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南宋江湖詞派的清空騷雅

2020-12-02 光明網

南宋江湖詞派的清空騷雅來源於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騷雅分別源於蘇軾、辛棄疾。蘇辛都是無意為詞的,他們的清空、騷雅都是通過詩歌化的途徑實現的。姜夔在引詩濟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繫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南

宋江湖詞派理論和創作就是闡釋和普及這種清空騷雅詞風的。

清空是宋詞的一種創作風格。張炎《詞源》中談到了兩種類型的清空,一種以蘇軾為代表,另一種以姜夔為代表。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以詩為詞,指出宋詞向上的一路。但在具體的方法上還有顯著的差異。蘇軾蔑棄一切法度,把詞變成一種長短句的新體詩。陳師道說他「以詩為詞」,李清照則批評東坡詞是「句讀不葺之詩爾」。這種不夠本色的詞風在南宋初中期成為詞壇的主流。其時詞品迅速的提高,而詞卻朝著非本色化的方向越走越遠。直到姜夔登上詞壇,這種風氣才有所改變。姜夔以有意的心態從事詞的創作,認真探討詞的各種法度。姜夔論詞的資料不多,涉及到詞的字面、句法和章法,還有超越這些具體法度的活法。此後,吳文英、沈義父又提出了一種質實的詞法,即選曲填詞、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的基本法度。質實與清空都是一種化用才學的法度,程度上有高低之分,但沒有根本性的對立。張炎就是以沈義父的質實為基礎構建清空的。他把這種淺易平實的詞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從極要用工,旬鍛月煉中,看到了法度背後的自然而然;從不蹈襲前人語意中,發現了清空中的意趣;從簸弄風月、陶寫性情中,悟出了風月之外的騷雅。後來陸輔之《詞旨》傳張炎詞法,說《詞源》指迷之要,盡在清空。而這種清空詞法包括清真詞的典麗、白石詞的騷雅、夢窗詞的字面和梅溪詞的句法,類似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從詞法的取去上融通了江湖詞派內部的兩種創作風格。

宋詞以「騷雅」為審美理想,這是由詞體的特質決定的。詞原名曲子詞,所謂的曲子就是從西域各國傳入的燕樂。這種胡夷裡巷的俗樂,以其娛人娛己,導欲助淫的獨特魅力流行極廣。但是燕樂並不是專為詞體而專設的,它也不需要藉助詞體而流傳。隋唐時代的曲子和詞之間多有齟齬,有些詞就是當時的歌詩,如李益、李賀的歌詩,教坊樂人以賂求取,唱為供奉歌詞,甚或天下以為歌詞;而絕大部分詞是各行各業的人歌唱他們的生活,敦煌曲子詞內容龐雜,題材豐富,涉及到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宏開境域,凡百涵容,無所不至。」(任二北《敦煌曲子初探》)這些所謂的「詞」,只不過借用曲子的調便於記誦而已。《花間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雅詞選集,它無疑具有規範詞體的作用。《花間集》所選體裁多為小令;內容以言情為主,其他題材也是從言情派生出來的。這些「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和鸞歌;響遏行雲,字字而偏諧鳳律」(歐陽炯《花間集序》)的詩客曲子詞,不僅適合於歌唱,還具有主題專一情感豐富、言情小詞歸諸雅正的特點。遺憾的是入宋以後,縱慾享樂,不思進取之風大熾。蕩子思婦變成了狎客妓女,狂嫖豪賭取代了春閨秋怨。柳永的閨門淫褻、羈旅狎妓之詞風靡天下,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些文人士大夫詞也和民間俗詞一樣的品位低下。究其緣由,主要是由詞樂淫靡所致。柳永以後的詞人,往往舍詞樂而論詞。蘇軾引詩而濟詞,豐富了詞的表現形式,充實了詞的情感內容,指出宋詞詩化的道路。這種以詩為詞之風到南宋辛棄疾時達到高潮。辛棄疾詞器大聲宏,藉助詩歌的手法達到了情感的騷雅。姜夔恪守法度,用言情詠物、節序風物等近俗的題材,通過比興寄託、詠物吟志等常用的抒情方式,也達到了詞意的騷雅。

根據張炎《詞源》對清空、騷雅的描述,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和蘇辛不同的是姜夔把詞的創作納入一定的法度。他根據自己對音樂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樂譜,使市井俗樂與傳統雅樂的精神相通;他總結化用才學的法度,從眾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義,把具體的情感升華為空靈模糊的意趣;他用近俗的題材,表現出雅正的情感。他從詞體的特徵出發,因勢而利導,隨俗而雅化,使清空與騷雅連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宋人以才學為詞,抒發的情感比較空泛。淪落江湖,遠離政治風波,使江湖詞人抒發的情感多是一種清雅的意趣。姜夔詞的情感是孤雲野飛、去留無跡的意趣,由於它無所定指,以致《暗香》《疏影》的主題千餘年來尚無定論。史達祖、吳文英、周密等風塵小吏的詞作雖然有一定的現實感受,但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具有結體為虛的特點。張炎、王沂孫等人抒發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國之痛、遺民故老的黍離之悲,這種情感很難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之上。散處江湖,與社會現實比較隔膜,促成了空靈情感與騷雅人品的結合。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創作風格和思想內容的完美結合,並且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聯繫。張炎認為宋代詞學的創作風格是趨向「清空」的,而審美理想是趨向「騷雅」的。到了姜夔的筆下,才把它們綰結起來。姜夔恪守本色,一切從法度出發,這使清空和騷雅的結合成為一種必然。姜夔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雅化,南宋中後期詞人極工極變,皆不出姜夔的劃域,並且各具姜夔的某種風格特徵。後來這些相近的風格匯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詞學流派。這就是以姜夔為典範的南宋江湖詞派。而江湖詞派的三部詞法,兩部詞選,還有頻繁的詞社聚會,都是在實踐和傳遞姜夔的清空騷雅詞法。像這樣同時具備詞人、詞作、詞選、詞論、詞社等五種因素比較典型的詞學流派,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是不多見的。(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相關焦點

  • 清空與綿密的騷雅詞派,是在什麼背景下誕生的?
    其實從柳永以後,詞人們已經走上了雅化的道路。儘管他們也有一些倡雅的言論主張,但其雅化還主要表現在創作實踐上。南宋末年的詞人,從理論上更明確、更自覺地提倡雅化,甚至認為辛詞和辛派詞人那種豪放的風格過於粗獷。這不能不使詞壇的主流風格發生巨大的變化。
  • 騷雅最終成為江湖詞派的審美理想,與張炎有很大的關係
    張炎在《詞源》中指出達到騷雅的兩條途徑:一條是用漢魏樂府精神不斷的充實詞的內容,使詞具有廣闊而深厚的現實內容和作者的人格力量,因而感人至深,這是蘇、辛一派的途徑。另一條是堅守合樂歌唱的傳統,用言情、詠物的方式,發揮風月、託物喻志,抒發雅正的情感,這是以白石詞為典範的江湖詞派的途徑。而它更多的受到詞體表現形式的制約,所抒發的情感往往化實為虛,清空又且騷雅。
  •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文學回憶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七講》《唐宋詞十七講》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說:「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不唯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姜夔的風格被稱為「清空」,清空是一種詩詞的風格。
  •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
    流浪者之歌——姜夔的清空與騷雅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少小隨父宦遊漢陽,父死,流寓湘、鄂間。蕭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隨蕭移居湖州(今浙江吳興),往來蘇、杭間,與詞客詩人多有交遊。一生未仕,卒於臨安。其詞清空蘊蓄,格律嚴密,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尤精音律,有自注工尺旁譜的詞十七首存世。
  • 中華文學派別,永嘉四靈,江湖派
    下卷為創作論,分十六篇,論詞的標準是「雅正」、「清空」,而「意趣」是貫穿其中的。一,雅正。他說:「古之樂章、樂府、樂歌、樂曲,皆出於雅正。」詞自古樂府來,因此也應當以雅正作為標準。要雅正,就不能為情所役,「詞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為情所役,則失其雅正之音」。柳永、康與之的詞「為風月所使」,因此「不必論」。
  • 李清照《詞論》新解
    李清照《詞論》繼承了蘇門論詞的菁華,並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詞學觀點,對南宋中後期江湖詞派的詞學理論具有深刻的影響。北宋中後期,蘇門盛行作詞論詞之風。這種風氣和當時詞壇是息息相關的。蘇軾繼柳永以後登上詞壇,追求一種與柳詞不同的風格。
  • 他是宋詞「騷雅派」的高代表,他是800年來漂亮的小楷
    姜夔,是一位800多年的南宋藝術通才,他擅長詩歌、散文、書法和音樂,他是繼蘇軾之後又一位罕見的全能選手!他也是辛棄疾(豪放派)之後形成的「騷雅派」派的最高代表人物!所謂的薩雅學派可以用百度百科來解釋「騷雅派」派不同於「騷雅派」以來的高雅派,也不同於蘇辛以來的豪放派。他們更注重人工思維的安排,但在風格上有著更清晰、自覺的追求,更注重傳統的「雅」和「騷」傳統。所謂「雅」是指他們受時代影響,以雅相為標榜,以高雅為審美理想。
  • 醇雅清空,清代詞壇第一門派「浙西詞派」
    浙西詞派是清代詞壇第一流派,這個名稱的由來和開創者朱彝尊有關。朱彝尊是清代早期著名文學家、詞人,他是浙江嘉興人。故此有了浙西詞派這個名字。清代文壇的詩詞創作相當繁榮,湧現出很多優秀的詩人、詞人。朱彝尊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特別擅長寫上百字的長詞。他共有四本詞集,存世作品600餘首。
  • 此人是南宋第一的婉約派詞人,王國維卻說只喜歡他兩句詞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詞論家,他首次糅合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剖析法來論詞,獨闢蹊徑,提出了境界說。他所著的《人間詞話》以境界說為核心品評五代兩宋詞人之得失及詞作之優劣,被詞論家奉為圭臬。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許多優秀詞人做出過點評,如對李煜、蘇東坡、辛棄疾等人可謂是不吝讚美之言。而對有的詞人則批評過甚,頗有些「黑化」的嫌疑。
  • 從《復雅歌詞序》始,看「豔科小道」的詞是如何走向「雅」的
    此種以儒家詩教傳統繩墨於詞的做法,同時代有王灼《碧雞漫志》,認為"中正則雅","中正",就是"中正平和"的樂教觀,樂雅正,則詞雅正。這對《復雅歌詞序》中所復之雅是一個補充,即"雅"不僅體現在內容,也同樣體現在形式。受到"復雅"風氣的影響,創作上也出現以姜夔為代表的"騷雅詞派"。
  • 《 詞論》新解
    《 詞論》為李清照所著,繼承了蘇門論詞的菁華,並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詞學觀點,對南宋中後期江湖詞派的詞學理論具有深刻的影響。  詞論新解(作者郭峰):  李清照《詞論》繼承了蘇門論詞的菁華,並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詞學觀點,對南宋中後期江湖詞派的詞學理論具有深刻的影響。
  • 南宋姜夔的偉大創作!
    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 南宋稱詞壇的南宋足稱詞壇的大家
    ——《湖上寓居雜詠十四首》其九不過,姜詞的成就高於其詩,他在南宋足稱詞壇的大家。白石詞與周邦彥詞並稱「周姜」,他們都講究詞的格律、辭藻和用典。二人同為格律詞派的代表詞人。周、柳的婉約詞風發展到姜夔時軟媚無力,恰如江西詩派末流到姜夔時槎丫乾澀一樣,因而,一方面他以晚唐詩的圓轉求救江西詩派的槎丫,另一方面又以江西詩風的清勁來振柳、周詞餘風的軟媚,這樣形成了他那清空疏宕、冷雋峭拔的詞風。
  • 楊慎主張詞體以俗為雅,後來的明詞論家乾脆主張詞是淺俗的
    張炎認為詞體追求雅正是其內在的情志的要求,但如果沉渴於情,則會偏離雅正的途徑,張炎批評了周邦彥詞作中豔俗的傾向,應該說這種批評是合乎實際的。張炎以雅正為論詞宗旨井指出:古之樂章、樂府、樂歌、樂曲,皆出於雅正。粵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至唐人則有《尊前》、《花問集》。迄於崇寧,立大晨府,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淪落之後,少得存者。
  • 從《復雅歌詞序》始,看"豔科小道"的詞是如何走向"雅"的
    可知雅詞在手法上需有比興寄託,要有&34;的手段,而非直露無隱之作。再次,強調雅志。張炎推崇姜夔詞,認為姜夔的詞不僅僅只有清空之風, 又有騷雅之趣, 使人讀之神觀飛越。這奠定了後世很多評論家對姜夔詞的評價。姜夔的詞,無關豔情,中有寄託,或身世之感,或黍離之悲。姜詞以&34;的指稱,成為《詞源》的美學標準。
  • 南宋詞人經歷國破家亡,秋夜寫下一首宋詞,最後12字多少悽涼!
    尤其是到了南宋末年,江山的更替,讓這些向來感覺到優越的人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他們把所有的情懷都融入到詩詞當中,爭取在詩詞當中延續最後的雅致文學。候蛩悽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這首宋詞就是宋代詞人張炎的《清平樂·候蛩悽斷》,堪稱是宋末「騷雅」宋詞經典之作,字字精煉含蓄,意境清空淡遠。詞的產生始於唐朝,但是其地位無法和詩歌相提並論。而且溫庭筠雖然對詞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卻也導致詞的發展走入了庸俗的死胡同。
  • 『中國古代詩人之南宋』江湖詞人,姜夔
    出生於南宋時一個落魄官宦家庭,十四歲喪父,少年孤貧。註:南宋是一個怎樣的歷史時期?可查看本號主頁第一篇文章。姜夔多才多藝,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續書譜》論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實自抒其心得之語。是南宋書論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
  •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論南宋理宗時期的理學與詞
    因而在理學思潮空前高漲的時代氛圍中,以雅為正的詞學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甚至此期出現的大量婉約詞也比北宋情詞少了許多的綺豔與放蕩,而增添了一抹含蓄與雅潔。二、詞壇對理學的抵制——江湖詞人的詞作和詞論隨著程朱理學的大行於世,理學弊端也日漸顯露,尤其在標榜理學的人群中,混入了越來越多的附庸潮流者。
  • 22歲就寫下千古名篇的姜夔,成為一代騷雅詞宗,卻浪跡江湖一生
    你覺得一個能成為詞壇宗主的詞人該是怎樣的模樣?是如蘇軾一般「竹杖芒鞋」,還是如柳永一樣混跡煙柳,亦或是同辛棄疾一般「挑燈看劍」?二十二歲就創作出千古名篇的南宋詞壇宗主姜夔表示,隨性地做自己就行。一、 「不落魄」的「落魄」文人宋代的詞人,從社會身份上考量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朝中有所成就的政治家兼詞人,一類是下級小吏、江湖遊子和拮据文人。北宋詞壇的幾位大家,除了柳永,其餘皆是位極人臣。而南宋,辛棄疾、陸遊等的經濟條件還不錯,但更多的詞人還是過得清貧,姜夔亦如是。