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尋跡(上):在舊貨市場淘舊書

2020-12-16 澎湃新聞

我第一次去重慶的時候它剛成為直轄市,印象裡的山城是爬坡上坎、朝天門的棒棒軍、街邊打牌喝茶的人、江水潮氣氤氳的舊樓……後來重慶發展飛速,在網絡上也紅得飛速,人們匆匆地來挖掘出許多嶄新的打卡點,拍上一張張賽博朋克風濾鏡的照片和一段段光怪陸離的視頻。新的霓虹燈照亮嘉陵江兩岸,但我願意一去再去的始終是幾處老風景。

藏在一棟破舊大樓裡的中興路舊貨交易市場已經21歲了,可能比許多在抖音刷重慶的網紅們年紀還大。

中興路舊貨交易市場舊圖 網絡圖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由黎瑾、紀韓提供自從2010年底旁邊的中興路跳蚤市場被取締、2017年十八梯拆遷,大樓裡的市場似乎顯得有些孤單。幾棵大樹擋住了開在中興路的大門,如果稍不留神,便可能匆匆略過了樓裡的故事。

中興路舊貨市場內的店鋪我進門的時候幾個人正合力朝外搬一臺空調,陳色頗舊,也許是店主剛剛賣出去的。這裡是四樓,屬於家電區——和重慶許多大樓一樣,入口並不一定通往底層,而可能是任何樓層,由建築所在的山坡來決定。

人們搬空調家電區堆滿了老式的電視、空調、洗衣機、音響等等,如今少有人用的DVD機壘成高高的幾摞,我從邊上小心地繞過去,找到通往下層的樓梯。嘉陵江的水汽似乎讓重慶的建築都老得格外快一些,歲月讓燈光變得斑駁、管道變得骯髒、樓梯變得潮溼、地板變得油膩,空氣裡隱約有股黴味,不知是受潮的樓體還是繁雜的舊貨帶來的。

舊貨包羅萬象,每一層都是不同類別。從老郵票、老票證、舊書到老門板、老木樑、老桌椅,從玉器、瓷器、石雕到二胡、小號、手風琴等等……許多已經被遺忘的舊東西凌亂地擺滿了市場,構建出一個與大樓外截然不同的時代。

廢舊的石雕和影樓宣傳畫擺在一起售賣市場的生意並不熱鬧,周末的下午依然顧客寥寥,店主也沒有攬客的熱情,大多數在昏昏欲睡中打發時光,趴在玻璃柜上、斜在躺椅上,靠在紙箱子上,朦朦朧朧地徘徊在現實與夢境的邊緣。

午後許多店主都在休息一個舊書店佔據了兩個相鄰的鋪面,店主是市場裡少有的還清醒著整理貨物的人。但與其說是整理,不過是將大批的舊書以更密集的方式塞進店裡。舊書和字畫完全沒有分類地堆滿店內的空間,再如決堤的洪水翻湧出店面,一摞摞散落在過道上。我拉過一隻小凳子坐下,在地面的書堆裡翻撿,舊書頁揚起陣陣灰塵,幸虧因為疫情戴了口罩。

買了一本25年前出版的舊書後,我已經是滿身塵埃。拎著書路過許多已經關門的集郵、字畫、老票據店面,一間擺得整整齊齊的書店吸引了我。店主阿姨坐在門口的藤椅上招呼我進去,店內被一架書分隔成兩部分,每部分的牆面都圍繞著從地面高聳至天花板的書架,入口的兩旁也各有一架書,每本書雖然陳舊,但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一些高齡老書還被包上了透明塑料書皮,顯見是阿姨精心整理過了。

一家被店主阿姨分類整理得很好的文史類書店「這部分是詩歌,這部分是音樂,這部分是文學,這部分是歷史,這部分是文藝類……妹妹你喜歡哪一類,就自己選哈。」阿姨在轉身都困難的空間裡給我介紹完就出去了,留下我一人徘徊在文史類書籍的「高山」之間——站在書架之間狹窄的地面,舉起頭看著一本本大部頭,我突然有了高山仰止的嘆服感。比起這些書店,C區9號的書店更有名也更熱鬧。狹小的空間裡一個女孩躺在落滿了書籍的地上,雙腿高高翹起搭在舊書堆上,另外兩個女孩舉著手機指揮她調整造型,時不時有書隨著女孩的動作滑落。年逾七旬的店主坐在店外看著客人隨手翻閱書籍,早已習慣了有人來搞攝影創作:只有一個要求,拍了照就必須買上20塊錢的書。

C區9號知名書店去年《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張書店的照片:無數的書籍毫無章法地堆滿了店內,一把吉他掛在天花板中間,一架木梯子靠在書架上,供客人爬上去翻閱堆得高高的書。凌亂的美感吸引了許多人,從此來店裡拍照的人絡繹不絕,年輕的男孩女孩躺在書堆、坐在地面、爬上梯子,拍出了形形色色市井與文藝、舊時光與新潮流兼具的照片,將書店的熱度推高了一波又一波。和其他書店一樣,這裡的舊書也極具多樣性,文藝理論與通俗讀物並存、科普著作與神秘主義「奇書」齊飛。

二手書籍和字畫塞滿的舊書店它們的來源極廣,重慶市民家裡不要的舊書、拾荒者當廢品售賣的舊書、圖書館和出版社清理的庫存等等,最終有許多都流入了中興路舊貨市場的書店裡,成為年輕人在重慶打卡的網紅背景。我帶著兩本70年代的魯迅雜文集離開書店時,其他店面早已關門了,大樓裡一片寂靜。店主拉下捲簾門,譁地一聲將老重慶的光景封在陳舊的市場裡。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這些也許是北京最後的舊貨市場了!
    哪怕是一些「傳家寶」式的玩意兒,往地攤兒上一擺,尋麼著慧眼識珠的人,給個自己心裡能承受的價格就轉手了,就算是自己個兒心愛的寶貝,誰還沒個走窄了短錢的時候,興許哪天撞大運嘍還能贖回來呢。不過隨著如今北京人手頭漸漸寬裕了,市面兒上的那些個星星點點的舊貨市場,從整日人頭攢動,到逐漸被人遺忘,最後難逃拆遷合併搬家的命運。
  • 廈門最大舊貨市場即將關停 舊貨市場或到島外尋出路
    然而,在廈門土地市場寸土寸金的大背景下,島內舊貨市場由商業地產取而代之,或許應該被理解成是市場的自然選擇。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廈門眾多舊貨市場未來的出路或只有一條:全面整合後在島外尋找一個地塊集中安置,繼續發揮舊貨流通的功能。
  • 德州:舊貨市場拆遷 堤嶺「淘舊貨」將成回憶
    李先生說,這樣來錢快,也有銷量,久而久之,很多商家紛紛效仿,慢慢便形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舊貨市場。  這個市場上的物件還真不少,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淘不到的。有的路段主營自行車零件,有的主營機械、電子零件,有的專售二手家具,還有的專賣二手家居用品,舊的彩電、冰箱、自行車,都能在這裡找到。
  • 黃土坡舊貨市場關閉後 二環內哪兒還能淘舊貨
    原標題:黃土坡舊貨市場關閉後二環內哪兒還能淘舊貨   第三站 北教場舊貨市場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逛一次舊貨市場,因為關於這座城市的記憶,都存放在這裡。
  • 2020年舊貨市場競爭與發展趨勢 - 2020年版中國舊貨市場調研與發展...
    《2020年版中國舊貨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舊貨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舊貨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舊貨行業發展現狀、舊貨市場動態、舊貨重點企業經營狀況、舊貨相關政策以及舊貨產業鏈影響等。
  • 二手市場舊貨新生
    經典的卡座收錄機如今提起來一樣很拉風。   5月底,成都東三環外二手市場。  唱片在老舊黑膠唱機上勻速地旋轉著,咿咿呀呀的老歌從房間裡飄了出來,聲音不大但穿透力十足,一下就仿佛將時光拉回到了從前。記憶中一個周末的下午,姥爺正躺在後院的搖椅上,眯著眼睛,聽著歌,曬著太陽……  順著歌聲,你走進市場,時空仿佛都倒轉了幾十年上百年。
  • 「穿越」在八仙庵的舊貨市場
    今天冬至,一大早起來去逛了逛八仙庵的古玩市場。八仙庵創建於宋朝,現存建築基本是清朝時修建的。因為這座道觀所供奉的主要是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採和、何仙姑八位神仙,所以稱為八仙庵。
  • 關於凱裡的舊貨市場,你知道多少?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說到舊貨市場,我國的二手買賣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城市實行舊城改造,不少人搬進了新居,一時間舊家具、舊電器無處安放,舊貨市場隨之誕生。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凱裡的舊貨市場。
  • 舊貨市場暗藏銷贓渠道(圖)
    回收室外機不需原始發票  昨天記者來到東四環附近一家大型舊貨回收市場,只見這裡不少經營家電的攤位前都擺著紙牌子,上寫「高價回收舊空調、彩電、洗衣機等」,地上擺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二手空調和室外機。  「您這裡回收空調室外機嗎?」一位中年男老闆說:「收啊,一般也就幾百元,如果新點的,頂多一千多元,還要上門先看看機子後再定。「那沒有發票行嗎?
  • 謹防「舊貨市場」APP裡面的「黑手」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更新,二手物品買賣市場蓬勃發展,各類「舊貨市場」APP成為群眾信賴的二手買賣平臺,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網絡平臺在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心存不軌的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不法分子利用「舊貨市場」平臺,以各種理由繞過官方交易渠道,通過微信、私發連結等手段進行詐騙。近日,劉女士在家中用手機上網給兒子買山地車,其在「舊貨市場」上相中一款捷安特的二手山地車,對方稱只能在微信上交易,後劉女士加了對方微信,並通過微信轉帳、發紅包方式向對方共支付了550元。
  • 廈門舊貨市場:或將到島外尋出路
    然而,在廈門土地市場寸土寸金的大背景下,島內舊貨市場由商業地產取而代之,或許應該被理解成是市場的自然選擇。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廈門眾多舊貨市場未來的出路或只有一條:全面整合後在島外尋找一個地塊集中安置,繼續發揮舊貨流通的功能。
  • 調查:被"冷落"的舊貨市場與"燥熱"的共享大潮
      1月6日,平安路舊貨市場裡冷冷清清少有顧客。  小郭向記者展示他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發布的商品。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最大變化是,十幾年前是80後走上社會的時候,他們背井離鄉到城市打拼,租房子住買舊家具家電,舊貨市場相當紅火;現在是90後走上社會了,明顯感覺他們出來打工的少了,但是創業做生意的多了。」李松林說,舊貨市場上現在賣得最好的一是辦公桌椅,二是貨架,買家多數是20來歲的年輕人。
  • 全國舊貨市場解決就業500萬
    「大世界」策劃總監張玉潭認為:一個成功的舊貨市場,必須有能力吸引較高水準的交易商,為其提供最完善的商業環境。他說:「『大世界』目前是北京最大的二手電器市場,雖然今年6月才開張,但靠環境這個優勢,招徠了許多在京城舊貨業頗有知名度的商戶,這些商戶經營的項目與商品屬專業水準。」
  • 西安租房市場升溫 催熱舊貨交易市場
    近日租房市場升溫,帶火了舊貨交易市場,特別是價格便宜的二手家電、家具更受廣大租房者和房東的青睞。  舊貨價格低廉 受租房者和房東青睞  記者走訪西安多家舊貨市場,看到這裡桌椅、床、柜子等家具一應俱全。
  • 陽光社區舊貨調劑市場附近暢通了
    9月10日,走進金華開發區三江街道陽光社區工商城小區的居民發現,舊貨調劑市場變得暢通了。9月6日,社區共建單位市財政局局長方衛民帶領在職黨員進社區,與開發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對佔道經營嚴重的舊貨調劑市場周邊的店鋪進行大整治。   「我們樓下就是舊貨市場,商戶不僅佔了人行道,甚至把東西堆到了路面上,再加上拉貨的三輪車亂停亂放,道路很難通行,不要說開車,就是騎電動車也很不方便。」家住溫金小區60幢的蔣先生說,原先佔道經營導致居民出行不方便,還有消防安全隱患。
  • 帶你重回膠片時代,這個舊貨市場藏著80年代的西安
    嘈雜的街道,叫嚷的人群,拉貨三輪霸佔了整條路,還有時代沉澱的舊貨市場......回到上世紀8、90年代,來這裡就夠了。1一場「膠片時代」的回憶錄起初來到這裡,完全是奔著舊貨市場而來,不過在走入這條街道的那一刻,一種莫名的熟悉感瞬間湧入腦海。老舊,嘈雜,悠閒,讓人不自覺沉浸於此。
  • 舊物上尋找歲月往昔 瀘州肖巷子舊貨市場變身「淘寶地」
    瀘州老城區的肖巷子步行街有一個舊貨市場,這裡平時門可羅雀,冷冷清清,可一到周末就大變樣——從早上六七點開始,市場上就人聲鼎沸、人頭攢動,賣家背著、抬著、拖著用編織口袋或各種繩索綑紮的舊書、字畫、古玩等,一字排開;買家徜徉在市場內,翻書、品相、議價、掏錢……直到中午12點後,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漸漸散去。
  • 第二屆北紅玉石文化節在潘家園舊貨市場舉辦
    第二屆北紅玉石文化節在潘家園舊貨市場舉辦2016年10月6日,由潘家園舊貨市場攜手北紅珠寶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北紅玉石文化節」在潘家園舊貨市場甲排前舉辦。
  •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但網上「二手貨買賣」火了
    在省體育場附近的夏家莊,一位居民指著一處掛著「停車 洗車」的招牌說,這就是以前的舊貨市場,已經消失幾年了。而在昆明路,記者來回兜了幾個圈子,始終未找到市民所說的舊貨市場。  最終在一位商戶的指引下,華商報記者得知昆明路上的舊貨市場已經搬到了紅光路加氣站對面。「我們是去年搬過來的,好多人都不知道。」紅光路舊貨市場一位經營戶遞過來的名片上,還寫著「地址:昆明路四號橋。」
  • 300年堂子街 200年舊貨市場(組圖)
    300年歷史的一條老街,200多年的舊貨市場,就要和南京人說拜拜了。止馬營街道昨天對快報表示:目前堂子街的改造工程已經全面展開,絕大部分屬違建性質的舊貨交易場所,已經拆光。街道正在對所剩不多的舊貨商店進行整治。而全新的大規模的市級二手商品交易市場,將在中央門五百村設立,六月份試營業。傳統的舊貨市場正在逐步轉變為規範管理的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