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洋洲研究高層論壇暨《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9...

2020-12-21 中國社會科學網

  

與會學者合影 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永傑 通訊員 盧穎琳)11月14—15日,第三屆大洋洲研究高層論壇暨《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9—2020》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多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本次論壇和研討會。本次論壇由中國亞太學會大洋洲研究分會主辦,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和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

  在第三屆大洋洲研究高層論壇開幕式上,中山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陳建洪、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牛軍凱,以及中國亞太學會大洋洲分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汪詩明先後致辭。開幕式由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喻常森主持。

  在主旨報告環節,八位學者做了學術分享。汪詩明在題為《區域國別視角下的大洋洲研究》主旨報告中指出,區域國別研究近年來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發展很快,但也面臨學科定位以及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大洋洲研究必須納入區域國別研究背景之下,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他看來,大洋洲研究如要紮實穩妥地推進,跨學科研究、歷史研究與現實問題研究相結合,文本研究與田野考察相結宏觀與中觀和微觀研究相結合等研究方法或研究範式須予以同等重視。

  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榮譽教授馬克林(Colin Mackerras)重點關注近年來中澳關係的發展態勢,並指出澳大利亞政府一系列不明智的行動和政策導致中澳關係惡化。他認為,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的表現明顯優於美國。「疫情加速了美國的衰退,澳大利亞應當主動改善中澳關係,與中國相向而行。」他說。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重點論述當前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的對華政策,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下莫裡森政府的對華政策已經不僅是美國對華戰略的被動跟從,而是展現出一種更加積極主動且更具進攻性的態勢。

  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韓鋒重點分析2019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之後的政黨政治。他認為,澳主要政黨(自由黨、國家黨和工黨)在聯邦大選之後針對各自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政治和政策調整,為2022年的聯邦大選做準備。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周方銀圍繞疫情背景下的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係展開論述。他認為,太平洋島國的防疫效果總體比較好,這是太平洋島國獨特的地理、氣候、人口分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疫情對太平洋島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疫情之下,中國積極對太平洋島國提供防疫物資援助,交流防疫經驗,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提升。」

  北京外國語大學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牛麗從經濟合作視角探討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之間的互利共贏空間。她表示,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太平洋島國提出的「藍色太平洋」在發展理念上是相通的。通過分析「藍色太平洋」經濟發展的優勢、潛力與制約因素,她強調多邊與多樣化合作機制的必要性,建議太平洋島國應與中國等其它國家密切合作,同時中國和國際社會要支持太平洋島國發展「藍色太平洋」經濟。

  北京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秘書長劉紅中應邀代北京外國語學院教授劉樹森宣讀《紐西蘭近年文學發展狀況評述》的報告。報告指出,就文學發展歷史而言,雖然紐西蘭無法與北半球絕大多數國家相媲美,但在南半球的國家與地區之中卻猶如一顆絢麗的明珠。特別是20世紀初期以來,紐西蘭文學不斷取得引人注目和影響深遠的創作成就,表現了紐西蘭的社會民生與內心世界,成為世界文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蘇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張秋生對澳大利亞「唐人街」文化的內涵、形成、特點、傳承及其發展前景做出了生動的闡述。他特別指出,唐人街文化是海外華人文化的核心,是維繫海外華人社會的重要紐帶,凝聚著對故鄉和親人永不磨滅的記憶和牽掛。

  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副教授費晟講述了18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華人移民與大洋洲生態和社會變遷之間的聯繫。他認為,從生態維度看,中國與南太平洋地區的生態變化是近代全球生態聯繫和互動的典型案例。從文化維度看,太平洋世界的社會與生態變遷並不僅是由西方塑造的,也是近代中國與海外世界積極互動的結果。

  主辦方還同期舉行了《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9—2020》研討會。據介紹,《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是目前學術價值較高的大洋洲區域整體發展報告,涵蓋大洋洲地區的安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多個領域。其編撰工作由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團隊領銜,凝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和聊城大學等國內外多家機構和高校的精誠合作。這也是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團隊自2013年起連續第八年推出藍皮書報告。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國別區域分社社長張曉莉在肯定《大洋洲藍皮書》質量的同時,建議往後深化對資料資訊的挖掘並加強跨學科研究。費晟表示,日後《大洋洲藍皮書》有必要在前瞻性、新領域和新選題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藍皮書報告的國內外影響力。喻常森同樣強調藍皮書的寫作應強化多視角、多學科分析,並注意深化專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秀軍建議在延續藍皮書報告特色和優勢的同時,在前瞻性的研判上多做一些探索,並考慮與藍皮書作者建立長期聯繫,培養作者的主動性。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郭銳建議《大洋洲藍皮書》應當創新約稿方式,擴展稿件渠道。

  汪詩明在閉幕致辭中總結了本屆研討會的四大特點:一是首次採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二是參會的年輕學者相較前兩屆有明顯的增加,大洋洲研究後繼有人;三是大洋洲研究呈現出均衡化發展的趨勢,本屆研討會有關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國的報告增多;四是本屆研討會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不僅富有成效,且學術氛圍良好。

 

  

相關焦點

  • 《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7-2018)》在中山大學發布
    11月20日,《大洋洲藍皮書:大洋洲發展報告2017-2018)》新聞發布會在中山大學舉行。本次發布會由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辦。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何文平處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全球編輯部高明秀主任分別從學校和出版社角度就《大洋洲藍皮書》的總體發展做了闡述與評價,相關報告撰稿人做了專題介紹。
  • 《大洋洲文化研究》第一輯 徵稿通知
    《大洋洲文化研究》是安徽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主辦的大洋洲地區國別研究學術期刊,每年一期,大16開本,旨在探討大洋洲地區歷史與現實諸問題,以期為大洋洲研究者提供更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中國大洋洲研究的發展,推動國際學術交流。
  • ...成功舉辦「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
    「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於6月2日在中國經濟網(中經雲端)以國際連線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並受到海內外8.2萬人關注。  本次論壇以圓桌論壇+專家主題分享的形式,圍繞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聯動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地,就國際生物醫藥發展所關注的問題、技術、機遇和挑戰進行研討交流,創新驅動本地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促進藥物創新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提升河北省特別是石家莊市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 我校主辦國際音理會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
    新聞網訊 11月9日上午,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青島市花園大酒店萬象廳準時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青島市文聯、青島大學主辦,青島市音協、青島大學音樂學院承辦。
  • 大洋洲的第三大國,你知道是哪一個嗎?
    大洋洲是我們常見的世界地圖上最容易看到的地區,除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個國家的版圖外,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小島。實際上,這兩個國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兩個國家,經濟總量與人均GDP都是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那麼,大洋洲第三大國是哪一個呢?
  • 大洋洲,有內涵!
    咱大洋洲的內涵可不止這麼一點點,在新幹縣大洋洲鎮,除了國保單位牛頭城址和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外,圍繞著牛頭城址周邊還分布著其它的古遺址,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湖東遺址,位於大洋洲鎮湖西村委湖東村,遺址平面呈方形,面積約三千多平方米,山丘頂部地勢較平,現已墾種油茶樹。該遺址於2014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新幹縣博物館聯合調查發現,採集大量遺物。
  • 第25屆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國家圖書館館長會議在京舉行
    第25屆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國家圖書館館長會議在京舉行 2017-0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第25屆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國家圖書館館長會議
  • 王喜民新作《去大洋洲》出版發行
    長城網4月28日訊(記者 李文鵬)河北知名記者、作家王喜民新作《去大洋洲》日前由中共中央外聯部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向全國新華書店和網上正式發行。4月28日新書發布及手稿捐贈儀式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行,作者現場講述《去大洋洲》踏訪見聞,並為讀者在新書籤名留念。
  • 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6月2日上線
    隨著健康中國建設步伐的前行,為進一步落實十九大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建立全面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河北省「大健康、新醫療」發展規劃、石家莊市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下,「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將於6月2日以網上國際連線直播的方式隆重召開。
  •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青銅器在甘肅展出
    新華網蘭州2月25日電(記者王豔明) 3月1日起,上百件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青銅器將在甘肅省博物館免費向公眾展出。  記者25日從甘肅省博物館了解到,此次展覽是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青銅器首次赴甘肅展出,精選了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銅器125件(組),有青銅禮器、樂器、兵器和農具等,其中國家一級品30件,二級品36件。
  • 大型系列紀錄片《他鄉五邑人大洋洲篇》首播
    信息時報記者廖宴思 攝   12月28日下午,南派紀錄片江門創作中心揭牌暨大型系列紀錄片《他鄉五邑人大洋洲篇》首播儀式在江門廣播電視臺舉行。  江門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惠紅表示,紀錄片是對外文化傳播交流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江門高度重視對外文化傳播交流工作,大力支持紀錄片的創作和生產,鼓勵江門製作更多更好的紀錄片和富有僑鄉特色的文化產品積極「走出去」。
  • 暖暖環遊世界大洋洲主題冒險即將登場[圖]
    暖暖環遊世界大洋洲主題冒險即將登場,隨著新版本的即將到來,我們的世界之旅又要迎來新的篇章,充滿魅力的大洋洲,感受不一樣的環球之旅。大洋洲區域地圖分析:說到大洋洲,首先我們要了解大洋洲有哪些國家:澳大利亞、諾魯共和國、萬那杜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東加王國、紐西蘭、吐瓦魯、吉里巴斯共和國
  • 「漢語橋」大洋洲突圍賽22日上線 海霞化身「出題官」科普二十四節氣
    11月22日20:00,第十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大洋洲突圍賽將上線央視頻、「漢語橋」俱樂部APP。澳大利亞雪梨賽區張雷霖,墨爾本賽區的馬明月、蘇婕娜、丹妮,薩摩亞賽區哈桑,紐西蘭賽區崔宣將作為大洋洲六強選手,共同在「雲端」展開強強對決。
  • 《大虎》韓國熱映 即將登陸大洋洲、北美影院
    《大虎》韓國熱映 即將登陸大洋洲、北美影院 時間:2015.1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箏樂奏響大洋洲[組圖]
    近日,中國東方樂團圓滿結束大洋洲訪問演出回到北京。受澳大利亞坎培拉國際藝術節和紐西蘭相關部門的邀請,中國東方樂團一行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行了為期15天的訪問演出。樂團一行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東方樂團常務副團長姜淼、樂團副團長王冬婉帶隊,青年古箏演奏家馬娜、羅姣、羅妍、王曉麗、王瑩鈺、趙子儀、劉美村、許多吉等隨同訪問演出。
  • 2019籃球世界盃32強巡禮之紐西蘭:大洋洲毛利戰舞能跳多久?
    大洋洲勁旅變身亞洲豪強紐西蘭本是大洋洲的球隊,球隊作風頑強,是奧運會及世錦賽的常客,多次進入世錦賽(世界盃前身)十六強。2017年前他們一直參加的是大洋洲的籃球錦標賽,並曾擊敗澳大利亞奪得三次大洋洲籃球錦標賽的冠軍。
  • 大洋洲的六大地理區域:澳大利亞、巴新、紐西蘭和三大群島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由一塊大陸和數萬個分散在浩瀚的太平洋海域中的島嶼組成位的,陸地總面積只有約897萬平方千米,僅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擁有人口4100多萬,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洲和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洲。
  • 印度尼西亞的查亞峰是大洋洲第一高峰,它並不屬於亞洲
    大洋洲的最高峰是位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的查亞峰,它也有另外一個一個名字——卡茲登茲金字塔。查亞峰位於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島嶼紐幾內亞島上面,這個島嶼也被稱之為伊裡安島。印度尼西亞查亞峰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世界第一,它是全世界位於島嶼上面的最高峰。
  • 湄洲媽祖分靈大洋洲萬那杜共和國
    當天,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副董事長莊美華代表祖廟前往湄洲碼頭迎接,並在正殿共同舉行莊嚴的「湄洲媽祖分靈大洋洲萬那杜福建同鄉會分靈儀式」。被稱為「海上守護神」的媽祖在全球擁有3億多信眾,媽祖宮廟有上萬座。湄洲媽祖祖廟是這些媽祖廟、天后宮的祖庭。分靈儀式。
  • 大洋洲出土大量文物,填補了歷史信息,得知虎方國位置
    獸面紋鹿耳四足青銅甗圖片描在大洋洲遺址發掘過程當中2000年10月份,藉助不斷發展的現代科技,專家們找到了答案,一批大洋洲青銅器的樣本被送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試驗室,科學家們用專門的儀器對這些青銅樣本的成分結構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另一隊科學家來到江西,在當地發現的幾個古銅礦遺址裡邊提取了一批礦石樣本作了同樣的成分結構分析,兩組數據一出來,仔細對比這兩組數據是高度重合的,說明鑄造大洋洲青銅器用的銅都是江西九江瑞昌出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