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有著全中國罕見的地形地貌:從國際化大都市成都出發,兩三個小時就能到達雪山、高原,海拔從500米急劇上升到四五千米。受地勢所困,四川發展前行的每一步,都以交通先行為基礎支撐。暢達便捷的高速公路,縮短了四川盆地的時空距離。
2011年建成通車的北上出川大通道廣陝高速。
通達九寨溝、黃龍景區的九黃機場,為四川第二個航空口岸機場。
全國首條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列車示意圖。
2018年通車的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大橋,2019年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古斯塔夫·林登少」金獎。
2019年,汶馬高速部分路段通車,實現了四川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通達高速公路。
2010年,為廣泛吸引社會投資,促進四川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省委、省政府決定組建省級交通類投融資平臺,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投」)應運而生,成為了四川道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的主力軍。如今,從成都的東南西北任一方向出發,所走過的高速公路上,都能看到「四川交投與您同行」的溫馨標語。
這10年來,四川交投強責任、勇擔當,把前行的腳印烙在了出川的大通道上、行進川西北高原的雪路上、前往貧困地區的航線上;跨過大渡河那史無前例的千米級橋梁,穿過海拔超過4500米的隧道,穿越橫亙川陝界數千年的米倉山,你都能聽到一個個獨具四川味的發展故事。
數據作證:四川建成通車的7500公裡高速公路中,四川交投投資建設和運營的裡程佔比達60%,項目覆蓋全省21個市州,集團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佔省屬企業1/4強,穩居省屬國企首位,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軍」和「領頭羊」!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10年耕耘,10年奮進,為推進四川交通事業大發展而生的四川交投,在「蜀道難」變「蜀道通」「蜀道暢」的跨越發展中,收穫了成長與業績。
關鍵詞一:奮進
從核心數據看變化,四川交投劃出了一條上揚的弧線
回首過去這10年,四川交投核心數據的變化清晰可見:到2020年8月底,資產總額、淨資產超過4100億元和1400億元,分別是成立之初的3.5倍和3.7倍。
這條上揚的弧線,來之不易。四川交投成立之初,就面臨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考驗。如何做好自身發展?如何促進四川發展?是擺在面前的兩大命題。交通人,幹就行!敢拼、敢幹的四川交投人扛起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擔,積極走市場化發展之路。
今年7月,在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四川交投瞄準多個項目進行跟蹤,擬採用BOT方式參與招投標。類似這樣的一幕,在過去10年來還有很多。四川幅員遼闊,丘陵、山區等面積廣,需要多建大通道,破解制約發展的交通瓶頸。巨額投資僅靠政府難以實現,四川將高速公路市場向社會開放,積極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四川交投積極主動投建,成為了四川高速公路建設的主力軍。
擔責任,還體現在敢啃「硬骨頭」上。8月豔陽高照,在涼山境內的「大動脈」沿江高速公路上,四川交投建設者揮汗如雨奮戰。這樣的民生路、扶貧路、山區路,在四川交投高速公路板塊中佔據了不小比例,真金白銀的投資、真情實感的投入,將一條條經濟發展大動脈,延伸到貧困山區和民族地區。
10年來,四川交投始終凸顯出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把促進四川交通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己任。每到關鍵時刻,都第一時間站出來、立起來。
圍繞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建設,四川交投率先完善自身發展布局,搭建起交通主業「公、鐵、空」三大板塊,並推動旗下物流類企業積極參與多式聯運。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交投堅持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復工復產,集團324支黨員先鋒隊、突擊隊、志願服務隊,7200餘名黨員群眾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2月10日在全省率先復工,並提出「三不減」——確保重點項目全年投資目標不減、全年新開工目標不減、全年建成通車目標不減。6月,以市場化方式中標開江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境),打響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速公路投資「第一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如何讓「老馬」也能跑得快?四川交投確定了主業、輔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思路。
強主業,「公、鐵、空」三大主力板塊齊發力。今年以來,在瞄準、儲備更多項目的同時,四川交投積極和央企、省內其他兄弟企業組建聯合體共同競標,通過市場方式併購優良資產等,繼續做大做強主業,保持在省內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地位;優輔業,構建起「突出交通主業、發展相關多元」的產業布局,相繼組建了交投實業、交投建設等5家市場化公司,並於今年6月掛牌成立設計諮詢研究院,形成了完整產業鏈,相關輔業已連續多年產生「造血」「輸血」功能,有效反哺主業。
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大,更要做優。今年以來,四川交投對內「亮劍」,積極推進集採集供、服務區、資金歸集、信息化、收費稽查「五個整合」,著力推動資產重組,深挖效益、挖掘潛力,激發內生動力,促進集團邁向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二:品質
從中國「詹天佑獎」到世界橋梁界「諾貝爾獎」,四川交投捧回多座金燦燦的獎盃
9月,成資渝高速公路建設火熱推進,全力衝刺年底通車。這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實施後首個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項目。
在看得到的進度外,是「看不見」的品質打造。今年以來,四川交投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文生數次到成資渝高速公路建設現場調研,每次都叮囑:要將這條路打造為成渝間的精品工程、樣板工程。
鑄品質,是四川交投10年來的不懈追求。隨著一條條「大動脈」鋪築巴蜀大地,四川交投響亮提出:高標準建設,建品質工程,樹交投品牌。該集團在項目建設中高度重視安全環保、技術創新和品質管理,編制了全國第一個企業級品質工程建設指南,得到交通運輸部的認可,打造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質工程。
2018年,雅康高速通車,被譽為「川藏第一橋」的瀘定大渡河大橋引人注目,以大渡河上前所未有的千米級橋梁跨越,為康定及周邊群眾搭建起快捷的對外通道。罕有人知道,大橋建設期間,四川交投人24小時盯防現場,每一塊鋼梁的起吊、每一次桅杆的安裝,都有精密儀器來定位服務。這座用鋼量比「鳥巢」還多、各類鋼絲連起來能繞赤道一圈半的超級工程,建設精度達到了毫米級,多項數據高於業內指標。一年後舉行的國際橋梁大會上,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大橋獲得了橋梁界的「諾貝爾獎」——「古斯塔夫·林登少」金獎,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大橋的肯定!
獎盃,是最好的口碑。雀兒山隧道開全國先河,榮獲國際隧道工程領域「奧斯卡」獎——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2018年度傑出工程」獎;雅西高速公路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成仁、達萬高速公路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都汶高速公路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遂廣、遂西高速公路獲「李春獎」……一座座金燦燦的獎盃,彰顯著四川交投「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實力,也奠定了四川交投作為四川交通建設主力軍的底氣。
品質,體現在人才隊伍高素質的鍛造上。交通建設,從來都是在無路處修路、無橋處搭橋,艱苦異常。但四川交投人能吃下這個苦,他們堅守在歷時9年才建成的巴陝高速現場,在海拔超過4500米、空氣含氧量不到50%的雀兒山隧道,在晝夜溫差20多攝氏度、最冷零下30多攝氏度的鷓鴣山隧道,在「一路擔四季」的雅康高速公路上……用專業和奉獻,換來康莊大道。
依託旗下眾多交通投建項目,四川交投搭建起梯級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全省交通人才高地,已擁有交通建設管理類人才5100餘名、副高級及以上職稱500餘人——這樣的數據,放眼全國,也是佼佼者。
品質,體現在企業發展高質量的追求上。從發展分量來看,四川交投的高速公路主業板塊佔據著突出份額:累計建成高速公路45條4470公裡,約佔全省的60%,通達全省21個市(州)、115個縣(市、區);全省建成的21條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中,四川交投佔比近七成;在建高速公路裡程2028公裡,約佔全省的55%。
從發展的質量來看,四川交投的規模和效益在省屬國企中首屈一指:截至今年8月底,總資產4141億元、淨資產1434億元,佔省屬企業1/4強,穩居省屬企業第一位。2019年完成利潤總額超25億元,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利潤目標,位居省屬企業第二位;實現營業收入超580億元,位居省屬企業第三位。
不僅「盤子」大,含金量也足。10年來,四川交投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了7倍和45倍,資產負債率在全國同行中處於較低水平,並先後獲得惠譽A-、穆迪Baa1主體信用評級,分別為亞洲高速公路行業最高評級和西部地區穆迪最高評級之一。
關鍵詞三:敢為
交通通道事關暢行、事關發展,四川交投用行動踐行「兩路」精神,當好「先行兵」
7月25日晚,一架來自拉薩的航班平穩降落在九黃機場,九寨溝迎來「疫後」首條新航線。就在10天前,九寨溝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斷半年之久的跨省團隊遊恢復,這一新航線的開通,對於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阿壩州來說十分珍貴。助力阿壩州全域旅遊,在復工復產後,九黃機場已迅速恢復多條航線,把航點擴大至7個。
盛夏暴雨肆虐,8月26日,因強降雨引發泥石流導致道路中斷的雅西高速,再次緊急搶通,實現雙線通行。這是雅西高速半個月來三次中斷、三次搶通,最短的一次,用時僅幾個小時。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交通通道事關暢行、事關發展,不畏險阻、不懼風雨,四川交投人用行動踐行「兩路」精神,當好「先行兵」。
敢為,在於敢領先。四川交投是紀錄「締造者」——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第一條山區高速雅西高速、第一條涉藏地區高速雅康高速,都出自四川交投人;四川交投也是紀錄「終結者」——2018年底,雅康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川西北高原地區不通高速的歷史;2019年汶馬高速部分路段通車,高速公路通達馬爾康市,實現了四川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通達高速公路的歷史跨越。
雀兒山隧道、米倉山隧道、雅康高速、沿江高速等項目相繼建成或上馬,不斷挑戰工程建設「禁區」,只為打通發展大通道;著眼長遠,綿陽至九寨溝、樂山至西昌、成都經資陽至重慶兩江新區、馬爾康至青海久治、瀘定至石棉等一批關係全省發展大局的重點交通項目正加快建設。
敢為,在於敢創新。今年3月底,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由四川交投投建的都江堰到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扶貧項目亮相。這是國內首條「輪軌+齒軌」山地軌道交通項目,從線路規劃、建設到運營,每走一步,都是創新。
四川交投以勇氣、智慧和務實,推動著項目向前,目前項目3個標段已成功招標,施工準備工作正在抓緊實施中;山地軌道交通技術與產品研發、山地軌道裝備製造項目也正穩步推進。2019年,全省山地軌道交通規劃出爐,總裡程超過2000公裡。四川交投的探索,將助推開啟一個全新的軌道交通時代。
年初,當基於5G、網際網路+應用的「新基建」受到熱捧時,在都汶高速公路龍池段,可模擬無人駕駛的「未來之路」正在建設。早在5年前,四川交投就啟動了信息化建設,開始探索「智慧高速」,以繞城高速為試點的「智慧眼」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已登陸阿里雲產品庫,面向全國銷售,進入商業運作階段。四川交投旗下雅康高速、成都繞城、成綿高速率先開展智慧高速試點,「面向車路協同的智慧高速體系建設」被納入交通強國試點項目。未來5年,將打造5-10條智慧高速建設的樣板路、示範路。
敢為,在於敢改革。作為交通類投資平臺,四川交投積極嘗試創新舉措,盤活資產、多方融資,向資本市場「找」錢。四川交投充分發揮多級融資平臺優勢,先後運用10多個融資渠道、20多個融資品種,10年來累計融資超5200億元,有力保障了建設項目資金需求,融資工具多樣化和創新力度居省屬國企前列。
打通發展「腸梗阻」,國企改革縱深推進。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組、紮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有序實施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逐一變為現實,發展內生動力不斷釋放。
「十四五」即將到來,新的發展藍圖已經開啟。四川交投提出,力爭通過5年努力,在「十四五」末實現「7816」發展目標,即通車高速公路裡程達到7000公裡,資產總額達到8000億元,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60億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四川交投,正闊步走在「打造一流交通投資集團」的大道上!(陳風 圖片由四川交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