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住在高檔小區和普通小區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會有多大?
這兩天有件事讓我觸動很大,我住在唐山的金域藍灣小區,我有一個朋友住在金域華府校區,同樣是萬科的房子,同樣是2.9元的物業費,因為地段不同、小區定位不同、價位不同所以住的人群也不一樣。
我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了我朋友的鄰居因為要裝修,為了表示歉意給每位鄰居都送去了禮物和耳塞。反觀我住的小區,不用說裝修前送禮物表示歉意,就連裝修前通知一聲的人都寥寥無幾。難道這就是社會階層不一樣,對待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樣吧。細細想來身邊的事情、物品、環境的浸染對孩子的成長會影響很大。
階層不一樣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存在天然的差距。怪不得為了孩子學習孟母選擇搬了三次家,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上個好學校買漲了那麼多學區房。有那麼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跨過這天然的差距,不惜讓自己變得更累。你會讓你的孩子跨越階層嗎,為了讓孩子更優秀,即使這樣會讓自己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