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出世,約瑟入世,二十個銀幣的猶大和三十個銀幣的猶大各不同

2021-01-10 一書一談

便雅憫是約瑟的同母兄弟,拉結就是在生便雅憫的時候去世的,約瑟被宣告死亡之後,以色列對這個便雅憫很是憐愛,一刻都捨不得離開。

在約瑟做埃及宰相的日子裡,經過七個豐收年,埃及迎來了七個災荒年,但是因為約瑟的明智(主要是獲得了上帝的幫助)在豐收年裡積存了大量的糧食,所以埃及人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但是約瑟的家鄉迦南卻受災嚴重,連以色列這樣富有的家族都缺乏糧食。

以色列不舍便雅憫

以色列派兒子們去埃及買糧食,但是沒有讓便雅憫同行。到達埃及之後,約瑟當然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兄弟,但是兄弟認不出眼前這尊貴的埃及宰相就是被自己賣掉的約瑟。在耶穌受難的情節裡,耶穌也被出賣了,賣了三十個銀幣,約瑟被賣了二十個銀幣。錢當然不能衡量他們的價值,但是這個數字或許也可以說明再基督教的發展中,耶穌比約瑟更加「重」要,他們的經歷有很多類似的情節,人類的罪惡其實一直沒有停止,但作惡的人並不知道自己作惡,作惡換成了銀幣就讓人類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約瑟見到兄弟

約瑟一邊嚴厲地質問自己的兄弟,一邊安排了糧食給他們帶回去,沒有拿走他們任何一個錢幣。約瑟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想看看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兄弟變成了什麼樣的人。從做事方式看得出來,約瑟其實更入世,做事方式更加符合凡俗的要求。在道理和情感之間也可以做到比較好的平衡,他對兄弟既有之前的怨恨,也有現在的同情,他可以運用自己的身份對出賣自己的人進行施壓,但又不忘記這些人都是他的血肉同胞。既不乏同情又善於考驗曾經失去良心的人現在是否有所懺悔。

約瑟在埃及

糧食很快又吃完了,以色列要求兒子們繼續去埃及買糧食,但是兄弟們都有了埃及宰相的警告,要求帶上便雅憫。以色列及其不情願,但是還是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在埃及,約瑟以長幼順序為他們安排好了宴席,熱情的款待終於讓他們忐忑的心情放鬆下來。

但是考驗卻來了,宴會結束,他們帶著糧食滿載而歸,更重要的是父親一再交代便雅憫不能有任何閃失,現在便雅憫安然無恙地跟隨。宰相的衛隊很快就追上了他們,指責他們偷盜宰相的銀杯。兄弟們發誓沒有做這樣的事情,如果有,就讓偷盜銀杯的人被處死,其他人回埃及做奴隸。

搜出銀杯

但是「很不幸」地,銀杯從便雅憫的行囊中掉出來,大家重新被押回埃及宰相前面。

約瑟說只要偷銀杯的那一個留下了做奴隸,其他人都不要。這個時候,猶大,當初出鬼主意要賣掉約瑟的就是他,他現在主動站出來,說要代替便雅憫在埃及做奴隸,以免父親失去便雅憫而悲傷致死。

其實這裡的約瑟非常雞賊,他其實對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帶著比較天然的感情,如果其他兄弟把便雅憫頂罪,就是漠視了兄弟情和父親的交代,這樣他們回去後,約瑟當然可以跟便雅憫相遇,兩兄弟可以過好日子,然後再有所圖。

約瑟

在耶穌受難的時候,我們知道的那個猶大,出賣耶穌的人,最後羞愧自盡了,他贖清了自己在塵世犯的錯,但是,按照基督教的教義,自殺的人會墮入地獄接受懲罰,因為凡人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只有上帝才可以。而出賣約瑟的猶大在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回歸良知。

約瑟這個時候終於被感動了,猶大這個當初最壞的兄弟,現在也知道了為家庭為血脈犧牲,所以猶大已經改惡從善,贖清了自己的罪,獲得了約瑟的原諒。

出賣耶穌的猶大

約瑟身上所體現的東西比耶穌要複雜,耶穌是很純粹的自知命運如何而靠堅毅背負責任的人,他的一生都在朝著這個使命前進。也是這個原因,耶穌更具有神性,但是約瑟不同,他是上帝在人間選中的對以色列人來說具有關鍵作用的人,但還不能到神的地步。

上帝選中的人,都是要經過凡世各種苦難磨練的,所以信心,品格,毅力以及智商都是上帝綜合考量的。約瑟一開始是一個純良的人,因為在父親的庇佑下過得比較單純,但是年長之後兄弟之間很快就進入了競爭的模式,導致他遭受了來自親兄弟的毒害。

約瑟和便雅憫

而在埃及做奴隸,做管家,做宰相的經歷讓他學會了如何應對世間險惡的人心,所以才能在面對兄弟之時非常妥善地解決了內部恩怨。因為約瑟對埃及所作的貢獻,埃及法老讓以色列人遷徙到水草豐茂的歌珊,在這裡,以色列人得以發展壯大,形成了自己龐大的民族。

其實在以色列民族裡,有很多這樣有才能的人可以引領以色列人朝著上帝指定的路走去,能夠自救,神才能救之。

猶大

「猶大」有讚美之意,這裡的猶大是以色列的第四個兒子,後來成為了猶太人的獨立領袖,大衛王,所羅門王和耶穌基督的嫡系祖先都是這個猶大,猶大發展的猶太人是以色列十二個支部影響力最大的三大支部之一,其他兩支是利未支部和以法蓮支部。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疑惑之一:以三十個銀幣向敵人告密,可猶大並不是一個貪財的人
    猶大醒悟了,不是為耶穌心痛,可惜,而是為自己的前途失望和痛苦。於是猶大找到了憎恨耶穌的猶太祭司,告訴他們:「如果我能告訴你們在哪裡何時能夠抓到你們想要的人,你們能給我多少錢?」很難相信跟隨了耶穌那麼久的門徒能夠說出這樣的話。陰謀者的眼裡亮了,從未想過耶穌身邊居然可以出叛徒。有人拿出一個袋子,仔細地數了數,給了猶大三十個銀幣,這就是猶大告密所得的錢數。
  • 耶穌被猶大賣了30銀幣,釋迦身邊也出過叛徒,兇惡到要謀殺佛陀
    比較之下,猶大則是另外一個極端。無論他出於什麼目的出賣耶穌,都是客觀事實,無法被任何說辭洗白。他的名字將永遠被冠上叛徒的前綴。那麼猶大為什麼要出賣耶穌?公認說法是,他從猶太教祭司長那裡得到了三十個銀幣,因利慾薰心出賣了耶穌。
  • 倫勃朗傑作「猶大退還三十枚銀幣」首次在美展出
    倫勃朗(Rembrandt)年僅23歲時完成的《猶大退還三十枚銀幣》(Judas Returning the Thirty Pieces「《猶大退還三十枚銀幣》是一幅不同凡響的作品,年輕的倫勃朗用它捕捉了《聖經》中最有力的場景之一,」摩根圖書館及博物館館長科林·B·貝利(Colin B. Bailey)如是說道,「他,就像與他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渴望表現歷史場景,並且在著名的宗教母題和神話傳說中尋找啟發。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馬可福音的版本與馬太福音基本一致,區別是馬可福音只寫祭司長應許給他錢,路加福音22:5也只寫約定給他錢,而馬太福音則寫他們給了他三十個銀幣。為什麼馬太福音要寫三十個銀幣,有人說是因為出埃及記21:32寫一個奴隸的價錢是三十合客勒,所以猶大出賣耶穌就是三十塊錢,他們怎麼能把耶穌當成跟奴隸一樣呢。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三個版本大體差不多,區別是馬可福音只寫祭司長應許給他錢,路加福音22:5也只寫約定給他錢,而馬太福音則寫他們給了他三十個銀幣。為什麼馬太福音要寫三十個銀幣,有人說是因為出埃及記21:32寫一個奴隸的價錢是三十合客勒,所以猶大出賣耶穌就是三十塊錢,他們怎麼能把耶穌當成跟奴隸一樣呢。
  • 猶大是耶穌最忠誠的朋友?(圖)
    30個銀幣收買,以親吻作為暗號出賣了耶穌,最後自己受到良心的譴責,拿著銀幣自殺。這一部《猶大福音》是上世紀70年代在埃及地區偶然出土的,被宗教學界認為是聖經考古學的重大發現,可能改寫整個宗教歷史。但三十多年來,這部「猶大福音」卻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公開。  6日,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正式將這部《猶大福音》推向了世人面前。而這部古書的內容則首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 猶大到底為什麼出賣耶穌,是因為30枚銀幣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這幅畫所描述的就是耶穌被出賣的前一天晚上,和門徒們一起過節的情景,而其中把耶穌給出賣了的猶大也成為了人們多年以來唾棄的對象,不過有大到底是為什麼把耶穌給出賣了呢?其實猶大跟隨耶穌是因為耶穌把眾人都感化了,他要親眼看到耶穌,能夠救治世人,而且還能夠驅趕邪惡的靈物,所以對耶穌心中充滿著敬佩,而且他也認為自己在生活和心靈方面都需要改變,而這些改變只能依靠耶穌,所以他才跟隨了耶穌 。但是猶大這個人生性貪婪而且自負,他總是認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好,認為彼得不如自己,根本就沒有當領袖的資格,所以心中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 耶穌要求猶大出賣自己?
    他被指責為了賞金而出賣恩師耶穌,致使耶穌蒙難。然而,6日公開的一份有1700年歷史的「猶大福音」卻說,猶大其實是耶穌最寵愛的門徒,他把耶穌交給敵人完全是遵從師命。  「猶大福音」以古代埃及的科普特語在紙草上撰寫而成,共有13頁。過去1700多年來,它大部分時間都被藏在埃及沙漠中的一個洞穴裡。
  • 猶大為什麼要出賣耶穌?這問題應該換成,基督教為什麼要反噬主教...
    在神話故事中,猶大之所以背叛耶穌僅僅是為了30銀幣。然而後面也有分析,猶大之所以背叛耶穌,是因為得到耶穌暗中指示,因為耶穌最終憑藉猶大的銀幣復活。 故事到底是誰背叛了誰,對此不做太多追究,今天主要是來看看,猶大這個角色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笑裡藏刀,猶大的一個吻就將耶穌基督送上了十字架!
    猶大之吻加略人猶大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他表面上對耶穌很順從,暗地裡卻想出賣耶穌。有一天,猶大見到了當地的祭司長,說:「如果我把耶穌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什麼?」祭司長給了他30塊銀幣,猶大高興的把銀幣揣進口袋。這天,耶穌正和大家說話,猶大領著一群帶刀棒的人悄悄來到門口。猶大對打手們說:「我去吻誰,誰就是你們所要的人。」
  • 猶大本是耶穌最忠實門徒?
    「奉命」出賣耶穌  4月6日,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在華盛頓召開記者會,首次向世人公布這部《猶大福音》的內容。《猶大福音》記錄了耶穌和猶大的一次秘密談話內容。談話中,耶穌將「其他門徒所不知道的秘密」———真正的天國之謎,告訴了猶大,並讓猶大幫助他重歸天國。
  • 加略人猶大為了三十塊錢出賣了耶穌。
    加略人猶大是不是十二門徒之一?是的,他是不是這十二門徒中的叛徒?是的。有許多人要問了!耶穌明明知道他是個壞蛋,為什麼還要召他做門徒呢?我這樣回答你們,也許你們能明白。你們回家做飯,炒菜,切菜都用菜刀吧!殺雞、殺魚得用菜刀吧!
  • 耶穌的門徒—猶大
    馬太福音26章14-15節 當時,十二使徒中有一個叫加略人猶大的,去見祭司長,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他們給了他三十塊銀錢。當你想到猶大時,你會聯想到誰?我聯想到摩西時代的法老和撒旦。
  • 耶穌的最後24小時,應驗的5個預言
    僅僅在耶穌人生最後的24個小時裡,從被抓到死後的埋葬,一共有5條確切的預言被應驗了,而讓人脊背發涼的是預言和應驗的細節。1,遭背叛。《詩篇》第41章第9節寫道:「連我知己的朋友, 我所信賴、吃我飯的人也用腳踢我。」
  • 《創世記》約瑟的故事裡,為何穿插猶大的故事?
    作者把猶大的故事放在38章,至少有以下五個原因:1呼應段落主題準確地說,《創世記》37-50章的主題,不是「約瑟的故事」,而是「雅各後代的故事」。37章2節明確地說:雅各的記略如下。,講的是雅各後代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是約瑟和猶大:約瑟得到長子的雙倍遺產(48:22),猶大則得到家族的應許(49:10)。
  • 猶大不是叛徒?
    「得益」於基督教《聖經》的描述,猶大·伊斯卡裡奧特堪稱歷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叛徒之一。他被指責為了賞金而出賣恩師耶穌,致使耶穌蒙難。然而,6日公開的一份有1700年歷史的《猶大福音》卻說,猶大其實是耶穌最寵愛的門徒,他把耶穌交給敵人完全是遵從師命。  宗教學家認為,這一說法與基督教正統教義相悖,說明基督教在早期曾存在更多不同教派。
  • 聖經創世記中的猶大與約瑟
    讀經心得猶大與約瑟經文:創世記38-39章。聖經以插敘的方式記述了猶大!同時,猶大的人生與約瑟的人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猶大的沒有界限與約瑟的持守界限猶大離開弟兄,娶迦南女子為妻!並且參加迦南人的盛會!(上亭拿剪羊毛)。一方面表明猶大與迦南人的互動,另外一方面指出了猶大的不敬虔。約瑟則是無論主母如何引誘他,約瑟始終是持守忠貞,保持身體與身份的界限!
  • 「猶大不是叛徒」
    「得益」於基督教《聖經》的描述,猶大·伊斯卡裡奧特堪稱歷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叛徒之一。他被指責為了賞金而出賣恩師耶穌,致使耶穌蒙難。然而,6日公開的一份有1700年歷史的「猶大福音」卻說,猶大其實是耶穌最寵愛的門徒,他把耶穌交給敵人完全是遵從師命。  宗教學家認為,這一說法與基督教正統教義相悖,說明基督教在早期曾存在更多不同教派。
  • 耶穌之死的六個同謀者,是誰將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
    眾所周知,耶穌之死涉到及6個同謀者,他們中有的人出於貪婪,有的人出於仇恨。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他們每個人都參與並推動這一事件進程。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歷史,了解一下每一個殺害耶穌的人以及在這場殺害耶穌的陰謀中所扮演的角色。加略人猶大是耶穌親自揀選的12個門徒之一,是耶穌最親密的朋友之一,作為主管財務的門徒,他負責管理著公共錢財。
  • 《耶穌二十苦》,一首歌,把耶穌的一生都唱盡了
    詠唱的場所應該是禮拜日參加教堂的聚會之時,歌詞和曲調都是中國風的。詞曲的作者很難找到資料來確定,可猜測是中國的基督教會內部編制的,一切都是以適合中國國情為宜。熟悉聖經故事情節的人可以看得出來,《耶穌二十苦》的歌詞就是概括了耶穌的生平事跡,信徒通過這首歌的學習和反覆詠唱,就可以潛移默化對耶穌一生以及偉大使命有了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