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年級上期的語文教材?」2月23日,大年初八,寶媽就在親子群、業主群裡喊。
2月26日,全市中小學生將迎新學期,這對即將6歲的小寶來說,也是幼兒園最後一學期。
「現在小學一年級起步太高了,不提前讓孩子學,很可能就輸在起跑線上。」寶媽說,這不僅是她一個人的想法,跟小寶同一班的家長,上學期就開始給孩子報幼升小銜接課程了。
一年級期末考題要寫小作文
其實,寶媽一直很淡定的,認為孩子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長,讓幼兒園的孩子學小學教材是不妥的,但前兩天身為主城區某名校語文老師的同學給寶媽發了一年級上期期末考題後,寶媽開始慌了。
一年級上期語文考試題,總分100分,規定60分鐘完成,試卷由積累、閱讀、寫話三部分組成。最後一個大題寫話設10分。題目:小小的圓圈真奇妙,加上幾筆就成了一幅畫,照樣子加上幾筆變成你想變的東西,然後寫話。
寶媽說,這不是一個小作文嗎?這題對一個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太難了。她試著引導小寶做一做,小寶完全找不到北。
最後一學期幼升小家長慌了
對於今年幼升小的家長來說,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是孩子在幼兒園的最後一個學期。還有半年就要上小學了,很多看到一年級試卷的家長都感到慌張,「是不是要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下讀書、寫字、做算數。」
笑笑剛滿5歲,寒假裡,奶奶就到新華書店給他買了全套幼小銜接的練習冊,有寫字、拼音、算數。每天奶奶都要讓笑笑做幾道題,但是笑笑最多坐在板凳上10分鐘,就不耐煩起來。
5歲半的天天,這個寒假過得更累,媽媽給他報了幼小銜接班,識字、拼音、英語、算數課排得滿滿的。即便是過年時,也常常被媽媽出些題目「20+20=」、「5+8-7=」考核。
據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民辦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在幼兒園大班階段開設了幼小銜接課程,老師們把黑板搬進了教室,畫著田字格,教孩子寫漢字、數字,對著拼音表讓孩子記憶。
新版教材要求難了嗎?
很多家長有這樣的感覺,現在孩子學的知識越來越難了。
據了解,課標要求1—2年級的孩子,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另外還要求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獨立識字,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用音序檢字法查字典。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當然也有寫話的要求,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專家:幼升小銜接不是提前教知識
重慶市優秀班主任,有17年教齡的重慶市珊瑚實驗小學語文老師楊林認為,現在很多家長把小學一年級「妖魔化」了。孩子每個年齡段的發展是不一樣的,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提前學小學的教材弊大於利。「幼小銜接的關鍵不是知識,是習慣,培養興趣。」楊林說。
南岸區天台崗小學,重慶市市級語文骨幹教師盧柳娟,教齡23年,她認為家長重視幼小銜接不應該狹隘地只關注教材上的內容,而是應擴大孩子的閱讀量,識字量,培養學習的興趣。另外,銜接的還有習慣,可以初步培養小學的一些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盧柳娟強調,一年級教材上的內容儘量不要教,萬一家長教不準糾正起來會很困難,也會讓孩子在上學的時候認為自己學過的而不認真聽課。當然,如果孩子接受能力較差,家長又具有比較專業的知識,暑假可以教一些簡單的拼音。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