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甚至被譽為「唐楷」之祖,他是初唐楷書三個家之一,名氣遠在虞世南、褚遂良之上,他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之一,享有盛譽。
歷史上的書法家學習歐楷者很多,唐代有懷素,宋代有米芾,元明清更是很多。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歐陽詢傳世楷書作品很多,從目前書法界發現的作品來看,早年的歐陽詢寫下了著名的《皇甫誕君碑》,此碑在古人的學書歷程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此碑尚保留著濃重的北朝刻石風貌,頗受明清兩代喜歡。
在歐陽詢75歲者一年,陝西西安的城郊發現了一座《仁壽宮》,此宮乃是隋朝留下來的行宮,且有「醴泉」出現,於是李世民讓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寫下了著名的《九成宮醴泉銘》。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九成宮醴泉銘》由於是奉敕之作,每一個字都極為精雅,蘊變化與平正當中,學習來極難,不懂歐陽詢筆法之妙這,很容易學成美術字。
次年歐陽詢又寫下了著名的《化度寺碑》,此碑被大書法家趙子昂奉為「楷書第一」,更被清朝的大書法家翁方綱認為是「歐楷第一」,在書法史上影響的人數最多!
在他今後的幾年當中,他又寫下了著名的《虞恭公碑》和《李譽墓誌》等作品。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但是無一小楷作品傳世,直到近年,書法界流傳著一件《姚辯墓誌》,根據此作的落款可以得知,此作乃是歐陽詢58歲時候所寫的一幅小楷,極為珍貴!
此作文章乃是虞世基撰文,虞世基乃是虞世南的哥哥,與虞世南皆以文學之名並稱於世。而「姚辯」乃是當朝的一位大將軍,為虞世基與歐陽詢共同的還有,此人戰功赫赫,卻英年早逝。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歐陽詢的小楷傳世是不多見的,此《姚辯墓誌》是我們如今發現的歐陽詢唯一的一件傳世小楷,他的楷書整體風格更趨向於六朝之風,點畫樸茂而精緻,在歐陽詢之後的楷書面目逐漸為之一面,從藝術性和整體氣格上與歐陽詢便相去甚遠了!
歐陽詢此《姚辯墓誌》主要是以方筆為主,點畫如同斧砍刀刻,極為爽利,很多人說歐陽詢的楷書只有方筆而沒有圓筆,顯得峭拔有餘而圓融不足,時期這件《姚辯墓誌》便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歐陽詢的楷書跟虞世南的楷書恰恰相反,歐陽詢是外方內圓,而虞世南則是內方而外圓。此作也被譽為「唐楷之首」。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郭宗昌在《金石史》中評價這幅字:
「人知信本變晉法,不知結體用筆多從古隸中出。」
這件《姚辯墓誌》上承晉人法度,且又有隸書之風貌,所以極為豐富!
如今此碑可惜的是斷成了兩截,已經被西安博物館保護起來,禁止摹拓,傳世拓本極少。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
我們如今,將此碑拓片按照原碑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了跟原作毫無差別的作品。
欲購歐陽詢此《姚辯墓誌》拓片:請點擊下面惠購:
歐陽詢楷書《姚辯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