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雜技:以雜技藝術講好東阿故事

2020-10-23 海報新聞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用來形容雜技最為合適。矯健的身姿,昂揚的自信,還有堅毅的眼神,這是雜技藝術工作者對舞臺的熱愛,對雜技的摯愛,和對傳承的鐘愛。

「六維玩兒聊城」—聊城優質文旅產品採風活動的第一站來到了有「中國雜技之鄉」之稱的聊城市東阿縣。伴隨著整齊地練功口號,採風團一行來到了東阿縣雜技團。旋轉、跳躍…年輕的雜技演員們正在認真地進行著每天既定訓練。

近年來,東阿縣雜技團秉承「繼承、發展、創新」的藝術道路,相繼創新推出《滑稽廚師》《蒙古風情》《轉動地圈》等大量雜技精品節目,2018年參加第十一屆立陶宛國際雜技比賽,東阿雜技團的精品節目《青花瓷——轉碟》《美人魚——柔術》榮獲賽事總冠軍。

東阿縣雜技團團長季小芳帶領著採風團參觀了東阿雜技歷史文化展館。季小芳向記者介紹到,東阿雜技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作為東阿縣雜技團的創辦人,季小芳出生於雜技世家,6歲開始練習雜技。2006年,季小芳決定將東阿雜技重新創辦發展起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季小芳團長在回憶起最初創辦東阿雜技團的艱辛歲月時,感慨萬千,他說:「當時的條件真的特別艱苦,在我們創辦雜技團的第一年,當時招生只收了6、7個學生。通過我們的堅持,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演出機會,有了越來越廣的展示舞臺,就這樣慢慢地很多人看到了我們東阿雜技團的閃光點。」

經過不斷努力,東阿縣雜技團以豪放、剛健的藝術風格和精湛技藝獲得行業內的廣泛好評。季小芳激動地告訴記者,「未來,我們將進行常態化演出、惠民演出,讓東阿縣雜技團走向東阿縣的每一個鄉村,讓我們東阿的父老鄉親近距離地感受東阿雜技的魅力,這是我的責任,我一定會將東阿雜技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記者走進東阿雜技團 季小芳:不斷為技藝注入活力
    圖為雜技團的孩子在訓練    東阿縣,文化部命名的「中國雜技藝術之鄉」,歷經千年傳承的東阿雜技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東阿雜技已趨於成熟,形成了以雜技藝術為主,匯集各種表演藝術於一體的新品種「百戲」。近年來,在東阿鄧廟村考古出土的畫像石等展現了漢代雜技藝術的卓越成就。  到了三國時期,雜技在東阿更為盛行。被封為「東阿王」的曹植就是一位出色的雜技藝術家, 「跳丸擊劍」、「仰首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等文字資料,是他當時表演馬術的生動寫照。
  • 國家非遺文化——聊城雜技
    中華上下五千年,早在新石器時代,聊城出現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文化類型,聊城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同時聊城也是中國雜技的發源地。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地區,東夷人擅長狩獵 、騎射,這為雜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聊城雜技現分布於東阿、茌平、陽穀等縣及其周邊地區。春秋戰國時期,雜技得到初步發展,漢代雜技品種不斷增加,技藝不斷提高,形成了一種以雜技藝術為主,匯集各種表演藝術於一體的新品種「百戲」。
  • 物言非遺|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山東聊城雜技
    新石器時代晚期,聊城是東夷人活動的主要區域,當時東夷人的首領蚩尤據說便是一位雜技高手,古代雜技就源於角牴戲即蚩尤戲。聊城雜技現分布於東阿、茌平、陽穀等縣及其周邊地區聊城雜技·技藝特點三國時期,雜技馬戲在聊城的東阿一帶已很盛行,成為一種以雜技為主兼有其他技藝的表演形式,東阿王曹植曾以「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的詩句來描述這種狀況。
  • 「雜技講故事一樣很好看」
    □河北日報記者 曹 錚 「隨著人們審美觀的變化,雜技藝術也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將雜技與劇目題材相結合就是一種創新。事實證明,雜技講故事一樣很好看。」11月27日,由河北省雜技團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我省首部環保題材雜技兒童劇《綠色動員令——垃圾分類》首演。
  • 自貢雜技 用心講好鹽都故事
    公司充分利用「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努力創作出思想精湛、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佳作。通過「暖人心、聚民心」的藝術作品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努力推動的持續發展。其中《爬杆—輥工》以自貢鹽文化為背景,歌頌輥工不畏艱辛「行走在雲端」的拼搏精神,它第一次把自貢天車「立」在了全國雜技舞臺上,該節目在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中獲得嘉獎和肯定。
  • 東阿武林:拳不打銅城傳說
    中國武林中流傳有「拳不打銅城、槍不扎石橫」之說,1998年的《東阿縣誌》(第56頁、570頁、740 頁,齊魯書社出版發行)中也有相關記載,其中所指的「銅城」即東阿縣城駐地,「拳」即魯西民間廣為流傳的東阿二郎拳。
  • 讓雜技藝術技高藝更美
    讓雜技藝術技高藝更美——從本屆雜技節看世界雜技創新與發展趨勢10月26日,第十七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A場在河北藝術中心上演。一場場精湛絕倫的技藝較量,一幕幕匠心獨具的舞臺展現,在體現世界雜技無窮魅力的同時,也引領著雜技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方向。這些節目有的突出高難技巧,有的主打時尚亮點,如何讓雜技藝術「技」高「藝」更美,成為世界雜技未來發展值得探討的話題。
  • 陽穀與谷城、東阿的淵源
    谷城與東阿為鄰縣,東阿縣治今陽穀縣阿城鎮(阿城古稱柯)。谷城與東阿多次分分合合,南北朝劉宋大明元年(457年),撤東阿縣,縣域併入穀城縣。北魏恢復東阿縣,北齊穀城縣併入東阿縣。隋朝置陽穀縣,縣域西南部劃歸陽穀。唐天寶元年曾又恢復穀城縣,六年後再次併入東阿。
  • 除了炫技雜技也能講故事 上海國際藝術節昨晚揭幕
    以雜技劇作為開幕演出,在藝術節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以海派雜技的方式講述紅色文化題材的故事,同樣也是第一次。  「在國際舞臺上,新型雜技劇正成為一種趨勢」,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這樣解釋選擇《戰上海》作為開幕演出的原因,「中國的雜技,無論是技術難度還是表現形式,都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極高的標識度。為什麼我們不嘗試一下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雜技劇呢?」
  • 印象東阿:東阿有座興隆山
    東阿縣魚山中學曹傳喜說:關於「曲山」的來歷,魚山中學的曲建華老師講,「曲山」原本無名,明朝萬曆年間為了在山的北麓修建寺院,從附近各村抽調了大批的勞力,其中曲莊抽調的勞力最多,付出的艱辛也最多。寺院落成後,方丈準備在寺前立一通紀事碑以示紀念,因石碑過於高大立了幾次都沒能成功。
  •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隸屬央企華潤集團,前身為山東東阿阿膠廠,1952年建廠,1993年由國有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1996年成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東阿阿膠」A股股票(000423)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 東阿阿膠:是否廉頗老矣?
    桃花姬阿膠糕,吃出來的美麗,是「熬好的阿膠」,深受消費者喜愛,已成為阿膠糕品類的第一品牌。   生產阿膠主要原料是驢皮,配以冰糖、紹酒、豆油等十幾種輔料,用東阿特有的含多種礦物質的井水、採取傳統的製作工藝熬製而成。它生產周期長,工藝要求嚴格,要經過選料、洗淨、化皮、提煉、切削、涼、曬等十幾道工序,方可完成。
  • 業績滑坡 東阿阿膠「渡劫」
    11月13日晚間,東阿阿膠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公告同時顯示,在新任董事長選舉產生前,由東阿阿膠董事吳峻暫時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為止。截至公告日,王春城未持有東阿阿膠股份。今年第三季度,「優等生」東阿阿膠交出了一份糟糕的業績。
  • 東阿阿膠城:傳承仙藥,壽人濟世
    經過整理,關於東阿阿膠的古代經典名方更是多達3200餘首。巍峨聳立的東阿阿膠城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梵唄音樂的創始人,他的「七步詩」膾炙人口,他曾經做過「東阿王」,初來東阿,骨瘦如柴。靈驗神奇的東阿藥王廟東阿阿膠城,即東阿影視城,位於山東省東阿縣城西郊曹植公園(洛神湖公園)內,毗鄰東阿藥王山和800畝水域的洛神湖,景色宜人。
  • 東阿阿膠怎樣過「冬至」?
    這樣的場景在東阿阿膠總部內多處可見,有的員工用手機直播,有的員工還有專門的直播間及攝影機。今年9月底,東阿阿膠開始正式推出鮮制即食阿膠產品,消費者購買東阿阿膠的主要產品阿膠塊,東阿阿膠直營門店或網絡銷售渠道為消費者加工成更為方便食用的阿膠糕。
  • 雜技藝術:博採眾長 續寫輝煌
    核心閱讀  雜技的「核」是「技」,抓住「技」的創新才是根本的創新,才能真正推動雜技藝術發展  實踐證明,遵循雜技藝術的發展規律,既繼承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既借鑑外來文化又力求本土化,可以有力推動雜技藝術創新  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是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集成,是胸懷和創意的對接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
  • 雜技藝術——博採眾長 續寫輝煌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雜技這一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老藝術,在繼承豐厚傳統基礎上創造創新,佳作迭出,呈現新的時代氣息和藝術風採,積累了可貴的藝術經驗。抓住根本,立足本體啟新章雜技藝術的本體,包括技巧、道具、造型三大要素。
  • 阿膠為什麼是東阿的好?原來竟跟水有關!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承擔著自然的生態循環和人文的哲學智慧,而東阿,以「阿」之名,為「水邊高地」,上至龍山文化,下至漢魏遺址,先民擇水而居,滋養了東阿數千年的歷史文明,東阿的水深深地體現著它獨有的特性。
  • 從炫技到講故事,濮陽雜技正在發生悄然蝶變
    看到這些雜技小演員,我不由心生敬佩之情:短短幾分鐘表演的背後經歷了千錘百鍊,一次又一次跌倒又重新咬著牙站起來。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位雜技演員的背後,都有一段不可言說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需曲折離奇,也不需要驚天動地,單單那些豆大的汗珠和滿身的傷痕就足以說明一切。
  • 東阿阿膠舉辦首屆「公眾開放日」活動
    中新網山東新聞9月8日電(記者 李欣)2018年,華潤集團迎來80年華誕,作為華潤大家庭一員,9月8日上午,東阿阿膠股份公司舉辦首屆「公眾開放日」活動。東阿阿膠客戶代表、忠誠消費者、媒體記者、投資人及公司員工等100多人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親親華潤,感受80年」。舉行升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