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家|任惠中:寫生,不是對客觀物象的描摹,不是自然狀態的抄襲

2020-12-05 水墨畫家陳莊

如何讓線條傳神,如何讓線條通透地傳達畫者在彼時彼刻的生命體驗與生命狀態呢?任惠中老師常常以「寫」這個字來修辭筆下的線條。任惠中老師認為,「寫」不同於「描」,描摹只是單純、客觀地記錄現實的形與影,而「寫」更像是一種以人作為主導的繪畫方式,畫面所能融入更多畫者的感受,寫的是一份生命的自然與情緒。在繪畫中,樹立一種主動處理對象的習慣和方法,這是對於描繪對象的尊重,也是對待藝術的一種態度。

到現實生活中畫的水墨人物寫生,不是對客觀物象的描摹,不是自然狀態的抄襲,它是觀察、認識、分析、感悟的一個全方位的表現過程,更是一個體驗、感覺、發現並能捕捉到的最鮮活生活本質的過程。寫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尋找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生動內容,寫其「生」。

筆墨是存在於生活中的,筆墨的初始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是一點一滴從生活現象中積累而成的。生活中的人物與現象,有些零碎無序,不那麼集中、顯現和突出,這對於我們以寫實性為主要特徵的中國水墨人物畫而言,就要學會梳理、歸納、概括和提煉,不斷地從生活中去再發現、再挖掘、再表現那些存在於生活中的點滴筆墨元素,匯聚成一個整合完整的水墨人物形象。

——任惠中

任惠中的畫風,不僅展延了「源在李公麟,流在任伯年」的意筆線描人物畫傳統,而且將西方寫實主義素描中的結構、體積、透視、解剖等技巧,進行了中國式的改造與升華,大大地豐富和提高了意筆線描在現代語境下的表現力,形成了具有現代藝術魅力的個人風貌。

他的更精彩之處,還在於他的意筆線描人物寫生,已經跳出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層面,已從「對象寫生」提升到「對象創作」的高度,每幅寫生都是一幅可圈可點的精湛作品,令人讚嘆不已。我認為,任惠中意筆線描人物寫生所體現的民族性、時代性、人民性,已成為這一畫種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標誌,代表著當代意筆線描人物畫的很高成就。

——賈德江

作品欣賞

任惠中

1957年12月25日生,山東省萊州人。1977年特招入伍。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中央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專業博士課程研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笫七屆右玉寫生季暨「象外之境」任惠中先生工作室畫家寫生作品展
    著名國畫家、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任惠中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志堅宣布「第七屆右玉寫生季暨首屆中國畫展」活動啟動,縣委副書記姚樹山致辭,縣政協主席韓日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青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賀仲出席,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北京畫院油畫創作室主任、全國著名畫家白羽平,朔州市中國畫學會會長、朔州市美協副主席楊洋,右衛藝術糧倉美術館館長郭夢陽
  • 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研班一一任惠中導師河北易縣人物畫寫生
    趙家溝2020年6月3號中國藝術研究院及中國國家畫院任惠中高研班畫家一行此次寫生活動大約15天左右。趙家溝坐落於大龍華鄉,東臨清西陵,南有蓮花池水庫,可以旅遊垂釣,西鄰紫荊關,北有雲蒙山,山內有孫臏修煉時的雨水洞,孫臏龐涓鬥法的故事源遠流長,趙家溝有著得天獨厚旅遊康養發展資源。最近新建完成的柏油路面,猶如一幅展開的美麗畫卷,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大自然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任惠中教授說藝術要貼近生活貼近自然。
  • 任惠中·中國畫展
    展覽名稱任惠中·中國畫展主辦單位中國畫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出版有《任惠中畫集》、《名校名師—任惠中素描速寫教學寫生作品示範》、《名家名畫—任惠中水墨人像精選》、《當代名家中國畫精品—任惠中》、《高等美術院校基礎教學教法—任惠中水墨人物寫生》、《任惠中水墨人物寫生作品集》、《大匠之門—任惠中線描人物寫生作品集》等專著二十餘種多幅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 任惠中先生工作赴隴南為地方培訓藝術人才暨採風寫生
    任惠中藝術工作室隴南紀行 文/遲星飛 任公丹青,以意為先。任公朝夕揮染,餘等日夜相隨,於寫生又有體會:其一,一域之得,非放四海而皆準,須應物象形;其二,盡精微,致廣大,《中庸》如是,繪畫亦如是;其三,不以筆墨屈就於物象,能用素箋張揚以自我。日有所進,已不虛度,何況所悟者有三。 兩當山川,因峽深澗密、峰疊水湍而名。穿其谷,林木高低,暢其遊能忘以朝暮;入其裡,故道隱映,窺其深可讀透興衰。
  • 任惠中一一師生山西右衛寫生創作採風
    象外之境一一任惠中工作室畫家於2020年8月2日至22日在山西右衛藝術糧倉進行為期20天寫生創作,並舉辦展覽,右衛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丘陵地帶,地廣人稀,民風淳厚,人物形象獨特而富有詩意這也是對任惠中先生中國人物畫最貼切的闡釋。筆精墨妙,出神入化,象外之境是中國傳統哲學情思、文化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升華。象外之境也是「道」的體現,任惠中先生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形象的參照,將筆墨妙用,與情境交融,使人物形象在線條與濃、淡、幹、溼,枯中在情緒與情境中交融。
  • 大名家·當代中國書畫名家推薦丨任惠中
    所以,我們畫山,它不是山,它是我們的鄉愁與安居;我們畫水,它不是水,它是我們每一個人心底最暖的那段情懷。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這點情懷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裡奮鬥、活著、夢想! 「太湖美術館大名家」就是基於這個夢想,堅持藝術的真諦,堅持精神的力量,堅持靈魂的高尚,朝聖一般,做著藝術的夢,生活的夢,色彩的夢......
  • 【央媒看隴南】兩當縣再添「藝術氣」:任惠中藝術工作室寫生基地掛牌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30日電(通訊員 張維)10月下旬,任惠中藝術工作室寫生基地掛牌儀式在兩當縣老南街黃花驛舉行隴南市人大副主任高天佑、市文旅局局長毛樹林、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焦紅原、市博物館館長李冰、原市委黨史辦主任羅衛東、原市書畫院院長崔鴻文、全國著名畫家任惠中、兩當縣委統戰部部長劉鵬程、縣政協副主席胡天成、兩當兵變紀念館館長李艾婷,兩當縣委宣傳部、文旅局、文聯、縣誌辦負責人及任惠中藝術工作室藝術家代表、兩當縣美協、書協代表參加儀式。  儀式由兩當縣委統戰部部長劉鵬程主持。
  • 創作不是抄襲美,而應是創造美
    它不是純技術的事業,而應該是心靈的事業。但審視當今的中國畫創作,有不少畫家並不清楚中國畫應該畫什麼。一些低俗、媚俗、審美倫理缺失、藝術內在價值和文化深度匱乏的作品屢見不鮮。在這些作品中,看不到也讀不出有何人文品格、人文關懷和文化意義,取而代之的儘是一些圖像的堆砌和程式符號的疊加。僅僅停留在描摹自然美、表象美的作品毫無價值可言,這樣的創作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創造。
  • 畫家任惠中——國畫系列作品欣賞
    任惠中,1957年12月25日生,山東省萊州人。1977年特招入伍。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中央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專業博士課程研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 象外之境一任惠中工作室畫家山西右衛寫生創作採風
    象外之境一一任惠中工作室畫家於2020年8月2日至22日在山西右衛藝術糧倉進行為期20天寫生創作,並舉辦展覽,右衛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丘陵地帶,地廣人稀,民風淳厚,人物形象獨特而富有詩意這也是對任惠中先生中國人物畫最貼切的闡釋。筆精墨妙,出神入化,象外之境是中國傳統哲學情思、文化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升華。象外之境也是「道」的體現,任惠中先生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形象的參照,將筆墨妙用,與情境交融,使人物形象在線條與濃、淡、幹、溼,枯中在情緒與情境中交融。以多種表現手法來表達意境中的「象外之境」,形神兼備,像外之象的藝術生命升華。
  • 一簾幽夢——任惠中國畫小品中的詩意內涵
    他的筆墨與色彩相融並氤氳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沒有繁華與浮誇,唯有詩意與抒情,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沉厚,有一種天資超逸,翛然塵外的藝術精神與自由之美、技法上看似簡單而慵懶,而是委婉含蓄的把古典詩意的精神與藝術靈魂幻化為「不敢久視,恐若相思」的高妙與深情,這種「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冷寂或沉靜的精神內涵,皆是他對人生的了悟,而這種對文化語境的深層開拓和對「重振人文精神」的追求才使他的作品更顯得廣闊幽深、餘韻高逸
  • 任惠中中國畫展重慶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11月13日下午,《任惠中·中國畫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著名藝術家任惠中近20年來的精品力作,其中不少作品都是首次公開展出。據悉任惠中從幾千幅的寫生作品中挑選出了70餘幅人物寫生作品來山城展出,可謂是百裡挑一。
  • 寫生不是抄襲對象,這句話如何評價,一人簡說
    其實我內心不是想說這句話是很「普通的話」,而是想說「廢話」。因為很多人就是把這句話當廢話。寫生不是抄襲對象,真是學畫畫很常聽到話,很多人當廢話聽。愛因斯坦也是會經常焦慮,那麼清晰的大腦都會焦慮。我最近看到這樣的話很焦慮。這句話要麼不當回事,要麼太當回事。
  • 任惠中一一中國畫作品巡展在雲南美術館隆重開幕
    展覽匯集了任惠中先生近20年來重要藝術創作成果,其中大幅、巨幅主題性創作作品30餘件,不同時期水墨人物寫生線描人物寫生作品50餘件。是任惠中先生中國人物畫作品全方位、大規模呈現,其中部分寫生和創作是第一次展出,是一場現實生活與色彩相融合的藝術盛宴,情感與墨線交織的生命對話,也是心血和汗水澆鑄的藝術心路。
  • 觀點 國畫家「畫照片」而「輕寫生」如何能成功?
    沒去過、沒看過,連照片的拍攝都是假他人之手,這不是徹頭徹尾的抄襲與移植嗎?此種方式筆者謂之為「抄移」。抄移省工省時省腦子。而寫生呢?一筆一畫,一幅最快也得幾十分鐘吧?何況美景太多,你寫得過來嗎?地方太多,你能處處都去嗎?去過了,你又能都牢記於心嗎?二者相比,前者的誘惑力實在難以拒絕,也不該拒絕。  但不拒絕絕不等於全面代替,相機的合理運用絕不能代替繪畫的寫生。有時,二者是互補的。
  • 「任惠中」國畫人物系列部分作品欣賞
    任惠中,1957《坐看雲起時》178x192cm文 / 賈德江 儘管任惠中的意筆線描人物寫生都是在一個小時左右一氣呵成的作品《敖魯古雅》 180x276cm任惠中的畫風,已經跳出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層面,已從「對象寫生」提升到「對象創作」的高度,每幅寫生都是一幅可圈可點的精湛作品,令人讚嘆不已。
  • 情感與墨線交織的生命對話 任惠中中國畫亮相雲南美術館
    2019年12月5日上午,「任惠中——中國畫展」在雲南美術館開展。  《天地間的舞蹈》任惠中作品 雲南美術館供圖  本次展覽匯集了任惠中近20年來重要藝術創作成果,其中大幅、巨幅主題性創作作品30餘件,不同時期水墨人物寫生線描人物寫生作品50餘件。
  • 任惠中一一中國畫展 重慶美術館即將啟幕
    任惠中此次展覽匯集了任惠中先生近20年來部分藝術創作成果,其中大幅、巨幅主題性創作作品30餘件,不同時期寫生作品80餘件,聚集近20年來成熟期的精品力作,任惠中先生始終以現實生活為基地礎,以人文為根本,堅守中國畫寫意精神,克勤克儉,矢志不渝,每年都要擠時間,搶時間,拿出大量時間深入到偏遠落後的地方為生民立傳,為時代留韻,形成獨特的筆墨語言和強烈的個性風格。
  • 山水畫寫生「寫」什麼?
    山水畫中長短披麻、斧劈、豆瓣等相對穩定的各種筆墨程式皴法,非主觀臆想和一朝一夕所得,而是前人面對真山真水以筆墨寫生的方式描摹探索出來,以使筆墨語言與畫家的意象審美中的山水和諧的完美結合。水墨對景寫生,以表現內容和特徵來反映客體,而對物象整合取捨,卻以主觀的方式,使之具有完整性和獨立的審美構思。
  • 淺論水墨人物畫的寫生
    一般意義上,「形」是指物象的外部形態,而「造型」是通過某種方式對物象外形及內部結構的整體塑造。雖然「寫生」與「造型」二者都是舶來品,但是由於西方現代繪畫與中國畫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從而在客觀上加快了中西繪畫觀念相互融合與吸收,因此,現代西方繪畫的某些概念和表現手法對中國畫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或啟示作用。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曾經對「形」所作的分析就特別適用於現代水墨人物畫的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