《我們太太的客廳》將冰心與林徽因兩個福州女人連在一起,她們是同鄉,都和這「三坊七巷」有關係。三坊七巷是全國十大古街之一,三個坊七條巷組成,有嚴復故居,林覺民故居,林徽因祖居,冰心故居……在火車站乘K1路和20路公交車到東街口,下車走點點路就是。這裡的古建築與皖南的徽派相比,都是很高的牆,不同的是庭院小巧,門窗造型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