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生西方淨土中!念佛人最重要的考試,你能通過嗎?

2020-12-17 慧光雲聚

淨業行人必須把一切功德都回嚮往生西方,平時凡是禮拜、讀誦大乘經典,以及做任何有利世間、有利眾生的事,所作的功德都要用來回向西方。不能只以念佛的功德求生西方,其它功德又回向世間,希求升官、發財等等。這樣就成了兩條心,一條心求生西方,另一條心求世間圓滿,心沒有專一趣向,就難以往生了。所以志願要專一定在西方,所做的功德都往西方回向。

念佛人要知道,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間福報,世間福報也會自然得到。如果只求世間福報而不肯回嚮往生,那所作功德就只成熟為世間福報,而且由於發心狹小,只求自己得現世福報,結果所得的福報反而下劣。同時,心不專一,往生也很難決定了!

再次提醒大家,日常所做的任何功德都要回嚮往生,這萬分重要。《觀經》中講到往生九品中任何一品,都必須具足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裡說:具足三心,就決定往生。少一心,就不得往生。這三心在以上的講解中都講到了。「至誠心」,就是身體禮拜阿彌陀佛、口裡讚嘆稱揚阿彌陀佛,內心專念觀察阿彌陀佛,凡是起身、口、意三業時,必須至誠真實。「深心」,就是兩種信心:一、決定深信自己是業障深重的凡夫,曠劫以來常溺常流轉,無有出離因緣;二、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乘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決定能往生。「回向發願心」,就是所作一切善根都回向願求往生。如果這三心還不具足,就一定要想辦法使它具足。

如果還不清楚為什麼要做淨土功課,下面再用世間淺顯的比喻來說明。大家都做過學生,在做學生時每天要做功課,如果不做功課,學業肯定荒廢,到時考試一來,一定手忙腳亂,無法通過。再說,在種種考試中,高考是最大的考試,平時不做功課,高考就必定落選,這以後的人生就沒有大的前途了。

同樣,大家要去極樂世界,不但要經過平常種種大小考試,還要面對此生終了時那個決定生生世世前途的最大考試,考得過就上極樂世界成佛去了,考不過就要繼續在六道裡生生滅滅,受無盡的痛苦。所以為了能通過最後的那場考試,必須每天都要有淨土修行,要做淨土的功課。不然到時候手忙腳亂,通不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那時再後悔已經遲了。

大家知道《無量壽經》的宗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經上講三輩往生時都強調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一往生的根本條件,上等的要求是從發心念佛開始,終生念佛;下等的要求是每天堅持修十念法,這樣才符合一向專念的條件。

怎麼來保證具足這個條件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功課。從古至今,千千萬萬的修行人都是通過這條途徑而成就往生的,我們也不能偏離這條正軌,不能說自己是現代人,就可以不做功課。

我們很多人每天事情很多,做不到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那最起碼每天要做淨土功課。這樣做是使你每天都保持有一段時間修持淨業,一生堅持下來,就具足了「一向專念」,往生的考試就能順利通過。如果不做功課,就會隨習氣把寶貴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上。結果一事無成,耽誤了生死大事,這是最可悲的。希望大家能為自己的前途認真考慮,做出慎重抉擇。

(註:本文選自智圓法師講記)

相關焦點

  • 昌臻法師珍貴的念佛開示: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不能發什麼願?
    我們只要對西方極樂世界具足真信切願,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十念阿彌陀佛,甚至一念阿彌陀佛也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內心裏面沒有信願,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也沒有發願往生西方淨土,縱然把阿彌陀佛的名號持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溼,也難以成功往生。由此可知,信願持名,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秘訣。
  • 了生脫死的最簡單法門就是難信易行的淨土念佛法門
    了生脫死的最簡單法門就是難信易行的淨土念佛法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了生脫死是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可惜天下人只有極少數人把了生脫死的大事作為第一要務。絕大多數人都是處在無始無終的輪迴中渾然不知。了生脫死的最簡單法門就是難信易行的淨土念佛法門,《淨土聖賢錄》中記錄了很多出家及在家人通過修行淨土念佛法門成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案例,我們應該效仿他們努力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鏡》云:勸君一,長時念佛須真實,歸依佛語莫生疑,制護心猿無放逸。
  • 印祖:佛陀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讓若聖若凡於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仗佛慈力往生極樂世界,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
  • 念佛能往生淨土嗎?
    念佛能往生淨土嗎?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常說念頌佛號便能往生淨土,於是阿彌陀佛的念頌便成了佛弟子之間的接頭暗號,成了象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你好,早上好,再見般通俗化。其實所有佛經佛祖都說到念頌佛號都能得佛菩薩加持的,如《妙法蓮華經》中佛祖很多次提到: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 念佛得生西方淨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念佛得生西方淨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也。能信得及,許汝西方有分。(印光法師增廣文鈔卷一 復高邵麟居士書三)「刀砍不入」一段,原無可疑。以閣下將自力、他力,禪宗、淨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團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
  • 宏正法師:念佛人要發菩提心 才能保證得生淨土
    因此必須對淨土有正確的體認並依之而實踐,才能體現出淨土法門的殊勝,才能使念佛人不會走偏而白費功夫。 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有三要素,即信願行三。對求生淨土者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信」與「願」是所有念佛人都具備的,因為如果不具備這二要素,也就不會在此念佛了。至於要素「行」,確有些不同的理解。我不敢妄議對錯,今天僅從個人看經所理解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這點要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一乘法就是教你作佛;教你作菩薩、作羅漢,對不起你。一定要教你作究竟圓滿的佛,都是在一生當中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說三乘、說二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二乘是小乘、大乘,都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 《佛說阿彌陀經》釋迦本師在本經詳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相,旨在激揚凡夫冥頑不靈之心,令其生起厭離娑婆、發願往生西方之心。
  • 信願持名念佛在往生西方淨土的重要性,淨空法師開示
    信願持名念佛在往生西方淨土的重要性,淨空法師開示。「諸上善人,入正定聚,永離眾苦」,到哪裡去找這地方?上善是指等覺菩薩,法身菩薩裡頭地位最高的,上善,像文殊、普賢、地藏、彌勒、觀音、勢至這些上善,很多。他們給佛當助教,常常在身邊,什麼問題都可以請教。
  • 念佛成佛,念觀世音菩薩,能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嗎,看大師怎麼說
    念佛成佛,念觀世音菩薩,能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嗎,看大師怎麼說。我們都知道淨土念佛,一般念的都是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一般也是西方淨土。那麼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能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嗎,觀世音菩薩,很久前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廣度眾生,以菩薩示現,倒駕慈航。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 印光祖師,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
    文鈔原文: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
  • 念佛人的福音!百度有一百家號原創作者是老居士,每天播放淨土文
    >9、印光大師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好女人能培養出治國平天下人才10、印光大師說:念佛人肯盡孝道,便可入聖賢之例,必定往生極樂世界11、淨土妙偈:譬如貧家女,腹孕轉輪王,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最佳文化在中國33、真念佛人是真行六波羅蜜,現在未離娑婆, 常預淨土,臨終必生極樂34、人們最重視的莫過於健康養生,佛法養生法無可比擬,聽高僧的高見35、贊!
  • 淨土資糧信願行與阿彌陀佛攝生三願的關係
    吾人如能深契淨宗在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便能增上念佛求生淨土的信念,亦可增上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續佛慧命之神聖使命感。淨土法門至高、極妙、微圓,難信、難解、易至,生即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種不退,窮微極妙不可思議。它的綱領概括起來,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這是清代徹悟禪師提出來的。
  • 告念佛人:去極樂世界的秘訣只三個字即信願行,跟省庵大師學發願
    聽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解釋八祖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之二告念佛人:去極樂世界的秘訣只有三個字即信、願、行,跟省庵大師學發願!他們寧肯相信極小概率的買彩票中大獎,也不肯相信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持佛名號即可以萬人修萬人往生極樂世界;他們寧肯相信股票專家侃侃而談股票如何可以賺大錢,傾其所有在股市中煎熬,也不肯相信佛菩薩說有極樂世界,只要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就可以輕鬆的去極樂世界。
  • 淨宗法師:淨土宗為什麼只教人念佛?
    比如說教人念佛,首先要教人信因果,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存在,相信極樂淨土的存在,甚至要講無常觀,也要講定善散善、三福回向等等。但是最後的結論是要歸在「一向專念」。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切定善法門,一切散善法門,乃至一代佛教,到最後歸宗結頂之處,就是說,只論念佛,這是一個結論。並不是說一上來就教念佛。
  • 往生西方淨土,只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嗎,還得加上兩字不是南無
    往生西方淨土,只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嗎,還得加上兩字不是南無。念佛的人都知道,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要麼預知時至,就是念到和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接引他,大多數是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 念佛法門中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與彌勒尊佛兜率淨土的關係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隨取一佛,舍諸亂意,不取相貌,萬緣放下,專稱名字,至心歸敬,不夾雜,不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心不亂,得成念佛三昧。以至誠故,感得如來願力攝受加持,以一心不亂故,入於禪定境界,終至自他不二,便是大受用,然不取路途風光,以淨土為歸,則生為人師,安樂自在,死歸淨土,得不退轉,見佛了生死,頓開佛慧。念佛三昧:以念佛得妄心消伏,真心開現。要之,修四禪八定或參禪人,以唯仗自力,並無佛力,故於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時,每有種種境界現前,幻出幻沒,恰如陰雨轉晴之際,濃雲忽綻,日光迸發。此時恍兮惚兮,變化莫測。
  • 學習唯識對淨土宗念佛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
    所以念佛功德相當大!以清淨句形成莊嚴。我們的祖師講: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念佛就是參禪,為什麼這樣講呀?參禪就是恢復你的那個清淨心,恢復佛心。佛心就是清淨心、廣大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念一句佛號消除貪嗔痴,修慈悲觀這就恢復了佛心。所以念佛之人,必須懂唯識的道理,這是佛法的根本思想,學習唯識對於念佛,有著最現實的指導意義。
  • 阿彌陀佛對我們念佛人一大願
    念佛人此生就一念,一大願,就是去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佛修的是一心不亂,往生淨土。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一樣,念我們想我們,這是許多念佛人不知道的,所以念的心不懇切,這個感應裡就有個障礙,消業障消得很少,如果他們知道,我念他們,想他們,他們就念我,想我,那你念佛,消業障就消得大,就消得深,為什麼?你聲聲念非常親切?這個念佛真的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至心心相印,我們念佛,佛念我們,佛菩薩在哪裡?無時無刻不在滿十方界!
  • 佛教:學淨土宗,念佛號就可以了嗎?別太天真了
    學佛的人都知道,念佛號是淨土宗最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但是,如果你認為學淨土宗,只需要念佛號就可以了,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那你就太天真了,甚至錯得離譜,因為念佛號並不是淨土宗的全部,也就是說,念佛號不過是淨土宗的修行法門的外在表現之一,只會念佛號並不能帶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