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民族樂團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作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重要演出單元,日前,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指揮家、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的執棒下登臺北京保利劇院,攜手二胡演奏家、樂團藝術指導朱昌耀以及特邀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共同呈現以「絲竹裡的江南」為主題的民族管弦樂音樂會,這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歷史上第一個被邀請的成建制的職業民族樂團。

  世界著名樂曲如何通過民族音樂來演奏?音樂會上,共有4首將西方古典音樂名作改編為民族管弦樂版本的樂曲,讓人耳目一新。義大利歌劇大師羅西尼的「收山之作」《威廉退爾》雖已鮮少在歌劇舞臺上演出,但它那起伏跌宕、兼具甜美靜謐和澎湃激昂的序曲卻是音樂會舞臺上的絕對常客。改編為民族管弦樂版本後,樂團使用12把高中低音嗩吶,齊鳴音樂廳,呈現出不一樣的表現張力和音響色彩。《卡門序曲》以二胡、中胡、高胡為主要樂器的民族弦樂聲部在這一樂段的表現同樣精彩。《斯拉夫舞曲》《雷電波爾卡》通過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音樂家們用民族管弦樂巧妙演奏,讓這些經典作品熠熠生輝。此外,樂團還以充滿激情的旋律詮釋了中國名曲《北京喜訊到邊寨》,讓聽慣了這首曲子管弦樂版的樂迷們感受到了別樣的新意。

  音樂會上,二胡演奏家朱昌耀和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以精湛的演奏技藝,演繹了《喬家大院》《楚頌》等曲目,尤其是兩位藝術家合奏的二胡、大提琴二重奏《菊花臺》,一中一西、中西合璧,這種跨界融合的新穎藝術表現形式,點燃了年輕樂迷的賞樂熱情。

  音樂會還演繹了當代作曲家劉長遠和張朝為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委約創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絲竹的交響》和《幹將·莫邪幻想曲》,這兩首作品曾入選文旅部2018、2019年度「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絲竹的交響》巧用江蘇民歌《姑蘇好風光》的旋律,徐徐展開了蘊含太湖快歌、寒山晨鐘、園林幽靜、評彈靈動元素的江南水鄉音響畫卷,為樂迷帶來熟悉又驚喜的聆賞體驗。而《幹將·莫邪幻想曲》取材春秋時期蘇州廣為流傳的「幹將·莫邪」故事,在細膩絲竹與粗獷金鼓的融合演繹下,通過誓言、山雪、烈火、涅槃四個部分傳達了大愛、大義、大勇的精神力量,將國樂的萬千氣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聽眾面前。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是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辦23年以來首次邀請的成建制職業民族樂團。樂團成立才三年,雖然非常年輕,但一直致力於中國民族音樂管弦化、交響化、國際化方面的創新探索,創作並演奏了一批既彰顯民族特色、又符合國際審美的優秀民族管弦樂作品。北京國際音樂節一直秉承『中國概念』,為了讓音樂節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滿足廣大樂迷尤其90後、00後年輕人喜歡民族文化的需求,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提議邀請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參加本屆音樂節演出,希望民族音樂元素的加入,讓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更加精彩。」

  無問中西奏新風,絲竹江南展芳華。彭家鵬表示:「北京國際音樂節是古典音樂領域的高影響力平臺,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首次受邀參加這一國際音樂盛會,精心策劃了兼蓄中西的曲目,尤其是側重了原創中國民族管弦樂的充分展示,旨在以更深廣的國際平臺傳遞中國民族文化之音、以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增強傳統民族音樂與國際音樂界的互動交流,為積極提升中國民族文化的全球影響力作貢獻。」(記者蘇雁 通訊員 季明明)

相關焦點

  • 蘇州民族管弦樂團亮相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自10月10日開幕至10月20日閉幕期間,將匯聚國際一流音樂大咖、知名樂壇新秀及高水平音樂團隊,通過20場線下演出如「獻給2020」(抗疫主題新作)、「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們生於2000年」三大主題音樂會和首次引入的中國民族管弦音樂會等,以及240小時以上不間斷播放的線上主題音樂內容,力呈博大而厚重的西方古典音樂經典名作、民族管弦樂、爵士樂、跨界音樂等多類作品,以豐富的視角為全球音樂愛好者獻上琳琅多彩且分量十足的視聽盛宴
  • 杭愛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音樂會 餘隆馬友友攜中外藝術家共同...
    杭州網訊 10月26日晚,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保利劇院迎來閉幕音樂會,在著名指揮家、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杭州愛樂樂團藝委會主席餘隆執棒下的杭州愛樂樂團,與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吳蠻、雷佳、吳彤及絲綢之路樂團聯袂登臺,而作曲家趙麟為杭州愛樂樂團、北京國際音樂節及紐約愛樂樂團聯合委約的新作——大提琴、琵琶與管弦樂隊作品《逍遙遊》也在24日杭州世界首演之後首次亮相北京
  • 中國愛樂樂團攜手於明月等演奏家 奏響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國際在線消息:10月20日,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迎來閉幕音樂會,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將攜手中國愛樂樂團亮相本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不僅是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同時也是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的慶典音樂會。
  • 阿什肯納齊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 指揮九零後演奏
    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老朋友,冰島籍俄裔鋼琴家、指揮家弗拉米爾•阿什肯納齊10月18日再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上次到來不同的是,今天他將以指揮家身份攜手剛剛獲得倫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的九零後鋼琴家貝扎德•阿巴杜瑞莫夫,給深秋的北京帶來南太平洋的融融暖意——來自雪梨交響樂團的豪華陣容的默契演繹。
  • 餘隆攜手鄭京和啟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原標題:餘隆攜手鄭京和啟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楊)10月6日,以「樂享浪漫」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召開開幕音樂會發布會,宣布10月8日晚,開幕音樂會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屆時音樂節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餘隆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攜手小提琴演奏大師鄭京和、大提琴名家米沙·麥斯基為觀眾獻上中西音樂對話。
  • 中國愛樂樂團攜手於明月等演奏家 奏響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音樂會
    國際在線消息:10月20日,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迎來閉幕音樂會,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將攜手中國愛樂樂團亮相本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不僅是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同時也是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的慶典音樂會。
  • 一駐三年 馬勒室內樂團成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支「駐節樂團」
    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日晚,82歲高齡的阿什肯納齊大師執棒馬勒室內樂團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BMF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10月20、23、25日,享譽世界的馬勒室內樂團由指揮、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率領,強勢登陸北京國際音樂節,帶來三場音樂會和一場公益活動。馬勒室內樂團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的第一支「駐節樂團」,並由此開啟為期三年的駐節之旅。
  • 未來三年,馬勒室內樂團成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首個駐節樂團
    暫別開幕音樂會上73歲的格魯貝羅娃後,北京國際音樂節又迎來了一位藝術家。昨晚,82歲的指揮、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執棒馬勒室內樂團,攜手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在保利劇院上演了「廿世紀的迴響」音樂會。
  • 餘隆將攜齊默爾曼父子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張漫子)8日晚,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在保利劇院開幕。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將攜手著名小提琴家齊默爾曼父子為觀眾獻上作曲家巴赫、貝多芬的經典作品。從1998年創立至今,北京國際音樂節走過20年,在向中國觀眾推廣西方古典音樂的同時,音樂節也成功將中國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地。早在2015年,德國著名小提琴大師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曾與西德廣播交響樂團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其對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精湛的演繹為北京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的開幕式音樂會中,52歲的齊默爾曼將再度登上音樂節舞臺。
  • 北京國際音樂節給你不一樣的古典樂(圖)
    2013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次與久負盛名的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實現合作,將其當年最新製作的歌劇《帕西法爾》以最快時間帶到中國,2014年奧地利蒂羅爾歌劇節也將其亞洲首秀的第一站選在音樂節的舞臺,今年又與法國著名的普羅旺斯-埃克斯國際藝術節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些都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國際影響力。
  • 馬友友《逍遙遊》閉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今晚,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將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將攜手吳蠻、吳彤、雷佳及絲綢之路樂團聯袂登臺,並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杭州愛樂樂團音樂會合作演繹作曲家趙麟為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委約的新作——大提琴協奏曲《逍遙遊》。這也將宣告從10月12日開始以「樂匯中西 時代新聲」為主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落下帷幕。
  • 中國樂團將首次亮相歐洲音樂「高地」琉森音樂節
    ­  記者17日從上海交響樂團獲悉,上海交響樂團2017年度歐洲巡演今年8月首站將抵達琉森,這是有歐洲音樂「高地」美譽的瑞士琉森音樂節首次迎來中國樂團。­  位於瑞士中部的旅遊城市琉森自1938年起每年夏季舉辦音樂節。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介紹,這是琉森音樂節史上第一次向中國樂團拋來橄欖枝。
  • 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線上線下並進240小時
    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左)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右)主辦方供圖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左)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右)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應妮)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全新亮相,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為觀眾創造240小時不間斷的精彩視聽體驗。
  • 香港管弦樂團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香港管弦樂團為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2016-10-30 21:4610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曾兩度擔綱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的香港管弦樂團29日晚在荷蘭指揮大師梵志登執棒下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並與旅歐著名小提琴家楊天媧共同奏響作曲家莫扎特、馬勒的經典作品。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將如約而至
    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突破往年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而是貫通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全新亮相。陳其鋼、葉小綱等中國作曲家將輪番與觀眾見面,共同梳理從2002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次提出「中國概念」以來,作曲家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過程中的難忘往事。藉助11天的音樂盛宴,觀眾將融入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國際朋友圈。
  • 北京國際音樂節如何240小時音樂不停?
    主辦方供圖10月20日19:30,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迎來閉幕,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餘隆攜手中國愛樂樂團亮相本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不僅是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同時也是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的慶典音樂會。於明月、林瑞灃、劉珅、歐陽娜娜、鞠小夫、黃彥雄這六位2000年出生的中國愛樂樂團「同齡人」聯袂登臺,共同為中國愛樂樂團獻上祝福。
  • 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落幕 餘隆馬友友共走「音樂絲路」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白瀛)第2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26日晚在保利劇院迎來閉幕音樂會。華人大提琴家馬友友攜手吳蠻、吳彤、雷佳及絲綢之路樂團聯袂登臺,並與餘隆執棒的杭州愛樂樂團演繹中國作曲家趙麟的大提琴協奏曲《逍遙遊》。
  • 北京國際音樂節創紀錄推多部理查·施特勞斯作品
    10月31日電 (記者 應妮)伴隨著指揮大師帕沃·雅爾維與巴黎管弦樂團奏響的最後強音,以紀念理查·施特勞斯150周年誕辰為主題的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31日在京落下帷幕。  在這其中,北京國際音樂節創紀錄地推出了16部理查·施特勞斯的管弦樂作品,幾乎囊括了作曲家畢生的創作精華,甚至包括像《家庭交響曲》、《變形》、《D小調諧謔曲》等鮮有在國內舞臺演奏的冷僻曲目,而施特勞斯的《D小調第一交響曲》等多部作品更是首次出現在中國觀眾面前。
  • 北京國際音樂開啟20年慶典之旅 餘隆攜齊默爾曼父子亮相
    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近日在保利劇院上演,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將執棒將並攜手著名小提琴家默爾曼父子為觀眾獻上作曲家巴赫、貝多芬的經典傑作。 餘隆齊默爾曼老友重逢 當晚上演的「薪火傳承——餘隆攜手齊默爾曼父子與中國愛樂樂團音樂會」中,中國指揮家餘隆與小提琴大師弗蘭克·彼得·齊默爾曼合作登臺。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雙"新"驅動 音樂不停息
    在這些精彩安排中,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策劃推出了與&34;、&34;、&34;等主題相關的系列音樂會,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感受到有生命的作品、有溫度的演出。除了三大主題板塊演出,汽車歌劇院《卡門》、兩套三場BMF兒童音樂會、10場午間音樂會以及首次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會豐富多元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