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馮曉
2020年的春節,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變得非同一般,單位延遲上班,學校延遲開學……這些原計劃被打亂的人,難免心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為了撫慰疫情下人們的心靈,杭州開通了多路心理諮詢熱線,其中由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負責的這路熱線,專為兒童青少年而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熱線開通以來,天天都能接到不少學生及家長的來電,有80%是初三或高三的學生或家長,面對尚不確定的開學時間,面對校外培訓課程的全面停課,這些有著升學壓力的人焦慮感倍增。」杭師大附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聯合門診的方妍彤主任醫師說。
她自己就是高三家長,所以每次接到這樣的電話都非常有感觸。就在2月1日(年初八)那天,她接連接到了一位高三學生家長與一位高三學生的電話,他們諮詢的內容極有代表性。
高三兒子天天躺吃,勞心媽媽快急炸了
媽媽:醫生,我兒子今年高三,第一次高考全軍覆沒,原本希望趁著這個寒假好好查漏補缺,期待著6月可以打個翻身仗,他自己也不想來年再復讀,於是報了寒假補習課程,我還挺欣慰的,覺得孩子終於懂事了,知道規劃自己的學習了。哪成想新冠肺炎爆發,所有的機構都停課。現在都已經初八了,我看他一點都沒有學習的計劃,每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刷刷手機,看看視頻,打打遊戲,說說他,嫌我囉嗦。我就奇怪了,都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寒假」,像我家兒子的情況該怎麼辦?說多了,怕影響親子關係,不說說實在是憋得慌。
醫生:確實,每天大眼瞪小眼,臥室客廳轉圈圈,估計這個假期是你們母子倆相處最多的時光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媽媽:是啊!年三十到初三,他吃吃喝喝睡睡我忍了,初四到初七還繼續刷刷手機,玩玩電腦,我憋著,但今天都已經初八,原本都要正常上班了,他還外甥打燈籠——照舊,高三的娃,傷不起啊!你叫我怎麼忍?
醫生:是啊,做媽媽的一天24小時和兒子相處,現在是看哪哪不舒服吧!有沒有和孩子積極的溝通一下,說說你的擔心,也請兒子談談他的計劃,也許他心裡也是有譜的,只是沒和你說而已。另外我覺得媽媽有點焦慮,心理學界有一句行話,「請帶好你的氧氣面罩」,也就是說,你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好你的家人。建議你每天留出一段獨處的時間,聽聽音樂,做做正念,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鬆自己的四肢,做15個深呼吸,慢慢的「吸……」,再慢慢的「呼……」,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吸一呼上,哪怕是一會會,也有助於你放鬆心情。另外讓自己忙碌起來,趁著假期清理一下房間,看幾部平時沒時間看的電影,做一些居家運動,總之你一忙,也許就不會老是去關注你的孩子。
媽媽:我去試試,但我可能還是會熬不住去想,去嘮叨。
醫生:這很正常,所有習慣改變都不會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但我們可以去嘗試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說不定以前沒有用的方法,也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媽媽:好的,謝謝醫生,我嘗試著去做做看。
寒假複習計劃被打亂,高三學霸很焦躁
依依(化名):醫生,您好,我是一個高三的女生,現在學校推遲上課,補習班也都停課了,把我寒假計劃都打亂了,我現在感到很焦躁,注意力下降,記性也不好,每天想很多,但就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好。
醫生:你慢慢說,你現在是擔心學習跟不上,想使勁但又不知道往哪裡使是嗎?
依依:是的,我想考浙大,但我1月份高考考砸了,本想著寒假1對1補習,但現在都停課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醫生:你1月份高考的成績離浙大還有多大的差距?
依依:還有60來分距離。
醫生:那這次高考是失誤了還是平時知識點沒掌握?是某一門課考砸了,還是所有的課都考砸了。
依依:原因很多,好勝心太強,反而發揮不好,當然知識點沒有很好的鞏固也是有的,總之這次都考的不好。
醫生:那你覺得你現在這個狀態對你是有用還是沒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依依:沒用,我越急腦子越糊塗,書也看不進去,就更著急。
醫生:好像現在就像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不知道怎麼辦好是嗎?那你曾經有沒有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但通過自己的方法解決的呢?
依依:嗯……我想想,其實初三中考的時候我也碰到過,那時候我給自己設置了三級目標,高級目標前三所,中級目標前八所,低級目標優質高中。按我平時成績,再加上發揮穩定的話,應該是可以保八進三的。
醫生:那你這麼設定計劃後,是不是就不那麼焦慮了。
依依:是的,我想再怎麼地,我進優高是綽綽有餘的。
醫生:那後來你實現哪個目標?
依依:我考上了前三所。
醫生:那說明我們一旦有了具體的目標,就有了行動的動力,也就不太會焦慮了是嗎?
依依:是啊!
醫生:那我們是否也可以按照中考的經驗設置一個三級目標呢?
依依:嗯,可以的!
醫生:關注當下,做一些我可以做的,接納我目前不可以做的,順其自然,不要讓過多的雜念幹擾我們的思緒!世事無絕對,這場戰疫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多困惑,但何嘗不是一場自我修行,慢下來,停下來,想一想,我應該怎麼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