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也自然應變得成熟。但成熟是否要與年齡掛鈎呢?在復旦大學裡有一位思修課女老師說: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這位女老師知性優雅,自信出色,不僅在校園裡有大批粉絲,在校園之外同樣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她也因而被稱作復旦女神,這個人就是智商與情商並在的陳果。
復旦的「金字招牌」陳果的走紅,不僅是因為其能說出發人深省的話語,也是因為她活成了很多人想要的樣子。
陳果於1999年入讀復旦大學本科,期間成績優秀,身材高挑的她還曾在大學聯歡晚會上跳舞,是大家眼裡典型的「美女學霸」,擔任著哲學系學生會主席的她,曾連續五年獲得獎學金。
本科畢業後,陳果成為碩士,之後又念了博士,還有過海外留學經歷,在芝加哥大學期間跟隨心理學博士Evelyn修讀心理學,也曾就讀於世界頂級名校哈佛。
陳果不僅僅是學習優秀,她曾出版過自己的哲學著作《好的孤獨》,這本書是熱銷書籍。
陳果是念哲學出身,但她涉獵的學問範圍廣闊,她非常重視自己的課堂,她也清楚要把一門枯燥的理論課上得風趣並不簡單,因此她便去其他老師的課堂上「旁聽」,學習好的老師的授課方法。
同時閱讀了大量書籍,將自己所學得的知識融入哲學中,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出來。最終,陳果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在陳果的課堂上,沒有打瞌睡的學生,沒有逃課的學生,沒有心神不定的學生。課堂上還時常響起熱烈的掌聲,學生們面對講臺上那個幹練優雅,談吐風趣卻富有哲理的女老師,沒有一個人感覺無聊,他們的思緒已完全沉浸在了陳果營造的哲理世界中。
有一位網友在看過陳果講課後,感嘆道自己想不到一門被他視作煎熬的課程,在陳果的講授下竟能變得如此妙趣橫生,舌燦蓮花的陳果給這門課賦予了溫暖的力量。
這個網友的感嘆意味著,陳果影響的不僅僅是復旦的學生,是校園外千千萬萬的人,對此她感到很意外,但也非常榮幸,因為自己能給別人的心靈帶來慰藉,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16年,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上,陳果在她的微博裡對母校深情告白:「我不知道該如何感激你,目前我的方式就是用你的精神活出我自己,我身上有你的光,有你一百年來的魂魄,有你的氣息,活出我自己就是活出你,就是讓你活下去,你看,其實一回事,不是麼?」
陳果美麗,風採動人,有著上海女子的柔美與自信幹練的氣質,但最重要的是她具備浸潤心靈的能力,這就是她走紅的本質原因.
陳果感恩復旦大學的栽培,但復旦大學大概也非常驕傲,自己培養出了一位如此優秀的人才,她無疑就是復旦大學的一塊「金字招牌」。
搶手的思修課在大多人的印象中,思修課都是枯燥無味的,很多學生難以忍受課堂上老師的長篇大論。但在復旦大學,陳果的思修課卻是熱門課程,學生想要上她的思修課是要靠搶的,在復旦大學的學生口中,陳果的思修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
復旦大學一位大三學生宇曾在《開講啦》中稱自己兩年都沒能有機會上陳果的思思修課,非常遺憾。
陳果究竟魅力何在?若是論顏值氣質,陳果雖氣質高雅,但學生們絕不至於追捧至如此地步,說到底還是陳果講課的功力及其個人魅力疊加所致。
據在網上瘋狂傳播的陳果上思修課的視頻,陳果除了形象賞心悅目以外,講課也非常有吸引力,通過她那張巧嘴,思修課本裡那些晦澀又無聊的理論知識瞬間變成了妙趣橫生的精闢理論,難怪復旦的學生都說上她的課絕不會無聊,反倒會越來越上癮。
看了她視頻的網友也直呼:若當年自己能擁有這樣一位思修老師,又何必想方設法逃課?
陳果在思修課堂上自如地輸出知識點,同時分享個人人生感悟,與濃膩的心靈雞湯不同,陳果所言雖本質上為心靈雞湯,但聽罷如同飲了一杯清冽的茶,讓人感覺豁然開朗,溫潤舒適。有網友稱,若當年自己的人生第一課是陳果講的,自己的人生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有學生聽過陳果的課後,將課堂上聽到整理成了「陳果語錄」.
例如陳果談朋友:朋友是無用的,這個無用是無功利之用。有用的朋友叫做人脈,真正的朋友是奢侈品;談優雅:優雅並不是你穿多貴的衣服,不是你克制你內心真正的自己,做一些違背自己意願,裝模作樣表面看起來好看的動作。
優雅來自真正的自我,只要發自內心地喜愛自己便是優雅;談孤獨: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這些語錄被分享至網絡後,很快即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到後來,人們已能很輕易地在網絡上刷到她的視頻,陳果本人也成了「網紅」,無數人為她的心靈雞湯感動不已。
她散發的光當自己活成了一束光,她散發的光也會照耀到他人身上,給他人向上的力量。
陳果不否認物質的重要性,但她更注重人的精神狀態。
陳果說,一個負能量的人永遠無法散發正能量,就像一顆黯淡的燈泡無法給予光明。但當一個人真正地幸福起來,自信起來,自由起來,那麼這個人一定會不自主地給予他人正能量,無論有意或無意。
陳果認為,真正的正能量是讓自己成為光源,她用自己的人生踐行了這一點。陳果並不虛無縹緲地誇讚他人,她強調的是先自我幸福,才能關照別人。
除此以外,她也身體力行地告訴那些為愛情與婚姻苦惱的人,真正的快樂來源於自己的生活,來源於熱愛自己。陳果出生於1981年,如今已快四十歲了,但仍是單身,在世俗的觀念之中,這是失敗女人的表現。
參加《開講啦》節目時,陳果就曾被主持人撒貝寧開玩笑似的問她,作為一個女博士會不會擔心自己嫁不出去。
陳果聽罷不急不惱,微笑地回答道:「有成見的人通常不會要我們這種人,但是我覺得心胸豁達的人,他可以接受所有人。我想要尋尋覓覓的,也是心胸豁達的人。所以我覺得世上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應當限制你的情感生活。」
在陳果看來,愛情同友情一樣,都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不能帶給我們麵包。但正是這些無用的東西,讓我們感受生命的快樂。
那麼婚姻呢?婚姻或許沒那麼純粹,但婚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雙方擁有能激發相互共鳴的精神世界,這不也是無用的嗎?
快四十歲的陳果,不像網絡上所謂的女權主義者一般,高呼女人要獨立於婚姻,要做女強人,買昂貴的衣物與化妝品打扮自己。
陳果從不定義他人,也不認為女人一定要做女強人,她認為只要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就能擁有真正的美麗,這種美麗與金錢無關,縱使一身素衣,只要真正地學會欣賞自己,便能獲得長久的魅力。
「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這是陳果的成熟,成熟的她就是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