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線條傳神,如何讓線條通透地傳達畫者在彼時彼刻的生命體驗與生命狀態呢?任惠中老師常常以「寫」這個字來修辭筆下的線條。任惠中老師認為,「寫」不同於「描」,描摹只是單純、客觀地記錄現實的形與影,而「寫」更像是一種以人作為主導的繪畫方式,畫面所能融入更多畫者的感受,寫的是一份生命的自然與情緒。在繪畫中,樹立一種主動處理對象的習慣和方法,這是對於描繪對象的尊重,也是對待藝術的一種態度。
到現實生活中畫的水墨人物寫生,不是對客觀物象的描摹,不是自然狀態的抄襲,它是觀察、認識、分析、感悟的一個全方位的表現過程,更是一個體驗、感覺、發現並能捕捉到的最鮮活生活本質的過程。寫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尋找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生動內容,寫其「生」。
筆墨是存在於生活中的,筆墨的初始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是一點一滴從生活現象中積累而成的。生活中的人物與現象,有些零碎無序,不那麼集中、顯現和突出,這對於我們以寫實性為主要特徵的中國水墨人物畫而言,就要學會梳理、歸納、概括和提煉,不斷地從生活中去再發現、再挖掘、再表現那些存在於生活中的點滴筆墨元素,匯聚成一個整合完整的水墨人物形象。
——任惠中
任惠中的畫風,不僅展延了「源在李公麟,流在任伯年」的意筆線描人物畫傳統,而且將西方寫實主義素描中的結構、體積、透視、解剖等技巧,進行了中國式的改造與升華,大大地豐富和提高了意筆線描在現代語境下的表現力,形成了具有現代藝術魅力的個人風貌。
他的更精彩之處,還在於他的意筆線描人物寫生,已經跳出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層面,已從「對象寫生」提升到「對象創作」的高度,每幅寫生都是一幅可圈可點的精湛作品,令人讚嘆不已。我認為,任惠中意筆線描人物寫生所體現的民族性、時代性、人民性,已成為這一畫種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標誌,代表著當代意筆線描人物畫的很高成就。
——賈德江
作品欣賞
任惠中
1957年12月25日生,山東省萊州人。1977年特招入伍。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中央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專業博士課程研究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