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河南醫療圈炒得最熱的,是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首次「國考」成績單。
河南的排名,有點「反常」。
全國1153家綜合醫院參與考核,河南獲得A級以上的醫院有6家,排名如下:
你大哥還是你大哥,鄭大一附院位居河南第一,全國排名第84位。不過,與其在復旦榜(2018年)第22位的排名,差了一大截。
排在河南第2名的醫院,就有些顛覆大家的認知了,它不是河南省人民醫院,而是鄭州大學二附院,位居全國第89位,僅比鄭大一附院差了5個位次。
河南省人民醫院在全省排名第3,全國第161位,與鄭大一附院在全國的排名相差77個位次,與鄭大二附院在全國的排名相差72個位次。復旦榜(2018年)省醫的排名是第96位。
河南這次的排名,有些尷尬,尷尬到鄭大一附院和河南省人民醫院,都沒好意思對外公布。
醫療系統從上到下都很重視此次「國考」,甚至有人認為將影響到復旦榜在業內的地位。
復旦榜排名,參考的是醫院聲譽和科研能力,主要依據是向知名專家和醫院管理者發放的問卷調查。
國家衛健委的「國考」,則是實打實大數據跑出來的,而且是從醫療質量、運行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4個方面進行評測的。
很多人看到榜單,開始不淡定了,都說鄭州大學二附院是河南最大的黑馬。
老蔡卻不這樣認為。在老蔡看來,鄭大二附院是河南醫療圈低調的貴族,很長一段時間,她的價值和實力,被嚴重低估了。
也就是說,鄭大二附院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在江湖中的位次,以及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倒是這次「國考」,為鄭大二附院正了名,糾正了大家長期的認知誤區。
不過,老蔡發現,低調貴族最近不「低調」了,動作頻頻,大有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架勢。
今天,老蔡就和大家聊聊河南醫療圈裡的低調貴族----鄭州大學二附院。
01 鄭大二附院的發展史,家底兒挺厚實
鄭大二附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最早是河南的接生傳習所。
▲這張照片,老珍貴了
成為醫院是1952年,當時院址在開封,一開始叫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直屬河南省衛生廳,是根紅苗正的省級醫院。
剛開診時,只有25張床位,50多名職工,還有8名日本專家。
1954年,醫院隨省會遷到鄭州,更名為「河南省婦產科醫院」。
因為新醫院沒建好,醫院還在菜市街的河南省二院,也就是現在的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過渡了一段時間。
約2年後,1956年8月,新院建成,院址就是現在的鄭大二附院經八路綜合院區的位置,醫院才算安穩住。
1970年1月,政府發出「戰備疏散」號召,撤銷了包括河南省婦產科醫院在內的幾所省直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併入信陽地區醫院婦產科。
1973年,政府決定恢復河南省婦產科醫院。
1974年,政府將正在恢復籌建的河南省婦產科醫院劃歸河南醫學院作為教學基地,改稱河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同時,撤銷河南醫學院一附院(現「鄭大一附院」)婦產科,將其全部人員併入新成立的河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老蔡終於明白,為什麼鄭大二附院婦產科在全省有這麼高的知名度了。
1981年,河南醫學院一附院的消化、普外、胸外等系科相繼遷入,河南醫學院二附院正式成為綜合性醫院。
1984年12月,醫院更名為河南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2000年7月,河南醫科大學併入鄭州大學,醫院更名為現在的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縱觀鄭大二附院的發展史,除傳統優勢學科婦產科,醫院還與河南醫療「一哥」,現在的鄭大一附院的部分學科有過融並。這些,奠定了鄭大二附院在全省的實力和地位。
上世紀80年代,河南省第一個醫學博士生培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就在該院(消化科)。
醫院消化內科的段芳齡教授、劉益清教授,心胸外科的劉芳園教授、壽化山教授,神經外科的蘇芳忠教授等,在全國都享有盛譽。
現在,鄭大二附院有17個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重點(培育)學科數量穩居全省前三。
醫院的婦產、胸外、消化、呼吸、重症、內分泌、生殖醫學、神經外科、心內、心外、泌尿、老年病、麻醉、心電診斷、護理學等學科,在患者中的口碑都很好。
康復、腫瘤、血液、中醫等後起之秀,也在逐漸長大。
醫院黨委書記法憲恩說,鄭大二附院的發展歷程,如同河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史中的一個縮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舊到新,每一步都穩紮穩打,蓄力前行。
▲鄭大二附院黨委書記法憲恩(右前)調研新區醫院
厚積方能薄發,綜上,說鄭大二附院是貴族,一點不誇張。
02 馳援武漢5臺ECMO,鄭大二附院火了一把
新冠疫情期間,鄭大二附院「露富了」。
今年2月27日,全國籠罩在疫情的恐慌之中,各地醫療力量弛援武漢,鄭大二附院緊急調運武漢5臺ECMO(體外腹膜氧合機)的新聞,迅速刷爆朋友圈。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緊急調運5臺ECMO支援武漢
ECMO即人工肺,被稱為搶救重症患者的終極武器。工作原理是將血液從人體引出來,在體外進行氧合後再回輸到體內,以替代嚴重受損的心肺工作。
醫療同仁盛讚鄭大二附院義舉的同時,也投來了豔羨的目光。
畢竟,全國只有400多臺ECMO,且分散在300多家醫院,平均一家不足兩臺。鄭大二附院一下子就調運5臺到武漢,可見家底有多厚實。
實際上,鄭大二附院當時有12臺ECMO,除調運武漢的5臺外,還協調了兩臺設備支援河南省內,用於抗疫一線的急救治療。
3月20日,央視新聞頻道《戰疫情》欄目,播報了鄭大二附院ECMO支援武漢的事跡。同時,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也對鄭大二附院ECMO支援武漢進行了報導。
▲央視新聞頻道《戰疫情》播報鄭大二ECMO支援武漢事跡
中央赴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指導組物資保障組,專門向鄭大二附院發來感謝信,稱讚醫院「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我省著名呼吸內科專家,鄭大二附院院長劉劍波介紹,早在2012年,醫院就引進了ECMO,是河南最早開展人工肺技術的醫院之一。
▲鄭大二附院院長劉劍波
僅去年一年,鄭大二附院就有223名患者通過ECMO受益,是全國單病區治療患者數量最多的醫院。
孕婦經過ECMO治療並生下的國內第一例「ECMO寶寶」,就是在鄭大二附院出生的。
聽說,下一步鄭大二附院將投入1.5億元,增添10--15臺人工肺,成立ECMO病區,並在豫東(已成立,設在永城市人民醫院)、豫西、豫南、豫北等地,設立ECMO分中心。
03 設立分院,開啟緊密「醫聯」模式
進入今年5月,鄭大二附院分院掛牌工作明顯提速。短短2個月時間,就掛了4家分院牌子,開啟了緊密「醫聯」模式。
5月15日,鄭大二附院商城醫院在商城縣人民醫院掛牌
5月23日,鄭大二附院洛寧分院在洛寧縣婦幼保健院掛牌
6月11日,鄭大二附院鎮平分院在鎮平縣人民醫院掛牌
6月12日,鄭大二附院淅川分院在淅川縣人民醫院掛牌
▲鄭大二附院淅川分院籤約揭牌儀式
與地市醫院協作發展,鄭大二附院起步不算晚。早在2010年,醫院就與292家市、縣、區醫院,建立了協作關係。
但是,當時的協作是鬆散的,受時代局限,運行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
今年,鄭大二附院提出了既重數量、更重質量的醫聯體發展理念,並將當地政府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作為重要的合作參考條件,尋找志同道合的醫院進行「醫聯」,甚至掛牌分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劉劍波院長說,與下級醫院「交朋友」,鄭大二附院是真誠的。幫扶方案,全是個性化的,他們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全力幫助合作夥伴開設新門診、建立新病區、開展新技術,盡最大可能讓患者留在基層。
鄭大二附院向分院派駐的專家團隊,都是駐紮式幫扶,既有資深專家,也有中青年專家,幫扶時間原則上不少於3個月。
04 不知不覺,新區醫院一期工程封頂了
在發展過程中,鄭大二附院和多數醫院一樣,遇到了空間小的大難題。
鄭州市經八路是鄭大二附院的大本營,地處市中心,位置非常優越,但佔地面積只有24.6畝,犄角旮旯都蓋成樓了,還是不夠用,停車更是老大難。
雖然醫院收購了位於鄭州市南陽路的鄭紡機醫院,並掛牌鄭州大學眼耳鼻喉醫院。但是,也僅僅增加了13畝的佔地面積,多了350張床位。
▲鄭州大學眼耳鼻喉醫院
幾年前,鄭大二附院和其他醫院一樣,開始籌劃新院區。
2018年1月25日,老蔡導醫盤點16家鄭州在建的新醫院時,就有鄭大二附院新區醫院。
當老蔡看到鄭大二附院新區醫院時,驚呆了。
佔地面積426畝。大,太大了!該院應該是目前鄭州單體佔地面積最大的醫院。
新區醫院奠基儀式是2016年12月26日舉行的,實質性全面開工是2017年。
鄭大二附院新區醫院位於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具體位置在國際物流園區梅香路與藍湖路交叉口北50米路東。
新區醫院總建設面積298455平方米,佔地426畝,規劃床位1500張,計劃投入16.59億(有可能會追加),採用ppp模式分期開發建設。
醫院功能定位分兩塊,一是以內、外、婦、兒等優勢學科為主的傳統醫療服務,二是高端醫養結合服務。
在新區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屆董事會上,醫院黨委書記法憲恩說,按照現代化的三級甲等醫院的目標打造新區醫院,不僅是為了緩解經開區及周邊群眾看病難問題,而且能進一步完善該區域的功能配套和服務品質,吸引更多企業和居民投資置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發展。
▲正在建設中的鄭大二附院新區醫院
目前,新區醫院一期工程已經封頂。不出意外,明年年底有望開診。
05 內部培養+引進,全方位打造人才高地
沒有人才,醫院是發展不動的。
沒有科研,大醫院是站不住腳的。
2019年,鄭大二附院在科研及學科等方面下了血本,投入的經費多達1.2億元。
以博士人才為例,醫院從內外兩方面立體化推進「百名博士」工程,力爭在最短時間內使醫院博士數量達到100人。
一方面,激發本院在職職工潛力,鼓勵他們考博,學費由醫院承擔,科室每畢業一名博士,給科裡獎勵10000元。
另一方面,引進應屆全日制博士生和有工作經歷的博士生和師資博士後、拔尖博士,根據不同情況,給予20-50萬年薪,20-70萬科研經費。
醫院還設立了院內培育基金,分為創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兩個類型進行資助,創新人才每項5萬元,每年30項,主要幫助科研愛好者實現科研零突破。
拔尖人才基金每項30萬元,2020年設立了7項,主要目標是培育國自然項目。
同時,醫院對科研項目均給予配套經費,國自然獎勵力度提高到20%,對於青年基金,在20%基礎上額外再給予5萬元獎勵;SCI論文3分、5分、10分以上翻番獎勵。
對於取得省級及以上成果獎給予配套獎勵;河南省一級、二級、三級崗位專家給予崗位津貼;對高層次人才、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中心、工程中心不僅給予獎勵,還給科研經費。
重視人才和科研的醫療機構,路子會越走越寬。
06 寫在最後
醫院和人一樣,各有各的風格。鄭大二附院給大家的印象是:穩。
她不張揚,不急不躁,貴族氣息滿滿。
正因為太低調,在這個需要「吆喝」的時代,鄭大二附院一直缺乏存在感。
經歷這次「國考」,鄭大二附院再想低調,恐怕是不行了。
因為,實力不允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