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十七孔橋上的奇觀建造是工匠獨具匠心?聽聽專家是怎麼說?

2021-01-08 知性姑娘

我國擁有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本身文化底蘊就非常的深厚,一直以來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建築都被人們保護得非常的好,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都認為,這些建築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更別說有一些建築還能夠出現非常壯觀的景象,因此不斷的收穫人們的好評。可是有一些壯觀的景象,實際上和工匠一點兒關係都沒有,純粹是一個巧合,你知道有哪個建築是這樣的嗎?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冬天的時候,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旅遊地點,因為在冬至前後每到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候,十七孔橋的每一個橋洞都會散發出金光,整座橋似乎都沐浴在陽光當中,形成了一個非常獨特而又壯觀的景象。每到這個時候,都有大量的攝影師和遊客來到這裡參觀,希望能夠拍攝下來,而拍攝出來的照片在網絡上也非常流行。

有很多人在參觀或者是看到這樣壯觀的照片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感嘆工匠的心靈手巧,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完全是工匠的妙手專門打造出來的。但是有科學家在經過仔細研究之後發現,這種壯觀的景象很可能就是一個巧合,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比較相信風水的說法,所以在建造一個建築的時候,最先考慮的一定是風水學。

本身在從天空俯視的時候,頤和園的整體形狀就非常的巧妙,每一個景區都像是和長壽有關的事物,比如說昆明湖像是壽桃,而這個十七孔橋就像是一隻烏龜的脖子,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隻長壽龜。當初之所以這樣修建,很可能就是工匠為了完成皇帝交下來的任務,必須在頤和園當中湊齊福祿壽這三種事物的象徵,所以才會修建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現如今很多人覺得十七孔橋應用了天文學的原理,但實際上頤和園是在乾隆年間修建的,如果真的應用了天文學原理的話,那麼一定會在史書上有所記載,可是史書上從來都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因此很多專家都認為,十七孔橋當年實際上就是在模仿盧溝橋,會形成這樣的壯觀景象,也實在是一個巧合。

頤和園十七孔橋上的奇觀建造是工匠獨具匠心?聽聽專家是怎麼說?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景象還是形成了並且非常的壯觀,網友們願意去十七孔橋參觀遊覽嗎?

相關焦點

  • 十七孔橋「金光穿洞」是設計者神來之筆?頤和園回應了
    每年冬至前後,落日的餘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金燦燦的夕陽點亮橋洞,遠遠看去就像橋洞內點滿了明燈,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金光穿洞」。一座橋下的十七個孔裡,每一個都出現金光;在這樣一所皇家園林當中,定時出現「金光穿洞」這樣神奇的景象。這到底是當年頤和園工匠的神來之筆?還是自然原因形成?此前,網上曾有文章稱,當年古人在建造十七孔橋時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識,這也是造園設計者的神來之筆,由此稱讚清朝的工匠巧奪天工。
  • 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是設計者刻意為之?工作人員解釋了
    每年冬至前後,落日的餘暉恰好照射在頤和園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金燦燦的夕陽點亮橋洞,遠遠看去就像橋洞內點滿了明燈,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金光穿洞」。一座橋下的十七個孔裡,每一個都出現金光;在這樣一所皇家園林當中,定時出現「金光穿洞」這樣神奇的景象。這到底是當年頤和園工匠的神來之筆?還是自然原因形成?此前,網上曾有文章稱,當年古人在建造十七孔橋時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識,這也是造園設計者的神來之筆,由此稱讚清朝的工匠巧奪天工。
  • 頤和園,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它位於北京市西郊頤和園內,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清乾隆時建,是園內最大的石橋。 橋由17個橋洞組成,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
  • 冬至未至,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你知道這兩個形成原因嗎
    中國的石拱橋歷史悠久,建築技術高超,是歷史的凝結,是中國文化的表現,也是先人聰明才能的體現,北京頤和園有這樣一座橋,十七孔橋,因為有十七個洞,古代皇帝喜歡「九」這個數字,比如九五尊、九歸一等,拱橋上有個大洞,如果橋的孔數是「十七」的話,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走正好是「九」,所以這座拱橋建在了十七個洞裡
  • 冬至遊玩頤和園 佛香閣仁壽殿樂壽堂歷史悠久 十七孔橋長虹臥波
    排雲門,在萬壽山前的中心部位,門口一對大銅獅子,是乾隆為其母親六十壽辰建造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太后也喜歡遊山玩水,過生日的時候,改名排雲殿,然後上面建了佛香閣。排雲門下面匾額是萬象光昭。這個就是佛香閣了,頤和園的核心建築了,前面是昆明湖,後面是智慧海,高四十一米,八面三層四重簷,裡面有八根巨大的鐵力木擎天柱。
  • 馬朝陽圖文:橋梁藝術的瑰寶十七孔橋
    馬朝陽圖文:橋梁藝術的瑰寶十七孔橋 頤和園裡最美的橋,當屬十七孔橋。 每次去頤和園遊覽和散步,我總是依欄隔湖,久久遙望十七孔橋不忍離開!如彩帶飛架,如凌波飛渡,也或如白練飛揚……。怎麼形容七孔橋的美都不過分。我甚至認為,它是中國最精美絕倫的橋!
  • 難得的美景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
    爆料圖片爆料圖片這幅美景圖被上傳到了網絡上瞬間成了熱議的話題。網友們都稱讚真是太美了,好想現場去實地看一下。十七孔橋的造型非常的好看,這座石橋也是代表了中國古代人的造橋水平,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再看那頤和園十七孔橋下面的水是那樣的清澈,沒有一點雜質,石橋又古樸典雅。金光又是這麼難得,這就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這幅畫卷顯得那麼的珍貴,又是那麼的純潔和光豔。
  • 北京:初冬時節,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美景!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初冬時節,北京天氣晴好,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美景,吸引來眾多市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觀賞拍照。北京,初冬時節,北京天氣晴好,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美景,吸引來眾多市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觀賞拍照。
  •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金光穿孔啦!
    每年的冬至前後,頤和園會出現一道難得的景象——落日餘暉照亮十七孔橋洞側壁,遠遠看去就像橋洞內點滿了明燈,金光燦燦的光輝映滿十七個橋洞。這一景象被叫做金光穿洞或者紅光滿洞。據說當年十七孔橋的建造者精心設計,按照冬至是全年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將南回歸線的落日與十七孔橋成垂直狀態,因此當夕陽西下時,陽光最大程度的灑滿頤和園十七孔橋的每個橋洞,並出現金光穿洞的奇特景觀。
  • 冬至又至,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拍攝者人山人海
    又是一年的冬至,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已有200多年歷史的皇家園頤和園,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奇景「金光穿洞」——這是在每年的冬至前後的黃昏時分,夕陽的光輝會穿過頤和園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照亮所有十七個橋洞,將所有的橋洞染成金燦燦的顏色,十分壯麗。
  •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是什麼情況 網友:難得一見的美景
    天氣網訊,昨天(24日),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洞,引來不少市民的拍照打卡。據悉,頤和園十七孔橋造型非常的好看,再看那頤和園十七孔橋下面的水是那樣的清澈,沒有一點雜質,石橋又古樸典雅。是難得一見的美景。
  •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有多少石獅子《我在頤和園等你》帶你了解
    這個任務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還是難度頗高的。要知道"十七孔橋"上可是有足足五百四十四隻石獅子,要說尋找談何容易。不過還好節目組給出了一些提示:"橋北三隻,橋南一隻。"於是國立老師靈機一動,決定讓大家分組尋找,由於橋北有三隻,數量較多,就讓孟美岐,聶遠和李權哲一組,去北面尋找,國立老師自己則是帶著王鶴棣來到了南面。
  • 北京:頤和園再現「金光穿孔」奇觀 吸引攝影人扎堆拍照
    北京,攝影愛好者在頤和園十七孔橋西岸拍攝「金光穿孔」。每年冬至前後,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金光穿洞」,因此,等待記錄下這一盛景的攝影愛好者每天都會排起長隊等候自然奇觀的出現。據考證,頤和園十七孔橋施建初期與南回歸線的日落點呈垂直狀態。每當冬至前後,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落日的餘暉恰好照射到十七孔橋所有橋洞的側壁上,便形成每年一次的「金光穿孔」奇觀。
  • 雲南有座古橋比肩頤和園十七孔橋,連橋梁專家茅以升都為它點讚
    清朝道光十九年,由鄉眾集資在河上增建了石橋的十四個孔券,與原來三孔巧妙相連,渾然一體,形成總長148米的十七孔大石橋,續建十四孔與原建三孔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十七孔橋」。又在橋梁段建橋亭,正中建樓閣。使雙龍橋形成蔚然壯觀的風貌。雙龍橋為何稱為「雙龍」?有碑記稱,因其「橫跨於瀘江、塌衝兩河交匯之水面上」,故名。
  • 宣化古城驚現明代石橋,走過五個世紀,長是頤和園十七孔橋的2倍
    宣化廣惠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年,與著名的頤和園十七孔橋同為十七個孔,宣化廣惠橋比頤和園十七孔橋早了151年。頤和園十七孔橋長150米,宣化廣惠橋則是300米,是前者的兩倍。其在歷史文化、建築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價值不言而喻。
  • 有皇家「親戚」的民間古橋 屹立300年「一橋鎖雙龍」十七孔橋
    凡談及到十七孔橋,大家一定會想到北京頤和園中的十七孔橋,作為中國園林建築的典範,頤和園中十七孔橋,早已被世人熟知。但大家或許不了解,遠在雲南建水,頤和園十七孔橋還有一位流落到民間的「兄弟」,它與擁有皇家血統的頤和園十七孔橋不同,這座十七孔橋才是利民於福祉的民心橋,這就是建水十七孔橋。
  • 每年等一回,頤和園再現「金光穿洞」奇景!
    最近朋友圈都被 頤和園「金光穿洞」照刷屏了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重現「金光穿洞」的奇景 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每年冬至時,太陽的高度最低 一到下午黃昏日落左右 陽光能把十七孔橋的十七個橋孔全部照亮
  • 北京頤和園17孔橋,為什麼要做17個橋洞,據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作為首都的它,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有著它獨有的地位。不僅如此,北京還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都,各式各樣的老派建築,皇家園林都保留至今,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去觀賞。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皇家行宮建築,主要劃分為行政、生活以及遊覽三個部分。整整齊齊的建築,不管怎麼走也很難遇到迷路的情況。
  • 同樣金光穿孔,頤和園孔橋攝影人扎堆,這座古橋藏在深閨無人知
    每年的冬至前後,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會出現「金光穿孔」的奇觀。其實,位於廣西百色靖西也有一個「金光穿孔」,那就是鵝泉古橋。中國西南部有三大名泉,分別是大理的蝴蝶泉、桂平西山的乳泉和靖西的鵝泉。今天我們到靖西鵝泉看看。
  • 頤和園最熱門的這幾大景點,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呢
    大家應該都知道頤和園吧,是古時候皇帝建造的私家園林,現在已經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旅遊觀光景點。可能當時的皇帝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引以為傲辛苦打造的皇家園林,現如今竟然會被這麼多的遊人遊覽。頤和園裡面有著很多小景點,今天我是來給大家分享幾處喜歡的景觀的,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